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一部电影如何成为种族偏见的“蓝本”? | 社会科学报
如果一定要选出好莱坞影史上最值得骄傲的一部影片,《乱世佳人》恐怕当之无愧会成为首选。这部根据美国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畅销小说《飘》改编的史诗风格爱情影片,被认为是好莱坞电影黄金时期的巅峰作品,魅力贯穿了整个20世纪。
1936年,十年磨一剑的小说《飘》终于问世。好莱坞制片人大卫·谢尔兹尼克花5万美元买下了拍摄权,并先后动用十八位编剧将这部三卷集的小说改写成了电影剧本。影片当年耗资400多万美元,历时三年半完成,其间数换导演,最终银幕上出现了60多位主要演员和9000多名配角演员。1939年12月15日,也就是七十六年前,该片在原著作者米切尔的故乡亚特兰大的路易斯大剧院举行了声势浩大的首映礼,随后便轰动了全美国和整个大洋彼岸。
电影透露出种族主义倾向
可是即便如此,“这是一部充满争议的影片”的事实仍然无法被忽略。《乱世佳人》的大背景设置在美国的南部战争期间,当时就有批评家们指责影片有美化南方蓄奴制的嫌疑。它的种族主义倾向尤其令人不安,种族间的紧张局势从戏里延伸到了戏外,甚至扩展到首映式上。因为当时的乔治亚州有着种族隔离制度,所以影片的黑人演员被禁止参加在亚特兰大的首映式。
《乱世佳人》中的角色设定带有明显的刻板印象,黑人角色不是奴隶就是女仆。黑人剧作家卡尔顿·摩丝(Carlton Moss)将该片与同样以南北战争为背景的电影《一个国家的诞生》相比,指出“与前者那种直接的种族攻击相比,《乱世佳人》好不到哪儿去,不过是更安静地躲在背后诽谤美国黑人罢了。”芝加哥卫报补充评论,“这是对美国黑人使用恐怖武器。”
当时全美不少城市曾出现游行示威,公开反对这部电影。女演员海蒂·麦克丹尼尔斯凭借《乱世佳人》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女配角,成为历史上首位赢得奥斯卡“小金人”的非洲裔演员。不过由于乔治亚州的种族隔离制度,她以及其他黑人甚至都无法与其他影星一同参加该片在亚特兰大的首映礼。
加拿大作家史蒂芬·马尔什(Stephen Marche)在美国时尚杂志《时尚先生》中写道,《乱世佳人》对美国黑人的描述至今仍然让这部电影麻烦缠身,部分原因是时至今日,美国的种族歧视仍然很普遍。
种族歧视的不堪描述提供了蓝本
由于影片巨大的影响力,原著《飘》也大获关注,特别是在作者米切尔生活的亚特兰大。但是影片对美国内战前南部地区的赞颂让不少评论家尤为反感,他们认为这限制了人们对种族的看法。
“尽管在美国人的生活中,七十多年的历史足以构成几个不同的时期,但是却不足以消灭这个国家一直以来的偏见。”马尔什说,“从很多方面来说,这部电影为美国文化中对种族歧视的不堪描述提供了蓝本。”
在《飘》的原著里,还存在大量政治上、社会地位上、以及人格上对非洲裔美国人的歧视。
“当时的北佬,对南方似乎怀着宗教般的狂热的仇恨心理,被解放者局里掌权的又全是些寡廉鲜耻的冒险家,在他们的纵容下,一些从来是在田里干活的黑奴,很快就爬上了重要的位置。”
通过这段文字,可能一部分人认为,作者的描写只不过还原了美国那段特殊的历史,原著是对历史的还原和加工。
可在原著中,文字对黑人的侮辱却是全方位的,例如:
那个缅因州女人指着给思嘉赶车的彼得跟她的同伴说:“瞧那老黑鬼,那副模样,简直像只蛤蟆”,她咯咯笑起来“,我敢说他在你们家一定是只老爱畜吧?你们南方人就是不懂得怎样对待黑人,把他们全给宠坏了”……
“你以为我会把孩子交给一个黑鬼吗?”缅因州的女人喊道“,我要一个可靠的爱尔兰女孩子。”“
上帝,不,我家里绝不要黑人。亏你想得出来!”
“我见到他们那样子就讨厌,别说把我的小宝宝交给她们了。”“……我一见到黑人就觉得厌恶,更不用说信任他们了。”
由于“上梁不正下梁歪”,忠于原著的《乱世佳人》中所或明或暗的种族歧视,一时成为了愤怒公众舆论的靶子。
图为1936年来自纽约布鲁克林的信,有人建议塞尔兹尼克不要拍这样一部“歧视黑人的电影”,这将鼓励类似三K党之类的组织。原著小说中对黑人的刻画以及美国重建时期的看法,让这部电影从开拍开始就备受争议。塞尔兹尼克想要忠于原著,但最后电影不得不省略与三K党有关的情节。
歌颂女性主义
除了种族歧视的“原罪”,不得不说的是影片刻画了斯嘉丽·奥哈拉这样一个与时代背景格格不入的现代独立女性,这还是相当进步的。
斯嘉丽身上表现出来的叛逆性和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精神,显示了她自我意识的觉醒、增强和对自主权的追求。在战前、战时和战后,斯嘉丽女性意识的体现都充分揭示了其不屈不挠、勇敢坚强、不轻易认输的性格。战前,她抛弃了传统淑女应有的礼节和矜持,敢爱敢恨,不顾一切地追求自己的爱;战争期间为了生存,她摒弃了贵族小姐的娇气和风度,勇敢地担当起保护家人的职责;战后又勇敢地冲破女性身上的种种枷锁,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
的确,斯嘉丽生活在19世纪60年代,但是正如许多评论家注意到的,她的果决和独立精神,却很有现代女性的影子。毕竟,这是一个结过三次婚仍然充满热情的女人,不自暴自弃,就算最后眼看着白瑞德离她而去,仍然不忘喊出“明天又是崭新的一天!”
白瑞德的扮演者克拉克·盖博摆拍“为电影签合同”的镜头,制片人塞尔兹尼克站在最左边,而米高梅电影制片公司总经理路易斯·梅耶则坐在右边。
参考来源:澎湃新闻、美国CNN网站
图片、内容源自网络,本文不代表社科报观点
这里是《社会科学报》微信公众平台。
欢迎关注,分享。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社科报网站已入选全国七家理论传播重点网站名录,并成为教育部成果信息发布的官方平台。
《社会科学报》电子报正式上线。
点击http://www.shekebao.cn/
免费注册阅读!欢迎投稿至skb.skb@163.com
搜索微信公众号shehuikexuebao
长按识别二维码
立即添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