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奖是如何炼成的 | 孟觉之:北方有佳人,南国熠芳华
孟觉之在复旦中文学科百年论坛上发言
孟觉之,复旦大学中文系2015级博士研究生,复旦大学2013届本科毕业生,2015年硕转博攻读博士学位。目前主攻中国现当代文学方向。博士期间曾赴美国杜克大学亚洲与中东研究中心访学。现任15级中文系博士班班长。曾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江苏社会科学》、《东吴学术》等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
2017年获得博士生国家奖学金,2014年获硕士生国家奖学金。2017年,荣获第二届冯梦龙杯“新三言”全国短篇小说征文大赛一等奖。曾获评“复旦大学优秀学生”(2015、2016),“复旦大学优秀毕业生”(2013),“复旦大学中文系优秀学生干部”(2011)等。
▼ ▼ ▼
「时间管理」
跟随自己的内心
时间是世界上最充分的资源,每人每天都有24小时;时间亦是世界上最稀缺的资源,每人每天仅有24小时。而听孟觉之聊起她的研究生生活时,时间于她来说,就是一颗希望的种子,她用责任和勤奋予以浇灌和呵护,最终收获芬芳之花。
作为中文系2015级博士生班班长,孟觉之主动承担了很多班级日常工作,服务同学, 奉献集体,孟觉之从未觉得这些是什么负担,“这些事情总需要人来做,那我可以多做一点”,她笑笑说,班级的同学每次见到她都是亲切地喊她“班长”,“我在集体里收获和成长得更多。”身为一名共产党员,孟觉之积极参与党支部活动,同时多次参与线上线下的公益活动,为重症患者、贫困地区儿童捐款捐物。
摄于哈佛图书馆
在班级活动和党支部活动中活跃的孟觉之,学术方面也不甘落后。孟觉之曾参与复旦大学中国当代文学创作与研究中心承办的多次座谈、研讨会的会务工作。2014年,“吉林散文三家”胡冬林、格致、任林举的研讨会在复旦举行,作为会务人员的孟觉之有感于三位作家为了写作全身心投入的精神,会后和另一位同学整理了万字的会议综述,并发表于《文学报》。“为了写好《狐狸的微笑》,胡冬林老师深入长白山山区五年,这种为了文学奋不顾身的态度和精神,让我深受感动。”
用心参与每一场研讨会,抓住每个机会向老师们学习,在这样一次次的学术会议上,孟觉之不断成长。
而除了对于作家为了文学奋不顾身的敬佩,孟觉之还有作为东北人的情感共鸣,也许很多南方的同学不能理解。孟觉之来自吉林长春,冬季异常漫长,天黑得早、亮得晚,初高中都是五点多就起床上学。她印象最深的就是在黑暗的天色中、寒风和冰雪中去上学,手脚冰冷。“当时学到《送东阳马生序》,觉得里面的有些段落特别能描绘我们东北孩子上学的情境:‘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后来每当遇到困难的时候,都会回想起那个时候,就会充满力量。”
在业余时间,孟觉之还十分热衷于写作,课余时间撰写并发表了学术散文、小说若干,散见于《姑苏晚报》、《苏州日报》等。她的获奖小说《三层阁》也已结集出版。“《三层阁》主要是写女博士的精神困境的。三层阁就是上海老房子上面的老虎窗,我之所以选择这个意象就是因为,三层阁是一个最适合仰望天空的位置,同时它在物理空间上又极为逼仄、狭小,这很能表征我们女博士的身心处境。”谈到写这本小说的初衷,孟觉之说到。面对社会上对于“女博士”的各种标签,孟觉之希望能够从切身的经验出发,写出女博士这样一个群体的真实样态。“在这个过度标签化的时代,我们需要为自己发声。”
虽然忙碌,孟觉之却乐在其中。“其实读博的一个非常吸引人的地方就在于时间安排的自主性。我在时间管理方面没有一套属于自己的哲学,大多是跟随自己内心的需要。”孟觉之笑谈也许是因为自己的性格“分裂”的,正如王朔一本书的名字——“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有的时候,她会对外界事物热情高涨,这时她就会尽量多安排一些统筹性、沟通协调性的工作;有的时候她的内心比较沉静,倾向于一个人读书、思考、写文章,孟觉之便会下意识地在这样的时候提高学术生产力。“忙碌不是用各种繁琐的事情把自己的时间填满,而是要根据自己的所处心情和身体状态,来最高效率地利用时间,这样才能事半功倍。”当然,很多事情实际操作起来不会是那样随心所欲的,总会涉及到时间节点和各种因素。因此她为自己制定了时间轴:类似于毕业论文写作这样的大事有大的时间轴,而如处理班级琐事这样的小事则要有小的时间轴。
