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镇海到“东海”,又从“华山”到“岷山”,岷山学校校长的教育“山海经”

北仑发布 2021-09-30

卷首语

栉风沐雨七十载,三十五年仑教情。从风雨飘摇走向太平盛世,一代又一代有民族气节的中国人前仆后继,行走在民族复兴之路。从滨海小村变为东方大港,一批又一批志在报效桑梓的北仑人不畏艰辛,用平凡岗位上的默默付出,书写着小城崛起的传奇故事。
值此新中国成立70周年,北仑区建区35周年,第35个教师节来临之际,北仑教育特推出“35载北仑教育情”系列人物巡礼,为大家介绍一个又一个北仑“教育者”,见证一段又一段不平凡的教育之路。今天,我们来认识省春蚕奖获得者,区名校长,北仑区岷山学校校长李雅芳。



第一个教师节前夕,我毕业分配到当时全县最优秀的名校——镇海县城关一校。两个月后,镇海县一分为二,划江而治,使我成了“北仑人在镇海”,我的工龄由此与北仑教育“同龄”。在这35年的教育生涯中,我从镇海到“东海”,又从“华山”到“岷山”,用实践谱写着我的教育“山海经”。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成为不变初心

初为人师,我与学生同成长。课堂上,我是学生们的老师,教他们学知识;下课了,我是学生们的大姐,和他们一起跳皮筋、拍皮球;午间,我给他们讲故事、读报纸;放学后,我把学习困难的学生留下来辅导。最让自己感到欣慰的是从内心到行动接纳了一位特殊学生,且让全班学生接纳了他。

他姓郑,入学前因家中遭遇大火,被烧得面目全非,右手手指伸不直,每每看到他在学校附近玩,总觉得瘆得慌。“不幸”的是,入学时他正好被分到我的班级。班中的小朋友害怕小郑的面貌,都不敢接近他。当时作为班主任的我,原来那种瘆得慌的感觉逐渐被酸酸的感觉所代替,因此除了用各种形式做好学生的工作外,还每天握着小郑残缺的手指,手把手地教他写字,做数学题,一扶就是一学期。小郑终于学会了写字,同学们看到我每天陪着他,也慢慢地接纳了小郑,并与他一起学习和活动。从此,爱心一直持续。

在教学上,我虚心向师傅请教,向同事学习。从毕业的第三个月起,我开始参加校级、镇级教坛新秀选拔,侥幸战胜了各位师兄师姐,荣幸地代表城关镇参加镇海县比赛,获得了县级教坛新秀第二名,从此登上了各级业务评比和公开课的舞台。在镇海的12年教育工作中,执教县级、市级、省级公开课20余节,并荣获“宁波市首批小学数学学科带头人”和“宁波市优秀教师”称号。


三句话深受家长信赖

调到东海实验学校,从班主任、教研组长、教导处副主任到小学部主任,近八年里,一步一个脚印,实践着民办学校的教育和管理理念,并不断地开拓创新。期间,获评宁波市小学数学名师,浙江省5522名师名校长培养人选。

由于组织需要,2005年1月,为了不影响学生们的期末复习,我偷偷离别刚教了四个月的一年级学生,赴华山小学任校长。当时听说孩子们知道我不教他们,都哭了。后来一位刚调任到教育局的副局长告诉我,她曾经的一位同事在办公室聊起,儿子一年级的数学李老师调往华山了,孩子很舍不得,哭得很伤心,说是李老师上课很有趣,特别会鼓励人,还经常告知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法,家长和孩子都很喜欢。

十年后,成为同事的小石同学的父亲告诉我,孩子曾经做了我四个月的学生,让他印象最深的是给家长打的第一个电话,原以为老师来告状,没想到老师告诉他们,“孩子最近口算的正确率和速度都有进步,希望家长在家予以鼓励。”其实这类交流对于我来说,是既普通又普遍的一件事。

