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想要更有“活力”,能量饮料和相关混合饮料正保持着两位数的稳定增长。根据美国信息资源公司(IRI)的数据,在截至6月16日的52周内,能量饮料在美国多家门店的销售额超过117亿美元,同比增长11.3%;IRI的数据显示,能量混合饮料的销售额增长了13.2%,达到1.10亿美元。另一方面,能量液(energy shots)的形势不太乐观,据IRI的数据显示,能量液销售额下滑2%,同期仅达10亿多美元。市场咨询公司英敏特在5月份发布的《功能饮料——美国》报告中指出:“2018年,能量饮料和能量液领域的总销售额约为135亿美元,较2013年增长了29.8%……增长主力完全来自能量饮料,其销售额占整个市场的91.5%,能源液销售额则基本上停滞不前。”纽约饮料营销公司(BMC)的高级编辑Roger Dilworth认为,由于缺乏竞争,能源液的增幅可能已经趋于平缓。他指出,虽然能量液领域缺乏竞争,但能量饮料市场的的“割喉式”激烈竞争和几大重要玩家迫使相关企业“提出新的创新,而不是抱着过去的辉煌固步自封”。欧睿信息咨询公司详细介绍了能量饮料类别所取得的成功。2013年能量饮料的销售额达到96亿美元,五年里该类别的销售额为123亿美元,同比增长率为28.3%,在2013-2018年期间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为5.1%。专家表示,能量饮料的稳定增长得益于其在成分、口味和功能方面悄然开始的演变。一些品牌甚至推出了更低糖、更健康的细长罐装饮料。Roger Dilworth表示,“2018年,能量饮料市场的销量增长了近9%,2019年有望增长近8%……随着最近更多以运动为导向的品牌出现,该细分市场有了新的催化剂。”来源: 美国芝加哥信息资源公司(IRI)。在截至6月16日的52周内,美国超市、药店、量贩店、加油站和便利店,军队日用供销店和精选会员俱乐部和美元零售连锁店总体销售情况。BMC 在其2018年8月的《至2022年美国能量饮料》报告指出,虽然2018年第三季度是解渴神器和/或包括瓶装水、运动饮料和碳酸软饮料在内的提神饮料销量最高的时期,能量饮料的成绩仍不甘示弱。“虽然补充水分和提神并不是能量饮料的主要特点,但饮料的消费量似乎在夏季有所增加——所以能量饮料也相应增加”,报告指出,“……尽管如此,在一年四季中能量饮料的消费量还是相对平衡的。这表明功能性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胜过了补水和提神。”该报告指出,随着能量饮料细分市场的成熟,北美红牛、魔爪等几大重要玩家也争先恐后地在相关混合饮料中添加扩展功能,“由魔爪公司首创的咖啡能量饮料就是这样一个回报丰厚的赌注……以乳制品为基础并含有大量咖啡因,这类产品也满足了消费者喝咖啡的嗜好,并扩大了能量消费者的基础。”
例如,Monster的Java Monster系列作为星巴克与百事合作双份浓缩能量咖啡(Double Shot + Energy coffee)的男性替代品而大受欢迎,后者的能量咖啡品牌销量凌驾于Java Monster之上,今年春天这两家公司推出了三种口味的三分浓缩能量咖啡(Tripleshot Energy)。BMC的Roger Dilworth 认为:“能量饮料和即饮咖啡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就像能量饮料的新配方给人一剂强心针一样,即饮咖啡也随着冷萃细分市场的出现得到提振。”除了饮用以即饮咖啡为基础的能量饮料,消费者还在寻找更便宜、更方便的选择,以充实他们忙碌的生活。这一需求引发了自有品牌的能量混合饮料销售的复苏。根据IRI的数据,在截至6月16日的52周内,自有品牌占据了29%的市场份额,以3200万美元的销售额位居首位,同期增长了14.5%。功能性、减糖,以及天然有机成分也在推动能量饮料的发展。欧睿在3月份的报告中指出:“以茶或抹茶作为咖啡因的来源,以及包括果汁或椰子水作为糖和维生素的更天然来源……正引领人们考虑饮用能量饮料获得功能性益处而非仅仅是提升能量。”
但是Dilworth表示,“健康”能量饮料品牌已经几次试图通过使用更好的或有机的成分来获得关注,却“这并没有带来多大突破”。“然而,运动营养领域已知成分的兴起,如人们原本认为会影响运动饮料市场的肌酐和支链氨基酸,正以积极的方式影响着能量产品市场。”BMC的报告预测,能量饮料市场在2018-2022年期间将保持4.5%的复合年增长率,略低于2012-2017年5.9%的复合年增长率。同样,2021年和2022年能量饮料的批发销售额预计分别为176亿美元和183亿美元。
专家表示,创新对于未来整体品类的成功至关重要。Roger Dilworth解释说:“为了实现持续高增长,能量饮料公司将继续创新……并不是所有产品的引入都会成功,但营销人员会继续尝试。可能性领域之一是继续从运动营养学的角度探索,也许用D-核糖或L-精氨酸等其他成分,或者更明确地用更具异国色彩的成分,比如在‘激发男性活力’产品中所发现的成分。“
* 本文经食品饮料行业微刊(ID:FoodBevDaily)授权转载,转载请联系出处。
* 投稿与商务合作,联系Bobo (微信:fbifmedia1)
/ 更多文章 /
/ FBIF食品微信群 /
让专业的人聚在一起
长按识别二维码,后台回复“1”加入全球最大食品微信群(4万+食品人已加入)!微信群包括:CEO、食品综合、乳品、饮料、素食、酒、咖啡、酸奶、烘焙、茶饮料、啤酒、零食、方便面、新零售、特医食品、调味品、餐饮、代工、营销、研发、设计、包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