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夜清垃圾!这支“45+特种兵”严守抗疫“最后一公里”
“我们的收运员太辛苦了,个个都是平凡英雄。一定要加强对一线人员的保障,任何物资先紧着一线。”晚上九点半,上海市固体废物处置有限公司党总支书记、执行董事包海宾,又准时来到嘉定基地集中居住区安全巡查。
上海城投集团旗下的上海环境集团固处公司是上海唯一医疗废物收运处置托底保障单位,承担全市医疗机构的医疗废物、各集中隔离点生活垃圾、港口集中居住点、国际航行船舶的涉疫垃圾收运处置任务。自3月1日上海出现本土确诊病例以来,23天内已累计收运医废9312吨,累计处置9487吨。其中,隔离点生活垃圾增速较快,几乎翻了一倍。
3月11日,在市生态局统筹下,上海环境集团启动医疗废物处置二级应急响应;3月17日,启动医疗废物收运二级应急响应;3月24日,又同步启动了医疗废物收运和处置三级应急响应。固处公司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核酸检测、居住管理、数据信息、安全防疫、建设保障、宣传报道等多个工作专班,压实责任链条,建好工作闭环。1000多名员工全部实行集中居住管理,吃住在浦东老港、嘉定朱桥等几个基地。
为确保全市医废的及时安全收运,固处公司127辆医废专用车全部投入运营,又紧急协调补充20辆厢式货车。白天收运常规医废和隔离点垃圾,晚上收运涉疫垃圾,也就是所谓的“白+黑”收运模式。疫情以来,这支平均年龄超过45岁的176人收运员队伍,每天工作量从两趟增加到三趟,常常是凌晨四五点出发,晚上十点以后回厂。
“关键时刻才知道我们的队伍有多强。” 到固处公司上任刚满一年的包海宾,最近常被身边人感动着。
“由于经常遇到各种紧急情况,收运员们有时一天只能吃上一顿饭,还要全程穿着尿不湿……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他们贡献着来自平凡岗位的力量。”医废收运团队负责人沈凤高说。
“若有战,招必回;战必胜,凯旋归。”医废分公司业务客服部员工方成中是一名入党积极分子,负责徐汇、静安、黄浦、普陀和金山5个区1250余家医院的合同签订和客户维护。这轮疫情以来,医废产量日益增加,他主动承担部分400热线电话的接听和协调解决工作。尽管家有刚满周岁的宝宝,但看到公司紧急招募收运员,有过医废车驾驶经验的他,主动报名夜间收运涉疫垃圾。从嘉定基地到老港基地,一来一回250公里,傍晚六点出发,次日凌晨一二点左右才能回来。休息4个小时,又要起床忙碌本职工作。像方成中这样,重操方向盘奔赴应急收运最前线的管理人员有6名。
老马识途,老兵识车。52岁的医废分公司车辆管理部王海忠师傅,在汽修岗位耕耘30多年,对不同型号的医废车辆心里有本账,练就了“一看二摸三试四听”的本事,通过发动机异响就能准确判断故障。为保障医废收运车“健康”穿梭全城,疫情以来他开启24小时“不打烊”模式,一旦需要,立即“武装”上阵,驾驶医废收运车驰援抛锚车辆。王师傅说:“我们就是车辆救护队和团队候补选手,随时待命、随叫随到,汽修、收运,哪里需要,我就去哪里!”
“除了收运压力,最大的担心是工作人员的感染风险。”为了让一线收运员休息好,嘉定基地紧急调运68个集装箱,还与第三方检测机构协调进驻厂区,确保收运员每天下班及时做好核酸检测。
公司管理人员晚上在办公室打地铺,白天本职工作外,还主动去集中居住点帮师傅们叠床铺被,端菜打饭。“他们在前线打仗,后方要做好服务和支援。”
上海城投集团表示,自2020年新冠疫情以来,上海加强医疗废物末端处置能力建设,已建成老港、嘉定、崇明“一南一北一岛”3个基地共计392吨/天的集中处置设施能力。3月以来,协同老港能源中心1000余吨/天的应急处置能力,全力保障全市医疗废物及时、安全、高效处置。
“请市民放心,我们全力以赴、精准施策、守牢底线,坚持做到医疗废物100%安全收运处置,医废作业人员100%零感染。”包海宾说。
来源:人民日报
上海战“疫”|全力以赴 尽锐出战 确保医废高效收运与安全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