当时,东海实验学校的贺校长曾要求我们,跟家长交流不能只报喜不报忧,也不能只是告状,而要说三句话:一是告知家长孩子的闪光点;二要告知孩子存在的不足或问题;三要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或方法。这三句话,得到了家长的高度认同和信赖。也成为我后续校长生涯中对全体老师提出的家校沟通要求。

“全人发展”助学生健康成长


学校无力也勿需为学生设计将来,但学校必须也有能力为学生的发展搭建平台——这是我的凡人名言。当了小学校长,我能也敢为学生健康成长搭建多方位平台。在华山小学十年,我是这样想的,也带领老师们这样做的。

学校搭建了“不求人人成冠军,但求人人拥有好身心”的体育活动平台。持之以恒的四十分钟大课间活动,坚持不懈举办每学年两次体育节,达到人人参与的目的。结果,学校篮球队区内夺冠、棋类赛市内夺牌,人手一块乒乓板,国球打到了全国赛;全国体艺2+1现场会来到了我校;CCTV焦点访谈栏目进行了报导。

学校搭建了“不求人人成明星,但求人人拥有自信心”的艺术活动平台。一年一届的艺术节、英语节、读书节活动。唱、奏、舞一应俱全,书、绘、制一项不落,艺术节的舞台上,学生个个是演员,人人是评委,充分展示孩子们的天性、个性。结果,舞蹈跳到市里,作品送到省里,校蒲公英合唱团唱到香港国际青少年合唱节荣获金奖,并登上央视《唱响中国》舞台与明星艺术家同台表演。

学校搭建了“不求人人成院士,但求人人拥有创新性”的科普活动平台。开辟了600平米的科技馆,成立了少年科学院,组织了一年一次的科技节,让学生在科普园地尽情地体验、发现、创新。中科院北仑籍院士给孩子们题词鼓励;学校的机器人社团捧回了全国第二名的奖杯。

学校搭建了“不求人人成圣贤,但求人人拥有美德行”的养成教育平台。开辟了多个校外教育基地,成立了小城管执法宣传志愿者服务队,邀请了各行各业先进人物讲座,自编自演社会公德舞台剧,自创自画自我教育的墙体画。结果,涌现了一批美德少年;10年间没有发生校园欺凌事件,学生的行为在社会上有很好的口碑。

成绩得到社会认可,本人也荣获“全国特色创建先进工作者”称号。


静待花开,有教无类

在我拥有近30年教龄时,组织上调我到岷山这所九年一贯制学校,来“挑战不可能”。当看到四门文化课加起来不到100分的学生、看到逆反心理很重的学生,我告诫自己,需要静待花开。

初到学校,看到九年级平行班人数有区别,得知成绩差的、行为差的被转学走了。于是,对老师们从义务教育的性质开始普及。“义务教育阶段没有甄别与筛选的功能,只有有教无类”。学生课堂上听不懂,没关系,慢慢来;学业分化相对明显,那就采取学科动态分层走班,使不同层面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所发展;努力了还不能把他送上普高的,没关系,“天生我材必有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倡培养工匠,在普职比1:1的情况下,必须淡化普高率的概念。

于是,老师们耐下心来,静待花开。即使课堂上所有问题只会回答:“Sorry, I don’t know.”的学生,也不再嫌弃,哪怕他有一丝的闪光点,也给予极大的鼓励。老师们静下心来,因材施教,潜心研究分层走班,针对不同层面学生,转变教与学方法。两年后,我们的分层走班改革成为区域的样板,省内外互动的基地,并荣获省厅优秀案例奖。本人也被省教育厅授予“春蚕奖”荣誉。


从事教育工作三十五载,我深切地感悟到,作为义务教育段的教师,要熟悉该段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规律;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不把学生当接受知识的容器;不要为了分数和升学,高举爱学生的旗帜,以最敬业的精神,置学生的身心健康、道德品质于不顾。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就是我的教育“山海经”。 


(北仑发布综合编辑,资料来源:北仑教育)

猜你喜欢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