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路易·皮埃尔·阿尔都塞,100年了,世人想你!

杨乔喻 社会科学报 2019-12-12

点击上方“社会科学报”关注我们哦!

阿尔都塞

路易·皮埃尔·阿尔都塞,1918年10月16日出生于阿尔及利亚,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著有《读<资本论>》《保卫马克思》,今年刚好是阿尔都塞诞辰100周年。再次重温法国20世纪60年代那段异常精彩的思想史,我们发现在阿尔都塞光鲜背影的身后,还存在一种以他的理论为依据,推着他走向思想的巅峰,并也同时将其推向历史断裂边缘的激进思想实践体――这就是由阿尔都塞与他的一帮当时法国最优秀的哲学学生们合作发起,通过一系列政治理论实践将其推向“断裂”巅峰的“阿尔都塞主义”。

原文 :《阿尔都塞与阿尔都塞主义》

作者 | 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杨乔喻

图片 | 网络


“阿尔都塞”这个显赫的名称下,还有着一个由阿尔都塞和他的学生们合作推动,并最终作为效果而独立于阿尔都塞本人思想而存在的“阿尔都塞主义”――一个特殊的思想实践体。因此,“不懂阿尔都塞和阿尔都塞主义,你便不会理解朗西埃、米勒、巴迪欧等从阿尔都塞思想当中成长起来的法国一代思想家。”需要说明的是,这样的思想史研究方式,并不是为了最终证明朗西埃、米勒、巴迪欧等曾经是阿尔都塞主义者或马克思主义者,也不是为了在他们后来的思想构成中辨认并分离出属于阿尔都塞的部分或要素。那样的方法正是阿尔都塞本人所反对的历史主义和分析目的论。



两个终身未变的身份


自1948年以来,阿尔都塞便获得了两个终身未变的身份:著名的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哲学系的一名教师;法国共产党的一名知识分子。作为教师,阿尔都塞为当时就读高师的年轻学生提供了通向哲学史和当时法国哲学语境的重要平台。作为法共的知识分子,阿尔都塞将马克思主义带进了法国大学哲学系的课堂。正是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的形象和“回到马克思”的理论重构,吸引了当时很多年轻学生加入法共,朗西埃便是其中之一。同时,阿尔都塞成为法国由来已久的左派理论传统与马克思主义之间沟通的一座桥梁。


那个时代的“问题式”


我们在《保卫马克思》和《读(资本论)》两部代表作中看到的阿尔都塞是一位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在那里,马克思主义是阿尔都塞的理论表达内容与形式。然而,随着阿尔都塞遗稿的大量问世,在他生前未发表的书稿、文稿、备课笔记、读书笔记、通信、批注中,我们看到了“另一个阿尔都塞”,一个与他同时代的各种思想流派和思想家积极互动的哲学家阿尔都塞。这意味着,我们不只要重新认识阿尔都塞,同时,也有必要通过阿尔都塞的视角,重新认识被我们贴上标签严格归类的那个时代的思想大师们:科学认识论的巴什拉、卡瓦耶斯和康吉莱姆,结构主义的列维一斯特劳斯和罗兰·巴特,精神分析的拉康,后结构主义的福柯,解构主义的德里达,后现代的德勒兹,等等。在阿尔都塞与这些思想家共同构成的语境中,所有的大师们都在思考和讨论着一些同样的问题。甚至我发现,福柯在“理性主义哲学”(以科学史认识论、结构主义和精神分析为代表)与“主体主义哲学”(以法国现象学为代表)之间划定的那条著名界线,在阿尔都塞的建构式理论形势理解中也并非如此泾渭分明,在很多地方都存在着有趣的交叉和跨界。用阿尔都塞的话说,他们的思想共同构成了那个时代的“问题式”。

  


在阿尔都塞看来,理论形势是由时代的各种思想构成的一个复杂场域,或是一个时代的“问题式”,是由各种思想构成的统一体的特殊客观历史存在。当一个思想家提出某一特定思想时,他便无意识地在这一思想场域中占有了特定的位置;衡量某一思想的重要性,恰恰是看该思想是否使原有场域发生改变,以及发生了怎样的改变。因此,阿尔都塞对哲学理论形势的理解与其反主体的结构主义立场是一致的,并不涉及主体理性的诡计或是精心设计的策略,而是根本上的客观性建构论。用通俗的语言来表述,阿尔都塞对那个无形中存在着的学术场及其布局是极为敏感的。因此,阿尔都塞成为理解那个时代思想的重要中介。朗西埃和他的同学们当年跟着阿尔都塞读书,我想他们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可能并不是我们今天能够在《保卫马克思》和《读(资本论)》中看到的理论和概念,而是对那个时代复杂“理论形势”的理解。反过来,当我们今天试图理解朗西埃那一代在阿尔都塞时期成长起来的思想家时,了解那个时代的特殊“理论形势”也成为一个必要的先决条件。

