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火成现象级的喜茶,是在收获时代变化的红利

2017-10-17 咖门 FBIF食品饮料创新

▲ 关注后回复数字“2”,加入系列食品微信群


来源:咖门

作者:老罗



这篇推送来自茶行业资深人士罗军。


从今天起,他将在咖门正式推出全新个人专栏《老罗看茶》,以看得懂的专业视角,和你一起触摸茶饮未来。  


第一期,是他在第七届全国茶产业经济研讨会上的演讲。透视“喜茶现象”背后茶饮行业的发展趋势,并提出未来商业机会的三个增长点。 


一起跟着老罗看看。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c132671o6pv&width=500&height=375&auto=0

《咖门》专栏作者:罗军

《中国茶密码》作者

资深茶叶品牌顾问策划

茶香书香品牌创始人

喜茶为什么“热”?


首先,我们来想一个问题,喜茶是什么?


它专注价值模型,从低端市场颠覆,来促进增值。


喜茶的创始人聂云宸是90后,他的目标是做“茶饮的年轻化”。


去年年底的时候喜茶有50多家门店,今年原计划是再开50家,到100家。到今年9月已开了30家,还有40家将在今年最后一个季度开,所以到今年年底,预计会有120家店。


喜茶在上海的新门店


喜茶去年拿到1个亿的投资,而且聂云宸还在控股。这就意味着,他的溢价能力非常高,他的估值是5至10个亿。


对于喜茶来说,他未来的挑战在于供应链和团队管理。我们把这一块叫做效率模型。


整个中国茶现代调饮品牌有两个挑战:一个是价值模型挑战,我为消费者提供什么产品;第二个是效率模型挑战,我怎么把这个事做得更好。


我把喜茶定义为:专注产品,低成本试错,从低端小店市场颠覆式创新突围成功。


这里有一点要说明:中端模式,一定是世纪之战。


所有行业都是,最后都是中端大战,包括餐饮,包括消费。高端不是,低端也不是,只有中端是大战。


中端模式将会形成一场大战


高端出不了规模,而低端奶茶店迭代特别快,只有升级到中端才能保持相对稳定优势和较大规模。


为什么?很重要的原因是时代变了。曾经,我们的目标是不能和爸爸消费一样的,现在则是不能和哥哥消费一样的——迭代特别快。


所以很多新品牌,在平衡效率和价值模型中谋求生存迭代。但是大部分没有找到自己的价值模型,仍在不断尝试。


要找到价值模型必须经过时间沉淀,前期创始人心态必须放下来,想一年内就成功,其实是不太可能的。


“喜茶现象”背后:积温与效率


2015年,20元


积温到了。年轻人的茶时代到了。


这里有两个数字,一个是2015年,一个是20元。对调饮茶来说,其实是划时代的两个数字。


2015年。意味着90后全面进入主流的活跃消费市场。喜茶整整迭代了3年之后,到2015年踏上了90后的消费市场,这意味着有3年的90后消费人群贡献给他。


但即使有3年的消费人群集中贡献,90后对这个产品仍然表现得不够有信心。


20元。过去的奶茶是几块钱做起的,一定要做到20元,它里面的两个成本和成分才能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意味着可以不用低端碎茶,也可以不用工业奶精了。


20元是一个产品的临界点


喜茶今天开始挑战30元的产品了,意味着他的品牌溢价上来了,可以测试消费者预期了。


但是当初,谁先达到20元,谁就先进入这个市场。


之前我们做的时候,上来就是30元,因为我们太喜欢星巴克了,所以就学星巴克把价格定到30元,但实际上30元的成本构成是有问题的。


上海市场最严酷的地方就在于,会造成成本结构的变形。而喜茶因为是从广东的小城市发展起来的,所以他即使是20元,原料成本也不输于30元的店,因为他的人工成本和租金成本大大节省了。


