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去的玉手——对荆轲的反思与内省 | 社会科学报
点击上方“社会科学报”关注我们哦!
文化
鲁迅晚年真是深刻得令人战栗!他的《病后杂谈》、《病后杂谈之余》,乃是中国历史甚至人类历史上最为深刻的文章,窥透了中国乃至人类“社会心理之一斑”。可惜学界至今对此注意得很不够。
全文大约2000字,阅读时长约为5分钟。
报纸原文:《冷去的玉手——对荆轲的反思与内省》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 张梦阳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是从高二语文课本上知晓的。给我印象极深的不是荆轲“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豪歌,而是燕太子丹置酒华阳之台,宴请荆轲。酒中,太子出美人能琴者为之抚琴。荆轲说:“好手琴者!”太子即进之。荆轲道:“只爱其手耳。”太子即断抚琴女的手,盛以玉盘奉之。
看到这里,我不禁毛骨悚然,眼前立时浮现出盛在玉盘里的抚琴女那双冷去的玉手,已无血色,僵硬,恐怖……她被断手的那一刻是多么悲惨,裂腑巨痛,鲜血喷溅,很快死去,还是勉强活下来,过着无手的日子?……一个活灵灵的才艺色三绝的美女,就这样令人心颤地离开了人间。她家在哪里?身世如何?无从查考。不过,是一个毫无人的价值的任人蹂躏、宰杀的女奴,则确定无疑。
秦王是有他的暴烈行为,但最终目的是为了统一中国。如无秦王,就不会有书同文、车同轨的景象,中国可能至今还处于分裂、争斗之中。而燕太子丹之所以不惜一切代价收买荆轲去刺秦王,恰恰是为了一己私利去阻挡这个大势。到头来只能是螳臂挡车,彻底失败,被自己的故国——燕绑给秦王诛杀。
太子丹为了达到刺杀秦王的目的,不讲任何道德,竟然剁断抚琴女那十指纤纤的玉手,以满足荆轲极其病态的要求。荒唐暴虐,有悖人性到了极致。这等惨无人道的虐行,与俄国民粹主义者涅恰耶夫的“革命”教条不谋而合:“要冷酷对待自己,更要冷酷对待别人”;“应实施歼灭行动,不应有任何恻隐之心,包括对亲人、朋友、爱人”;“应拟定一个暗杀、处死的名单、顺序,排名先后,不是按其罪行,而是根据革命的需要”;“革命者要与残忍的强盗团伙相结合,他们是真正的革命者”;“革命组织应想方设法全力促进社会的灾难与罪恶的加深,最终逼迫人民失去耐性而起来暴动”。总之,只要目标高尚,手段可以忽略不计,以恶易恶,以暴易暴,革命者言行无需道德底线,等等。
出于这种宗旨,选人也是以生性残虐为准,燕国有勇士秦舞阳,年十三,杀人,人不敢忤视。乃令秦舞阳为副。然而,这种杀人成性者,自己正是怕死的。刚到秦王陛下,就色变振恐,坏了荆轲的大事。
其实,荆轲的行动即使成功,刺死了秦王,也阻挡不住秦国统一中国的大势。相反,可能使秦更加凶狠,灭燕国和其他诸国更为疾猛。退一万步说,荆轲胜利了,坐上了帝王或权臣的宝座,从他要抚琴女玉手的病态心理和绝无道德底线的人性来看,肯定是一个暴虐无比的杀人魔王,不知有多少像抚琴女一样的美丽少女会惨遭蹂躏、残杀,多少百姓会陷于水深火热之中。因为一个为人民谋利益的掌权者,首先应该珍惜人的生命、尊重人的价值。
但是,历史上却一直有文人墨客极力赞美之。淡泊如陶渊明者,也写过金刚怒目式的《咏荆轲》,塑造了一个除暴勇士的形象。其中云“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陶公对荆轲刺秦未成是觉得遗憾的,说“惜哉剑术疏,奇功竟不成!”。陶公生活在晋王朝没落的年代,由晋入宋,叛乱相继,杀伐不已,出于对荆轲的误读,他向往荆轲那样的江湖侠骨来铲灭以强凌弱的暴乱政治,倒也思出有因。这一思想,不断在后世显现。初唐骆宾王《于易水送人》咏道:“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而今水犹寒”,和陶公的《咏荆轲》一脉相承。清末大诗人龚自珍《杂诗》其一说:“陶潜诗喜说荆轲,想见‘停云’发浩歌。吟到恩仇心事涌,江湖侠骨恐无多”。定庵生活的时代同样是鸡鸣不已,难免对荆轲怀着欣赏和惋惜的心情。直到20世纪40年代,郭沫若在历史剧中依然歌颂荆轲、高渐离等刺客。相比之下,鲁迅先生早就憎恨农民起义领袖张献忠丧尽人性的残忍,后来认识到明朝永乐皇帝的凶残,远在张献忠之上,于是又将这憎恨移到永乐身上去了。明初,永乐硬做皇帝,惨杀建文帝的忠臣,景清剥皮,铁铉油炸,他们及其属下的妻女发付教坊。茅大芳妻张氏年五十六,送教坊司。张氏病故,教坊司安政于奉天门奏。奉圣旨:“分付上元县抬出门去,着狗吃了!钦此!”
鲁迅怒斥道:“君臣之间的问答,竟是这等口吻,不见旧记,恐怕是万想不到的罢。但其实,这也仅仅是一时的一例。自有历史以来,中国人是一向被同族和异族屠戮,奴隶,敲掠,刑辱,压迫下来的,非人类所能忍受的楚毒,也都身受过,每一考查,真教人觉得不像活在人间。”但是,中国历代的士大夫却竭力掩饰这残酷的事实,编造出铁铉女儿献诗而配了士子的故事。鲁迅一针见血地指出:“倘使铁铉真的并无女儿,或有而实已自杀,则由这虚构的故事,也可以窥见社会心理之一斑。就是:在受难者家族中,无女不如其有之有趣,自杀又不如其落教坊之有趣;但铁铉究竟是忠臣,使其女永沦教坊,终觉于心不安,所以还是和寻常女子不同,因献诗而配了士子。这和小生落难,下狱挨打,到底中了状元的公式,完全是一致的。”鲁迅晚年真是深刻得令人战栗!他的《病后杂谈》、《病后杂谈之余》,乃是中国历史甚至人类历史上最为深刻的文章,窥透了中国乃至人类“社会心理之一斑”。可惜学界至今对此注意得很不够。
鲁迅先生毕其一生,竭诚奋斗的就是让中国人争得人的价值,结束争夺“一把旧椅子”、“以剥皮始,以剥皮终”的历史循环,进入人的社会。他对所有残无人性者,无论是造反者,还是统治者,都是憎恨的。并主要将憎恨集中在统治者方面。因为社会的失去人性,关键在权力者那一面。但也告诫被压迫者不可以恶易恶,以暴易暴。无论是哪一方,首先都须具有人与人性的意识,珍惜和尊重人的生命和价值。因为这是作为一个人的底线。
不妨深入考虑一下荆轲这种“教人死”也教自己死的举动的目的如何,后果如何,依据的道德底线究竟如何?……
文章原载于社会科学报第1581期第8版,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大家都在看
长按二维码关注
做优质的思想产品
社会科学报
微信号:shehuikexuebao
社会科学报官网:http://www.shekeba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