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优秀传统文化如何真正成为大学生的“精神路标”? | 社会科学报

2017-07-28 申唯正 社会科学报

点击上方“社会科学报”关注我们哦!

动态


如何让中华民族的优秀经典文化思想立足当下、深入人心、走向世界?在大学教育中推行优秀经典思想教育,回归经典,才能在文化自信的建设实践中使其成为与不同语言、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乃至不同民族进行和平交流与沟通的媒介。

报纸原文:《探索大学教育的精神路标》

本报特约记者   申唯正


近年来,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进校园,已经成为社会共识。然而,令人忧虑的是,传统文化走进高校之后,存在着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比如,学生传统文化的意识较为模糊;有些高校传统文化建设体制不健全,往往没有具体措施,等等。



那么,传统文化如何“嵌在脑子里”,成为文化基因,是当下高校传统文化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近日,由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与人文学院联合主办的“中国文化思想经典”研讨会在上海财经大学召开。来自国内的八十余名知名学者及企业界优秀代表,围绕什么是大学教育的精神路标、“中国文化思想经典”课程的时代意义、如何实现“中国思想经典”的创造性转化以及“君子文化”的现实意义等诸多议题,展开了富有深度和广度的研讨与交流,以此来探索当下优秀传统文化如何真正走进高校、走进课堂、走进大学生的心灵世界。


指引大学教育的精神路标


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身的精神路标,它是国家定位与民族命脉的重要指引,同样,大学教育也离不开精神路标的指引。习近平总书记曾于2014年在北京大学的讲话中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



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可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来源和底气。因此,文化自信在复旦大学上海儒学院执行院长吴震教授看来“至关重要”,“只有在文化自信得到实现的基础之上,才有可能谈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体到大学教育,文化自信可谓是其“最具生命力”的精神路标。



对此,全国经济哲学研究会会长张雄教授解释道:“西方现代性的发展模式已经终结,当今世界最伟大的创造在中国,最看好的未来精神路标就是中国文化。我们应当做好中国人、讲好中国故事、推崇中国经典、传承中国精神,为中国道路的精彩进行高度自信的文化自觉性表达。”当然,张雄教授也强调,文化自信的构建离不开大学教育和学术研究的世界观建设,“要强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当代转换的意义和作用,在学术的世界观上,可以使研究生们通过分析中西文化的源头,从心理上彻底改变西方文明中心论的学术态度和模式,树立为自己的祖国做好学问、作出贡献的坚定的学术世界观。”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万君宝对中国文化的“家国同构”与西方的“家国异构”的差别进行阐述:“中国文化中的‘家国同道’、‘家国同德’、‘家国同治’、‘家国同存’,不仅造就了中国历史上的开明盛世,亦造就了改革开放的成功,为当代中国的举国体制成功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撑,对世界格局、对中国社会的未来治理极富启示意义。”


“中国文化思想经典”课程的寻根之旅


中国在创造性地实现了巨大的物质文明之后,要着力于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文化自信建构必须开启当代中国精神家园的“寻根之旅”。进入21世纪以来,香港大学甘阳教授曾指出,现在中国大学的问题在于不清楚自己的文化之根在哪里,又没有学到西方大学的根本之道,即其大学的生命力在于自觉植根于西方文明的深处。可以说,现代中国大学精神建设,第一要务是“知根、植根、育根”的问题。如果“不知根”,则可能“植错根”,更可能会“育坏根”。  



“欲人勿疑,必先自信。”“中国文化思想经典”课程正是让当代大学生树立文化自信的一次创新性尝试。这在上海财经大学校长樊丽明教授看来是“非常有必要”的。她追溯了作为培养经管类人才为主的高校——上海财大坚持“工商管理+人文”的传统。自办学之初,上海财大的先贤们历来重视挖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与培养商业人才。从创校校长郭秉文先生倡导新办应用之学,1923年曾经邀请胡适先生来校做“哲学与人生”讲座,到马寅初先生上世纪三十年代为毕业生题词“经济匡时”,培养经世济国、经世济民、匡扶时代的商业人才,一直是上海财大的目标。而且上海财大著名学者胡寄窗先生曾沉潜中华文化经典数十年,剪裁中国经济思想史史料,奠基了中国经济思想史学科。樊教授总结指出,“正是‘工商管理+人文’的模式,助力我们建设成为一流的财经大学。”她强调:“‘中国文化思想经典’课程的建设,既是对接续这一学脉的尝试,也是对中央‘两办’文件精神的积极响应,以及对优秀传统文化走进财经类高校的课程建设新模式的探索。”

  


对此,张雄教授也深表认同:“在研究生教育教学平台上,设置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公共必修课势在必行。它有助于增强研究生课程对‘根文化’的学习、学术基因意识、专业的历史感、学科的大地情结以及经典文化的‘渗透’和‘化学反应’。”北京大学世界伦理中心研究员、长江商学院人文与商业伦理中心王建宝主任也补充道:“精神人文主义教育在高端商业人才培育过程中非常重要。以‘仁’为枢纽的精神人文主义教育,教导学生‘学以成人’,大写的人的教育对于商业领袖的培养至关重要。‘学以成人’是中国传统商业伦理通向世界伦理的基石。”


