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趋势:在这个内卷的时代,父母怎么理解与行动?——答《外滩教育》问
一、您的职业生涯经历了从语文教师,到私立学校校长,从课程研究者,到教师培训专家的转变,是什么促使您完成这一系列的转变?
如果是一句话甚至两个词语来回答,是意义焦虑和本领恐慌。
我的经历确实非常复杂。
因为我是中师生,除了上述身份的转变,我还经历了小学、初中、高中的教学,工作地点也遍布东西南北中,从西部出发,东到苏州,南到成都,北到北京和鄂尔多斯,现在在中部郑州。有公立也有私立。可以说,对于6-18岁阶段的学校教育,有一种全息的经历与认识。
驱动我完成一系列转变的原因,主要有三点。
一是外部环境的诱因。2000至2010年,是论坛兴盛的十年。作为一名县中老师,正处于苦闷期。进入论坛,视野一下子被打开,感觉到被启蒙了,被解放了,原来外部的世界是如此的精彩。这是一个思想解放的时期,并不是一个学术发展的时期,但是,思想解放为学术发展提供了动力,一步一步地把我带到下一程。
二是自身内部的强烈冲动。我是一个有社交恐惧症倾向的人,性格内向,这对于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来讲,最初是一个短板,带给我许多精神上的压力。从外部来看,我一帆风顺。中师毕业,在乡村小学教学一年,在乡村中学教学两年,然后到了县里最好的高中,一呆就是六年。这六年时间里,从普通班、重点班、实验班、青云班一直带到火箭班,肯定是成长非常快的,最终也站在了食物链的顶端。但是从内部来讲,哪怕学生喜欢听我的课,甚至有外班学生跑来长期蹭课,我内心深处是非常恐慌的。这是一种本领恐慌,就是说,因为你是依赖着刻苦带来的经验的积累,而不是获得了一种专业上的自由。你的优秀是不稳定的,你上好这节课,无法确保下节课稳定地发挥。这让你感觉到,周围人看好你,但你似乎就像一个骗子,并没有那么优秀。而且,也知道自己的所谓优秀,是因为周围人没有那么努力而已。而且令人恐惧的是,你的周围,不再有可以真正学习的对象。
三是一种理想主义的感召。七零后多多少少都有一种理想主义,今天回头来看,很幼稚,但的确是这样被塑造的。在高中时,眼看着学生生命与生活的无意义,看着应试教育造成的严重后果,就产生了强烈的想要改变的冲动。后来从小学开始研究,实践,就是希望从底层做起,将6-18岁的教育彻底打通,通过教育改革推动教育的发展,为中国教育提供一种思路和样本。这当然看起来似乎很可笑,但真就是这么想的。
在这种强烈的冲动下,就成了那所县中第一个辞去公职的人,追随李镇西老师和朱永新老师,去了成都与苏州,从事新教育实验。这是最早的转变。
后来的转变,都是这三条因素的自然结果。
比如,成立新教育研究中心,这是南明教育的前身。开始做课程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研究,2008年创办新教育实验网络师范学院,同时开始校中校的办学实践。团队2010年与鄂尔多斯东胜区教育局合作,联合创建罕台新教育实验小学,开发了完整的全人之美课程。自此,从最早的思想解放,走向学术研究,再走向办学实践,到现在的为学校和家长提供教育服务,内在的动机是始终没有变化的。
二、您觉得今天我们的教育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您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达成怎样的一种教育理想?
