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商业火箭,想说爱你不容易——(一)中途夭折的商业火箭起步之旅

宇宙工程师 太空与网络
2024-09-05

商业火箭的起步需要传统火箭工业的技术扩散。但这还远远不够,资金与市场是更关键的问题。


独家专题

《商业火箭,想说爱你不容易》

出品 |太空与网络

文 | 宇宙工程师


专题目录
01

第一次浪潮:中途夭折的商业火箭起步之旅

02

商业火箭的第二次发展浪潮:难以复制的SpaceX

03

现实与挑战:中国商业火箭未来之路怎么走?

下滑至页面最下端,进入合集,可阅读完整专题文


引言

2023年11月2日,马斯克在X.com社交平台宣布,SpaceX和星链/Starlink均达到正现金流。引发全球航天界特别是商业航天领域的强烈关注。

马斯克没有说大话。进入2024年3月,随着各种数据的披露,SpaceX2023年度的经营状况得以完整呈现。

综合各种公开信源显示,2023年,SpaceX迎来了经营转折点,全年总收入87.21亿美元,其中发射收入35.09亿,星链收入41.78亿,并实现了创立以来的首次年度盈利。应该说,这是一份令人鼓舞的的成绩单,特别是对于长期陷于亏损泥潭和财务困境的众多商业火箭企业,不啻于一剂强心针,看到了未来发展的希望与曙光。

同样也在3月,曾经风光无限的商业火箭公司Astra正式宣布私有化。Astra公司三年前通过SPAC方式借壳上市,估值曾高达21亿美元,一时风头无两。但现在的估值仅剩1125万美元,约为最高估值的千分之五左右。这家公司此前试图出售资产续命未果,私有化便成为避免破产的唯一选择。

同为商业火箭企业,SpaceX的意气风发和Astra的落寞窘迫,形成了鲜明对比,商业火箭的前景也因此更显扑朔迷离。

但是,如果我们将视线转向商业火箭的整体发展状况,Astra公司的遭遇似乎更具普遍性,也更真实地体现出商业火箭面临的现实困境。事实上,目前全球商业火箭企业,能够盈利的只有 SpaceX等寥寥数家,其余绝大部分还处于“叫好不叫座”的艰难图存中。

那么,商业火箭的未来究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顿迷茫,还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开朗?

对此,我们不妨从商业火箭的发展历史、现实状况和未来走向等几个维度进行简单的梳理和讨论。




第一次浪潮:中途夭折的商业火箭起步之旅


(一)初登舞台的商业火箭

早期的运载火箭从战略弹道导弹衍生而来,具有“高技术、高风险、投资大、回报低”等特点,传统上由各国政府主导和掌控。但随着商业航天的出现,商业公司开发的运载火箭也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时至今日,由于SpaceX猎鹰火箭的巨大成功,让商业火箭一时炙手可热。

但如果认真梳理商业火箭的成长史,可以发现,商业火箭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而是一波三折,甚至举步维艰。其间,成功者寥寥,而失败者众,可谓白骨累累。

商业火箭的发端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最早研制运载火箭的商业公司,是1974年成立的德国OTRAG公司,但令人遗憾的是,OTRAG的火箭并未成功。

图 OTRAG的第一次发射,点火时偏离了轨道

因此,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商业火箭企业,实际上是成立于1980年的美国太空服务公司(SSIA),它成功研发了大篷车/Conestoga I火箭,第一级使用民兵I固体洲际导弹的第二级发动机,加上小型二三级固体发动机。大篷车I火箭于1982年9月9日发射越过卡门线。但太空服务公司也没能笑到最后,1995年该公司进行了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轨道发射尝试,随着大篷车1620火箭在发射后爆炸,公司即吿破产。

图 大篷车1620发射现场和飞行失利

1982年成立的轨道科学公司则后来居上,它收购了亚轨道火箭厂商太空数据公司,同时获得了美国空军退役的固体弹道导弹技术,研制出了飞马座/Pegasus空射运载火箭,并于1990年4月5日首发成功。飞马座是第一种由商业公司研制发射的轨道级运载火箭,作为商业火箭的先行者相当成功,自1990年以来进行了45次发射,其中40次获得成功。后来,轨道科学公司还以退役的和平卫士洲际导弹为基础,继续研制出当时最大的固体运载火箭——米诺陶/Minotaur系列火箭。各型米诺陶火箭累计执行了24次航天发射任务。

图 飞马座火箭

与此同时,美国政府和民间对商业火箭发展的热情也日益高涨。1983年里根总统发布第94号国家安全决策指令,鼓励一次性运载火箭的商业化。1984年美国国会通过《商业太空发射法案》,鼓励商业发射公司的发展。随着法律障碍的逐渐扫清和扶持政策的陆续出台,美国商业火箭迎来了上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末的第一次发展浪潮。

