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 “三俗”文艺泛滥,谁在虚无历史、虚无文化?
点击上方“社会科学报”关注我们哦!
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作为一种引人瞩目的社会思潮,已扩散到人文社会科学的不同领域,俘获了不少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其产生的负面影响和别有用意不容小觑。
原文:《不能虚无历史,更不能虚无文化》
作者:中共中央党校文史部教授 范玉刚
“三俗”文艺泛滥
历史虚无主义影响之广在看似远离政治与史学的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文学史写作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虚无”历史的冲动和表征。一个时期以来,在文学领域包括“红色经典”再创作中出现消费情色、放大欲望、追求感官娱乐的片面化倾向,在放大历史细节(如土地革命中的某些事件等)中彰显孤立静止的历史观,否定革命的合法性。打着彰显人性的旗号对英雄人物持虚无主义态度,在有些作家笔下,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烈士不再庄严、崇高和神圣,而是可以任意戏谑、恶搞、亵渎;有些文学创作打着人物性格复杂性的幌子,无视历史的本质属性,主张“坏蛋也有温柔宽厚的一面”,甚至以扭曲的历史观把历史上的反动人物打扮成“历史的推动者”、“革新者”;有些文学创作以“红色经典”缺失身体叙事为由,在影视生产中大肆宣扬情色,把“红色”英雄装扮成“粉色”人物,以迎合市场的低俗趣味。在虚无主义思潮裹挟下,这些文艺创作把否定历史当时髦,以解构崇高为能事,挑战正义良知、扭曲价值判断、消解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助长了“三俗”文艺的泛滥。
凡此种种,无论是“虚无”历史事实、“虚无”历史价值,还是作为新变种“虚无”马克思主义历史观,都旨在诋毁英雄和革命领袖,瓦解叙述革命合法性的近现代史和中共党史、军史,试图置换主流意识形态内核。因此,面对文艺创作中的虚无主义思潮,一定要敢于表明态度,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敢于表明立场。当代文艺创作和文艺批评不能虚无历史,更不能虚无文化。事实上,历史虚无主义的泛滥必然导致民族虚无主义和文化虚无主义,在其别有用心下,不但近现代中国历史被歪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源远流长的灿烂文化也一并被抹煞,使文学创作愈发失去自己的根基,而充当某种强势文化的爬虫。
问题是创新的起点
社会思潮是时代理论的折射,是一定时代社会意识的反映。很多社会思潮的流行往往打着理论创新的旗号,俘获了很多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对此一定要有甄别思潮本质的辨识力。无论是文艺批评还是社会历史研究,都要有问题意识,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马克思指出:“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只有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时代的呼唤,认真研究解决重大而紧迫的问题,才能真正把握住历史脉络,找到发展规律,推动理论创新。只有立足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才能真正把握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大势,才能真正领会改革开放四十年的理论创新,旨在要回答时代之问,即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在尊重实践和历史发展趋势中实现理论创新,成功探索出符合中国国情和文化传统并符合人民意愿的中国道路,从而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新境界。
历史不仅是知识,更是眼光和价值观。坚守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不仅要学习中国历史、还要学习世界历史,不仅要有深远的历史眼光。而且要有宽广的世界眼光。历史虚无主义就是通过“虚无”历史竭力贬损和否定革命;诋毁和嘲弄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进行的反帝反封建斗争;诋毁和否定我国的社会主义方向及其伟大成就。一度喧嚣的“告别革命”论,既是这种思潮的集中表现,又是它不加隐讳的真实目的。抽离历史的主流、放大细节,以片面、静止、孤立的观点看待历史,必然抓不住问题的根本,无视中国革命背后尖锐而复杂的社会矛盾,否定现代化进程中的革命必然性,对历史作出别有用心的错误评判,其目的就是在本质上否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合法性。历史虚无主义深知搞垮一个国家,首先要攻击该国的执政党;搞垮该国的执政党,就要极力丑化该党的主要领袖和英雄人物。于是我们看到在评判毛泽东同志历史功绩和错误时,片面夸大毛泽东同志的错误,完全忽视其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作出的历史功绩,从而作出完全违背历史事实的错误评价。其用意就是通过放大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中所犯的错误,弱化毛泽东同志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所创立的丰功伟绩,达到否定其合法性的目的。在其别有用心下,一个民族的精神被矮化、丑化,优秀的文化和文化传统被否定、抹煞,民族独立的历史被嘲弄、糟蹋,这个民族就失去了历史的根基。
历史虚无主义越过学术研究底线,以“学术研究”之名,打着“客观”、“公正”的旗号,遵循所谓人物塑造中“坏人不坏”、“好人不好”的人性论原则,罔顾历史事实,片面看待史料,任意打扮历史、假设历史,胡乱改变对近现代历史中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和重要问题的科学结论,借助网络兜售其“创新成果”,迷惑了很多不了解历史、缺乏历史意识的大众。
遏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蔓延
数字化时代,历史虚无主义利用互联网对历史人物进行“重新评价”,断章取义、伪造历史事件、任意剪裁历史事件;利用微博微信内容短小易传播的特点,用小细节小故事歪曲大历史;利用符合大众心理和娱乐习惯的文化消费形式,把核心观点转化为夺人眼球的感性视像,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在不知不觉中美化历史上的人民公敌,颠覆人们对相关历史的正确认识,确实有很大的蛊惑性,在大众舆论中产生错误的认知。历史虚无主义在网络上的弥漫,影响了很多青少年对历史的认知,使一些青少年在不知不觉中对正确历史观和价值观产生怀疑。互联网已成为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主阵地,是意识形态渗透与反渗透的关键领域,在技术上必须加强互联网管理,遏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蔓延。
同时,在内容和价值观上加强正面引导。克服历史虚无主义,树立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必须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经典。在人格养成和历史意识的锻造中,只有在潜移默化的精神浸润和人格熏陶中,伴随思想境界和道德情操的升华,才能逐步形成坚定的马克思主义史观。有了高屋建瓴的思想武器,才能在错综复杂的世界变化面前保持头脑清醒,坚定理想信念,科学分析发展机遇和现实挑战,全面辩证认识前进道路上的主流和支流、出现的矛盾和问题,才能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大逻辑、大趋势。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阵地建设和管理,注意区分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学术观点问题,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面对复杂的思潮激荡,一定要有政治上的清醒和思想上的明白。当前,历史虚无主义出现“虚无”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新变种,这是在新的历史语境下意识形态阵地的转移和斗争方式的改头换面,是意识形态工作的新动向,是进入新时代“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方式之一。历史虚无主义新变种在本质上虚无的是“历史观”,其用心是指向党的文化领导权,在国家非传统文化安全境遇中滋生文化领导权旁落的危险。历史虚无主义新变种看起来是一种学术问题的“创新”,其实质是事关党的指导思想及其文化领导权的政治问题,是关系到国家政治安全的重要问题。在当前各种社会思潮相互激荡中必须保持高度警惕,牢牢把握引领社会思潮的主动权和话语权。
历史从来不是单纯的历史事件的堆积,历史叙述是一个国家政权合法性的表征,是一个政党掌握文化领导权的显现。作为一个现代人、文明人,一定要有历史意识,懂得“我们从哪里来,要往哪里去”的历史发展趋势。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或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害国误民的历史悲剧。
文章原载于社会科学报第1598期第6版,转载请注明出处,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大家都在看-
观点 | 从青年走向成熟,四十年间“历史与现实”教会了我们这些……
长按二维码关注
做优质的思想产品
社会科学报
微信号:shehuikexuebao
社会科学报官网:http://www.shekeba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