今天的教育,正处于一种锁死的状态。表面上欣欣向荣,实际正在陷入困境。可以说,学校也好,教育人也罢,正处于一种躺平或瞎折腾的状态。这种状态,是当年的社会现状、教育领域的价值背景以及学校普遍存在的专业匮乏联合决定的。其中社会因素是主要因素,教育问题从来不只是教育问题,而是社会问题的折射。社会感冒了,教育就打喷嚏。
因为教育问题的系统性,我觉得教育是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并不在教育之内。一定要说这个问题是什么,我觉得,是教育正在逐渐走向封闭。
举些例子:
1)对私立学校的无差别的打压,大大地缩减了教育实践的空间。可以打击资本对教育的控制,但是,整齐划一的学校形态,从来都会造成狭隘与封闭。制度设计应该鼓励更多的学校形态,尤其是小微学校的兴起,这既是对公立体制下学校的补充,也是一种对话与启发。“须知参差百态,乃是幸福之源”。
2)对课程的控制也是僵化的,缺乏必要的弹性。全国一张课表,不是好现象,留下的空间太小了。体制内的实验,空间越来越小。如果苏霍姆林斯基活到今天,是一名中国的校长,根本诞生不出帕夫雷什中学。
其他的,诸如教师培训之类,也因为缺乏有价值的竞争,而处于一种浪费状态,并且日益沦为名利场。现在还有真正真诚的学术讨论吗?大家心知肚明。二十年前的教育,不是这个样子的。
我现在创办后知教育,是南明教育旗下机构,愿景是服务于学校的课程设计与教师培训,服务于家庭教育。这是花开两朵。前者,是尽量适应现有体制,在现有体制的框架下,尽量有所作为,确保核心素养的真正落地,推动有活力的公立学校的出现。后者,是鼓励家庭自救。在学校教育保障公平的情况下,差异往往是家庭教育完成的。需要有人指导家长,抓住人格与学业上的关键动作,避免不必要的焦虑与浪费,这也是一种曲线迂回策略。
三、您在书中提出,要帮助学生形成优秀的自我镜像,“当孩子意识到自己是一个优秀的学生的时候,他就会像优秀的学生一样努力”。这一洞察从何而来?可以分享让您印象深刻的学生事例吗?
我从事教育三十年,有二十年在从事研究工作,尤其是人的发展研究。这个探索,是一个从重视技巧,到重视底层逻辑的演进过程。而引入自我镜像,既是一种理论上的总结与转化,也来源于大量的观察与实践。
就是说,我更多的是从本体论而不是方法论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我意识到,许多问题并不是表面描述的样子,问题背后有更深的问题,更深的问题背后还有更深的问题,就像打井一样,一定要回归源头。
比如说,儒家思想尤其是王阳明的心学,现象学理论和复杂理论,尤其海德格尔关于存在的思想,都深刻的影响到了我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更浅层次地说,阿德勒也讲过,是孩子的看法,而不是事实,在塑造孩子。
这时候就明白,方法技巧只能带来量的改进,而一个孩子质的变化,一定取决于本质的转型。本质的转型,往往意味着系统的迭代。比如,你可以不断地改进绿皮火车,提升它的速度。但高铁和动车,跟它是完全不一样的东西。量的变化与质的变化,是两种不同的变化。许多家长费了很多时间,只是在推动量的变化,而没有推动质的变化。量变不一定带来质变。有时候质的变化,需要有新的视角,新的模型。
当一个孩子希望变得优秀,或者一个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变得优秀的时候,如果你只用一些技巧,就像给绿皮火车上更换了部分零件,就指望它成为高铁,这是徒劳无功的。自我镜像的理论,就是通过重新想象,重新构筑理想自我,这样,你的原有自我一定与理想自我或者说自我镜像有许多的冲突,这种冲突带来了改变的可能。当你以理想自我,或者说优秀的自我镜像作为尺度,来形成压力,让自己发生改变时,你就会逐渐但是全方位地转变,直到你成为另一个人。自我镜像给你提供了动力和压力,它同时带来了意识层面和潜意识层面的变化。
这一点来自于对大量学生的观察,观察不同层次学生的观念和行动模式。
因为变化是内在发生的,很难去描述具体的学生。我描述一下我自己的变化。我是内向型的,很不擅长与人打交道。我在做校长之前,甚至连教研组长也没有做过。现在的我,与以前的我相比,简直是变了一个人。这个过程的完成,就是新的角色对我的塑造。当你是校长,你就必须像校长那样去思考。而我花了大量的时间去研究企业管理,尤其是企业、法学、军事、航空、医疗这五个领域的观念与实践,获益很大。而我自己特别喜欢林肯这个人,我读了几千页关于林肯的书。这样,当我遇到大量自己从没有经历过的事情但又必须独自决策时,我就会去想:如果林肯在我的位置,他会怎么想,怎么做?
