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宋式风景,闲雅成都 — 融创至和雅颂

SUNAC 有料设计市集 2023-09-06

循千年风雅,造一园如画。对宋画的现代化还原,是融创·雅颂系造园的源点。研宋、磨宋、画宋——砥砺千日,终成“宋风蜀韵”之画卷。今天,让我们跟随雅颂直播间的镜头,走进融创至和雅颂,对着名画,细品宋式园林的美。

 



在整体景观的规划上,我们以宋城宫阙图为基底,溯源街坊式布局,辅以《青绿山水卷》为脉络,将园林分为雅集、游园两部分,前半部分为项目示范区(亦是交付后的休闲会客区),融合宋代文人居住精神与现代社区休闲、集会、宴客的功能,将“雅集之美”娓娓道来后半部分以“文人行旅”为主题,以800米山水游园环线串联6大“山居生活馆”和8大主题院落,构建景观与文化的链接,让建筑在自然中生长,打造“自由、灵动、自然”的山水游园式景观。



《青绿山水卷》局部示意图


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引用《洛阳名园记》中的园林布局形式,以“庭、馆、园”三大空间形态串联“入境、拂尘、藏岫、山馆、凌顶、林宇、归舍”的行旅七境,将闲适自由的成都精神与雅致闲逸的宋式美学相结合,传承“宋”的场所记忆及形制,营造属于成都的雅颂生活。





步入门前,高门、院墙、水景、松柏,传统宋式高门大户的设计映入眼帘。轻薄的屋顶强化了宋式建筑的“水平感”、主墙面的夹丝玻璃屋保留了宋式建筑“屋身通透”的特征,“过水桥”的形式连接入口前庭,增加仪式感的同时也让基座更加轻盈灵动,“八字墙”凸显高门气势,“阑槛钩窗”起到风水学中的“导气”作用,“临水之松”,尽显尊贵典雅的气质。


融创至和雅颂实景图

「临水之松」


近看,两颗松树似临于黑色悬崖之上,又倒映在澄澈如镜的水面中,质地温润的灰黑色石材呈现出花纹均匀、晶体细腻的岩石肌理,沉稳的色彩用于衬托松树和水影意趣再适合不过,让整个空间在追溯宋画的黑松之景中,透着说不出的高级质感。


融创至和雅颂实景图


「阑槛钩窗」


为完美呈现宋代文人墨客大宅中的“明造”元素,方格砌块设计需注重光影变换,多一分太繁,少一分略寡,定制选用的30°、60°、90°三种尺寸开孔,正好实现了光影流转、留白变化的雅奢空间。


融创至和雅颂实景图



「礁溪山馆」


循径入园,步入礁溪山馆,我们可以看到设计师对《四景山水图》《千里江山图》的巧妙借景与场景再现。整体场景按比例将《千里江山图》中气势开阔的【四叠瀑】还原,并通过现代手法二次创作,将山馆、礁石、叠瀑、虹桥、悬亭等宋画场景运用到下沉庭院的设计中。


在宋代庭院典型的方池水景上,每一处都由姿态不一的大块景石堆叠而成,水流倾泻而下,秀丽壮美,集合四时之乐,营造出山涧泉鸣萦绕耳畔的别致雅趣。


融创至和雅颂实景图



「虹桥」


《清明上河图》高潮部分的虹桥,因其形式优美,结构精巧,宛如飞虹而得名,是桥梁建造技术的典型代表。传统虹桥建造手法现自宋以后已失传,我们通过现代手法构筑虹桥,在至和雅颂的园林中,还原《清明上河图》中虹桥“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的韵味。


融创至和雅颂实景图


「鹤望鸣亭」


宋代造园常在水边设置亭子,文人雅士可依亭品茶作诗,园中,鹤望鸣亭依照宋代酒樽的形制进行打造,线条流畅、微微上翘的飞檐体现出宋代建筑的轻盈飘逸,临石而架,临水而建,体现建筑的简练与悬浮感;此处是整个景观中的一个高点,可回眺园林全景,颇有几分凌顶回眺,一览众山小的意境。


融创至和雅颂实景图




 宋人喜聚,常寻一山林环荫之处,以诗,画,茶,棋,乐以会友,是为宋雅也。为此,我们在后院设置会隐园,以石为山,以林带水,配以绿苔灌木,就势造园,提炼萃取宋画《十八学士图》中“屏风、山林屏、榻”等元素,使宋代文人的风雅生活与今人的生活习惯对应,传递出居游之间的“真趣”所在。

融创至和雅颂实景图



四时院子,四时林;四时宅居,四时苑。

深林院中,观叠溪浅瀑,观四时艳阳。

筑匠、置景、乐活、营造,四维一体。

融创至和雅颂于主城芯,

以纯正宋风血统打造百亩低密叠院,

在这里,你能一窥古代仕卿文人追求的风雅趣致,

在这里,你也能遇见向往的美而闲适的生活。






图片来自网络,仅供学习参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