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读书 | 《中国审美意识通史》,打通美学研究的“任督二脉”

李根 社会科学报 2019-12-12

点击上方“社会科学报”关注我们哦!

美学

由朱志荣教授主编的八卷本《中国审美意识通史》(以下简称《通史》)已由人民出版社于2017年公开出版发行。这是朱志荣教授近年带领其研究团队在美学研究领域砥砺耕耘的新成果。


原文:《书写美学研究的新篇章》

作者:华东师范大学   李根


作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与国家“十二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这套《通史》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通史》始终立足于中国传统的审美意识,聚焦传统审美意识的产生、发展及流变的过程,全面且系统地梳理了中国传统审美意识的演化轨迹。审美意识作为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与美学理论的源头活水,从不同的历史时期与时代变迁中体现出了美学观念与文化思想的存在。因此,《通史》作者在具体的研究中从各个历史阶段的艺术作品和器物入手,展开了深入细致的实证研究,通过发掘和整理古代中国人于艺术品、器物以及日常生活方式中所寄托的审美意识,充分开掘其中所蕴含的美学思想与艺术意味。当前的中国美学研究,有着美学思想史和审美文化史的不同研究路径,且有着思想观念与审美风尚的研究之别。而《通史》打通了美学思想史与审美文化史的界限,既有观念形态的审美意识分析,也有感性审美经验与现象的梳理,同时还对社会风尚和历史流传的器物有着深刻的描述。这种美学史的研究立足点与撰写方式特点鲜明,具有学术研究的创新性,也从研究方法上倡导出了审美意识、美学思想与美学理论史的互补统一。

  


作者在《通史》的撰写中深入于中国传统的艺术审美实践,在艺际会通中总结与梳理审美意识的规律与特点。就当下的美学研究而言,美学思想史主要从逻辑角度出发研究概念、范畴以及观念;审美文化史则往往从文化发展和审美环境角度进行分析。而《通史》在时间与空间上全面深入地分析了中国传统的审美活动,其研究范围全面涵盖了各个历史时期的各种艺术门类与日常生活,进而从诗词歌赋、书画作品、音乐舞蹈、雕塑器物乃至建筑工艺等不同的角度探寻中国审美意识的起源、演化和变迁,突出展现一定历史阶段不同类型的艺术风格与特色。更为突出的是,《通史》的研究还重视不同艺术之间的相互借鉴和相互影响,在具体分析中不仅突出了审美活动的艺术特质,还从中寻绎出了传统审美意识发展的规律与动因。这种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的选择,与中国美学重感性经验与品鉴形态的特质是相符合的。这样的研究方法不仅有助于呈现中国美学史研究的多样性与具体化,也能够帮助美学研究者返观美学思想与美学理论,从而推动美学理论研究的发展与完善。重视方法论上的实证研究,这是中国美学史研究领域值得借鉴与学习的宝贵经验。

  


在《通史》的撰写中,作者高度重视传统艺术中的意象理论,力图通过传统文学艺术中的意象来发掘和总结中国古代文艺的审美经验。从先秦的汉字书写、岩画,到玉器、陶器和青铜器等器物造型中,作者不仅深度剖析了这些原始艺术中的艺术审美特征,同时也进一步阐明了原始先民“观物取象”、“拟诸形容”的艺术思维方式,这也成为传统意象理论的源头。此外,作者立足历史时期主流艺术门类的意象观念对于审美意识的发展与丰富,从两汉的神化意象到魏晋南北朝以古琴为标志的音乐审美意象,从唐人诗歌与诗歌理论中意象思维的提炼到宋元词曲中典型意象的营构,乃至明清园林、小说艺术作品对于意象与审美情趣的丰富与拓展,这些都在中国传统的审美中形成了独特的意象符号乃至意象体系。对它们的深入探讨,不仅为当下的美学史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点与维度,也使读者充分地意识到了审美意象之于中国传统的审美意识研究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

  


《通史》的出版问世,不仅奠定了审美意识研究的基础,开拓了中国美学史研究的新范式,也对立足全球视野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美学体系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文章原载于社会科学报第1607期第8版,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今日

关注

观点 | 中国的审美意识,从什么时候开始觉醒?答案在这里……

观点 | “三俗”文艺泛滥,谁在虚无历史、虚无文化?

历史 | 消失的贵霜王朝,我们用这些展品还原了它曾经的面貌!

社会科学报

做优质的思想产品

官网

http://www.shekebao.com.c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