语文老师怎么阅读教材?
读教材的能力,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过分,但是,语文老师怎么读教材?却是一个非常重要通常却被忽略的问题。
一
那么,先提一个奇怪又不奇怪的问题:到底什么是教材呢?
教材经常又被称为“课本”。顾名思义,即落实课程标准的书本或书籍。准确地说,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教材的含义实际上要广泛得多,例如教师用书,俗称教参,因其权威性和针对性,也经常被视为教材的一部分,甚至包括了权威的配套读物和练习册,以及音像制品等。
对语文教材来讲,每一分册的教材通常由序言、目录、若干单元以及附录部分组成,核心是单元。单元是语文教材的基本组成单位,除了一些功能单元(例如策略单元、主题单元、文化单元等),大多数单元,都由提示页(含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提示)、课文(通常是四篇)、课后习题、写作、口语交际、语文园地等组成,有时候还有一些配套的内容,例如资料库、快乐读书吧等内容。
一句话,语文教学,必须指向核心素养。核心素养,你可以通俗地称之为听说读写的能力,也可以概括为“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
核心素养被具体化为全面、具体、有层次的课程标准,这是语文教学的尺度。课程标准,又通过教材来具体落实。课程标准只有一个,是不断修订中的国家课程法律,是必须严格遵守和落实的。在理论上讲,“教材无非是例子”,可以对教材进行灵活的处理,包括选择不同的教材(人教版或苏教版或其他版本)、对教材内容进行删减、补充或重组等。但实际上,统编本教材一统江湖后,这种选择的空间就大大地减少了。无论如何变化,都必须以统编本教材为根本。
因此,在读教材之前,必须搞明白几个问题:
1.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究竟是指什么?
2. 核心素养在对应年段的课程标准是什么?
3. 这些课程标准中的要求,是如何落实在具体的每一单元的?
这三个问题,是读教材,乃至于语文教学的出发点,也是归宿。我们对教材的理解,我们对教学的理解,就是从这个起点出发,螺旋式不断返回逐步加深的过程。对这三个问题了有基本的理解后,就可以“读教材”了。
二
清楚了前面三个问题,读教材就有了背景。
真正地打开一册书,阅读教材的最小单位,就是单元。因为单元是一个不可再分割的整体,每一部分,都具有着自己独特的功能。单元与单元之间大体类似,但也可能有着细小的或很大的差别。
单元导语页,揭示这一单元的教学目标。左上方,往往是人文主题,右下方,往往是语文要素,包括了阅读要素和写作要素(口语交际要素不在此处)。单元导语页也暗示了单元的一种架构方式,即多数情况下,是我们通常所谓的“双线组元”。这是一个新词,背后,却是语文江湖多年血雨腥风激烈争斗的结果,即人文性与工具性之争后的产物。这个争斗今天还没有结束,今天怎么跳出“新工具论”的陷阱,还是一个不小的问题呢。
四篇课文,是双线组元的主战场,通常(但不总是)分为精读与略读。精读用于学习语文要素,略读用于运用和训练。每一篇课文后,通常有三道左右的题目,指向与语文要素高相关的训练点。有的题目是铺垫性的,有的题目是延伸性的,主要的题目往往指向这一篇课文中的大问题或核心训练点。如果还有其他部分,都是补充和支撑性的内容。
写作教学往往与阅读教学高度关联(但并不总是如此),至少在这方面,读写既是分开的,也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阅读成为写作的例子,写作对阅读成果进行了训练巩固。
口语交际在多数情况下是相对独立的训练体系。
而语文园地,则是对一个单元语文教学的一个整体的总结。涉及到基础知识、涉及到语文要素的总结概括、涉及到阅读积累以及延伸阅读等等。
阅读单元这部分,难在对教学内容的把握与理解。这往往需要一些对语文要素的真正的研究,并且在12册教材的整体逻辑中去把握。新手最大的问题,就是容易望文生义,而忽略了知识内在的复杂性。结果,语文要素的教学过程,变成了一个简单的背诵记忆过程,而没有把知识化为趁手的工具。
讲到这里,都是为了做必要的清理。之后,才是这篇文章的重点:怎么阅读课文?