这一时期,新创商业发射公司不断涌现。商业发射的概念更是五花八门,层出不穷。

1993年,Kistler航天公司成立,曾参与“阿波罗计划”并被誉为航天飞机之父的George Mueller加盟,雄心勃勃的开始研制K-1火箭。K-1火箭是一种完全可重复使用的商业运载火箭,第一级使用3台苏联时代研制生产的NK-33发动机,分离后动力返回发射场,使用降落伞和气囊着陆回收,总体概念十分新颖和先进。

图 Kistler K-1火箭

1997年,美国银行家安德鲁·比尔创立了比尔航天公司(Beal),先后开发BA-1和BA-2火箭。BA-2二级火箭使用过氧化氢和煤油做推进剂,发动机都采用挤压循环方式,一级发动机BA-3200推力14100千牛,二级发动机BA-810推力3600千牛,这个970吨重近地轨道运力17吨的火箭,可以说是冷战时期“大笨箭”(Big Dumb Booster)思想的延续。

老牌火箭厂商也不甘落后,马丁公司推出了商业大力神3火箭,麦道公司推出了德尔塔3火箭,洛克希德公司则推出了雅典娜固体火箭。


(二)戛然而止的发展之路

然而,这一繁荣景象在2000年左右戛然而止。表面上的原因是NASA在这一年启动了航天发射倡议(SLI),开发新一代发动机和复用航天运载器,断绝了商业发射公司承接NASA发射任务的可能,导致比尔航天公司以及Kistler航天公司先后夭折:2000年比尔航天公司停止运营,2003年Kistler航天公司申请破产保护。

但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还是商业发射市场的发展远远不及预期,商业火箭公司的生存极度依赖政府和军方的订单。在这一轮商业发射公司浪潮中,只有轨道科学公司硕果仅存。

商业火箭早期发展举步维艰,其实相当正常。运载火箭作为高科技产品,研发耗资耗时,投入极大,而风险又极高,远非一般投资者能够或者愿意承担。同时,商业火箭的技术、市场、人才乃至基础设施大都由政府或军方掌控,民间商业发射市场需求又极小,难以形成维持生存和发展的商业闭环。

例如,商业火箭的先行者OTRAG公司,它的多级火箭由6米长、27厘米直径的通用火箭单元(CRPU)并联而成,CRPU是使用硝酸煤油作为推进剂的小型液体火箭,OTRAG公司试图通过小型火箭降低研发难度和复杂度,但进展很不顺利,最终无疾而终。

图 Percheron单模块静态点火爆炸

太空服务公司也是如此,他们研制的第一款火箭名为Percheron,同样是模块化设计,每个模块长11.5米,直径1.2米,使用挤压循环的煤油发动机,希望通过降低技术难度减少研发成本,但1981年单模块地面点火测试爆炸后,该公司只好转向美国空军的民兵I导弹发动机技术。可以说,对于早期投身商业航天发射的先行者而言,如果没有传统火箭公司的帮助,甚至造不出真正的运载火箭。


(三)资金、市场决定生死存亡

很显然,商业火箭的起步需要传统火箭工业的技术扩散。但这还远远不够,资金与市场是更关键的问题。

太空服务公司创建后获得600万美元的投资,成功研制出大篷车I固体火箭。大篷车I火箭不仅飞过卡门线,弹道顶点高度还达到了313公里,这一成功鼓舞了美国国会通过1984年商业太空发射法案,但要研制具备轨道发射能力的运载火箭,还需要更多的投资。公司创始人汉纳(Hannah)预计大篷车300运载火箭的研制至少需要2000万美元,尽管美国政府提供了立法和政策支持,但由于当时航天飞机搭载卫星发射的价格较低,加之人们对商业遥感卫星市场普遍持怀疑态度,商业发射几乎无星可射,融资也就相当困难。

面对市场乏力和融资艰难的双重压力,太空服务公司不得不沉寂多年。直到1990年NASA招标发射微重力实验的小型运载火箭,选中了大篷车1620火箭,太空服务公司才重振旗鼓。但也仅是昙花一现。随着1995年大篷车1620火箭发射失败,公司再也无力支撑,随即宣告破产,彻底退出了商业火箭的舞台。

既缺资金又缺技术,更无市场支撑,惨淡出局也就毫不意外了,作为早期商业火箭公司中的佼佼者,太空服务公司的遭遇是具有相当的代表性的。

相较之下,轨道科学公司能够硕果仅存并非偶然。

1982年轨道科学公司创立时,德州商人Sam Dunnam和石油商人Fred C. Alcorn就提供了资金支持,公司财力较为雄厚。同时,轨道科学公司的业务也没有完全局限在火箭领域,早在1985年,它就得到NASA的合同,提供最多4个轨道转移级飞行器;1987年,使用低轨道卫星远程搜集数据,萌发了建设Orbcomm星座的创意;1988年,收购亚轨道火箭的领头羊太空数据公司,加强了火箭研制实力。轨道科学公司还具备卫星研制能力,1987年论证飞马座火箭商业可行性时,主要业务就是发射本公司Orbcomm通信卫星和OrbView遥感卫星。轨道科学公司和固体火箭供应商大力神(Hercules)航天公司各出资3000万美元,联合进行飞马座火箭的研制,NASA也向轨道科学公司提供了很多帮助,包括前5次发射以成本价提供B-52母机,以及火箭首飞发射飞马座卫星的合同。

