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北仑高塘小学胡老师,剪纸剪出了大名堂!

北仑发布 2021-10-01

1

一开始

从学生那学习剪纸

胡维波老师,从小在北仑港海边长大。在她的印象里,剪纸就是春节时奶奶剪出的那一个个贴窗上的红双喜,是童年家乡村子里家家户户表达喜悦的方式。印象里,在新碶,每个自然村都有会那么一些剪花样的女红巧手。说到“新碶剪纸”,它以传统题材为主,运用传统的谐音、寓意、象征等方法,寄托人们对吉祥、美好生活的向往。如莲花、金鱼、鲤鱼等图案寓意“连年有余”“年年有余”;松柏、仙鹤、仙桃等寓意“松鹤延寿”;万字结、如意寓意“吉祥如意”。 


很幸运,胡老师童年的记忆很快变为成年后工作、生活的一部分。上世纪80年代中期,北仑区文化部门开始有意识开展剪纸“抢救”与普及工作,学校也随着素质教育的兴起开始培养学生的剪纸兴趣。1988年,高塘小学决定选择“剪纸”作为学生的课余兴趣教学活动。1998年,学校正式开设剪纸课,把它列入学生的课程表。

胡维波参加“山海风情”——全国十一地文化馆大联动暨优秀民间美术(工艺)作品联展现场剪纸表演

1998年,胡维波老师已经在高塘小学任教了两年的语文。1999年,北仑区有个教师文艺作品展览,顾维波老师上交的剪贴画成绩不错,当时的校长就对她说:“你的手这么巧,就去当剪纸老师吧!”语文老师去教剪纸?没教过?因为学校剪纸的严老师退休了,胡维波老师只好硬着头皮走上了剪纸教室的讲台。


胡老师还清楚地记得,第一堂课,她把其他剪纸教师给的剪纸样品贴在黑板上,有点“虚张声势”地问已经学过一段时间剪纸的学生:“这个怎么剪?”好在很快,有几名学生说“会”。接下来,胡维波老师就和不会的学生一起当起了“学生”。胡老师说,最初的剪纸技巧真的是从学生那里学来的:剪去黑色部分还是白色部分?如何把线条刻得流畅?刚开始时,胡老师琢磨的仅仅只是刻纸技巧。同时,为了不露怯,在接下来的岁月里,胡老师开始到处学艺,向其他剪纸教师学教法,跟当地的传承人学传统技法,走出去看各种剪纸展览见识他人创作手法,参加全国非遗高端研修班系统学习,去“中韩日非遗论坛”博采各家之长。 


2

 批评之下

剪纸从用刀片刻转为徒手剪

一直以来,高塘小学的剪纸其实都是用刀片刻的。2010年暑假,胡老师去上海世博会表演剪纸一周回来后,下定决心从此改变用刀刻剪纸,转而用剪刀剪。


记得那天,游人如织的滕头案例馆里,如果恰逢精美的剪纸作品完成展示之时,经过的人都会啧啧称奇。如果长时间埋头苦刻时,经过的中外游客基本上无人驻足,偶尔飘到耳边的评价都是“原来是刻纸呀,我也会!”“小学美术课就有刻纸,没啥稀奇的!”“我们北方人,农村里的大妈拿起剪刀就剪,都不需要打样稿!”


表演第一天,胡维波老师就听到了很多这样的评价。胡老师思考觉得大家说得不无道理。刻纸的动作几乎是静态的,埋头刻纸不利于现场互动交流,严重影响剪纸的表演性。于是,表演第二天,胡维波老师就改用剪刀剪,虽然,动作稍显笨拙,但从此慢慢开启了用剪刀剪的时代。


世博会表演剪纸回来,胡老师开始请教同行们外出表演剪纸的常见题材,双喜、花草、鸟兽虫鱼、抓髻娃娃……除了上课带着学生边上课边联系徒手剪,胡老师还在等车、排队、女儿写作业时想着练着剪纸。就这样,多年来,一把剪刀、一沓纸是胡老师随身包包内的“标配”物件。

胡维波:《一生清白》全国廉政剪纸大赛优秀奖、入选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系列展示——浙江省民俗风情剪纸艺术大展

翩翩起舞的蝴蝶,富贵的牡丹花,全身长满刺儿的鱼儿,莲花童子……天上飞地上长水中游的都是胡老师的剪纸题材。因为爱上了,胡维波老师不觉得自己在剪纸上花了太多时间。现在,胡老师已经是高塘小学的专任剪纸教师。因为想专心专意做好剪纸教学和研究,前些年,胡老师忍痛舍弃了一直兼任的语文教学任务。

3 

 很幸运

      我是一名剪纸老师  

胡维波参加浙江省农村文化礼堂现场兼职表演获金奖

作为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新碶民间剪纸”代表性的传承人,胡维波老师有一个深刻的感悟:很幸运,我是一名教师。这个感悟来自于一次“串门”。