排队的店本身就是一种产品


  • 排队代表了一件事,是年轻人消费权的集中释放。


如果年轻人想喝茶,都是在父母边上,分个小茶杯喝一点,他永远没有话语权,因为他不管怎么说怎么做,有话语权的人都会认为他是错的,他不懂,所以年轻人缺乏消费自信。


商业就是要让用户有自信,用户没有自信商业就不会成功。


  • 排队本身就是一个符号,因为他传播了一个社交属性。


互联网时代很重要的一个点,就是看这个消费者参加了这个消费活动之后,是否拥有了社交货币。


排队本身也是一种产品符号


就像我们很多人都会追剧,如果昨晚看了孙俪演的《那年花开月正圆》,第二天到公司很容易就开始社交了,如果不追剧,别人就没办法和你交流,接不上话。


  • 个性化与新媒体传播,“网红”本身就自带流量,所以营销一旦注意力集中,根本不需要传统的广告宣传。


聂云宸的特点是很有个性,有人说他产品不好,他可以买500元一斤的茶原料做给别人喝,别人马上说好喝了。这里就有一个鲜明的属性,永远别把用户当傻瓜,其实原料好不好用户是喝得出来的。


一个很有意思的点是,做新式茶饮项目的,对自己的定位普遍是“中国茶的星巴克”。但我和聂云宸聊的时候,他说我从来没想学星巴克,我不研究星巴克,我只研究产品,我不care星巴克,我只在乎自己的用户。


  • 回归茶和后工业文明。


现在是工业过度时代,工业表现得无所不能,什么都可以模仿出来,什么都可以添加。可是人们一旦试过天然的东西之后,对添加的东西就会非常敏感了。


茶就满足了这个属性,从奶茶到新茶饮,就是从人工合成的口味到相对天然的口味。


喜茶、星巴克、天福的业绩比较


喜茶、星巴克、天福业绩对比


这里我们看下天福的数字,最新财报:今年上半年营收7.789亿,净利润一亿多,估值32.89亿。和我们五年前的判断一样,而且还在往下掉。


但是我们再看喜茶和星巴克。我们说一家好的卖茶叶的店,平均业绩大概是100万/年,星巴克平均业绩是单店45~60万/月,而喜茶单店业绩是100万/月。


再看客流。普通的项目,正常一天有一百个人,就特别好了。如果是我们传统的茶馆,打电话邀约都很难有人,有二三十人就非常好了,我们主要的矛盾就是客户不足,因为客户已经不满足于你提供的产品了。


星巴克大概是500人/天,实际是300~600不等。喜茶是1000人/天,最高可以3000~4000人/天。


喜茶的估值有多少?如果按100家店来测算,一个单店一年是1200万,100家店就意味着一年是12个亿的销售,算上有些店是下半年开的,打个折也有10亿销售额。这个行业的利润基本上可以到25%,那他的利润就有2.5个亿。


现在说喜茶的估值到30个亿,我本来还不太相信,今天算算,是有可能的。因为资本只投未来,不投过去。



调饮茶市场的未来趋势


调饮茶市场空间有多大?


这里我们先看两个报告:


现制现售饮料市场和新茶饮市场规模


一个是整个现萃调饮市场未来超过千亿,其中茶饮占50%左右,大约在400~500亿。


第二是茶饮连锁行业的发展阶段:


茶饮连锁行业的发展阶段


这里大家可以看到,80后还是喝奶茶的,但是90后喝的,虽然还叫奶茶,但已经是可以感受到中国茶魅力的饮品了。


一个重要分水岭是2015年,即前面说到90后全面进入主流活跃消费市场。如果谁在之前能有3年时间进入市场,那么在2015年的时候就会占据一个非常大的市场。


小罐茶也是在2015年整体发动市场的。


新式茶原料市场规模,如果倒推的话,调饮原料茶每年可以消耗掉33.75万吨茶叶,这个行业增长会非常快。


新式茶原料的市场规模


三个增长点,三大增量来源


  • 商业机会三个增长点:


将成本降到最低——结构;

将效率提到最高——算法;