图 飞马座火箭及B-52载机

毫无疑问,轨道科学公司飞马座空射火箭的成功,既有资金实力雄厚的因素,也有自身的商业发射需求,更离不开美国军方和NASA的大力扶植。但即便如此,高昂的价格依然成为其获得更大发展的主要障碍。

原版飞马座火箭发射价格高达600万美元,2019年飞马座XL火箭发射NASA的ICON卫星时,更是创下了5630万美元的价格记录(火箭LEO运力约450千克,发射成本合12.5万美元/千克)。无论当年还是现在,飞马座空射火箭的单位发射成本都远远高于传统火箭,它的优势更多在于空射方式和小固体火箭具有的发射灵活性,这一独特的市场定位,是飞马座空射火箭获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但这是相当小众的市场优势,只能算作一个特殊的个案。

而其他的商业火箭公司,如比尔航天公司以及Kistler航天公司,不幸遭遇上世纪90年代商业通信卫星的退潮,火箭尚未研制成功就失去市场空间,公司先后破产实在不足为奇。

商业发射市场的低迷,不仅使大多数新创商业火箭公司夭折,也让老牌公司推出的大力神3、德尔塔3和雅典娜等商业火箭也随之迅速偃旗息鼓,还影响到洛马公司和波音公司研制的新一代运载火箭。美国空军渐进一次性运载火箭(EELV)项目推动研制了宇宙神5和德尔塔4火箭,它们在研制阶段着眼于商业发射需求建立了大产能的火箭生产线,结果实际发射需求远远不及预期,巨额投资的生产线导致EELV火箭发射成本极高。不仅让美国火箭退出国际市场,连美军和NASA都叫苦不迭。也为SpaceX公司廉价火箭的崛起打下了伏笔。

图 美国商业航天公司及典型型号简史(图片来源:理念世界的影子)

从商业火箭早期发展的经验和教训来看,商业火箭公司的成功,既要有充足的资金支持,还需要充分的技术外溢,更要有具有竞争力的价格;最重要的,要有满足生存和发展的市场。显然,在第一轮商业火箭发展的热潮中,这几个要素很难完全具备,艰难坎坷、甚至中途夭折也就在所难免。




敬请期待第二篇

《商业火箭的第二次发展浪潮:难以复制的SpaceX》


>End

>>>                 本文系“太空与网络”公众号原创,转载全文及引用核心观点至微信公众号或其它新媒体平台、及网站,请注明出处、公众号ID及作者。感谢支持有态度的媒体!
未按照规范转载及引用者,我们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部分图片难以找到原始出处,故文中未加以标注,如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
HISTORY/往期推荐



商业航天沙龙 | “南箭北星”,北京的商业航天版图缺了什么?



数字财富栏目 | 航宇微为何变“微”



混合所有制模式:商业航天领域推进新型举国体制的重要途径



坚持道路自信 直面未来挑战——“对标SpaceX”的思考



>>>   

充满激情的新时代,

充满挑战的新疆域,

与踔厉奋发的引领者,

卓尔不群的企业家,

一起开拓,

一起体验,

一起感悟,

共同打造更真品质,

共同实现更高价值,

共同见证商业航天更大的跨越!

——《太空与网络》,观察,记录,传播,引领。

>>>                                           

·《卫星与网络》编辑委员会

高级顾问:王国玉、刘程、童旭东、相振华、王志义、杨烈

· 《卫星与网络》创始人:刘雨菲

· 《卫星与网络》副社长:王俊峰

·  微信公众号(ID:satnetdy)团队
编辑:艳玲、哈玫,周泳、邱莉、黄榕、娜娜主笔记者:李刚、魏兴、张雪松、霍剑、乐瑜、刀子、赵栋策划部:杨艳、若㼆、李真子视觉总监:董泞专业摄影:冯小京、宋伟设计部:顾锰、潘希峎、杨小明行政部:姜河、林紫业务部:王锦熙、瑾怡原创文章转载授权、转载文章侵权、投稿等事宜,请加微信:15910858067商务合作;展览展厅设计、企业VI/CI及室内设计、企业文化建设及品牌推广;企业口碑传播及整体营销传播等,请加微信:13811260603杂志订阅,请加微信:wangxiaoyu9960
· 卫星与网络各分部:成都分部负责人:沈淮长沙分部负责人:宾鸿浦西安分部负责人:郭朝晖青岛分部负责人:江伟· 卫星与网络总部负责人:农燕· 会议活动部负责人乔颢益、许克新、董今福· 投融资及战略层面合作:刘雨菲· 本平台签约设计公司:一画开天(北京)文化创意设计有限公司· 航天加(深圳)股权投资基金管理负责人:杨艳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太空与网络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