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道路自信 直面未来挑战——“对标SpaceX”的思考
推动中国航天从封闭到开放,从输血到造血,实现从单一产业向多产业综合构建的引领性产业系统的转变,从而深度融入社会经济发展大系统,构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大航天经济时代。这是我们对标SpaceX时应该具有的视野和站位。
坚持道路自信 直面未来挑战
——“对标SpaceX”的思考
文 | 刘雨菲
速读目录:
一、坚持道路自信:比较的基本原则
二、简单类比不能体现中国航天的发展逻辑
三、和SpaceX怎么比?比什么?
去年岁末,一篇名为《自觉增强忧患意识,加快建设航天强国》的评论引发了不小的震动。
文中直言:“对标SpaceX,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在发展理念上、科研生产模式上、关键核心技术上、质量效率效益上存在明显差距和不足,整体上大而不强、大而不优,与在航天领域率先实现强国目标还相去甚远。”
尤其令人关注的是,文章的发布者正是航天科技集团自己,有评论表示,作为中国航天代表的国家队企业主动表态对标美国民营商业航天企业,并且诚恳直言存在明显差距,应该说是近年来少见的。这种自我剖析的勇气和直面问题的态度是值得嘉许的。但也有观点认为,将中国航天的代表性企业与SpaceX进行这样的对比既不全面,也不客观,没有真实反映中国航天的进步与成绩,反而放大了差距和不足,是有欠深度思考,甚至带有一定情绪化的自我否定。
两种看法似乎都有一定道理。对于中国航天而言,反思与批评固然不可少,对标国外先进航天企业也是题中之义。但,自我批评不是自我否定,过犹不及,对中国航天的社会形象和社会评价可能也会产生负面影响。
从这个角度讲,许多人对这篇评论并不完全赞同,也是可以理解的。
那么,如何看待这样的争议?实际上,二者分歧的实质不是能不能比,而在于怎么比?比什么?角度、视野不同,认知自然也就不同。
我们不妨试着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一些探讨。
从全球航天发展的格局和态势来看,近年来,有两个大的背景,一个是商业航天蓬勃兴起,逐渐成为全球航天发展的基本趋势,其中的典型代表就是SpaceX。二是中国航天近年来发展迅猛,正逐渐缩小与美国的差距,成为其在航天领域最大的挑战者,而包括航天科技集团在内的航天央企则是主要力量。
就此而言,中美航天呈现出两种不同的发展路径。
中国依然采取国家航天为主导的发展模式,但同时加快推动商业航天的发展。中国航天有着自身的历史沿革,发展主要依靠科研和国家战略,管理方式更加严格,更看重技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相对而言也就会显得更稳健一些。
美国则采取以商业航天为主导的发展模式。大力扶持SpaceX等新兴商业航天力量,并将商业航天作为美国航天发展的战略方向,逐渐呈现国家航天商业化的趋势。SpaceX等新兴商业航天的风格则相对激进,但风险更高。
两种路径孰优孰劣,难以一概而论。
从中美航天整体的力量消涨和格局变化来看,中国航天无疑进步更快,成就更多,与美国的差距越来越小。即便马斯克也对中国航天取得的成就和高效发展赞赏有加。但也不可否认,从局部和个体而言,美国的商业航天和SpaceX的发展则更为迅猛,SpaceX等商业航天新势力正逐渐成为美国应对中国航天越来越猛烈的冲击的主要力量。
可以说,两种路径,都是基于各自具体情况做出的最佳选择。不同的路径,意味着不同的模式、不同的体制、机制。同时,两种路径共同的指向就是国家航天与商业航天的融合,在此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SpaceX的发展,离不开美国国家层面的全方位支持;而中国,则在加速商业航天的推进和布局,并将SpaceX作为一个重要的参照。
路径不同,并不意味着水火不容,相反,双方都在从对方汲取营养,通过剖析、借鉴,学习其长,补己之短。
因此,谈到对标,我们首先要坚持道路自信,并基于中国航天发展的自身特点和独特性,在历史的经纬、现实的观照、未来的方向这三重框架下加以考察,得出更全面、客观和深入的判断。这是我们在与SpaceX进行比较时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
为什么我们说,对标SpaceX,不能做简单的类比。根本原因在于,中国航天有着自身的发展逻辑。
从中国航天的历程来看,数十年来已经走出了自身独特的发展道路,不仅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而且拥有了完备、独立的航天业制造、研发和人才体系,建立了强大的航天基础设施和完整的航天产业链条,奠定了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与此同时,也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经受了实践证明的理念体系。
作为中国航天主要力量的航天央企,从一开始就承担着国家战略性任务。国家战略有国家战略的考量和评价体系,航天央企在承担国家重大任务时,经济效益从来都不是考虑的主要因素,不可能以商业化标准来衡量。因此,在发展理念、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上,难以和以商业目标为追求的SpaceX进行简单类比。
其次,航天央企兼具事业和企业双重属性,这是由其历史发展和现实地位所决定的,因此,它不完全具备普通企业所拥有的相关运营权和自主权,而受到一些限制,这些限制不可避免会造成效率和速度上的损失,但在持续性和可靠性上又具有一定的优势。
第三,在经营机制上,尤其是成本和经费的管理上,并不完全按照市场规则来进行,而有自己的一套运行体系。例如:在元器件的选择上,性价比不具备优先选择权,而主要是以质量为标准;就企业的经营而言,投入产出比也不是最终考虑因素等等。
与完全企业化运行的SpaceX相比,航天央企不同的体制和机制,不同的目标诉求和运行逻辑,让很多方面,目前无法进行简单类比。
毋庸讳言,我们现行的体制机制乃至其他的方方面面,肯定有不少问题与不足甚至弊端,这是应该承认的。比如,长期以来形成的路径依赖造成的系统惰性,事业化管理下的行政体制造成的市场化程度不够,创新激励机制不足等等。但不能否认,这样的体制机制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具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对于国家安全、国家形象和民族自豪感、地缘政治博弈以及产业基础建设等方面都有着极大的意义。也正因为如此,航天在社会大众中有着极高的声誉和影响力,更是中国在高科技领域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典范。
实际上,将SpaceX作为参照和目标,并不是一个新话
题。在商业航天领域,早就有人提出了“中国为什么出不了SpaceX”,“谁能成为中国的SpaceX”等一系列问题,并引发热烈讨论。但在经历了对SpaceX的追崇后,回归于冷静理性的中国商业航天界达成了一个共识,那就是:在现阶段,美式的以SpaceX为代表商业航天模式,不一定是中国的国情能够适应的;中国必须在自己的产业基础上,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商业航天。
应该说,这是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
当我们在与SpaceX进行对比时,不能脱离历史所形成的框架和背景,更不能将历史积淀下来的宝贵财富弃如敝履,这不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精神。因此,问题的实质不是能不能比,而是怎么比、比什么?