学生也是这样,他必须把自己想象成为一个优秀的人,然后再找到传记中或身边优秀的人作为参照系,尝试着像一个优秀的人那样去思考。久之,就会变成一个优秀的人。这是一种全息的学习。
四、您指出,一个孩子成绩不好,往往来自于他们的学习习惯不好,比如不能进行深度学习,而深度学习的习惯,应该从幼儿园开始培养。您建议家长如何帮助孩子从小培养深度学习的能力和习惯?
对小学生来讲,最重要的是自尊心,其次是阅读与运动,再次就是习惯,所以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家长们往往会重视机械习惯,比如按时完成作业啊之类,而真正重要的,是另外一些习惯。比如专注的习惯,闭环学习的习惯,精力管理的习惯,以及深度学习的习惯。
现在特别强调核心素养。基于核心素养的学习,在本质上就是深度学习。但应试教育在本质上是浅学习,这就导致了冲突,让核心素养流于形式。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差异,往往表现在学习的品质上。所谓学习的品质,就是学习的深度。学习的深度,最终决定了概念或者说观念的水平,而观念是学习的真正骨架,是决定性的因素。
深度学习并不是到了中学才开始,深度学习首先是一种习惯。它有几个特征:
1)它一定是概念学习,是精彩观念的诞生。如果只是记忆与复述,就不是深度学习。
2)它一定是最近发展区内的学习,是对原有经验的更新,因此有难度,需要意志力,有时候会非常痛苦,因为面临着激烈的认知冲突。
3)它一定是一个有时间长度的闭环,即始于问题,经由观念,终于运用。就是说,一个学习,到你能够表达和运用,而不是复述,才是真正的终结。
深度学习,在儿童心理发展的不同阶段,表现有本质的差异。以语言学习为例,学前阶段,是一个为万物命名的阶段,主要是口语与识字,小学阶段,是一个潜意识中语言自动化时期,俗话说是形成语感期,中学阶段,是一个在意识层面对语言进行深度加工的过程,也叫语法规则期。其他学科各有差异。
而对家长来讲,比怎么进行深度学习更重要的,是弄明白孩子当下年龄阶段合宜的学习内容,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是一件非常专业的事情。比如学前阶段,大量地机械识字,是错误的;认为不应该识字,也是错误的。真正需要的,是自然识字,浪漫识字,意义识字。而要理解这一点,就要理解词与物之间的关系。只有理解了这个关系,才知道这一阶段的深度学习策略是什么。比如核心策略,是观察与表达、听故事与读绘本,以及长文挑战。苏霍姆林斯基就讲过观察在早期识字中作用,用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叫“到词语的源头去旅行”,就是指词要与物发生关系,要让孩子到大自然中去学习词语,而不要只从识字卡片上学习词语。就是说,深度学习什么,比怎么深度学习更重要,不明白前者,就不明白后者。
如果抽象地讲深度学习能力的培养方法,那么,我要强调两点。
