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励志!当年不幸失去双臂的北仑男孩,考上浙大,留学英国,如今......

2017-06-07 北仑发布

当每一个喜爱读书的人有了一张安稳的书桌,生活就变得大不相同。高考,已走过了风雨40载,今天,又有千万学子将走进考场。与40年前一样,高考不仅意味着考生个人与家庭命运的转折,也是一个国家未来人才的积淀。

40年,有无数的高考“过来人”。岁月的磨砺,令他们拥有更深的感悟。他们坚信,知识改变命运,高考的意义与价值,“宛若初见”。


(王争近照,由受访者提供)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y0511ijhmlq&width=500&height=375&auto=0

1991年4月,年仅9岁的王争因为触电意外失去了双臂。在母亲“不要放弃”的鼓励下,王争学会了生活自理,学会了用脚和嘴写字,坚强地继续着学业。

2001年,王争以600分(文科)的优异成绩考入浙江大学,更成了中国第一个重度残疾经济学博士。2008年,王争赴英国诺丁汉大学留学深造,2012年9月学成回到宁波,成为宁波诺丁汉大学经济学助理教授。如今,他在英国德蒙福特大学(De Montfort University)执教,教授的是国际贸易课程。

早年的梦想已然实现。回想当年高考,王争依然能感受到那份超常的紧张与压力。


那年高考,他在“隧道”里看到了光

(爱笑的王争,资料图片)

“高中的基调是灰色的,那是我和家人比较迷茫的阶段。”1997年,王争进入北仑中学念高中。当其他同学一门心思为了读书考试而努力的时候,王争忐忑不安地给北京大学写了一封信,询问北大有没有可能录取一名身体有障碍的学生。

按照政策,北京大学客观又残酷地拒绝了。“当头一棒吧。”王争说,在自己看来,北京大学是人文社科类大学的标杆、自由开放的代表,如果连北大都不行,其他学校还能怎样?挥之不去的阴影盘踞在王争的心头:高考会不会变成“竹篮打水一场空”?

在整个高中阶段,王争都尝试着联络大学。到了高三的下半年,父亲王相朝更是精心整理了王争的资料,一包包地寄往国内有点名气的大学。王争已记不清父亲寄了多少资料,有的如石沉大海,有的给了回复明确拒绝。有时候,父亲索性不知会王争,免得影响他的情绪。一直捱到高考,王争都没收到一个好消息。“压力很大,有很多顾虑。”王争说,支撑自己走下去的信念是,将自己唯一能做好的那部分做到最好。


高考时的紧张,至今还记得

进入高中阶段,王争已明确自己喜欢人文社科类专业。因受身体方面的限制,他对高考产生了超常的期待,这也给他带去了难以想象的重压。

“不能开车,也不能从事体育运动,我只能做力所能及的事。”王争回忆说,自己失去了双臂,只有在学习上超过别人,才有可能弥补人生的缺憾。

2001年,高考是在闷热的7月举行的,考场教室后边放了一盆盆冰块。王争享受的唯一“特殊待遇”是:允许带一条白色小毛巾进考场。

首场考语文,写名字的时候,王争写了两遍才写好。考数学时,他觉得自己处于一种机械答题的状态。考试期间,或许身体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紧张,他甚至出现了腹泻症状。

回想起来,王争对当时的高考成绩并不满意。他觉得,紧张和压力终究干扰了自己的发挥。不过,600分已是十分优异的成绩。然而因为体检不合格,他的档案被挂了起来。

为了能让儿子上大学,父亲王相朝多次找到省、市残联及高招办等有关领导,并7次到浙江大学请求学校录取。一次偶然的机会,时任浙江大学校长的潘云鹤看到了王争的自述材料,破格录取了他。当大学录取通知书送到家中时,母亲唐惠珍喜极而泣。

正如王争在自述材料中“承诺”的那样,只要能上大学,自己不会要求任何特殊照顾。大学期间,他曾多次拿到奖学金,并朝着“大学老师”的梦想一步步前进。


如今实现了不敢“轻言”的梦想

辗转联系上王争,靠的是网络,微信和skype,他都用得很熟络。手机触屏比较小,记者想象不了他如何使用。王争笑着告诉记者:“可以用电容笔呀。”

在王争执教的大学里,每一届都有身体有障碍的学生。比起当年,王争觉得现在的自己更多了一份磨砺之后的从容。经历了高考,进入到一个新的平台,一切似乎变得容易多了。

王争以足代手娴熟操作电脑

王争说,如果高考落败了,他还是会坚定不移地朝着考取文凭的方向努力,或许是自考,绝对不会放弃。“但是通过高考进入大学,给了我一个崭新的平台,丰富多元的学习资源,言传身教的老师,热心友善的同学,这些都是通过啃书本自学不可能拥有的珍贵东西。”

王争认为,高考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对自己而言尤其如此。倘若没有高考,没有进入大学,王争觉得自己不会去“奢望”年少时的梦想——当一名大学教师。那曾是他不敢轻言的梦想。“高考之后的每一个阶段,都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也有不少运气的成分,才有了现在的自己。”王争说,熬过了高中那一段时光,经历了高考,就像人长时间在隧道中行走,突然见到了光。

高考过后,无论在什么阶段,他都会有意识地去关注与残障学生相关的高考政策。2003年以后,大学招生对身体要求的限制放宽了,有更多的残障学生圆了大学梦。王争希望他们能在这条路上走得更顺畅。

嘴巴替王争分担着更多的“责任”

现在,王争已成为英国著名大学的教师,和家人一起在国外打拼。他对现状表示满意:物质上不会太富有,但思想自由度大,可以尽情地探究社会、经济的规律。提到未来,他笑着说:“把眼下做到最好,未来谁知道呢?


(北仑发布综合编辑,图文来源:宁波晚报记者李臻文/摄 记者徐叶照片由王争本人提供,视频来源:北仑广电,部分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猜你喜欢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高考,来说说你的高考记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