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石 | 社会科学报
点击上方“社会科学报”关注我们哦!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现代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在此基础上,现代化的持续发展与科学发展,须着力解决好发展的不平衡与不协调问题。反映在工农城乡关系上,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的振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石,也是建设现代化强国更为稳定的内在动力。
全文大约2000字,阅读时长约为5分钟。
报纸原文:《应加快边疆民族地区乡村的振兴》
作者: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廖林燕
在乡村振兴的重点对象上,要特别重视欠发达地区的乡村尤其是边疆民族地区的乡村。边疆民族地区乡村是我国乡村全面振兴的短板,同时也是重点和难点。由于历史、自然与地理的原因,边疆民族地区乡村多分布在山地、高原、峡谷、荒漠等地理条件相对劣势的地域,社会发育程度相对滞后,贫困问题较为突出。一些民族诸如独龙族、怒族、基诺族、佤族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其社会发展形态上依然停留在原始社会后期阶段,仍然过着刀耕火种、游牧、渔猎、采集的原始生活。在这样的发展起点与地理环境下,边疆民族地区乡村的发展情况与当前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整体发展目标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因此,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必须加快边疆民族地区乡村的振兴。
边疆民族地区乡村的振兴,须紧紧围绕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发展要求,不断促进农业、农村的现代化,不断提升乡村社会的文明程度,不断促进乡村良好生态的发展,不断实现乡村的和谐稳定与发展活力,使边疆地区乡村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都得到全面提升。
应按照产业兴旺与生活富裕的要求,建设富裕乡村
发展乡村经济,不断脱贫致富奔小康是边疆地区乡村振兴的第一要务。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目前,影响边疆地区乡村面貌与乡村群众精神面貌最根本的因素,还是在于落后的生产力与粗放的生产方式。千百年来,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在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如今,这样的观念依然有相当大的惯性,一些乡村依然因循着传统的自然经济模式,依然靠山吃山,一家老小蜗居在有限的土地上,通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复生产,进行粗放的农耕劳作。这样的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又进一步加深了一些乡村群众心理上的封闭,他们宁愿守土而生,也不愿意、同时也不敢开拓新的生产领域。因此,边疆地区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和目标,就是要引导农户改变粗放的经营方式,要面向市场、优化结构,从传统的一家一户生产转向现代农业,要依靠信息手段与技术手段,实行适度规模经营,不断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在这样的目标下,边疆地区乡村振兴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不断改善边疆民族地区乡村的基础设施,尤其是交通环境,进而逐步改善他们的生产生活条件。在此基础上,立足本地区的实际,发展优势产业与特色经济,走上稳定、持续的致富之路。边疆民族地区的实际表明,产业的调整发展不仅有助于农户过上富足的生活,而且也为激发乡村的发展活力和村民积极向上、不断拼搏的生活热情带来了强劲的内生动力。
笔者近期从人口较少民族之一——独龙族的脱贫致富调研中发现,这个分布在高山峡谷与崇山峻岭之中、千百年来由于大雪封山几乎与世隔绝的民族,在2010年国家实施独龙江乡整乡推进独龙族整族帮扶的推动下,独龙族乡村在基础设施、安居温饱和社会事业方面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如果说国家的帮扶使独龙族乡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那么,产业的调整发展则使独龙族村民的精神面貌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在产业发展之前,独龙族村民更多是从大自然中采集寻觅有限的生存生活资料以及进行低水平的农耕,以勉强糊口度日;2007年以后,当地政府利用本地独特的气候、海拔以及土壤优势,尝试推广种植草果。在推广过程中,部分农户由于狭隘的小农思想,受长期靠山吃山心理的影响,在政府免费发放草果幼苗时甚至将其丢弃;然而,在持续的引导下,当五年以后草果在市场上实现了较大收益、大力促进了农户致富增收的同时,草果的收益也在一夜之间使一度沉寂的乡村勃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这样的生机与活力正是市场经济所带来的、所激发的。通过面向市场的致富增收方式在提高农户生活质量的同时,也使农户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与亲身感受中,迅速增强了商品意识和竞争意识,他们的思想更加活跃,表现出更多的创造力。这些新思想的注入,恰是乡村振兴的宝贵资源。正如唯物主义所指出的:人们的社会意识和思想观念无不来源社会实践,其中最根本的影响就在于特定的生产方式的体现。
在边疆地区乡村脱贫致富的过程中,产业的发展以及产业面向市场的过程不断改造着人们的客观世界,也在改造着人们的主观世界。因此,边疆民族地区乡村的振兴,不仅在于乡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也在于使乡村得到持续发展的特色产业作为支柱,以及依托这些产业发展所带来的农户的全新的精神面貌作为内在动力。
应按照乡风文明的要求,建设文明乡村