1.有难度的项目学习,是深度学习最好的途径。项目学习并不神秘,一件事情,就是一个项目。我举个例子,假如孩子在读小学,你和孩子利用业余时间,以小区里的植物为对象,开展项目学习,就是一种深度学习训练。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做一系列的工作:(1)认识每一种植物,建立植物志。这涉及到生物的学习,而编制卡片训练出搜索能力以及概括能力,这都是基础能力。(2)按照二十四节气,为植物拍摄照片且做日志,观察物候的变化。(3)为每一种植物,在不同的季节里创作一首小诗,写出你对它的感觉。这个项目,最终可以形成相应的作品。这种学习,也可以是生活中的问题,比如怎么解决地个人际交往问题。
2.保护孩子的自主性,没有自主性,就没有深度学习。保护自主性要防止两个极端,一个是凡事包办,阻断了孩子探索的空间。父母是一个麦田守望者,守护的主要是底线。犯错误,是成长的重要部分。二是不管孩子,崇尚佛系。假如你有一块地,你不能拔苗助长,要相信种子,相信岁月,遵循庄稼本身的生长规律。但是,假如这一块地,你完全不管的话,那么,只有野草疯长,不可能迎来收获的季节。所以,家长不能代替孩子,也不能缺席,要做好帮助者。帮助者有两层含义,一层是引导方向,这是导师的角色,一层是提供反馈,这是教练的角色。当然,还要提供必须的资源。孩子成长的这种能动性,是一种“被动的能动性”,把握住这种结构、角色与分寸,是做父母的艺术。
五、在您看来,今天的孩子不是学业负担过重,反而存在学业不足的问题。例如,小学阶段的语文、英语输入量、数学练习量,往往严重不足。那么,作为家长该如何分辨?又该如何应对?
减负如减肥。不是说,我体重超标了,然后把双腿砍去一截。减负是一个结构调整的过程。肥胖不一定是营养过剩,也可能是结构性营养不良。这就是今天教育的现状。
孩子觉得累,家长觉得累,并不意味着学的东西太多了。更多的时候,是学的东西没有价值,没有意义,过多的机械重复,而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却没有进入学习内容。
一定要明白,负担重是一种主观感受。通宵打麻将的人,很少喊负担重,要减负。学习无意义,做一道题也会觉得负担重。
这时候,需要回归本源来思考:孩子到底应该学什么,才是对的。
我举个例子,语文和英语能力的提供途径,根本不靠做题。对语言类学习来讲,输入量是关键,没有输入量讲发展,是课程与教学的悲剧。你能相信吗?孩子没有大量阅读,仅靠教材和大量做题,能真正学好语文和英语?这甚至不需要专业,而常识就能判断,但我们的教育就是这样荒谬。一二年级的孩子,就埋头在做阅读理解题。
结果是什么?是我们的孩子,到了高中毕业后,读写能力非常糟糕。英语甚至达不到日常会话水平。
这是典型的不讲规律。因为阅读理解题,是一种意识层面的深度加工,这是非常抽象的学习,要到形式运算水平,即小学高段才真正成熟。过早的训练,与孩子的心智不匹配,导致了套用模板,甚至背诵答案。不仅如此,还挤占了数学的练习时间。当然,数学中也存在概念学习不足的问题。
我认为家长是很难分辨的。所以,有些家长乱报班,花了钱,浪费了时间,甚至还导致不好的结果。我们自己计划解决0-18岁儿童的学习内容问题,为家长提供全套的解决方案,这项工作,正在进行中。
在专业不足的情况下,家长能做什么?
我的建议是:不要焦虑,回归常识,加强学习。
比如,要重视阅读,就是常识,把常识做好,孩子就会受益。
六、您曾提到,“基础教育的失败,小学教育要承担很大的责任”。为什么这么说?在您看来,小学教育亟需做哪些改变?
