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医说养生 | 性格暴躁的人最容易得这三种病
听
国医大师济世救人的亲身经历、经典案例、养生保健技巧
养生保健、疾病防治、健康长寿方法
学
今
日
推
出
靠这个,不用检查就能确定你有什么病
点击音频听全文
2000年,我去某地出差。闲暇时,一位朋友很不好意思地问我能不能给他太太看一看。
起初我觉得这位朋友是不是有什么难以启齿的事情,后来才知道他在家里经常被老婆打骂。他老婆48岁,正值更年期。
见到他老婆之后,我已经知道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了。
她在职场上是个女强人,她自己也注意到了现在的脾气实在不好,也担忧地对我说:“沈大夫,我也知道我这个脾气得改改,可有时候实在控制不住自己呀,心情不好时就想砸东西,看到什么就砸什么,家里的电视、冰箱,全都砸了。家里被我搞得鸡犬不宁,想到这些我就更烦躁了。”
我问:“你先说说你还有什么症状。”
她说:“我现在经常睡不着觉,一有动静马上就会被惊醒,胃口也不好,而且经常头晕耳鸣,腰酸背痛。最近,我觉得自己的脸和手都开始水肿起来。心情上,总是觉得心烦意乱,一下子情绪低落,一下子激动兴奋,这样一来一回好累。”
其实,这就是更年期综合征典型的症状。
什么叫更年期综合征?
就是说妇女从生育年龄过渡到年老阶段,因卵巢功能减退给机体带来的一系列改变。女性的身体就会出现这位女士的那些状况。虽然每个人的表现症状不一样,但是基本上大同小异。
”我看了看她的舌苔,舌质暗红,苔见黄腻,给她把脉,脉象弦滑,再综合病情描述,判断这是中医讲的肝郁化火。很多时候,肝郁化火都与性格有关,一是暴躁,一是郁闷,这两种情绪会让肝气更加郁结。
中医所谓的肝,与西医解剖学所指的肝不尽相同。
西医里,肝是身体内以代谢功能为主的一个器官。
中医里,《黄帝内经》里对肝的描述主要有两方面:
一是肝主谋虑。
人体的精神活动跟肝密切相关,精神因素是许多妇女病的主要病因,比如说人生气了,而且是经常生气,时间久了,肝气郁结,就会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消化功能也就差了,免疫功能就下降了。
二是肝藏血。
血不养肝是许多妇科疾病的病根。基于这两个方面,沈氏女科认为“女子以肝为本”。女人的病大多从肝生,从肝治效果最好。
肝又主情志,所以女人爱生气,把肝调理好了,那么就能够让女人平静下来,少得病。
我给她开了一个古书上的方子,用逍遥丸调理。方中白术、茯苓健脾和胃,当归、白芍养血柔肝,柴胡疏肝解郁,用一味薄荷作为引经引入肝经。
逍遥丸在市面上也有成药,但是我们家在这个配方的基础上加了生栀子、牡丹皮、夏枯草,变成加味逍遥丸,作用是疏肝理气、解郁化火。
另外,我又对她说:“在生活中一定要做到心平气和。你老这么心烦意乱,不但火下不去,还有可能发展成为癌症,到那时候你后悔都来不及了。”
病人和病人之间也是有性格差异的,像这种比较强势的人有时候吓唬吓唬她才会听进去,不然她会固执己见,一直心烦意乱下去。
“肝藏血”,所以肝对女人非常重要。女性的生理特征有月经、怀孕、分娩等,这些都与“血”密不可分。故“女子以肝为本”,也就是说,诊治女子疾病要以肝为根本,以肝为重点,重视调肝法。
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
——《素问·灵兰秘典论》
意思是说,古人按照功能给五脏六腑各封了官职,肝是武将的指挥官,因为谋略出自于此,运筹策划,这也常常导致了中医的气滞证,也就是郁证。所以,情志致病,产生肝之病理变化。调理情绪,稳定心态,制怒才是首要的。
为什么制怒是首要的?
“怒伤肝”,而肝的生理功能主要是疏泄、条达全身的气机,肝伤之后功能就会受到阻碍,时间久了,造成肝气郁结。
《素问·举痛论》总结了怒的危害,“怒则气上”“怒则气逆”。
气上、气逆主要是肝气,大怒使气向上逆行。肝气被伤,疏泄不达,首先是郁结,也就是气滞。诊断的脉象会出现弦脉,女人脉见弦,不是痛经,就是肝郁,全身痛。
临床实践上也完全得到证实:高血压、中风、糖尿病、冠心病、胃肠病、肿瘤等会突然恶化或发生意外,甚至猝死,究其原因,容易暴怒者占了其中很大比例。所以,沈氏女科强调“调理情志,养肝首位,必须制怒”。
我在看这类病的时候,不管男女患者,我都要说句话,想要治好病,首先得改变你的性格。
因为性格跟人的疾病息息相关。性格暴躁的人非常好胜好强,脾气急,经常火冒三丈,很容易得:
心脑血管病
溃疡病
胆结石
医学上有过统计数字,性格暴躁的人容易得这三种病。而忧郁的病人老是郁闷、多虑,像林黛玉那样,就算是能治好的病,后面也会因为患者多愁善感的性格,反而越治越不好。
每一个到我这儿来看病有以上两种性格的人,我都会建议病患先改改性格。这两种性格都不利于身体健康。改变性格以后,再用沈氏女科的养神法,神就是精神的神。
养神法
有三个内涵:
第一,要安静,静是很重要的
第二,要修德
第三,是开朗
总之,你要做到这个才能心平气和,神养好了肝就能养好,把肝养好了,才能健康长寿,好多疾病就会自动远离你。
本文摘自:沈绍功的行医笔记《六百年沈氏祛病绝学》。
为您
推荐
本文来源:老年之声俱乐部
编辑:李玲燕、关键 // 责编:李雨楠 // 监制:曹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