这次”串门“发生在2015年12月的杭州。在浙江省农村文化礼堂群众文艺现场,“新碶民间剪纸”作为民间工艺美术类金奖节目进行了为期一天的展示。胡维波老师作为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新碶民间剪纸”代表性传承人参加了这次展演。

 

冬日里的杭州西湖文化广场北风凛冽,虽然“沐浴”着这个冬天几乎罕至的明媚阳光,胡老师的十指还是完全冻僵。红艳艳的巨大猴年剪纸团花,约有一米见方,花样精细而繁复。胡老师在气温零度的室外,把冻僵的手指搓了又搓,整整剪了6个小时。想到参观的群众很热情,胡老师觉得冻也值了。 


在这次活动中,来自全省各地的民间艺人中,拥有教师身份的胡维波老师显得颇为独特。记得,当时坐在胡老师旁边的是棕编传承人。听说胡老师是教师后,很羡慕。这些年,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受到重视,请他去上课、培训的学校和机构不少,但他最秘密的制作手法并不愿传人,他说:“我要靠手艺养家糊口。”想到这,身为一名教师的胡老师,感到很幸运。她说,很幸运,我是一名教师。我希望有更多的人来学剪纸,能让传统文化得到更好地传承。

胡维波老师和学生们一起剪纸喜迎十九大


4 

 一直爱剪呀剪

带着学生一起慢慢蜕变

胡维波为宁波市高端研修班培训立体剪纸

胡老师一直爱剪呀剪,更爱带着学生们一起剪呀剪。在这过程中,胡老师带着学生们慢慢蜕变。2010年,胡维波老师成了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新碶民间剪纸”的代表性传承人。2014年,胡老师的剪纸作品《新农村大棚》获浙江省文化礼堂展演奖金奖;她辅导的学生作品获得国际、全国金奖100余项

胡维波老师的剪纸课受到媒体关注

回顾十几年的剪纸生涯,胡老师说,说到底,还是要感谢学校有剪纸这门课。2002年,乘着新课程改革之潮,利用已经积累的坚实资源和实施基础,高塘小学开发了剪纸教学校本课程,编写了低、中、高三册《剪纸校本教材》。胡老师在自己的获奖论文《赋民俗以新的内涵 促学校剪纸文化形成》中这样评价这门省精品课程,“我们从传承优秀民俗文化和人文思想教育两个维度开设学生剪纸活动课程,开展剪纸主题文化活动,并在学科中渗透剪纸教育,以营造人文精神和剪纸教育活动相整合的学校特色文化。”  


在多年的实践中,高塘小学的剪纸教学从单纯的摹剪摹刻开始转向对学生创作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创作方法,比如单线改双线、借鉴临摹、填充想象等,并以单色剪纸向套色剪纸发展,形成剪纸艺术的多元化。

如今胡老师的课堂并不完全按教材上课,而是在探索新的剪纸模式。比如将传统剪纸与日常生活的结合。胡老师抓住北仑区“巧手做花灯”民间灯彩制作大赛的契机,着重研究剪纸灯笼的创作。每节课积累一个简单的素材,一个月学习一个主题,一个学期将四个主题综合创做成一盏剪纸立体灯笼。九月份花主题“百花齐放”创作,十月份喜主题“花田喜事”展示(花与喜的结合);十一月份蝶主题“蝶恋花舞”创作(蝴蝶与花的结合);十二月份“巧手花灯”综合展示(花、喜、蝶与灯笼的巧妙结合)。经过四个月的连续主题教学,一月份组队参赛,胡老师的《丰收乐》和5个学生的剪纸灯笼均获奖,并在“金猴迎春 吉灯高照”我们的节日——元宵晚会展览上,学校因此获得北仑区民间彩灯制作大赛优秀组织奖。 

5

 寒暑假很忙 

希望剪纸传承根植民间

“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要让传统的好东西继承下来,薪火最好越烧越旺。”多年来,胡维波老师不仅在学校里教剪纸,还要编写低中高三册校本剪纸教材、廉政德育剪纸教材、主要参与编写供全宁波大市七年级学生使用的剪纸教材《制作与探究》供剪纸老师们共享使用。

北仑区“一人一艺”全民艺术普及——非遗课堂进课堂

每个寒暑假,胡老师还在社区儿童假日学校、企事业单位、老年大学讲授剪纸课。人家都说当老师真好,有寒暑假可以休息。不过,胡老师基本没有太多自己的时间,不是参加各种传统节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活动,就是带着学生在各级教育成果展示中作现场剪纸表演与观摩。

胡维波在读者公园参加”阿拉的节日——端午”节现场民间技艺展示与市民互动

说到与剪纸相关的记忆,胡老师说应邀参加第五届青海国际唐卡艺术与文化遗产博览会,作为“甬上风情·宁波新生代艺术家作品展”的一部分在省文化馆展览馆展出等,是她一生中最珍贵的记忆。面对忙碌,胡老师觉得很值得。她希望能让越来越多的人特别是孩子们认识剪纸,爱上剪纸。她认为让剪纸艺术绽放在更多人的指尖,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北仑发布综合编辑,资料来源:北仑教育、高塘小学)

猜你喜欢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