原因很简单,小学教育的异化,会导致一种“可能性的丧失”。因为小学阶段,有诸多的关键期,每一个关键期的错过,都有成本。
在幼儿园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儿童是千姿百态的。比如,有些孩子对语言敏感,在童话故事里流泪,有的孩子对故事没兴趣,但喜欢动手操作,有的孩子则喜欢身体运动……不存在没有天赋的孩子。
但是,漫长的小学阶段,正在让孩子们变得平庸,而这,是中国教育“近乎无事的悲剧”。
举个例子,一个有科学天赋的孩子,在漫长的小学阶段,他应该有大量的时间用于观察与实验,去探索大自然及物的奥秘,包括种植、制作、实验。但是,它的天赋没有被唤醒,而是每天跟父母为无价值的作业而斗争。到了中学,学习理化生的时候,就会变得非常抽象。他错失了科学发展的浪漫期,泯灭了好奇心,科学学习变成了做题,这是很悲哀的。
我希望家长不要买椟还珠,意识到孩子的天赋与兴趣,是要重点保护的。
阅读更是如此,一旦错失,一生的理解力受到了限制。苏霍姆林斯基就说过,孩子在中学阶段学业成绩落后的主要原因,就是缺乏阅读。缺乏阅读,损害的是智力,也让学生的精神世界变得无趣,缺乏弹性。
现在的小学教育,看不到改进的空间。不是说不能改进,我也在做学校课程设计的项目,而是说改变太难,不是难在学术上,是难在机制上。学校或教师,缺乏改进的动力,也缺乏必要的专业支持。一句话,这是一个躺平的时代。
因此,我寄希望于家长的觉醒,我觉得,家长是最有动力改变的人群。
七、您怎么看待2022新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您觉得它最重要的变化是什么?
我觉得有些专家总结得有点多。实际上,主要变化是两点。
一是强化了教育目的,即为谁育人的问题,是三十年来最明确和最坚决的一次,即“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二是强调了核心素养。无论是强调概念教学,还是大单元备课,还是项目化学习,本质上都是在强调核心素养。强调核心素养的方向是对的。当然,要做到很难。我的判断是,这一轮改革,仍然将是“一地鸡毛”,不宜抱什么期待。理念是对的,落地需要太多因素配合,这些因素现在不具备。现在的教师,大多也是应试教育背景下出来的,没有学校管理的革新,没有教师团队观念的变化,真正的改变无法发生。
八、在今天的学校教学中落实“新课标”的难点在哪里?它对老师和家长提出了怎样的要求?
在某种意义上,新课程不仅没有被落实过,甚至没有被许多教师阅读过。你可以随机抽调一所学校的教师,考查一下对新课标的了解。连课标结构都不清楚的老师,可能都占大多数。
新课程在网上很热,不代表在网下就很热。因为大家已经习惯了,反正改来改去,家长要成绩,学校要成绩,怎么考,就怎么教。而考试的变化,一定是缓慢的。出现几道新题型,已经是巨大的变化了。
老师分两种。一种是体制化的老师,螺丝钉型的,不需要思考,这就是一份活,怎么要求怎么来,这是大多数。而体制的特征,决定了它的改革,往往不是创造性的,而是程序化的,官僚化的。最终,形式主义是一种必然的结局。还有一种教师,是自由教师,这跟职业认同相关,跟在体制内外没有关系。就是真正地热爱教育,并且孜孜不倦地探索教育的人。我的服务对象,主要是这个人群,人数非常少。对这类教师来讲,重要的不是新课标,而是教育领域的专业建设,相当于基本的专业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课程标准的变化要注意,但是,根本的变化仍然是基本功的修炼。因为教育行业没有专业标准,导致了这类教师的发展,也非常迷惘。
新课程标准跟家长,就没什么关系了。有关系的,是国家的教育政策。比如高考政策、小升初初升高政策、学区政策、双减政策等。
九、您觉得“双减政策”对学校教育的影响是什么?对于家长来说,又该如何看待“双减”?
双减政策,对家长是“减负”,加了引号的减负。对教师是增负,一天到晚,疲于奔命。尤其是课后延时服务,老师学生都很疲惫。近期再加上防疫,有些校长告诉我,生无可恋,其中有一位跟我很认真地讨论辞掉校长的问题,哪有心思把教育教学放在第一位?
