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旗帜鲜明地唱空趣头条

机叔 港股挖掘机 2018-10-31

(本文约3300字。粤港澳的朋友请注意安全!)


15级超强台风“山竹”即将登陆广东,请大家待在室内不要外出,这不是演习。


开始今天的内容吧:


趣头条,号称资讯界“拼多多”,不管你是想进去喝汤,还是赌它完蛋,看完这篇文章再动手不迟。

——机叔导读


许是大A股最近监管太严了,妖股们纷纷转战港美股,而且还是合伙起来出演连续剧。


吃瓜群众们刚刚还在感慨蔚来汽车周四大涨75%的神奇,周五纳斯达克的新客人趣头条,就用暴涨128%来刷新群众的认知。


北京时间9月14日晚,趣头条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短短几个小时内,趣头条就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股价“过山车”,股价迅速暴涨暴跌,5次触发熔断机制。


随便动用常识看一看,如果这都不算妖股,那乐视该冤死了。


许多做交易的老司机都看怕了。用机叔的同事“家临江”家老师的话来说:“我绝不会参与。”


机叔今天想来和大家交流的,便是通过长时间的观察和与朋友的交流,找出的趣头条“七宗罪”,也即做空趣头条的7条理由,大家可以一起探讨。


“第一宗罪”:涉嫌侵权


这是这几天机叔的圈子里讨论热度最高的一个话题,当然也跟媒体人对此类问题的敏感度有关。


在一篇名为《趣头条,200颗子弹送给你》的微信文章中, 署名为Lawyer徐凯的一位朋友表示:


“接下来一周,我要在北京互联网法院起诉他们(趣头条)至少200件著作权侵权及不正当竞争的案子。”


徐凯们要起诉的是,“他们(趣头条)冒用新闻机构名义开设账户(为了适用‘避风港原则’采取的措施,恰恰构成了不正当竞争行为),‘搬运’了数百篇新闻作品。”


并且,原告已经就这些侵权行为,花了很多时间和资金去固定了证据。


最新进展是,9月9日,北京互联网法院已经挂牌收案。


如果真要处理接下来至少200件案子,趣头条至少也要头疼一阵子,虽然它在美国上市。


“第二宗罪”:商标缺失


其实只要仔细看过招股书你就知道,即便是已经上市成功,趣头条仍未完成“趣头条”商标的注册。


目前的进度是仍在商标局复核过程中。显然这家成立两年的公司在这方面准备不是很充分,但如果那位不知是抢注还是早注的商标持有人最终获胜,他完全有理由起诉趣头条侵权。


法律是不讲人情的,如果趣头条被逼无奈不得不更换自己旗舰APP的品牌名称,不仅又得多花一大笔营销费用,而且还要赔付商标持有人的损失,而后者,随着趣头条的上市,变得更加不具确定性。


趣头条本来就在亏损,这些法律纠纷和随后可能的各项经济损失,都无异于雪上加霜。


“第三宗罪”:没有牌照


“牌照”,堪称国内最冷冰冰的几样东西之一。


在某些领域,有牌照就是王者,没有牌照可能连青铜都没得做。比如,在新闻资讯界。


趣头条没有牌照,恰恰是两个相当关键的牌照:《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这一点,趣头条在招股书中也很坦诚:“我们缺乏互联网新闻许可证可能会使我们受到行政处罚,包括停止提供新闻的互联网信息服务或停止向我们提供第三方提供的互联网接入服务的命令。”


感谢美国证监会,企业必须得实话实说,不然我们也不会知道原来靠“提供新闻的互联网信息服务”的趣头条,是随时有可能被行政处罚给“停止”的。


趣头条还缺《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而这点,有可能让他们目前的短视频服务也面临与新闻资讯服务同样的处境。


现在知道为什么有人说趣头条是在“狂奔”上市甚至“流血”上市了吧。



“第四宗罪”:监管风险


趣头条和拼多多其实很相似,除了都将目标用户下沉至“五环以外”,还有就是大打社交牌。


在拼多多,这张牌是转发可砍价,在趣头条,就成了转发可赚钱,评论可赚钱,邀请了朋友可赚钱,甚至曾经还更进一步:收徒(发展xiaxian)一起赚钱。


年初,趣头条曾推出过一个“收徒计划”,具体是:


在点对点收徒模式下,用户通过邀请码邀请他人注册,后者将成为这名用户的“徒弟”,而“师傅”可以通过这名徒弟分离、阅读、评级和再收徒获得金币奖励。


这种“网赚模式”,是不是非常眼熟?


