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优秀毕业生 | 张曼菲:磅礴宇宙中,我凝视微小而闪烁的人类

金冰茹 复旦研究生 2020-01-03


“虽然我们对于整个宇宙还比较渺小,只是存在其中,但大脑的进化使我们成为有智慧的个体,那么,我们难道不应该希望更好地服务所有的人、服务所有地球上的生命个体吗?”张曼菲说出这话的时候,脸上是自足而向往的笑。


在复旦园中的12年,生命科学学院人类生物学专业2014级博士研究生张曼菲收获了荣誉无数:参与发表SCI论文8篇,博士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复旦大学十佳党支部书记、复旦大学优秀党员、复旦大学研究生十佳辅导员……回首来时路,她最珍视的,是探索人之为人的好奇,对这个丰富多元、妙趣横生的世界的感恩,以及寻得自由真谛的欢欣。


我想知道人是什么样的存在?


每个人的一生,是各种机缘连缀而成的相遇。有时,冥冥中注定的缘分来得猝不及防,譬如少不更事却偏偏遇上了一套《十万个为什么》,接着,从“为什么榕树能独木成林”到“为什么猫要抓老鼠”,书中奇妙的生物世界悠悠地荡起来,与现时、现地的真实融为了一体。于是,一颗微小而明亮的星星在心里升起,点亮了孩提时的喜欢,点明了未来追寻的方向。


对张曼菲来说,她与生物人类学的结缘,便是从那时开始的。“后来高考的时候,就一门心思认准了——我想要读生物,我想知道人是什么样的存在。”回忆当年的选择,她说着“义无反顾”,脸上的表情同样兴奋而坚定。


研究生二年级的时候,第一次参与采样,她跟着师兄师姐一同去江苏泰州,采集了3000多位志愿者的皮肤样本,一待就是两个月。当时的课题研究“东亚人群的皮肤屏障”(通俗来说就是抵御外界伤害的皮肤表面角质层功能),集中研究透过表皮蒸发出来的水分含量——经皮失水率。人类学家常常讲田野,最直观的想象里,有全然陌生的丛林,有奇特的部落土著,有朴素的帐篷,有昏黄的蜡烛,有深夜中的奋笔疾书,有记录下的一日所见所得——而张曼菲的“田野”里,有好多热心的志愿者和各种精密的检测仪器。


可她同样喜欢自己的“田野”:采集人们的体质表型与基因型,与每一位志愿者耐心地交流,安抚他们急躁的情绪,教导他们如何配合完成工作,利用仪器测量经皮失水率、通过体质观察记录人群头面部特征等。她也曾独自在半夜预约六七台PCR仪,通上几个宵,在实验室里重复一遍又一遍单调的DNA提取以及测序实验……“只有完成这些工作,才能去验证自己的科学猜想正确与否,它们都只是在完成梦想的过程中必须要付出的。”


在皮肤屏障相关的课题中,张曼菲和实验室的同仁们得出结论:利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发现汉族健康群体的经皮失水率与9号染色体9q34.3区域的一系列突变密切相关。经皮失水率高的人,他的皮肤屏障稍弱一些。同时,健康群体与患有皮肤疾病群体相关的生理机制可以存在不同。2017年张曼菲以第一作者身份在皮肤学顶级杂志《Journal of Investigative Dermatology》(影响因子:6.287)发表了相关论文。这项研究还获得了2017CK皮肤生理学研究奖,她代表实验室前往德国领奖。


前往德国领奖

它教我去感受着大同小异的社会


人类学归根到底研究的是人,而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往往让这门学科充满了意趣。张曼菲参与过许多项东亚人群体质表型的遗传学研究课题,包括皮肤屏障、跰趾特征、眉毛浓度、头面部表型等。在精准健康大数据的背景下,她和实验室的同事勤勉探索遗传因素对不同人群体质表型差异形成的影响,以期为解读人类健康密码提供有力依据。


谈起自己研究过的内容,她总是兴致盎然。


说审美,她试过把所有人的照片放在一起,平均化面部形态表征特征点,拼成一张平均脸,发现大家普遍对这张脸的评价比较高。她有些乐:“所以如果一个人被评价为大众脸,应该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她也有些严肃:“我们也是想从进化角度去研究,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结果?我们猜想特异性更强的脸是不是有异常之处?”