双减就像是防疫,是属于一刀切政策。就是我前面比喻的,觉得人太胖,就把腿砍掉的思路。好的政策,应该是张文宏所形容的“瓷器店里捉老鼠”。
家长要认真对待“双减”。
看待“双减”,要在大时代的背景下看待,不要在政策条文中看。大时代,是一个全球化暂时退潮,民族主义重新兴起的时代,整个世界,包括各个国家内,普遍出现一种极化现象,我曾经把这种极化现象称之为“新奴隶社会”。说得直接一点,就是社会的两极分化。哪怕讲共同富裕,在落实的时候,仍然主要会表现为扶贫到位,确保每一位公民的生存底线。但整个社会,将由两头小中间大的纺锤型社会,变成两头大中间小的杠铃型社会。
持续的公务员热,不是什么好现象。意味着大量的人才没有去市场上去创造价值,而选择了安全地呆在体制内。这一点,伴随着中国经济长期高速增长的结束。
这样的社会意味着什么呢?相当一部分儿童,将逐渐变得浅薄、低智以及物化,成为大数据的奴隶,而少数儿童,将变成数据的设计者与游戏者。因为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广阔的机会,会把少数儿童送到顶端,潜能得以开发,创造力得以释放,而更多的儿童,则成为平庸教育的牺牲品,成为我们通常所谓的奶头乐一族。
一旦理解了这一点,我希望家长们明白,重要的不是“双减”,而是遵循成长规律,遵循学习规律。双减的好处,就是有可能留出时间空白,来供家庭谋划。如果家庭不谋划,孩子大概率就会被甩到底层;如果家庭利用了这个时间空白,与学校教育相互补充,那么,就可能培养出有人格,有素养,有活力的儿童。
十、苦于应试教育对孩子的桎梏,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寄希望于私立教育、创新教育,甚至避开高考走国际化教育,来培养孩子面向未来的素养和能力。对此,您觉得有什么需要提醒家长的?
私立教育正在萎缩。我们国家的私立教育,往往是依赖于机制和管理进一步提升了效率,本质上也是应试教育主导。
各种创新教育,本来就少,但是坑却不少,要仔细甄别。如何甄别?不是看它的宣传,而是看它的成就,从那里走出来的学生,是什么样子。我举几个例子。
凡是以读经运动架构学校课程的,基本上都是坑。学习必须基于理解,重视经典是对的,读经运动是错误的。这类学校出来的孩子,会非常糟糕。这话不是随便说的。
哪怕是成熟的教育体系,也要慎重,比如华德福教育。华德福教育要注意什么?要注意两点,一是以华德福之名的学校,并不真的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华德福教育。因为华德福是对师资要求非常高的学校形态,国内很少有学校达到华德福学校对师资和课程的要求。二是华德福对学前和小学尤其是小学低段比较合适,到了中学阶段甚至小学阶段,家长就必须面临选择,孩子究竟能不能适应国内高考?因为华德福教育更崇尚自然教育和心灵教育,这在高度竞争化的时代,是有成本的。所以,一般而言,如果孩子是不适合竞争的气质,才应该考虑。
许多国际学校的国际化体系,实际上整体质量还是可以的,毕竟课程系统比较成熟。但这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孩子可能只能走上另一条道路,无法在国内高考中与普通学校的学生一争高下。国际学校的课程,相对来讲比较丰富和舒展,孩子也有一定的空间发展自己的喜好,这是优势。但是在核心素养方面,比如思维或读写能力,国际学校也没有实现真正的突破。相当于宽度有余,深度不足。这是教育中的共性问题,并不是国际学校独有的问题。如果预判国内高考体系对孩子不友好,又有相应的经济能力,国际学校当然是一个选项。
最后,想要特别提醒的是,小学阶段,父母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过早的寄宿对孩子不是一件好事,在选择学校时,一定要慎重。
前两本可供学校共读,后两本可供家长阅读
相关链接
这是迄今为止,我关于儿童阅读最为全面和深入的讲座。预计2小时,全程干货,适合0-18岁儿童的父母,也适合教师。可以配合《儿童读写三十讲》《高手父母》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