  


阿尔都塞与他的学生们之间的特殊合作关系,成为“阿尔都塞主义”形成的最初原动力。如果说阿尔都塞有一个我们不曾了解的哲学面孔,那么,由阿尔都塞与学生合作完成的多项理论工程,却是我们在思想史研究中几乎完全忽略和不在场的重要部分。我们都知道,《读(资本论)》是阿尔都塞1964-1965学年在巴黎高师开设的一门公开讨论课的理论成果。甚至可以说,阿尔都塞的思想正是在与学生的互动式思想实验之中形成的。同时,阿尔都塞的学生们在1964-1969年期间以老师的思想为依据进行的独立政治和理论实践,成为阿尔都塞思想有效性的具体表现。这主要包括《马列手册》(Cahiers Marxistes-Le ninistes)和《分析手册》(Cahiers pourl'Analyse)两个学生自主创办的理论杂志,以及学生内部派别之间经历的分歧与分裂。在某种程度上,“阿尔都塞主义”成为阿尔都塞思想实验的进一步延续。他们以1964年提出的“话语理论”和“理论训练(theoretical formation)”为基础和方向,与当时的“理论形势”继续进行着有效的互动,与他们对话的包括康吉莱姆、杜梅齐尔、德里达、福柯等重量级思想家。如果将朗西埃的激进政治思想还原到那个精彩复杂的语境当中去,我们将理解,同是阿尔都塞学生的巴迪欧为何会称朗西埃为“反阿尔都塞的阿尔都塞主义者”。


不同的阿尔都塞


在阿尔都塞辞世后问世的遗稿中,我们却看到一个不同的阿尔都塞。这个阿尔都塞从未停止过哲学上的探讨和追问,从未放弃过当初在“理论形势”中重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设想,也从未停止过与学生们的合作与思想实验。甚至,在每一次挫败后,阿尔都塞本人的思考与写作,以及与学生们的合作,都表现得更为积极活跃。

  


1966年后,阿尔都塞经过一段时间的游移,最终决定留在法共,并开始在公开文本中进行“自我批判”。然而同时,就在同一年的6月26日,阿尔都塞在巴黎高师的教室中,集结学生、精英门徒和哲学圈中的好友(德里达),一同讨论《哲学形势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The Philosoph-ical Conjuncture and Marxist Theoretical Research)这一重大问题。一方面,为了加深《保卫马克思》与《读(资本论)》业已建立的理论基础和影响;另一方面,旨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理论研究小组”。同时,阿尔都塞与几个精心挑选的学生组成小范围的封闭研究的“五人小组”(阿尔都塞和巴迪欧、巴里巴尔、杜浩、马舍雷四个学生),以通信的形式共同研讨写作,计划出版系统阐释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大部头著作《辩证唯物主义的要素》(Elements of Dialectical Materialism)。尽管由于68的来临,这一写作计划并没能最终实现,但在阿尔都塞的档案中却留下了400多页阿尔都塞与几位学生之间的交流笔记,成为见证阿尔都塞和阿尔都塞主义思想构形的重要依据。

  


1968后,同样存在着一个与公开的官方说教者形象截然相反的阿尔都塞,这个阿尔都塞在忙着与学生们进行一项旨在延续68“五月风暴”革命精神的意识形态理论研究。一方面,由老师阿尔都塞负责提供有关意识形态的元理论支撑。1970年,阿尔都塞公开发表了《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一文。然而,直到阿尔都塞遗稿问世之后,人们才发现,这篇文章只是阿尔都塞本人当时从已经几近完成的更为庞大的文本中截取并处理过的一个特殊的“蒙太奇拼接”。阿尔都塞这部分更为复杂和庞大的手稿,于1995年以《论再生产》(Sur la reproduction)为题在法国整理出版。另一方面,学生们进行一项更为实证的有关法国学校系统的意识形态调查。阿尔都塞期望能够通过解释反抗运动出现的新形势,在法国创立起以“阿尔都塞”命名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原创学派。尽管这项合作并没有能够以最终设想的形式完成,但无论对阿尔都塞,还是以巴里巴尔、马舍雷为代表的几个学生来说,这一合作对各自的理论思考都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对阿尔都塞及其学生精彩而又复杂的思想史关系的分析与回顾,不仅会为我们重新理解阿尔都塞的思想打开很多从前未被关注的线索和路径,还将为进入今天正火热进行的有关“后阿尔都塞时代”法国激进思想的探讨做好充分的准备。


文章原载于社会科学报第1471期第6版,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相关文章

马克思的开放性批判:无论理论还是实践,斗争才刚刚开始! | 社会科学报

趣谈 | 马克思说:年轻人,要做一个不屈不挠的“斗战胜佛”!

回答“时代之问”,马克思主义破解了这四大“谜团” | 社会科学报

社会科学报

做优质的思想产品

官网

http://www.shekebao.com.c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