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选对城市很重要,但选城市并没那么难

土哥涅夫 秦朔朋友圈 2023-08-02

· 这是第5276篇原创首发文章  字数 3k+ ·

·土哥涅夫 | 文  关注秦朔朋友圈  ID:qspyq2015 ·


又到了高考填报志愿的季节。对于大学志愿填报,我的看法一直是:

城市>高校>专业

理由很简单,这里我转述张雪峰举过的一个例子:浙江省排名第二的理工类学校是浙工大,一所非985、211、双一流的普通省属高校,而湖北排名第二的理工类学校是武汉理工,211、双一流的部属高校。但如果未来你想在长三角发展,那么浙工大的文凭就比武汉理工更管用。

为什么呢?因为就业这事,关键看两点,一是人脉,二是市场认可度。

先说人脉。人脉又可分为私人人脉和公共人脉。私人人脉很好理解,至于公共人脉,主要是学校里老师的人脉以及校友会的资源,而这些都具有本地倾向。

比如在杭州,各行各业都有浙工大的毕业生,用人单位对他们的印象也都不错,所以如果你是浙工大的学生,自己找工作或者让学长学姐内推,都不是什么难事。

但换作武汉理工的毕业生,因为杭州可能就没多少武汉理工的校友,一些单位的HR甚至都没听说过这所学校,那么尽管学校本身的综合实力可能优于浙工大,但找起工作来反而比浙工大困难。这里面的关键就是市场认可度的高低。

为什么北京、上海一些二本大学的录取分数线,往往会超很多地方一本线很多,原因也在于此。相反,像兰州大学等一些位于中西部的老牌985,这些年先是优秀老师孔雀东南飞,然后学生报考热度、招生分数线也开始低于深圳大学等“双非”高校。

甚至同一所哈工大,哈尔滨本部的招生分数线也连续多年低于深圳校区。

城市/区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对此,可能有同学要说了,你讲的都是些二三流的学校,我成绩好,可以上武大,难道我也要放弃这么好的考分,去将就更发达地区那些次一等的高校吗?

当然不用。但你仔细比较下QS、U.S.News、泰晤士、上海软科这四家的世界500强高校榜单,全部跻身前200强的8所中国高校——清华、北大、浙大、上海交大、复旦、中科大、南大、武大,除了中科大所在地是合肥外,哪一个不在GDP前十的头部城市中,而这种城市本身已经是最优选了。

进一步讲,即便是武大,毕业生里也只有30.45%留在湖北本地,比例远低于清华留在北京的45.2%,浙大留在浙江的57.1%,上海交大留在上海的65.76%(注:武大为2021年数据,其余高校为2022年数据)。

而这还是武汉“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工程”实施了五六年的结果,在此之前,武大学生毕业后的第一去向是珠三角——直到现在,去广东的比例还高达18.92%。而武大学生之所以在珠三角吃得开,也是因为前面学长学姐铺天盖地下广东,在当地扎下了根子,打开了市场认可度。

这些观点,经过多年的普及,已经为越来越多人所接受,所以现在的问题就变成了怎么选城市?最近看到好多文章都在聊这个话题,而且标题往往取得很耸人,像什么《千万别选错城市》《选错城市后悔一生》等,让人看后很是焦虑。

其实选城市没那么难,因为经过这些年的竞争、淘汰、沉淀,中国城市的格局已经比阶层更固化了,在可预见的未来都不太会有大的变化,大家只要按照我在文末给出的名单就近入学即可。

在给出最后的答案之前,我们不妨先来回顾一下人类城市格局的变迁史。事实上,在大多数时间里,人类的城市格局都是非常稳固的。并且有意思的是,往往还呈现出双子星的格局。比如西方文明早期的古希腊时代,虽然城邦林立,但属雅典和斯巴达最为强大。

后来进入到罗马时代,两大中心又变成了罗马和君士坦丁堡。虽然西罗马帝国在公元476年(中国的南北朝时代)就灭亡了,但借助天主教的巨大影响力,在整个中世纪,罗马仍是西欧的中心。

至于东方的君士坦丁堡,寿命就更长了,一直延续到1453年(此时中国已经是明朝了)被奥斯曼大军攻破,东方正教的中心才转移到所谓“第三罗马”的首都莫斯科。

但此时,大航海时代的帷幕已经徐徐拉开。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作为英法两大殖民帝国的首都,伦敦、巴黎崛起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城市。这一格局维持了几百年,直到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美国崛起,纽约才逐渐取代巴黎,成为新的世界艺术中心。而伦敦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则始终未被完全取代,而是形成了“纽伦港”三足鼎立的国际格局(有时候也算上东京)。

这期间,莫斯科作为苏联首都,一度是东方阵营的核心。但随着冷战结束,莫斯科迅速退出舞台中央,沦为“世界三线城市”。而“纽伦港”的铁三角,最近几年也有向“纽伦坡”转变的趋势。

但就像前面我们看到的,这种地位的转移,不是一蹴而就的。最开始它以千年为单位,后来变为百年,现在则是几十年。尽管周期在缩短,但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几十年就是一辈子。

