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共建无人机产业生态,促进低空经济繁荣发展——专访世界无人机联合会主席、世界无人机大会主席、深圳市无人机行业协会会长杨金才



杨金才,一个热度极高的名字,一位久违谋面的故交。他的身后,是一长串身份:欧洲科学院院士,人工智能与大数据专家,中国人民警察大学特聘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客座教授,深圳技术大学客座教授;世界无人机联合会主席,世界无人机大会主席,深圳市无人机行业协会会长……他是中国无人机产业发展的重要奠基人和推动者,他牵头组织撰写了2020-2021《全球无人机行业发展报告》、2021-2022《中国无人机行业发展报告》等无人机行业发展报告,他创办并连续成功举办了六届“世界无人机大会”和七届“中国国际无人系统博览会”。如今,“世界无人机大会”已经成为全球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无人机行业盛会。


6月2日-4日,第七届世界无人机大会将在深圳举行。以此为契机,《人民日报海外版》日本月刊携手《日本华侨报》对杨金才进行了专访,探讨无人机对社会生活和经济的影响及发展趋势。



蒋丰:近年,中国在无人技术创新和研发制造领域取得了哪些成就?形成了哪些优势?


杨金才:近年,包括无人机在内的无人技术正被许多国家和地区视为战略前沿技术而摆在了优先发展的位置。以无人机为代表的无人系统产业也是中国具备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新兴产业。


中国是无人机技术发展的重要探索者和引领者,经过多年的积累,中国在无人机研发、制造领域已经形成了较强的优势。中国的无人机销售额在全球占比达到了70%以上,成为全球无人机市场的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


同时在技术创新方面中国也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从无人机的技术研发、生产制造、产业布局、普及应用和市场规模来看,目前中国无人机产业在世界上都处于领先地位。


近几年来,中国无人机产量增长迅速,截至2022年底,全国无人机相关企业约1.3万家,年产值达到1070亿元人民币,注册无人机83.2万架,无人机数量比2020年增长60.9%


中国在无人机领域已经掌握了多项核心技术,在自主控制、导航、避障、精确定位、智能感知等方面积累了较为成熟的技术和经验。在动力供应方面,中国厂商已经研制出了高性能、高能量密度的动力电池,可为无人机提供可靠、稳定、持续的电力供应,大幅提升了无人机的续航能力。在高清晰度图像和视频传输、红外成像和激光雷达等技术方面,中国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专利查询,从2012年到2021年7月,全国无人机企业、科研院所及个人共拥有无人机发明专利27200件、发明授权专利3568件、实用新型专利19780件、外观设计专利3308件。


蒋丰:深圳被誉为“全球无人机之都”,请问深圳无人机产业有哪些优势?


杨金才:以深圳为核心的珠三角,是中国重要的无人机研发、生产制造中心,无人机企业数量居全国首位,消费级无人机出口量占到全国总量的90%。


根据深圳市无人机行业协会统计,截至2022年底,深圳市无人机企业达到1300多家,产值750亿元人民币。产业链覆盖无人机研发、生产、制造、销售等各个环节。深圳的工业级无人机在全国市场占比约60%,无人机出口量占全国出口总量90%以上。大疆创新在消费级无人机领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经过多年的发展,深圳已经形成完善的无人机产业生态链和较强的无人机产业集群优势,并且成为无人机技术的引领者。


同时,深圳还是全国无人机产业的资讯中心,可以说是无人机产业发展的风向标和市场晴雨表。如果远离或失去了与深圳无人机市场的联系,就难以把握中国无人机市场的脉搏。


因此,深圳被称为“全球无人机之都”,是当之无愧的。


蒋丰:中国无人机市场应用情况如何?市场需求能否支撑起无人机产业的快速发展?