实现乡风文明,使村民积极向上向善,推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是边疆地区乡村振兴的本质要求。乡村振兴的核心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也就是使人“过得更好”、而且“过得更有意义”。在使人过得更好的追求目标上,市场经济激发了人们对财富的的无限激情与追逐,然而,当人们投入和沉浸在物质的追逐过程中,商品交换原则正在一步步地侵蚀着人们的生活圈层,一步步地解构着人们曾经十分淳朴、十分纯真的交往观念。悄然间,人们曾经编织的那个美好的精神家园已渐行渐远。的确,市场经济是开启人类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同时也必须正视,市场经济的一些游戏规则也正使一些人在物质的追逐中逐渐迷失了方向,而且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一步步地走向异化。使传统伦理道德在日渐弱化甚至边缘化,而且“黄赌毒”等不良风气问题也在边疆民族地区不断滋生甚至蔓延。在这样的客观形势下,边疆地区乡村的振兴,必须同时借助市场经济这个动力与伦理道德这个动力,通过这两个动力的正确运用,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不断满足边疆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事实表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是完全可以协调发展的,关键就在于乡村治理主体的持续引导与思想引领。
在这样的协调发展理念下,边疆民族地区乡村的振兴,要求在加强乡村经济建设的基础上,将群众的精神生活、伦理道德的关注提到新的高度。要求更加注重营造良好的伦理道德风尚,不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尤其是用优秀传统文化为村民提供丰润的道德滋养;同时,也要求加大对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保护与弘扬力度,并与时代精神结合起来,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力开展契合时代精神同时又具有乡土特色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活动。通过这些传统文化活动的开展,在不断丰富村民文化生活的同时,也不断对村民进行道德教化,并增进乡村的内聚力,激发乡村发展活力。
应按照治理有效的要求,建设和谐乡村
和谐乡村是边疆地区乡村振兴的基本内涵。近代以来,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工业革命的持续推进,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我国地处边疆、千百年来以自然经济为生的少数民族来说,乡村的振兴一定要紧跟时代的步伐,投入到现代化的潮流中,投入到改革开放的潮流中去,加快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加快思想观念的转变。封闭只会使自己越来越落后,要在市场经济中加强不同文化之间、不同民族之间的积极交流与交往,在交流中不断发展,在交流中相互借鉴,在交流中增强和提升乡村社会发展的活力。
当然,在开放的环境下,随着社会流动的日趋普遍,在特定的边境区域的地理空间中,由于各种思想的相互激荡,以及市场经济所带来的逐利意识的强化,由此也必然使边疆地区的利益关系更加复杂,使社会冲突与社会矛盾频发多发,使社会治安问题不断凸显、使非传统安全问题不断凸显,从而也就必然使如何实现乡村和谐这一重要问题凸显出来。这也就在深层次上呼唤新形势下边疆民族地区乡村的振兴,必须同时创新乡村治理的体制机制,尤其是要构建能够适应边疆地区乡村社会发展需要以及能够满足乡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乡村治理的体制机制。通过优化多元共治的治理结构,转变治理理念,健全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的治理方式,从而实现对乡村的有效整合,实现乡村中不同民族之间的和睦相处、不同宗教之间的和顺共处,促进人们的安居乐业。
应按照生态宜居的要求,建设美丽乡村
美丽乡村,是边疆地区乡村振兴的时代要求。自人类进入工业社会以来,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也带来了对自然的过度破坏,带来了资源的枯竭、环境的污染、生态的失衡,这些都是对人类生存条件的巨大破坏。人类发展活动的规律表明,人类必需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并且保护自然,否则早晚会遭到自然的报复。只有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努力建设美丽中国,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
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对于边疆民族乡村而言,不仅要与全国农村一道,加强人居环境整治,而且还基于边疆民族地区的特殊生态分布,特别做好生态环境的保护。我国边疆九省区地处东北平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青藏高原、西南丘陵山地,辖区内森林、草原、湿地、高山、大川、沙漠等生态系统分布密集,是我国“两屏三带”生态安全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经济发展方式等原因,我国边疆地区生态环境整体比较脆弱,尤其是优等森林、灌丛、草地生态系统面积比例还比较低,而且生态系统退化的趋势也比较突出。在这样的形势下,边疆民族地区乡村的振兴,一定要以全新的绿色发展理念作为引领,不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不仅要加强环境综合治理,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保持乡村的乡土特色和田园风光;而且,还要形成绿色的发展方式与生活方式,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观念,通过退耕还林、土壤污染的管控修复等突出环境问题的治理,使边疆地区乡村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从而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农村现代化新格局。
文章原载于社会科学报第1582期第2版,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大家都在看
长按二维码关注
做优质的思想产品
社会科学报
微信号:shehuikexuebao
社会科学报官网:http://www.shekeba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