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校风学风 | 优秀是一种习惯 : 高分子科学系彭慧胜课题组

2017-11-13 复旦研究生

在复旦大学江湾校区,有一支神秘的“PENG”Group。


这支团队的导师,刚刚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


他们在新能源领域做出了系统的原创性成果。发现了能量转换和储存的若干新机制;揭示了电荷在曲形界面分离与传输的系列新规律;基于上述新机制和新规律,发展出基于取向碳纳米管的新型纤维状的能量转换和存储器件,具有质量轻、柔性好、可集成等优点,并可通过纺织方法实现规模化应用,有望在新能源领域发展出一个新方向。


他们就是——彭慧胜导学团队。其研究成果曾于2013年12月被Nature作为专题亮点加以报道,报道中指出:现有平面状器件难以满足可穿戴电子产品的要求,复旦大学彭慧胜等发展出纤维状能源器件,可望解决这个难题。可能带来新的科技革命,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目前,彭慧胜导学团队有4名老师、6名在站博士后、13名在读博士生、15名在读硕士生。团队成员如下:

团队导师

彭慧胜

孙雪梅 张波 王兵杰

 

团队成员

刘鹏 陈泰强 吴景霞 徐晓婕 何思斯 程勋亮

 

张晔 邓珏 徐一帆 付雪梅 张龙生 周旭峰

解松林 赵阳 王列 白海鹏 施翔 王立媛 温蕴周 

 

潘剑  曹警予 廖萌  刘格君 胡雅洁 

鲍戮克 王梦莹 叶蕾 倪凤楼 左勇

高真 洪扬 许黎敏 吴晓颖 赵天成


团队名单截止到2017年11月


 高分子科学系彭慧胜课题组全家福


做一流的学术研究

课题组以取向碳纳米管纤维作为电极,发展出新型纤维状的太阳能电池、超级电容器、锂离子电池、锂硫电池、金属空气电池、能量转换与存储集成器件等,并进一步通过纺织方法作出规模化应用示范,有望解决广泛领域尤其是一些重要新兴领域如可穿戴设备所面临的供能瓶颈难题。


2016年,纤维状能源器件代表我国原创基础性成果参加“国家十二五科技创新成就展”。导学团队共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其中影响因子10以上的超过100篇),包括2篇Nature   Nanotech.、1篇Nature   Photon.、1篇Nature   Chem.、1篇Nature Protoc.、1篇Nature Rev. Mater.、42篇Adv. Mater.、32篇Angew. Chem. Inter. Ed.、6篇J. Am. Chem. Soc.和1篇Phys. Rev. Lett.。成果2次被Science、5次被Nature、10次被Nature子刊以“研究亮点”等报道,2次被Nature评为月度“亚太地区十大研究亮点”,7次被Angew.   Chem. Int. Ed.进行专题报道。Springer、Elsevier、科学出版社等均向团队发出邀请并合作出版了3部专著,此外,还曾被Elsevier邀请编写一部专著。课题组共获得国际国内发明专利83项,其中33项成功实现了技术转让。同时,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项目、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等国家重要项目。

41 36429 41 15287 0 0 3691 0 0:00:09 0:00:04 0:00:05 3690


彭慧胜老师获得了30多项国内外学术荣誉包括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科技部中青年创新领军人才、上海市自然科学牡丹奖、中国复合材料学会青年科学家奖、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中国材料研究学会优秀组织奖、上海十大杰出青年、全国复合材料行业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国青年科技奖、中美化学与化学生物学教授协会杰出教授奖、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上海高校特聘教授(东方学者)、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上海领军人才、中国化学会−约翰威立出版公司青年化学论文奖、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中国化学会-英国皇家化学会青年化学奖、美国杜邦青年教授奖、美国李氏基金会杰出成就奖、英国皇家化学会Fellow等。


除此之外,彭慧胜老师还担任了全国材料新技术发展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能源环保高新技术产业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复合材料学会理事、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纳米材料与器件分会理事、国家芳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技术委员会委员、同济大学客座教授、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客座教授、先后担任Advanced Materials客座编辑、ChemNanoMat编委会主席和8个期刊的编辑与编委。


高年级学生指导低年级学生做实验


培养有情怀的科学家

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却有自己的祖国。彭慧胜老师用自己毫不犹豫回国工作的行动,诠释了自己的家国情怀。他时常告诫学生,读研究生不但要有科学精神,更要有人文情怀,要想想自己能够为国家做点什么,并将这种情怀融入到每一次交流和讨论中。彭慧胜老师秉持要做“一流的研究”的理念,要 “to be the first”,即成为某个领域的开创者。凭借这种情怀和理念,彭慧胜导学团队取得了一项项喜人的成绩,并将这种情怀和理念不断传承,感染着课题组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学者。


迄今为止,彭慧胜导学团队已经走出了7名出站博士后、15名博士生、15名硕士生。彭慧胜老师常说,优秀是一种习惯,他以身作则,用行动为他的导学团队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在他的指导下,研究生们不断获得一项又一项重要学术奖励。


高分子科学系彭慧胜课题组全家福


课题组中每一个个体的成长和收获,都成就了更好的“团队”!