三
怎么阅读一篇课文?怎么读懂一篇课文?这才是语文老师的核心功夫。
先要区分两个概念:文本解读与教材解读。文本解读,是抛开课程和学生,来独立地欣赏和解读一篇文本。这时候,文本本身就是对象,是目的。文本解读是教材解决的前提。在教材解读中,文本是工具,是手段,是为了特定目的而选择的,目的是实现某个功能。首先是文本解读,其次是教材解读。文本解读是要弄明白“是什么”,教材解读是要弄明白“用来做什么”。比如说刀作为一种工具,可以加以独立的研究和欣赏,这是聚焦于刀本身,也可以从功能的角度来研究,比如医疗器械公司,着重会研究怎么把刀变成医疗工具。刀的其他功能,他们并不关心。而屠宰场,绝对不会关心医疗器械公司关注的某些参数。在不同的场域,刀是以某种功能(现世情态)存在的。
所以,不能用文本解读来取代教材解读,也不能不顾文本本身的特征来进行教材解读。教学内容的确定,是备课中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对教材中课文的功能的确定。
例外当然也是有的。相当一部分经典作品,如果只当成典型来处理,发挥其功能,就太可惜了。所以,经典本身就构成了教学内容,这是少数的情况。
再区分两个概念:主题思想与语言形式。主题思想,往往与人文主题高相关,语言形式,往往与写作方式相关。把重点放在主题思想的解读上,就容易把语文课上成其他课,例如思想品德课、建筑课、生物课等;把重点放在语言形式的解读上,又容易走向形式训练,走向工具论或新工具论。所以,处理这二者的方法,最常见的,是“大问题+大概念”,问题是与主题思想高相关的,但是要解决问题,却离不开语文要素(即语言形式)的运用。
因此,对大问题的概括,对大概念的把握,就成了教学设计的关键。
四
搞清楚了上述概念,就可以开始读课文了。
主要的阅读方式是素读。对课文的素读,是非常重要的。所谓的素读,就是不借助任何资料或解读的阅读,一个干干净净的人,面对一个干干净净的文本。
素读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功能:
1. 寻找对课文的第一感觉,让直觉引领着你走完全程;
2. 体验学生在阅读课文时的思维过程,揣摩他们可能遇到的困难。
素读可能是一遍,可能是许多遍。在素读中,要解决的问题依次是——
1. 读通课文,划出有难度的字词;
2. 梳通大意,划出不太理解或容易产生歧义的词语或句子,你需要思考一下才能回答或者甚至不能回答的部分,往往是学生的疑难所在;
3. 判断课文的文体(这个是关键,以后再讲);
4. 依据文体理解课文的中心、结构与层次;
5. 对文章的修辞保持敏感,包括积极修辞与消极修辞;
6. 如果是记叙文,理解记叙、描写、抒情、议论各自的功能;
7. 试着向文本提问,努力找出大问题。
这些,是长期训练出来的,直至训练成自动化。例如,学生可能不会的字词,会自动跳进你的眼帘。
文体意识是关键,因为文体的判断,决定了核心知识与问题的走向。例如,如果文体是寓言,就意味着故事写得生动与否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寓意,以及寓意在当下可能产生的意义;如果是故事或者童话,就意味着品味语言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理解人物与结构。文体判断不像大家以为的那样容易,举个例子,《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什么文体?我们以为是童话,这是误解,它当然可以叫童话,也被归在童话中,但是,在真正做严格的文体鉴别时,它会被归为“社会问题小说”,而社会问题小说的思考路径是:
1. 造成这种悲剧的原因是什么?
2. 这种悲剧今天是否还存在或将来是否会再度出现?如何应对或避免?
