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统一回春,人们又爱上了泡面?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市界 Author 有趣有料的
点击上方FBIF食品饮料创新,置顶公众号
作者:齐敏倩
来源:市界(ID:ishijie2018)
去年开始,方便面市场略有回升,从统一刚发布的数据看,春天似乎要来了。但初春最易“倒春寒”,对企业来说,掌握消费者喜好,是唯一的御寒衣。
如果要为方便面这种神仙食品写个传记,2014年一定是其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那年,方便面开始被中国人嫌弃,总需求下降18.2亿份。康师傅和统一,这两个来自宝岛台湾的“泡面双雄”首当其冲,此后三年,业绩坐上滑梯,持续下跌。
经过几年煎熬,方便面市场从群雄逐鹿,变成了赢家通吃。方便面大佬们从市场竞争的硝烟中冲杀出来,似乎又迎来了春天。
回暖的方便面
统一企业中国(以下简称“统一”)最新公布的年报显示,2018年公司实现217.7亿元营收,较2017年增长4.6%,税后利润增长17.2%。
报告期内,方便面业务收益上升5.7%,饮料业务收益上升3.6%,分别达到84.25亿元及126.19亿元,占集团总收益的比重分别为38.7%及58.0%。
统一方便面的两大明星产品是老坛酸菜牛肉面和汤达人。中高价位品牌汤达人,已成为其方便面业务的增长引擎。
和康师傅渠道下沉相反的是,统一从多年前就开始发力中高端市场,在前几年行业不景气时,为自己筑起护城河。
汤达人定位中高端市场,是继老坛酸菜后,又一猛将。2014-2015年,汤达人连续两年增速超过100%,销售额突破5亿元。2018年,汤达人继续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
统一方便面能重拾升势,除了汤达人等高端产品提高获利能力,还在于经历过去数年的残酷竞争后,国内方便面市场基本稳定下来,鲜有新进入者敢进来搅局,康师傅、统一、白象等龙头的市场份额持续稳固。
在大战后的和平环境中,各大方便面企业价格战消失,费率下降,利润率也得以提升。
统一为杀出重围,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2013年至2018年,统一销售费用降低17亿元,财务费用减少4亿元,员工少了近万人。
02
穷小子的商业帝国
你一定吃过统一方便面,但可能不知道,那桶泡面的创始人有着多硬核的经历。
提起高清愿和他创办的统一集团,台湾无人不知。
13岁,父亲去世,高清愿和母亲相依为命。为了补贴家用,他离开家乡,到台南市做了童工。几经辗转,他来到了新和兴布行,这家布行的老板就是日后创办了台南纺织的吴修齐。在这儿,高清愿的人生迎来转折点。
吴修齐很是赏识高清愿,不仅把他当员工,更当弟弟培养。在他的提拔下,童工出身的高清愿耳濡目染,学到了企业经营管理之道,还成为台南纺织的第一任业务课长。“没有吴修齐,就没有我!”高清愿的话掷地有声。
1967年,台湾刚刚允许民营经济进入面粉、饲料等行业,高清愿看准时机,离开台南纺织开始创立统一,进入面粉、饲料行业。为了感谢吴修齐的知遇之恩,他还坚持让吴修齐担任统一的董事长。
在创业过程中,台湾经济的高速发展,民众生活节奏加快。高清愿趁机将泡面文化带入台湾,方便面一炮而红,统一成为台湾食品行业龙头老大。
之后,销售渠道的重要性不断显现。统一先后将7-11、家乐福引入台湾,改变了台湾人的生活习惯。至今,统一集团旗下的统一超商仍负责台湾、上海和浙江部分区域的7-11运营。
在台湾,统一集团旗下拥有多家上市公司,几乎涵盖台湾各行各业,俨然是个商业帝国。但在大陆市场,它却没能力压康师傅,只能做个“千年老二”。
03
一碗老坛定乾坤
一碗方便面,让康师傅和统一这两个“老乡”,暗战多年。
1992年,统一尝试用台湾人爱吃的鲜虾面,攻下大陆同胞的胃,结果惨败。几乎同一时期,康师傅也瞄准大陆市场,推出堪称泡面经典的红烧牛肉面。从此,大学宿舍、火车车厢,全都沉浸在这种面的味道中,康师傅一举征服大陆消费者的味蕾。
