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 王静:走出“舒适区”之后,我的哈佛医学院生活
文 | 王静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2013级硕博连读研究生,2016年8月起于哈佛医学院麻省总医院进行博士阶段联合培养。
波士顿街头
上海到波士顿,11725公里,不同的文化、不同的语言以及不同的人。
2016年8月16号,我离开了复旦,离开了华山,离开了原本在中科院的实验室,离开了我的“舒适区”;也同样在2016年8月16号,我经历了漫长的一天,来到了波士顿,来到了哈佛医学院麻省总医院(MGH, 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实验室,踏上了这片“非舒适区”。
值得庆幸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非舒适区”逐渐变成了“舒适区”。一切都是美好的遇见。
初涉“非舒适区”
到波士顿的第二天早上,我便参加了在MGH的第一次组会,由此开始了我在美国的科研生涯。
哈佛大学校门之一
刚到实验室时,一个来自奥地利的博后要在1个多月后回国,而我作为一个新人,在一个不大的PI(principal investigator)手下,理所应当要接手他未完成的课题。因此,我在美国的第1个月极其地忙碌,但现在想来却是非常庆幸。因为除了学习实验相关的技能之外,也交到了人生中第一个外国朋友。
比起国内,这里的实验室更加严苛,也更加规范,我们需要接受各种培训与考核才能着手很多实验,光是动物实验的培训与审查就大约需要两个月左右的时间,而一切动物实验都需要遵从相关的规定。初来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和实验环境,首先要适应这边的科研方式和科研思维,而这一阶段难免是“熬人”的。
适应“非舒适区”
要更好地适应新环境,当然要积极地social networking。刚来时,MGH Graduate Student Division非常温暖地为每一位新来的PhD“配对”了一个老生,并提供gift card以便新老生第一次“约会”。如果你初来乍到没有熟人,刚好可以借着这次“约会”认识“老司机”,他/她会为你解答各种生活上、工作上的问题。
2017年春节,MGH-CSSA部分成员合影(前排中间为作者)
这里每天都有各种各样的讲座可以去听,可以注册各种各样的活动,不管是MGH的还是哈佛的,亦或是MIT等其他各个学校的,只要你有时间,活动应有尽有。当然也有很多可以加入的组织,我选择了加入了MGH-CSSA (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 Chinese Scientists and Staff Association),跟一群优秀的医生或科研工作者一起参与组织了2017年MGH的华人春晚。慢慢地,生活与科研逐渐进入正轨。
形成“舒适区”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想大部分在波士顿生活过的人都会爱上这里吧: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简单而美好的生活,人们追求卓越的精神。
美丽的查尔斯河畔
工作日,在实验室探索新知识,与同实验室的同事和导师讨论新的想法,听一起工作的MGH医生讲着临床上发生的有趣的事情;周末,约上好友一起去图书馆、博物馆,一起寻找美食,一起享受查尔斯河畔的阳光,或者一起去滑雪,在我看来应该没有比这更惬意的生活了。
这是我在波士顿的第7个月,度过了“非舒适区”,开始享受这里的生活与工作。最近实验室来了新人,而我也正带着一位哈佛的本科生和一位来自伊朗的MD一起做实验,就像刚来时那位奥地利博后带着我一起做实验一样,有时辛苦但充实快乐。
正如董卿在《朗读者》中所说:记住那些帮助过你的人,不要以为一切都是理所应当;而在你有能力的时候也记住,尽可能地去帮助别人。
当“非舒适区”变成“舒适区”,我想,那是一种成长,一点积累,一个突破。
复旦人在海外合集:
复旦人在国外 | 乔有为 : 在国内追着英美剧,出国后却在看琅琊榜
复旦人在国外|姚乐:如果在年轻时待过巴黎,那么巴黎将永远跟着你。
复旦人在国外 | 叶思雨:在麻瓜世界中成长,也要从巫师的角度研究麻瓜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