创造性转化中国思想经典


鲁迅在《准风月谈》中说:“旧瓶可以装新酒,新瓶旧酒也可以装。”走进思想经典,既不是简单地旧瓶装新酒,也不是新瓶装旧酒,而是为了更好地结合现实进行创造性转化。既要吸收优秀经典思想遗产,对各种有益的思想学派和流派进行包容性的借鉴,又要结合中国现实问题进行思想再创造。



对于回归经典的课程,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教育部“长江学者”洪修平教授指出,有必要“将中国文化梳理清楚”,这是因为“中国文化是通过与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而形成的,通过外来思想的中国化更能体会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的特征和精神”。洪教授还强调:“要选择可代表中国经典文化的书目,才能讲解好中国思想经典,实现中国思想经典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鞠建东教授则提出了思考:“以科学的精神和方法对人文价值进行探讨是否有可能?科学与人文的边界问题该如何思考和定义?经济学研究的突破的背后往往是人文理念的更新,那么,人文所关注的人性关怀、价值普适性与多元发展的问题,是否存在量化的可能?”吴震教授认为,“只有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经典阅读能力,才能使中国文化思想经典学习常态化。”他以阳明心学为例,指出其对重新发扬优良思想传统和重塑理想社会秩序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阳明心学课程建设要突出学术性,注意普及性,关注系统性,多层次、多视角、全面系统地探讨阳明学,这样才能带领学生走进阳明学的世界。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方朝晖教授则提出了“短时间阅读而收获无限”的学习思路,通过自创的“七步快速带读法”,可以让学生们在较短时间内掌握经典著作的核心思想,熟悉最精彩的文本,并能掌握阅读经典的学习方法,把精读和泛读相结合,用慢精读打下良好的国学基础,并不断提升学生的成就感。对于备受关注的经典思想阅读,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陈乔见副教授则表露出了忧虑,“我们要拒绝泛‘心灵鸡汤化’”。对此,他建议,课程性质应定位为专业教育、通识教育、素质教育,内容以思想、观点为主,适当兼顾文史等,以《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坛经》《传习录》为主题,可辅以孙子、墨子、荀子、“管商申韩”之学、近世经世思想等体现财经和工商特质的专题,以专业性和学术性为支撑。



“君子文化”:重要的文化基因


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经典文化思想倡导的“君子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基因。它不仅是中华传统道德文化精神的象征,也是中国经典思想道德规范的具体表现。


对“君子文化”思想的研讨,有利于推进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现实性发展。对于“君子文化”思想的不同理解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浙江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副所长何善蒙教授阐述了“君子文化”在中国文化和社会发展中的三重特性:“一是‘特殊性’,即君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特质的代表者,因而‘君子文化’教育具有十分特殊的意义;二是‘关键性’,即君子在传统意义上成为道德的承担者和呈现者,因而对于社会风气的引领非常关键;三是‘实践性’,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不仅要学习‘君子文化’,更要践行‘君子文化’。”



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兰宜生教授解读了《资治通鉴》中的“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挟才以为善者,善无不至矣。挟才以为恶者,恶亦无不至矣。”由此他认为:“智力水平越是优秀的学生,越是要加强立德修身的课程的教育,注重修补品德短板,真正实现大学教育‘德才兼修’,同时也要注重提升教师品德素养的教育。”上海社会科学院张志宏副研究员提出:“从德的角度来说,大学的教授肩负教育学生、引领社会的责任,一定要追求成为君子,而不能因为‘小人’易做就安于做‘小人’。人不能完全从自然属性出发而不进行自我约束。尽管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真正的君子,但是要有使自己达到君子标准的追求。”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朱璐副教授认为,“财经类人才的培养应该锻造学生‘士魂商才’的品格,应重视对学生的人文底蕴和精神气象的教育”。为此,她建议开展“千商调查”,重走儒商之路,知行合一,带领学生走进千所优秀企业。

  

文以化人、文以载道。如何让中华民族的优秀经典文化思想立足当下、深入人心、走向世界?在大学教育中推行优秀经典思想教育,回归经典本意,回归经典自身,回归经典精粹,才能在文化自信的建设实践中使其成为与不同语言、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乃至不同民族进行和平交流与沟通的媒介,打造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整体主义精神家园。


文章原载于社会科学报第1568期第5版,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社会科学报》新媒体平台

相关文章


崔延强:中世纪的大学剩下了什么 | 社会科学报

观点 | 北大、复旦、哈工大等12位校长聚到一起,他们眼中未来的大学蓝图是这样!

【文化】戚万学:大学,请等等灵魂! | 社会科学报


长按二维码关注

做优质的思想产品





社会科学报


微信号:shehuikexuebao

社会科学报官网:http://www.shekebao.com.c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