除了设定时间轴,孟觉之还为自己设定了预期加以调节。如果能达到甚至超越了最高预期,她会给自己很好的心理暗示;如果连最差的预期都没有达到,她会感到沮丧和自责,落下的事情基本会在下一个时间段里加以弥补。科学管理,高效安排,想必时间也会对这样利用它的人格外优待吧。
「成长步伐」
每一步都有导师的心血
跟随着自己的内心,一路走来,孟觉之成果颇丰。在中文权威期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上,她发表了《余华、苏童比较谈》;论文《余华的“加减乘除”》亦刊登在了核心期刊《江苏社会科学》,另有论文见于《东吴学术》等CSSCI来源刊物。其中最让孟觉之有获得感的学术论文,则是她发表的第一篇权威期刊论文,即发表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的《余华、苏童比较谈》。论文的发表,让她异常欣喜,也极大地提高了她的学术自信,谈到这篇文章的写作和发表,孟觉之特别感谢了自己的导师栾梅健教授。栾梅建教授不仅从大处着眼,在选题、篇章架构方面提出了诸多令她受益匪浅的意见,还悉心指导她应该怎样删除冗余的东西,使文章看上去凝练简净、层次分明、重点突出。“无论是架构还是细节上,导师的指导都让我倍受鼓舞,同时也坚定了我一定要加倍努力、不负师恩的决心。”
2016年9月,孟觉之受到受杜克大学亚洲与中东研究中心Carlos Rojas教授邀请,赴美联合培养半年。在临行前与返校后,栾梅建教授都反复叮嘱她:“他山之石,固然可以攻玉,但我们更不能忘记自己的文化本位,要坚守住我们的文化自信、学术自信。”这样的话深深镌刻在孟觉之的心中,求学在外虽有文化冲击,但她的每一步都走得份外坚定。
摄于杜克教堂
「联合培养」
对政治有了更直观的体验
在杜克大学联合培养期间,她围绕着“中国当代文学的海外传播”的题目展开了系列研究,对中国当代作品的海外传播实绩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证性考察。在紧张的课程学习之余,她积极利用在外学习的机会,参与了不少学科研讨会和论坛。但一段时间后,孟觉之产生了一种疲劳感,论坛的主题绕不过族裔、性别、国别之类的宏大叙事,而这些主题背后,包含着美国人所要宣扬的政治文化:平等、民主、自由。联合培养期间,正值美国总统大选。大选结果公布之后,反对川普的选民态度悲观,甚至有老师不上课、学生连考试都不愿参加。这让她非常惊讶:“关心政治自然是正常的,可是我没想到,在美国,政治对于日常生活的‘入侵’和‘搅动’到了如此地步!”
这时的政治,对孟觉之而言,如同雾里看花、水中望月,朦胧而不真切。直到后来有一些小事,让她对美国的政治和文化氛围有了更深层的理解。
与Carlos Rojas教授及其他访问学生用餐
一天,孟觉之所住的小区物业派来一名维修工人来为她修烘干机。维修工人是一个大块头的美国人。孟觉之看他非常辛苦,就给他泡了一杯铁观音,还简单地给他讲了一点茶文化。这小小的举动,竟然让他感动得眼含热泪,他说从来没有人这样对待过他。接下来的日子,这个维修工人便经常主动来帮孟觉之一些忙。比如看到孟觉之的房间里有什么东西坏了,他便会主动帮忙更换。而在孟觉之回国之前,他还送了她一个小礼物。孟觉之说:“一杯茶固然没有什么,但是他大概是从中感受到了平等和尊重,这对他来说是很珍贵的。”
另一件事发生在川普宣布修墙的当天晚上。因川普修墙,达勒姆地区发生了骚动,一些墨西哥裔的人组织了抗议活动。第二天,孟觉之在学校的餐厅遇到了一个墨西哥裔的同学,他激愤地对孟觉之说:“如果有人对中国说,让你们出钱在边境修墙,你们不会愤怒吗?但是现在没有人敢这样说,因为中国是强大的。”
在这两件事后,孟觉之开始了沉思。她开始逐渐意识到政治可能从来不是遥远的,而是切己的,它关乎人性的渴求,关乎日常生活。小到每一个个体,大到每一个国族,都在追求着伟大的平等。理解这些之后,孟觉之到了华盛顿,走过林肯纪念堂和马丁·路德金的雕像时,便长久地驻足和仰望。这时的她,才真正明白,这跋涉有多漫长。
摄于美国北卡住所附近
在如今人工智能不断崛起的今天,人类已经无法再骄傲地宣称“诗是吾家事”时,孟觉之仍坚持选择了文学这条路。究其原因,只因为她坚信文学是一条关乎灵魂的道路,只要有人还在为人类内心的苦痛而尖锐的挣扎,文学就永远不会消亡。对于未来的职业选择,孟觉之则想要成为一名老师,薪火相传,让中国更多年轻的一代能够真正读懂文学,理解文学。
猜你想看:
数读国奖 | 研究生国奖获得者的终极密码,让数据带你一一解锁
国奖是如何炼成的 | 本硕博横跨三专业,爱画画的他背后还有怎样的故事?
国奖是如何炼成的 | 徐飞:每时每刻都像在和科研谈恋爱
国奖是如何炼成的 | 钱鹏:越过文理学科间的鸿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