2017年1月6日,年销售过亿、拥有700万粉丝的微信公众号“小黑裙”被微信封号。而就在此前一天,小黑裙刚刚宣布获得腾讯的投资。腾讯方面之所以做出这样一个艰难的决定,是因为小黑裙涉及三级分销模式,这种利用熟人关系的销售模式与传销行为类似。


而就在今年3月份,同样也是数百万粉丝的微信公众号“新世相”,也因旗下网课涉嫌三级分销,虽然一夜之间刷屏,仍不得不面临被封号7天,分享链接遭屏蔽的处罚。


虽然,在人民日报的批评下,趣头条已将该机制更名为“邀请好友”,以现金补贴鼓励用户阅读、转发并推荐好友下载,但“网赚模式”的过度化是否会引起监管的跟进,根据目前的态势,可能性确是在越来越大。



“第五宗罪”:商业模式单一


“读文章赚钱,卖广告生财”,这便是趣头条“极简”的商业模式。


招股书上说,趣头条的净收入从2016年的5800万元人民币增长7.9倍至5.171亿元人民币;2018年上半年收入录得7.17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了近5.7倍。

收入的飙升却是伴随着亏损的扩大,趣头条净亏损从2016年的1090万元人民币增长至2017年的9480万元人民币,增幅高达7.7倍;2018年上半年净亏损5.14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9倍。


其93%以上的营收来源于广告。趣头条依靠庞大的用户量和日活跃用户数,吸引了不少广告商。


但是优质的广告商似乎却不是很买账,据华尔街见闻报道,一位曾接触过趣头条的广告经理表示,她曾看过趣头条的刊例:


“趣头条的ROI(投入产出比)一般,以效果为目的的企业一般不会选择做投放。反而是电商、网赚、现金贷、博彩等项目投放的比例比较高。”


这也难怪,流量和优质的流量是两回事,除了那些“黑五类”广告户【药品(多数是假药和中药)、医疗器械、丰胸产品、减肥产品和增高产品】,一般的广告商还是很看重目标流量的转化率的。


这也就引出了趣头条的“六宗罪”:用户质量与留存。



“第六宗罪”:用户难题


什么样的内容吸引什么样的用户,什么样的激励留存什么样的用户。

趣头条上面的内容毫无疑问是标准的低质化内容,很难吸引到优质用户,长久以往,难免会产生疲劳或是直接逃离,甚至沦为营销号的阵地,满屏广告。

而趣头条拿来留存用户的方式也是相当“简单粗暴”,就是“撒币”。

老虎证券的研究显示,趣头条建立了一套完善的金币奖励制度,将现金激励融入在了拉新、激活、活跃、留存等一整套用户增长流程里来引导用户行为

用户的每一个行为,比如阅读了多少次、评论了多少次、停留多长时间、分享了多少次、唤醒了多少好友、绑定微信了没有、去晒收入了没有等,趣头条统统量化为用户相应的金币收益。

这种“撒币”式的用户留存方式,虽然见效快且猛,但是否能长期维持,一直以来都是个问题。

趣头条CFO王静波在接受采访时就曾表示:

“我们的留存到一个月之后,曲线就相当平缓了。一开始的确会下降很多,它的本质不是流失,而是选择用户。”

虽然在面对媒体时,王静波声称趣头条的用户留存率是“业内较高的,我不敢说是最高的,但基本是10个产品里面排在前三位,甚至更靠前”,但机叔仍然持怀疑态度,因为这家公司也才成立两年零三个月,很多数据并没有经过时间的验证。


“第七宗罪”:盘口可疑


港股网红“家临江”专注于港美股交易,他在新近发表的文章《稀里糊涂追中概股 小心翻船!》中直言:


“我不会去参与趣头条这类股票。因为如果从盘口的情况看,经历了5次熔断后暴涨,交易软件显示的成交股数才1700多万股,而且前面三次熔断的成交额明显只有几百万股,就这样的流动性,是不值得投资者去短线追踪的。”


资深交易员的观点与媒体正在试图揭露的一些事实不谋而合。


据新京报报道,在中概股领域有上百家私募基金正在兴风作浪


相对于公开的QDII,一些离岸私募基金要神秘得多。他们大多注册在开曼或是香港,有分析师和操盘手派驻内地,资金来源大多是一些海外华人或是国内富豪的海外资产。


而华尔街见闻的一篇报道则显示,在分析师群体中,也游走着数目庞大的一个群体,他们与中概股妖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该报道称,由于国内政策监管的原因,数以千计的分析师群体并无法直接将研究能力变现。但是中概股不同,它属于离岸市场,同时又具备在国内的经营实体,分析师研究行业和公司的便利性及优势远胜海外投资机构。


同时,分析师又具备大量的买方客户群体,非常方便地在大量人群之间传播观念和观点,并且影响部分中概股的定价。


值得注意的是,比趣头条早两天上市的蔚来汽车,便已上演过一次股价过山车的好戏:从上市首日破发,到次日暴涨75%,再到第三日跌14.66%。


要说这背后没别的故事,显然很难令人信服。


以上便是关于美股上市公司趣头条,机叔的一些观察与思考,希望对你有用。


最后叮嘱粤港澳的朋友,超强台风从来不是闹着玩,是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自然灾害,请一定当回事,待在屋内,注意安全!




智通财经-港股挖掘机发表此文,旨在传播更多优质资讯,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


相关咨询或建议,可添加微信号【智通研究】(zhitongresearch)与我们沟通。




再挖一挖


1.魔幻现实主义小说:熊市现形记(上)

2.炒股25年,为何我坚决不做价值投资者?

3.它还没要出手,教育股就已被集体吓晕

4.和百度商榷:缺乏诚意的样子叫人后怕

5.蔚来汽车:做空还是做多,已有定论

@今日话题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