将体验做到最好——服务。


第一个是成本降到最低。


今天讲到成本降低,已经不是绝对成本降低,而是结构成本降低。如果我们可以把结构成本降到最低,用户就会享受到最高效益。


第二是大家都在做的效率,实际上是一个算法模型,是一个数学问题。


第三体验做到最好,大家都在做,包括小罐茶也是体验上提升。


体验上做提升


如果做调饮茶,举个例子,之前在上海,一点点排队非常火,但是做一点点的这个人是个博士,他原来不是做茶的,他是用算法模型设计他的整个菜单、整个管理,最后做到效率取胜。


  • 茶饮市场三大增量来源


消费人群——从存量到增量;

消费模型——从纯茶到调饮;

消费属性——从审美到健康。


消费人群从存量到增量;消费模型从纯茶到调饮,调饮茶是一个最大的增量来源。消费属性上,从审美到健康。


我们过去实际上过分关注了审美属性,而健康属性关注不足。


我每次讲茶,几乎所有人都会问我两个问题,一是喝茶会不会睡不着,二是关于茶的农残问题。包括方舟子也是挑战茶的健康问题。那背后的核心是,我们对于茶的科学普及还不够。


看整个茶史,其实是消费端一直在左右生产端,并不是哪个神仙凭空发明出来的。


  • 价值模型与效率模型:为什么谁学星巴克谁死?


在品牌前期,是价值模型优先,在后期,是效率模型优先。


有一句结论性的话:在调饮茶品牌,谁学星巴克谁死。


因为整个诞生背景已经不一样了。星巴克是80年代工业化时代,在过去白领阶层发育的情况下,才发育出星巴克来。


如今星巴克也开出了社区体验店


在全国,整个星巴克有2000多家店,但是仅在上海市,星巴克店数几乎占了全国的三分之一。有一个指数是多少人支撑一家店,美国是3万人一家店,上海是5万人,覆盖度非常高。


再转过身来看,为什么海盐茶会火爆?背后主要原理是营养学原理。


18到30岁之间的消费人群,发生了一个非常大的转变。


18岁之前我们在长身体,我们要关注营养的摄取,需要补充营养。30岁之后,人的代谢功能开始退化,这就是为什么针对这种人群,推纯茶推销的掉,就是因为他们“吃饱了撑的”,需要辅助消化。 43 34944 43 15290 0 0 3146 0 0:00:11 0:00:04 0:00:07 3146


所以茶的其他标签会有很多,茶是中国人最舒适的饮料。现在生活好了,有那么多东西可以吃,被那么多东西引诱,那我们怎么办?


有一个手段是外向型的跑步锻炼,所以白领的广场舞是马拉松。而内向型的,喝茶最天然健康的代谢。


这就是平衡营养学的范畴,所以纯茶是最好、最天然的饮料。因为它不提供热量营养,但是可以平衡营养。


但是18~30岁怎么办?


“奶盖茶热”背后的营养学原理


这群人是刚刚开始全面接触世界的人群,他们是最好奇的人,会把世界上所有东西都试一试,年轻人有试错的成本。如果他们要试试茶,该喝什么?当年我们推导出一个产品——海盐茶,也就是喜茶的主力产品芝士奶盖茶。


  • 纵向属性与横向属性


互联网时代也好,交通发达也好,造成一个结果,就是我们的纵向属性越来越弱了。


以前我们到一个地方,这个地方是说当地方言的,讲普通话的少,然后我们只吃这个地方的特产食物,只喝这个地方的茶,这就是纵向属性。


但到了80后,特别是90后这个时代,全面进入了横向属性。


在上海,我判断一个年轻人开放度够不够,吃顿饭就知道了,看你吃不吃辣椒。如果不吃辣椒,那这个人基本上还是在纵向属性,还是一下班就回家的人,因为他没有与外地朋友的接触时间,家庭把他封闭了。


现在基本上都是横向属性。这个属性不仅仅属于90后。现在有个最新的概念,叫“空间平权”。其实我们在任何空间,比如我们在安溪,也可以享受到全世界最新的东西,这个叫空间平权。


但不是90后也不要那么危机,不要向90后妥协,拥抱横向属性就行。


茶行业升级机会:聚焦“第二象限”


