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亏损的P2P平台,还能投吗?
作者 | 网贷司机
截止目前,协会信披系统已累计接入101家平台,所有平台均公布了运营数据,在财务数据方面,97家披露了2016年财报——利润表的平台中,2016年度净利润为正(即2016年实现盈利)的平台数为50家,当年度盈利金额过千万的平台达到了26家,其中有4家平台2016年盈利额超1亿元。
剩余47家平台则在2016年净亏损,25家净亏金额超千万,其中两家亏损过亿元。
平台亏损还能够投资吗?
平台亏损的原因主要有三条
1.高昂的拉新成本
从行业发展至今,用户拉新成本也从2014年左右的100块/人涨到现在的每个投资用户成本超过千块,更多时候是广大的中小平台即使愿意持续进行投入,但是受制效果的不容乐观。拉新的成本花出去了,但是到注册、留存、增加投资的时候能够留下来的用户则更加的少。
2.兜底成本
互联网金融因为没有民间借贷那种信任,民间借贷都是彼此知道一些根底的人,即使暂时没还上钱都可以说个解决办法,就再给借款人时间去筹措资金。
但是大家通过互联网进行的投资,对平台的了解基本来自于平台自身的包装,因此投资人对平台的信任感和安全感很脆弱,如果互联网上出现了任何的风吹草动都容易引起投资人的恐慌,如果平台不及时加以解决,可能会引起资金的持续流出,让平台多年的品牌、市场付出打水漂
所以平台一旦出现了借款人来不及还或者坏账的时候,平台就会主动垫付,及时将网络影响消弭于无形,平台再慢慢去和借款人协商还款。在借贷关系中出现逾期和坏账是很正常的,所有平台自身的兜底资金都是有一个限额,只是实力越强兜底能力则越强,越有足够的时间去处理。
3.过高的管理费用
所有的互联网金融公司都有自己的线上团队,技术、市场、运营、财务、客服、行政包括办公租金每个月都是比较大的支出,我了解的互联网金融公司,很多在广深的正规的中小平台(自己开发系统、五险一金较完善的公司),员工规模在40人左右的,成本普遍都在60-100万/月,这个成本对很多平台来说其实已经非常大了,因为这笔支出是非常固定的,不管平台是否赚钱都要给的。
那互金的平台成本这么高,那亏损的平台还能够投吗?
这个时候我们要区分平台是主动性亏损还是被动型亏损
在拉新角度:
主动型平台的拉新和复投成本已经趋向于一个比较合理的位置,因为拉新的用户能够投资超过-3个月,那平台则可以赚钱了,所以只要能够找到合适的流量入口就可以持续不断的投钱。
被动型亏损的平台在拉新上就是一个无底洞,主要在于自身的品牌认同度还不够高,即使花了大价钱去市场上获得了较多的注册用户,但是在投资的时候就会流失掉大部分用户,留下来的大部分也都是会参与新手活动,等活动奖励拿完了,能够留下的更加屈指可数。
在兜底角度:
在兜底这块大家考略的角度差不多,都是尽可能的降低舆论的不良影响,避免客户流失。但是持续不断的兜底,在保证品牌影响力不变的基础上,通过持续不断地投入加大整个市场占有率,通过做大规模来抵消坏账的影响,并可以在日后获得盈利。
兜底的时候还要考虑平台的资产类型,是小额分散还是大额,是消费信贷还是容易受周期性影响比较大的,不受周期性影响的分散型资产的兜底压力会小很多,平台也会相应的稳健更多。
在管理费用的角度:
管理费用是大家都不可少的,无非是通过那个团队更适合,制定战略发展方向更加具有实操性,更加适应整个互联网打法,从而更快更强做大整个规模,因为影响有限就暂不做分析。
因此选择了战略性亏损的平台是具有更大的发展潜力的平台,并且这部分的平台发展到了较好的阶段,资金实力较强,品牌知名度较好,拉新、留存的成本都会较低。而被动型亏损的平台还在不断的追求如何增强自己的品牌影响力,从而降低拉新和留存的成本。
兜底对投资人来说是福音,但是平台永远不会无限制的兜底下去,那么一旦打破刚性兑付,那么整个市场的资金将会更加涌向背景大、规模大的平台,中小平台将会进一步难过。并且大平台通过自身的风控经验进一步提高资产的优质型将会进一步降低兜底的金额并提高盈利水平。
所以综上所述,平台亏损并不可怕,只要平台将品牌做好,资产优质,那么花出去的钱就可以通过做大的规模快速补充平台的现金流,让平台处于一个稳健可控的范围。
作者:网贷司机
简介:互联网金融4年从业经历,历任领投羊、椰子理财运营总监,现独立运作网贷导购平台返利360。
版权声明:文章系作者原创作品,已授权网贷之家发布,转载请注明来源网贷之家,并注明原作者。
网贷之家专栏现全面公开征稿,如若您对互联网金融行业有兴趣,恰好又喜欢写作分享,可将您的作品发送至editor@wdzj.com投稿。
来源 | 网贷之家专栏
声明 | 登载文章内容仅供传递信息,不构成投资建议,转载请注明来源网贷之家。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