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厨艺学校也许正在建立中
随着对食材和烹饪手法的持续深入理解,最近又多了许多梳理和输出的想法。所以菜谱写得慢了一点(盆友,我这句也就是客气话,你也别当真。其实年后菜谱产量一直还可以吧……),腾出半只手来做了一些厨房基础知识的视频录制。
今天提供了大量、好些、贼多、成堆的基础操作视频给各位,并附上了贴心讲解。
1. 在菜谱中经常被问到,实际上写了总没人看的基础操作篇
不得不说配上视频之后确实更好理解了,持续排斥视频创作的我本人也低下了头。同时我再也找不到不懂这些基础操作的理由了,文字看不懂视频还能看不懂?文字和视频结合还能看不懂?不能够。
把七个小视频编辑到了一起,充分说明不同食材适合的「焯水」操作。 3分40秒
常规的肉类焯水操作
并行即为偷懒,这种偷懒值得鼓励
一个特殊的荤菜焯烫操作
需要焯完再煮的一些食材
蔬菜焯水的关键点
小海鲜焯水的好处
给的是B站小程序链接,希望我的用心昭然若揭:
去B站关注我的账号,谢谢。
什么情况需要用「冷锅冷油」炒菜呢? 3分10秒
炒郫县豆瓣当然不是非冷锅冷油不可,但是基于它容易糊又需要炒出红色的特点,冷锅冷油炒郫县豆瓣确实是新手最容易掌握的方法。
更重要的是,看完这个视频之后,要理解我们什么时候需要延长食材在锅里停留的时间。
那什么情况又需要用到「热锅冷油」呢? 2分20秒
用炒干辣椒、花椒的错误示范 + 正确示范组成的小视频,可以说明热锅冷油的应用场景。
事实上除了炒香料之外,有时候肉类下锅也需要热锅冷油。但这个说起来就复杂了,无论如何请先掌握视频中的方法,我们才能有下一步讲解。
最后什么情况又需要用到「热锅热油」呢? 3分20秒
对于用得最多的热锅热油情况,我还没想好怎么拍视频……素材空缺中…… B站涨粉的速度会决定新视频的发布速度。
2. 各位喜闻乐见的购物篇 3分20秒
虽然我家的调料经常有更新,但目前的干调料抽屉已经是比较稳定的搭配状态了,所以我想这个储存状态和搭配效果应该也比较有参考价值。
事实上有许多下厨的固有思维也值得被改变,不如就从如何搭配和收纳调料做起:
调料罐放灶台上不是更容易拿吗?
不会。调料是从抽屉、拉篮里拿出来,还是从灶台上打开,速度区别不大。
而平时放在灶台上一定会容易让包装变得油腻,不利于厨房清洁。根本上更需要的是养成厨房卫生的好习惯,所以提倡勤拿勤放。习惯影响一切细节。
另外就算只是调料也有很多提前备料的方式,之前在菜谱里提过不少,比如把同一道菜在同一个步骤里需要搭配的调料提前放到同一个碗里,这样才能提升做菜的速度。手忙脚乱地每次打开一个瓶盖再开一个瓶盖——即使调料瓶在灶台上,仍然效率低下。
3. 长篇大论的答疑解惑篇 47分30秒
这是第四次视频直播的录屏内容,主题:要用逻辑理解菜谱里的词er。希望达到的效果是:不要看一篇菜谱就只会按那个菜谱做菜,起码能明白一些基础操作到底是图啥。
时间轴是这样的:
1. 抱着狗闲聊了几句,可跳过(00:00~00:54)
2. 关于调料入锅的次序问题
* 出锅前加酱油为什么容易发苦?(01:05)
* 那么一般什么时候适合放酱油?(01:45)
* 和酱油对比起来,其他调料是什么时候放?先看看醋和料酒(02:56)
* 然后是糖和白胡椒粉(03:43)
* 放盐的时间也很重要,至此可以区分出很多调料放的不同时机了(07:04)
* 顺手回顾一下腌渍的操作(08:35)
* 放盐的时机和蔬菜出水的关系(09:02)
* 放鸡精的时机(10:10)
* 提前把调料兑到一个碗里,方便做快手小炒(10:29)
3. 直播的时候搞了个抽奖,可跳过(11:45)
4. 新手对厨房工具的理解
* 对蒸箱、蒸锅、电蒸锅的选择(12:30)
* 租房子只有电磁炉,怎么解决火力不够的问题(15:14)
* 没有厨房秤的话怎么理解厨房中的原料分量,尤其怎么理解中餐中的「适量」调料问题(18:42)
* 在做菜过程中鼓励不断尝尝的原因(20:55)
5. 常用食材的泡发
* 什么时候用热水泡,什么时候用凉水泡;什么时候泡很短,什么时候要泡过夜?(22:10)
* 一句话总结(23:33)
* 那些要泡很长时间的食材都是怎么回事(24:09)
* 但食材泡发的时间并不是越长越好(24:50)
* 蒸发的方式(25:35)
* 煮发的方式(26:20)
* 蒸发和煮发这两种泡发方式背后的逻辑(26:44)
* 化整为零的泡发方式(27:28)
上B站(bilibili.com),搜索「田螺姑娘hhhaze」,就可以关注我。然后缓存也行,投到电视上也行,豪放地使用流量也行。
最近的视频内容大概就是这些了,有基础有串讲,结合观看效果更佳。如果有已经看过这几个视频的读者,也可以在评论里留言说说想法。「阅读原文」链接中,给的是焯水视频的链接,看完记得给我三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