这种情况不仅适用于国外,也存在于中国。从周代有明确纪年开始,直到唐代的近两千年间,中国始终都是长安、洛阳双星争辉的城市格局。之后政治中心北移至北京,经济重心则南移至江南,先是扬州,明清时代变为苏州,近代则是开埠后的上海,这个格局一直持续到今天。

当然,近代以来,随着西方势力的涌入,也给中国的城市格局带来了诸多变量。这些变量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比如南面的香港,以及民国时期的初代“一线城市”——“上青天”,都是在西方势力的影响甚至直接营建下崛起的。上海不消说了,至今仍是中国外国人最多、最洋气的城市,天津曾拥有九国租界,而青岛的德式下水道传说至今仍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而在关外,今天的东北F4中,除了沈阳是老牌中国城市,长春是日本人打下的底子,大连和哈尔滨则深受俄国影响。不同之处在于,日本的影响截止于1945年,此后便迅速淡出,而俄罗斯的影响在建国后进一步增强,又持续了几十年。

这种影响体现在两个层面,第一层是积极正向的,比如“一五”期间苏联援华156个重点项目的布局,对此后很长一段时期中国城市格局的影响巨大。其中受惠最多的东北,建国初期光直辖市就有7个,占当时全国直辖市数量的近一半。直到改革开放初期,我们都能在全国城市TOP20榜单上看到诸如大庆、鞍山等东北城市的名字。

而另一层则是反向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出于反(美)帝,更主要是反(苏)修的目的,中国掀起了一股三线建设的高潮。一大批像湖北十堰、四川攀枝花这样的工矿城市,在此期间纷纷崛起。

不过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这些受俄国正反面影响而崛起的城市迅速式微。沿海重新夺回主导权,佛山东莞温州泉州等一批民营经济占主导、外向型城市纷纷崛起。这股风潮在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的十年里达到了高潮,但近年来,伴随各地陆续启动“强省会战略”,又开始回落。

2022年,全国24座万亿GDP城市中,非省会、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的普通地级市只有苏州、无锡、佛山、泉州、南通、东莞等六个,且排名日趋下降。而中国的城市格局也在从改开初期百花齐放、“英雄不问出处”的野蛮生长阶段,过渡到以行政级别为主、区位资源禀赋为辅,排名位次逐渐固化的新格局。

回到文章开头留下的问题,排名逐渐固化的中国城市,未来将呈现一种怎样的格局?而我们又该首选哪些城市呢?

首先,长三角与珠三角将是中国区域城市的绝对两极这点,应该没人否认吧。不同之处在于,珠三角尤其是香港-深圳-东莞-广州-佛山一线,已经形成了一个事实上的广域城市。所以如果是去珠三角发展,那么不必执着于非得待在广州、深圳,而是可以根据自身的行业领域、就业方向,选择这个广域城市中的任何一个地方,发展前景差别不大。

至于长三角,随着一体化工作的推进,它将逐步整合成一个省。但正如中西部省份往往“一城独大”,省会与地级市一个天上、一个地上,长三角省虽然还不至于一城独大,但也不像珠三角市那样可以随便选。很多三四线城市,随着人口流入数量的减少甚至人口外流至都市圈核心城市,未来发展潜力有限。

在我看来,长三角城市首选上海-苏州和杭州。其中上海-苏州广域市未来有望进一步延展到上海-苏州-无锡-常州,并且包含部分嘉兴和南通区域。

其次是南京、宁波与合肥。其中宁波、合肥这些年在产业方面表现亮眼。比如宁波是“单项冠军之城”,专精特新小巨人数量也全国领先。而合肥则是知名的“风投之城”。相对来说,南京的产业结构偏重偏老,最近,“南京没有大厂”的话题甚至还冲上了热搜。但得益于南京的政治地位和地理区位,在长三角整体实力的加持下,坐拥全国第一个获批的“跨省都市圈”的南京,未来的发展上限不会低。

除此以外,北方首选北京,中部首选武汉,西部则是成都和重庆,这十大城市将构成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中国城市格局的最顶端。按照单一城市(含卫星城)人口管理上限3000万、上海-苏州5000万、珠三角市1亿计算,这十大城市未来至少可以容纳近4亿人口。

如果再算上几个次一等的城市,比如中部的长沙,北方的郑州、青岛、天津、西安,东南沿海的厦漳泉等,未来生活在前十五六大头部城市的人口有望超过5亿,占全国总人口的35%。

这35%的人与剩余65%的人将逐渐形成两个平行的生活工作场域,前者负责引领中国经济参与国际竞争,是中国发展的发动机和压舱石,生活在这些城市的人无论是日常接受的资讯、关注的话题甚至财富的配置、社交圈的构成,都将逐步国际化。而后者的生活虽然是本地性的,相对封闭,但胜在安逸、不卷,舒适度高。

这两种生活都有好有坏,选择哪个,就看个人的性格喜好了。

「 图片 | 视觉中国 」

开白名单:duanyu_H 商务合作:qspyq_biz@163.com

内容合作、投稿交流:friends@chinamoments.org

欢迎点看【秦朔朋友圈视频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