关注第二象限的增长


我把茶分成三个象限,第一是工业饮料茶,第二是现萃调饮茶,第三是传统泡饮茶。


过去很多人是从传统泡饮茶开始接触,有一部分是从第一象限开始,像八马也做了很多第一象限的业务,但是现在第一象限受阻。


未来增长最快的一定是第二象限,而且第二象限的增长一定会超过第三象限。


第二象限将会提速增长


我们现在消费者都会问,能泡多少泡?这就等于卖车,人家看到所有车,都问你能不能当跑车当赛车,这很荒谬,因为我们只需要一辆代步工具,没有必要定义到跑车赛车的级别。


茶也是一样的,除了很特殊的茶,所有的茶都可以三道结束、换茶,因为90%的营养物质都在前三泡。


全世界有超过一半的茶都是添加东西喝的,我们要习惯和接受调饮。


如果不开店,你可以去做供应链。因为互联网时代,大家讲究协作,我可以做这个产业链的某一点。


如果大家能够按照调饮茶的供应链要求去做,也就很好。怎么做?三性原则:安全性、稳定性、可供性。


茶应该进入全生命周期管理


过去我们以销售为英雄,只要茶卖给消费者就结束了,不管用户喝不喝,其实是有问题的。所有茶,卖给消费者没喝掉的,就是耍流氓。


所以我这里有一个三分之一中国茶消费理论模型,基本上全部茶产量有三分之二卖给了消费者,但其中又有一半是沉没在消费者的各个渠道里没有消费掉,我自己也有一大堆茶剩在家里和办公室里,许多茶打开没喝完已经不新鲜了,实际上是浪费掉了。


所以在全生命周期管理上,要关注和保证茶在各个生命阶段的品质,这在本质上是用户逻辑。


拥抱未来就是拥抱年轻人


年轻人追求的是社交功能,复杂的文化可能就要靠边站了,因为对年轻人无效了。


社交价值同样是品牌设计的思考维度


年轻人压力过大,没有时间思考古人是怎么活的,更多的时间是给了互相之间交往的快乐。所以我们还要做什么复杂的品类和枯燥的故事吗?


现在我去考察一个茶叶品牌,只要他们三分钟讲不清楚自己产品,我就担心了。我还是个做茶的专家都记不住了,那么对消费者来说肯定是无效的,本质上还是效率模型。


喜茶收获的是整个时代变化的红利。


不用担心年轻人喝调饮茶,因为过了30岁他们还是会进入纯饮茶的。大家要抱着开放的心态来发展新的茶业业态。


提示:

本文经咖门(ID:KamenClub)授权转载,转载请联系出处。原文标题:老罗看茶 | 火成现象级的喜茶,是在收获时代变化的红利

* 投稿,内容合作,联系Mote Chan(微信:motechenfbif)


/ 更多文章 /

FBIF2018

全球力量,领变未来——FBIF2018食品饮料创新论坛(点击查看)将于2018年4月18日-20日在上海举行。FBIF2018以“新品类崛起”为主题,FBIF2018论坛共三天,将包含全体大会、研发创新A(乳制品、饮料)、研发创新B(特医食品、零食)、营销创新和包装创新四个分论坛。往届FBIF吸引了包括可口可乐,百事,亿滋国际,中粮,康师傅,统一,菲仕兰,达能,星巴克,帝亚吉欧,蒙牛,伊利,利乐,雅培,农夫山泉,雀巢,嘉吉,三只松鼠,来伊份,良品铺子,东鹏特饮等企业参与,预计1800位食品业界人士将出席FBIF2018论坛。更多信息,请在后台回复“FBIF”。



/ 微信群 /

添加王淼(Bill Wang)微信:wang494859121,申请加入CEO、CMO、首席研发官、食品综、功能性食品、特医、幼儿、啤酒、生产&供应链、乳品、营销、餐饮、饮料、休闲食品、研发、设计、、新零售、调味品等微信群(群成员包含雀巢,可口可乐,百事,百威,伊利,蒙牛,康师傅,农夫山泉,红牛等全球高管)(级别可参考:FBIF2017嘉宾)。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创意文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