说古人脸部重现,她知道如何用现代技术,根据颅面部每一处的平均厚度,以及眼窝深度的平均值,去复原考古发现的骨头上附着的肌肉与表皮。她坦言复原毛发和软骨部位的困难,所以相关研究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她参与复旦大学牵头的国际人类表型组计划。在那里,他们的梦想,努力穿越时空,在火热地跳动:“我们的梦想其实就是通过某个人的遗传物质,甚至只有一滴血,就能构建出这个人的复原形象。”


说起基因溯源,她介绍了实验室关于确定曹操后人身份的项目。她们从曹操祖辈墓葬元宝坑里的两颗牙齿中提取古DNA, 与九个家谱记载可能是曹操后人的家族中的男性DNA作对比,确定了七个更可能是曹操后裔的家族,他们的Y染色体都是罕见的O2*-M268。探讨不休的论战得以平息。她有些自豪:“也算是用我们分子人类学的手段,文理结合证明了一个故事。”她还有些向往:“我们希望能基于分子生物学、进化生物学还有遗传学等方法,去了解人类是从哪里来的、我们的基因进行了怎样的演化、人类未来又会怎样发展?”


换言之,如果因人类学之缘,能够对其他生命的福祉有所帮助,或多或少,都应被视为人类学研究的终极意义所指。


从触摸生物学的边角,到深入生物人类学的细部,张曼菲愈加感叹自己生而为人的幸运。她享受寻找人与人的相同点的过程,享受比较人与人的差异时发现差异的意义所在。“它(人类学)教会我如何更好地去接受它,以及如何更好地去感受着大同小异的社会。”


这样的感觉似乎与复旦的精神相似。在复旦校园里,与你擦肩而过的任何一个人都可能有光彩熠熠的特长,都可能与你有着很多不一样。“这存在又怎样呢?我觉得几乎所有的复旦人都有一种认知:我们不去评价那些和我们不一样的地方,但是只要这个人有一些地方是有闪光点,我们就很尊敬他或者很愿意和他交流。”张曼菲的态度豁达而通透。

 

张曼菲所在实验室李辉教授课题组合影

认清所欲与不欲,那是自由!


谈起过往的经历,张曼菲常常会提到两年参军的经历。2009年11月,由于上海世博会安保任务需要,武警上海总队从上海60余所高校征召了2000名女兵,其中就有张曼菲。在执行世博安保任务期间,她认真履行各项任务要求,荣获“先进个人”称号、两次“嘉奖”,并且荣立集体三等功。


在军队的训练有不少让她印象深刻的事。比如为了让她们练习以最快的速度以及最准确的精度检测出游客身上是否携带打火机、小刀之类的违禁物品,男兵队长负责作为演练样本,会把东西藏在各种奇怪的地方:鞋、裤腰带、背后的领子……一开始,和其他女兵一样,张曼菲也比较害羞,可是队长们会告诫:万一真的碰到心怀不轨的人,要是你不好意思碰他就放他进去,会造成非常大的安保隐患。“所以我们后来就认识到了自己该做的事情。其实这算是一段非常宝贵的回忆。“张曼菲说。


但是更多的记忆是关于军营里严格的规定的。作为军队大机器下的一颗螺丝钉,她必须服从大局,接受命令,认真完成而不能提出质疑。从那以后,她更认识到自由的可贵。“自由不是说就是无所谓地去放纵自己去做某些事情,而是,你可以纯粹地告诉自己哪些事我不想要的,我可以很好地拒绝它;然后我去追求我想要的那种东西,而且还是义无反顾地去追求,那才是一种真正的自由!”


世博会工作


回到学校之后,张曼菲把这样的自由精神贯彻到了自己的学生工作中。两年前,党支部参加了为期一年的示范党支部的评选。考虑到学生们未来也许有不同的发展方向,她让大家分组去采访不同职业发展方向的成功校友,包括目前活跃在学术研究领域的、在知名企事业单位工作的、创业成功的、以及一些毕业不久可分享求职经验的学长学姐等。之后,请同学们把相关校友的采访总结成提纲,请了三位党员扮演校友与其它同学问答互动,以模拟情景剧的形式为大家传达职业导向。


作为辅导员带领班级合照


“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们的未来可能有哪些出路,在面临不同道路的时候你可能遇到哪些优势或劣势,或者你可能会有一些怎样的抉择方向。当你选择了不同领域,你势必需要放弃些什么。但是,这才是选择的意义。”


张曼菲认为,人只有聆听自己的内心,去追求探索真正感兴趣的东西,才能在某个邻域有所建树。复旦人拥有的,就是这份勇气。


猜你想看:

实验室风采 | 李辉老师和他的实验室:一半是严肃谨慎,一半是自由有爱

离校攻略 | 复旦大学2018届毕业生离校工作日程安排

毕业倒计时22天|感谢你们曾经出现在这里

优秀毕业生 | 袁子辰:脚踏实地力求卓越为公,知行合一奏响青春华章

毕业倒计时24天|快拿起手机,记录每一个专属于你的美好瞬间

干货 | 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该如何准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