开局不利,统一措手不及。尽管后期不断调整战略,加强宣传,但收效甚微。在进入大陆之后的十多年中,统一一直活在康师傅的阴影中,直到老坛酸菜牛肉面的问世。
2008年,统一率先推出老坛酸菜牛肉面,请来当红主持汪涵代言,因口味独特,成为市场上仅次于红烧牛肉面的大单品。方便面“大哥”康师傅,顺势跟风推出自己的老坛酸菜牛肉面,还找来和汪涵有几分相似的徐峥做代言人。
这样的跟风,让统一很是不爽,于是有了“有人模仿我的脸,还要模仿我的面。”这句极具讽刺意味的广告语。
转折发生在2014年。
长期价格竞争,外加行业不景气,康师傅和统一方便面业务均出现大幅下滑。他们突然意识到,比起竞争,搞定消费者更重要。当时统一董事长罗智先宣布:“方便面拐点已来到,价格竞争应转为价值竞争。”
04
饮料业务拖后腿
消费者可真是喜新厌旧! 20年前还代表着高大上的方便面,2014年,突然和“不健康”画上了等号;前一秒还手握“肥宅快乐水”,下一秒就嫌饮料不健康,去巷口的奶茶店点鲜榨果汁。
世界方便面协会的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内地和香港的方便面总需求下降了18.2亿份, 2014年到2016年,全国的方便面业务都陷入了疲软,相当于平均每天需求下降723万份。
行业迎来寒冬,统一未能幸免,自2014年起,公司营收连续三年下跌。表面上看,方便面市场的不景气似乎给统一业绩低迷找到了合理的解释,但仔细分析其财务数据及行业对比,市界发现,业绩下滑的锅,似乎该由饮料业务来背。
Wind数据显示,近十年间,统一在大陆的方便面业务从21.2亿元营收攀升至84.3亿元,业务体量扩大4倍。相比之下,饮料业务的扩张就没那么给力了,十年间,营收仅从69.3亿元,翻倍至126.2亿元。十年前,饮料业务是方便面业务的三倍有余,而如今还不到其两倍规模。
注:2017年营收做了调整,故2018年增长率以公司公告为准(单位:亿元)
比起方便面,饮料业务才是统一近年来的拖累。2014到2016年三年间,方便面业务营收微增约3亿元,反观饮料业务则下跌近20亿元。
和康师傅业绩做对比,统一饮料业务更为尴尬。2009年至2017年,统一方便面营收增速几乎年年高于康师傅;但在饮料业务上,统一的增速败给了康师傅。
统一饮品VS康师傅饮品(单位:亿元)
品牌营销专家陈玮认为,统一饮品近两年产品创新力不足,虽然不断推出新品,但市场反响平平,小茗同学之后难见爆品。跟康师傅相比,统一的饮料业务产品更长,受到的竞争冲击更大。比如,咖啡市场有雀巢冲击;奶茶方面,阿萨姆奶茶虽然市场份额高,但也面临三得利、康师傅等品牌的竞争。
康师傅可能是最早提出渠道下沉的快消企业,早在本世纪初,它的渠道已经开发到全国各地的每个毛细血管。小城镇、乡村,几乎所有地方都能买到康师傅的产品。相比之下,统一在华东、华南及一二线城市更有优势,产品定位更为高端,大众化产品更少。
食品行业分析师朱丹蓬不看好统一饮料的发展前景。他表示,“现在已经不是拓展渠道的最佳时机了,三四线城市是区域小品牌的生存之地,扩展渠道时,遇到的竞争对手会更多。”
统一饮料的高端产品溢价更高,符合一二线城市消费升级的趋势,但可替代品也很多。以咖啡为例,且不说雀巢、星巴克的罐装咖啡,近来不断出现的互联网咖啡就得分一杯羹。统一饮料,还在试错,攀升之路,道阻且长。
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台商泡面两巨头几乎垄断了大陆的方便面市场,在饮料领域也打的不可开交。
现在消费品市场大战尘埃落定,各个巨头都牢牢把控了各自的地盘,春天似乎要来了。但初春最易“倒春寒”,掌握消费者喜好,是唯一的御寒衣。
微信扫一扫,关注市界公众号
提示:
* 本文经市界(ID:ishijie2018)授权转载,转载请联系出处。
* 投稿与商务合作,联系Wilbur(微信:aotokuer)
/ 更多文章 /
FBIF & Food Show
/ FBIF食品微信群 /
让专业的人聚在一起
长按识别二维码,后台回复“2”加入全球最大食品微信群(4万+食品人已加入)!微信群包括:CEO、食品综合、乳品、饮料、酒、咖啡、酸奶、烘焙、茶饮料、啤酒、零食、新零售、特医食品、调味品、餐饮、代工、营销、研发、设计、包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