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是国际化学科学的权威组织,自2000年开始设立国际青年化学家奖,每年评选一次,奖励上一年度世界范围内化学领域最优秀的博士学位论文,每次不超过5名。

博士生仰志斌2015年获得了IUPAC青年化学家奖,而博士生孙雪梅和陈旭丽于2014和2015年分别获得IUPAC青年化学家提名奖。


美国材料研究学会(MRS)拥有来自世界71个国家的16000多名会员,是材料、物理、化学、生物、能源等多领域最富盛名的国际学术组织,自2002年起设立优秀博士生奖,从世界范围内评选出一批优秀的博士生,其中每次金奖人数不超过9人。

仰志斌(2013年,银奖)、张智涛(2015年,银奖)、孙浩(2016年,金奖)和张晔(2017年,金奖)4名博士生获得MRS优秀博士生奖。


另外,仰志斌当选第九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张智涛获得“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仰志斌和孙浩分获2013和2016年“上海市大学生年度人物”称号。陈涛、黄三庆、孙雪梅、仰志斌先后获得上海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郭文瀚、林惠娟先后获得上海市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在研究生期间,彭慧胜老师会定期与学生交流,听取学生对于自身及职业规划的想法,以个性化培养的原则,从有利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因材施教,帮助学生克服弱点,扬长避短。每一次交谈中,彭慧胜老师也会从侧面关心学生的生活状况,鼓励学生拼搏进取战胜困难,并给需要资助的学生提供巧妙的支持。


彭老师和学生讨论课题进展与职业规划


通过导师的学术熏陶和个人的不懈努力,13名组友目前任教于复旦大学、同济大学、湖南大学等国家重点大学,继续在教书育人和学术科研的岗位上贡献力量,传承并发扬彭慧胜导学团队的情怀和理念。当然这些优良的作风并非限于教育科研,导学团队的其他毕业生也将这种精神带出了学术圈,在政府机关、国企、外企、民企等单位发光发热。


2014年,学生为彭老师制作的教师节礼物


弘扬创新的实验室理念

“勇于天真,敢于求实,严谨勤奋,追求卓越。”这是彭慧胜导学团队对自身的要求,也是实验室的文化理念,这其中包括了多层涵义。

要创新

鼓励做原创性的工作、做别人想象不到或者想做却不敢做的研究。

要敢于质疑,敢想敢做

要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见解,但不是盲目的怀疑,而是要有依据,要实事求是。

要有踏实的作风和严谨的态度

很多问题是需要潜下心来去发掘的,要扎实地去做工作。


要设定较高的目标并孜孜以求,从而更加充分挖掘潜力以做到最好

就像《论语》所言,“取法其上,得乎其中;取法其中,得乎其下。”


彭老师给新生推荐的书单


每年新生入学后,彭慧胜老师会专门召开一次新生座谈会,鼓励新生天马行空的想法,鞭策新生树立研究目标,并进行学术诚信规范教育,结束时还会列出一个书单,推荐给同学们去阅读,在研究生学习早期就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彭慧胜导学团队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进组后的同学们,都会精心设计教师节礼物、策划课题组年终聚会、负责课题组毕业答辩以及后勤工作等等。正是一次次的集体活动,让新生们快速融入了课题组、懂得了感恩与奉献、培养了集体责任感和使命感。


高分子科学系彭慧胜课题组创意集体照


强调安全至上

彭慧胜导学团队制定了比较完善的实验室内部安全管理制度,涉及仪器、操作、危化品等方方面面。新进组的学生要接受完整的安全培训方可开展实验,并且需在高年级学生为期一个学期的带领下学习规范的实验操作,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保证学生的实验安全。老生培训新生的过程也带来了其他附加价值,一方面新生可以学习老生成熟而有条理的研究思路,另一方面,新生的自由的想法也给老生带来新的启发。


打造互信互助的实验室氛围

彭慧胜老师强调,学生和导师之间的高度互信,导师以身作则让学生信服,带动学生跟着做好,这种互信的氛围对于导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坦诚而有效的沟通非常有益。更多时候,导师亦父亦师亦友,指导和陪伴学生成长,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关心与学生切身利益相关的事情,如论文、报告和评奖评优等。学生晚上7点发给他的论文,他连夜审阅,往往零点前就返回了修改意见;学生参加学术会议需要做口头报告,他再忙也会抽空观看学生排练并提出建议,帮助学生不断提高演讲水平;学生想申请重要奖项,他会多次关心评奖材料的准备,总能提出一些重要的建议。课题组中这种老师对学生及时而有力的帮助和支持,也带动了学生之间逐渐形成了关怀与互助的相处模式。


自由快乐地做研究

彭慧胜老师认为,要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宽松的环境,相信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往前走,若出现问题又实在想不到解决办法,再来找导师讨论,从而开展下一步的实验,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的能力。他鼓励学生通过在小项目中的成功、奖学金的获得等,增强对自我的肯定,让学生在学习上得到激励。彭慧胜老师也会全力支持有学术潜力的学生参加国际会议,开阔视野,提高综合科学素养。此外,导学团队一年会组织一次集体活动,让大家释放科研压力,尽情享受轻松愉快的时光,自由快乐地做研究。

往期文章:

校风学风 | 一起变成大树: 复旦大学自然语言处理研究团队的成长姿态

校风学风 | 格物致理,大道至简: 物理学系低维复杂物理体系课题组

校风学风 | 润物细无声、教学两相长:数学学院应用偏微分方程导学团队

校风学风 | 这些密密麻麻的纸,定格复旦研究生学习的最美瞬间

ilab里的校风学风 | 我想听听你们课题组的故事

复旦大学十佳“三好”研究生导学团队评选圆满结束



猜你想看:

复旦万生像 | 第一期:邯郸路220号

别让安全随烟而灭 | 复旦大学禁烟海报设计大赛

点赞复旦 | 我旦这么多“网红”点心,你最爱哪一款?

人物 | 韩瑾:实验室里天地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