这就是社会问题小说的思考框架。如果当成童话,就要进入童话的思考框架,引入类似“自居”等概念。
有了这种敏感,就有了素读时,对文本丰富的感知。然后,根据课后习题,根据单元要求,依据语文要素,就可以对丰富的感觉进行筛选和编码,从而生成学习单和教学内容,并据此进行初步的教学设计。
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再开展另一个过程:研究与审辨。这是一个运用丰富的资料,不断寻找最佳设计路径的过程,不是本文的重点。
五
教师素读文本的过程,也可以加以提炼,变成对学生预习能力的培养素材。
但教师对教材的阅读以及补充研究,显然不能止步于此。教师还要朝向关于核心问题的思考,以及对文本进行批判性阅读。这些思考和批判性阅读的成果,也可以转化为教学资源,从而让教学拥有一定的深度,甚至逸出语文要素本身,直接服务于高阶的读写能力尤其是思维能力。
比如,在读《狼牙山五壮士》时,会怎么读?素读时,不用考虑语文要素,而要追寻自己对文本的真实感觉。在这里,提问能力,或者说产生疑问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我们真实的疑问,往往也是学生真实的疑问。而真实的疑问,才能产生真实的思考,让课堂产生活力。
我是怎么读的?先忽略字词和基本疏通部分。因为这一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讲点面结合,我会将点的描写与面的描写做一个初步的区分,并用笔划下来。我首先要声明,记叙和描写在小学经常被错误地理解,有些句子被当成是记叙,有些句子被当成是描写。实际上,记叙和描写,是语言的两种功能,无法脱离上下文语境以及语义表达重点来讨论,这不是今天的重点,按下不说。
然后我会问自己一组问题:
1.《狼牙山五壮士》,是真实的事件,还是虚构的事件?
因为根据课文,五壮士跳下了悬崖,那么,这件事是谁记录的?然后我做了补充查证,很快清楚了,五壮士中有两位活下来了,所以,这件事是真的,问题解决了。
2.《狼牙山五壮士》中的描写,不可能都是真的,那么,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
为什么不可能都是真的?因为在激烈的战斗中,并没有一个超然物外的观察员,来观察每一位战士的表情和动作。这些所谓生动的部分,一定是作者的合理想象,但不是生活真实。当然,合理想象是允许的,并不因此否定事件本身的真实。或者说,通过合理想象与重构,作者追求的,是艺术的真实,精神的真实。
然后我就推导出了一个结论:凡是记叙(或者说面的部分,或者说概括性描写部分)的部分,基本是真的;凡是描写(或者说点的部分,或者说详细描写部分),基本是假的。大家想一想,是不是这么个道理?
这个推论很重要,因为既区分了点面结合中的“点”与“面”,又会让点面结合的理解变得深入。
3.《狼牙山五壮士》是一篇经典文本吗?怎么判断它的经典程度?
这是一种批判性的鉴赏。真实的狼牙山五壮士,无疑是伟大的、壮烈的、可歌可泣的,但是,《狼牙山五壮士》,则是一个普通的文本,或者习作范例,而无法成为经典。为什么?
可以从人物塑造和语言形式两个方面来分析,为了节约篇幅,只分析人物塑造。塑造英雄人物,有许多伟大的作品,从希腊悲剧到中国神话,一直到现在的一些影视作品,例如《拯救大兵瑞恩》等。在英雄塑造类型的作品中,有一些普遍的创作规律,是经典成为经典的前提。例如,英雄所反应的时代精神以及超越时代的精神的结合。还有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凡经典作品塑造英雄,英雄必然有严重的缺点,至少是有缺点的,我们可以称之为“阿喀琉斯之踵”。
为什么英雄必须有缺点呢?
因为缺点让英雄变得血肉丰满。同时,缺点是读者或观众与英雄建立链接或形成共鸣的桥梁。换句话说,缺点让英雄变得可亲,觉得仿佛在我们身边或是我们自己,而英雄的壮举则让英雄变成可敬。如果没有缺点这个桥梁,那么,英雄就容易脸谱化,从而降低感染力。这是一条创作规律。
可惜,在特定年代,我们的英雄作品,追求了高大全,因此,没有传世的作品保留下来。那么,如果我们重新创作《狼牙山五壮士》,可以改写哪些细节?怎么改写?
这当然已经逸出教材了,但是,谁说这种思考是多余的呢?毕竟,作为语文老师,学生能走多远,取决于我们能走多远。
(全文完)
老魏的咖啡馆(第二季)
CCtalk课程号:89355708
第三季春节开售,敬请关注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