杨金才:由于无人机具有成本低、机动性强、使用方便、易于操控等优点,在军事和民用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在全球无人机应用中,军用占比约70%,民用占比约为30%。未来,无人机在民用市场上的应用需求将快速增长。预计到2024年,民用市场占比将达到50%。2025年,民用市场规模将超过军用。


无人机堪称是空中“安全卫士”,在守护城市和社会公共安全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无人机已经在社会治理、城市管理、航拍摄影、农林植保、地理测绘、电力巡检、应急消防、快递物流、环保监测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我们以警用无人机为例,近年来无人机作为一种新型警用装备在各地公安机关得到广泛应用。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公安机关配备各型无人机5000余架(套)。警用无人机的应用,在抓捕逃犯、巡逻搜索、铲毒禁毒、反恐防暴、交通应急管理、大型活动安保等任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技术创新是无人机企业发展的源动力,技术创新不断催生出新的市场需求,同时也丰富了无人技术应用的内涵。


随着无人机产业的发展,无人机的应用日益广泛,在各个行业各个领域的应用都在不断深化。目前无人机的应用场景已经达到了200多个。未来,物流市场也将成为无人机应用的重要增长极。目前,京东、顺丰、美团、中通、菜鸟、邮政等物流企业都在积极布局,并加大投入研发大型物流无人机,从而构建航空物流网络。自2020年,顺丰、美团、京东等就已开始在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间开展无人机规模常态化运营。


从中可以看出,无论是工业级无人机市场还是消费级无人机市场,都已经进入爆发式增长期。完全可以支撑起无人机产业的快速发展。预计到2024年,国内无人机市场规模将达1600亿元人民币,其中快递物流领域无人机市场规模将接近或超过300亿元人民币。



蒋丰:近年,“低空经济”概念悄然兴起。“低空经济”蓬勃发展能够给无人机产业带来什么样的机遇?无人机能够为“低空经济”带来哪些赋能?


杨金才:发展低空经济,可有效支撑政府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近年来,国家颁布了一系列支持发展“低空经济”的政策文件,这些“政策红利”将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低空经济的发展。


深圳是低空经济发展的先行者。近年来,深圳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低空经济”和无人系统产业发展,持续出台相关政策规划支持低空民用航空产业发展。《深圳市推进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行动计划(2022-2025年)》和《深圳市综合交通“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建设低空民用无人机联网系统、打造无人机城市低空物流运营中心和调度监管平台、构建城市低空物流网络、推动无人机在城市物流等领域的创新应用。


2022年,深圳获批“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这是深圳继国家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全国通用航空分类管理改革试点之后,在低空经济产业领域荣获的又一国家级试验区称号,对深圳抢抓低空经济产业高速发展战略机遇,推动低空经济产业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众所周知,与地面存在的密集公路网不同,多年来我国低空一直没有形成“公路网”。低空“公路网”我们可以称之为“天路”,如果“天路”不能形成四通八达的网络,无人机的发展和商业应用价值就无法得到全面的绽放。“天路”的缺失,严重制约着低空开发进程和低空经济发展。因此,我们在2022年举行的第六届世界无人机大会上,发表了《天路宣言》,旨在助推无人机产业和低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令人可喜地看到,近年我国正在积极地、有步骤地开放低空网路。一个建立在5G、AI、大数据等技术支撑之上的低空交通网路和低空智能感知网,正在逐步形成。目前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正在多个省份进行试点,建设城市低空“天路网”,支撑无人机应用规模化、商业化发展。以无人机商用为代表的低空经济必将成为拉动社会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蒋丰:今年,第七届世界无人机大会将在深圳举行。请问目前大会的筹备情况如何?大会有哪些亮点?


杨金才:2023第七届世界无人机大会将于6月2日-4日在深圳举行,本届大会的主题是“智绘天路、共赢未来”。同期还将举办第八届深圳国际无人机展览会。


本届大会预计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万名行业专家、学者、企业家参会,大会将围绕无人机前沿技术、城市空中交通、物流应急无人机、安全管理、教育培训、人工智能机器人、载人无人驾驶航空器、低空飞行汽车、低速无人车、水域无人系统等主题,设置了30多场专题论坛。400多位在各自领域享有盛誉的学者及无人系统知名专家、企业家齐聚一堂,通过主题报告、主旨演讲或圆桌会议分享等形式,共同探讨无人系统的智能化应用、产业落地和未来发展趋势。


同期举办的第八届深圳国际无人机展览会,预计展览面积2万平方米。届时国内外300多家无人机企业将携3000多架(台)无人机系统亮相本届展会,展出产品基本代表了当今世界无人机产业发展的最高水平。


我们期待与世界各国无人机同行,加强交流,互相取长补短,一起携手推动无人机产业发展,通过无人机赋能,助推低空经济蓬勃发展。


END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