有几个方面是需要强调的。
其一,国家航天与商业航天的融合和新型举国体制在航天业的推进。
美国以SpaceX为龙头,以商业航天为主导推动国家航天与商业航天的融合,并在此基础上重新建构了美国航天的举国体制。换句话说,SpaceX的成功是举全美国之力。
中国则采取以国家航天为主导推动国家航天与商业航天的融合,并以此推动航天领域新型举国体制的建设。但就目前而言,基于航天业整体的市场化、商业化要素不足,传统举国体制向新型举国体制的转变尚需时日。就此而言,我们应该大力扶植市场化和商业化程度较高的商业航天龙头企业,形成国家航天与商业航天两翼齐飞的产业格局及相互融合、推进的良性竞争环境,共同推动新型举国体制的构建。在这方面,中国的造船业是一个很好的案例和样本。
其二、科技的创新和技术的进步。
无论是什么机制或体制,科技的创新和技术的进步都是追求的目标。目前,SpaceX确实在很多技术和创新上领先于我们,这是需要正视并努力追赶的。但同时也要看到,科技的创新和技术的进步要建立在自主、适合自身特点的基础上。
其三、在航天产业化进程和“大航天经济”的构建上。
我们需要承认一个事实,尽管中国航天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就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影响而言,还远远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和作用。从这个层面来讲,我们与美国航天的差距,从根本上不是与航天央企与SpaceX在具体战术层面的差距,而是在航天投入与产业化、航天经济的广度与纵深度的差距。
美国为什么能够产生SpaceX,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以“军民融合”“寓军于民”为双轮驱动,大力发展商业航天,使航天产业日益成为涵盖政治、军事、经济、科技、文化的多层次、多功能,具有开放性、扩展性的复合经济形态。同时还形成了发达的航天文化产业,共同构成了规模化应用市场、大众化消费市场、社会化文化市场为支撑的航天经济全形态。
反观中国航天,长期呈现为国家任务为主导的较为单一的产业自循环体系,与社会经济各系统的市场化、商业化、社会化联结和融合不足,呈现出体制内体制外、产业内产业外的区隔,一方面导致航天业对社会经济的牵引和驱动作用体现得不明显;另一方面也阻碍了经济、科技、社会发展的成果更多地、不受限制地引导到航天领域的发展上来。
一言以蔽之,就是要推动中国航天从封闭到开放,从输血到造血,实现从单一产业向多产业综合构建的引领性产业系统的转变,从而深度融入社会经济发展大系统,构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大航天经济时代。
这也是我们对标SpaceX时应该具有的视野和站位。
简要分析。最后,还是分享一位智者的话,作为本文的结语:
风物长宜放远量。比较航天不要只看到航天,要把时空拉开来看,方可预见未来。
天下大势,浩浩荡荡;天下霸主,都不是比出来的。扎扎实实的干,才是硬道理。当下的手机、电视、冰箱等等,各位第一时间想到的会是哪些企业?同样,二十年前,谁想到会有SpaceX?二十年后,商业航天又将是怎样的景象?
也许这是我们要破解的。
混合所有制模式:新型举国体制在商业航天发展中的逻辑演进和实践路径(之一)
>>>
充满激情的新时代,
充满挑战的新疆域,
与踔厉奋发的引领者,
卓尔不群的企业家,
一起开拓,
一起体验,
一起感悟,
共同打造更真品质,
共同实现更高价值,
共同见证商业航天更大的跨越!
——《太空与网络》,观察,记录,传播,引领。
>>>
·《卫星与网络》编辑委员会
高级顾问:王国玉、刘程、童旭东、相振华、王志义、杨烈
· 《卫星与网络》创始人:刘雨菲
· 《卫星与网络》副社长:袁鸿翼,王俊峰
· 卫星与网络各分部:成都分部负责人:沈淮长沙分部负责人:宾鸿浦西安分部负责人:郭朝晖青岛分部负责人:江伟· 卫星与网络总部负责人:农燕· 会议活动部负责人:乔颢益、许克新、董今福· 投融资及战略层面合作:刘雨菲· 本平台签约设计公司:一画开天(北京)文化创意设计有限公司· 航天加(深圳)股权投资基金管理负责人:杨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