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与《读书》| 倾听读者

《读书》 读书杂志 2021-01-23


凡是想办好杂志的,都知道读者是杂志的服务对象和评判者。您的回应,您对这本小刊的一言一语的评论,对我们都非常重要;您的支持,始终是我们办好杂志的动力;您的肯定,是对我们的最高奖赏。溢美之语,我们愧不敢当,但我们会把这些热诚的评语当作对我们的鼓励与期望;我们更希望听到更多批评和具体意见,以利我们改进工作。今天,我们特别推送部分读者的留言,表达我们对大家的感激:谢谢您的支持!元旦临近,祝福亲爱的读者们,祝福天下的爱书人、读书人,新年快乐!



Q

 听读者说说与《读书》的那些事儿 

顺之先生余海堂

三年前,因为学习文艺评论,有作家老师推荐,开始知道这本《读书》杂志的,一读之后,爱不释手,这是一本高端杂志,是一本值得保存的杂志,是一本有思想有深度的杂志,有的文章值得几遍阅读。它的开本小,也适宜出门携带。它格调高雅,思维独特,思想独立,精神自由,感觉到越读越脑子越清醒也越清新。只是感慨知道这杂志太迟了。再忙,也不能放弃阅读《读书》。

一笑而过

阅读《读书》已十年有余,无论身处何地总忘不了定期购买《读书》,17年不用再跑报刊亭买《读书》了,因为我已订阅了17年的《读书》了。

书海徜徉

从95年进入大学,二十多年一直在阅读《读书》,从97年开始订阅已经二十年了,阅读《读书》增长知识,拓展了视野,丰富了我的课堂,促进了自已的专业成长。《读书》成为我的良师益友,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期盼每一期新杂志,就如期盼一位朋友的到来。从五元时代,到八元时代,到十元时代,2017年到12元时代,不会因为涨价而不去读读书;从董秀玉到樊希安再到路英勇,一直在读。从汪晖时代,到贾宝兰,再到王焱再到今天的祝晓风,编辑风格在变,但关注新知,关注国家,关注人生和人性的主题不变。

青岛渔樵

“阅读无禁区。”谢谢您,一代又一代《读书》人,陪伴我由一名懵懵懂懂的大学生成长为一个愿意思考不被蒙蔽并对这个世界做了点事情的人。愿《读书》越办越好,读者群越来越大。期待着她像雨后春笋般陪伴华夏一代又一代读书人,走出愚昧,成为大同世界的一份子。

观山远

我读读书30多年了,从读书中再买书读,一晃已50多了。家里读书有几箱,搬几次家都还在。想着将来退休再重读。记得有几年我在新加坡工作,在社区图书馆看到读书倍感亲切。现在想起来要感谢读书人,在文化沙漠上建起了绿洲。

不疑策论

暑假的时候才知道了《读书》这本杂志,有相见恨晚的感觉~还好现在上学的地方有《读书》卖,国庆节第二天就买到了十月份的新刊,很开心(*ˉ︶ˉ*)《读书》杂志继续加油~

我心自有光明月

感谢《读书杂志》的编辑们,你们真正把传播文化作为一项事业来做,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在我读过的文章中没有发现错讹字,更为难得的是配上了非常精美的图片,很多图片都是非常专业的文献资料。虽然我购买了印刷版《读书》,但是仍然喜欢再读一遍微信版上的文章:结合图片会用更深层的或者另一角度的理解和感悟。 在三联书店感受到了书香、文化,感受到三联的社会担当。在《读书杂志》微信版感受到了三联的专业和用心。曾经我对当代中国出版事业的忧虑一扫而光:三联成立以来的良好传统在互联网时代得到了新的阐释,这是其他出版社的榜样。 自从学生时代就得益于三联的书,现在手边仍然有很多三联的出版物。读书不仅是汲取知识,更重要的是在读书中体悟这个世界的美好以及做人的尊严。在此向三联书店致敬,祝全体工作人员身体安康,祝三联的出版事业取得持续永久的辉煌!

葛军

在那个年代,“读书无禁区”打开了思想的天空、开拓了精神的荒芜,在新中国的思想史上功德无量。

老山

我是从1985年进大学起开始读《读书》,每期每篇文章必读。遗憾的是进入九十年代以来,每期难得有几篇好文章,但仍坚持每年订阅,希望有奇迹发生。但到1995年以后,我发誓再不碰读书。最近两年偶尔在图书馆阅览室翻翻,发现风格似有所变,好文章又多了起来。今年我又订阅了《读书》。

孟永鹏

《读书》陪伴我20多年了。虽然我算不上是读书人,也没有所谓专业,又偏居在西北一隅,《读书》于我,未免有些艰涩,但因为有了《读书》,心里便多了一份踏实,心灵也多了一丝烛照。期待在兰州,也有这样的沙龙或者讲座、交流、联谊活动,让贫瘠的时光多一丝绿意,让浮躁的庸常多一份澄净。

小郑六六

作为文科班上最早了解《读书》的人,我把它努力推介给热爱追崇学术的老师和同学,因为《读书》激励着我们读书无禁区、学术无禁区,更是激起了我原创的兴趣。我渴望与《读书》一起迎来我人生中第一篇投稿。

翰墨轩

读书杂志,在湖北襄阳的读者,不多。主要是门槛高。要读懂读书的文章,得作很多功课。大学本科的文科类:中文系,哲学系,历史系,经济系,英语系,等。都得涉猎。所以,我一个中专生,学铁路机械的。为看读书,就自学。就从1979到如今的70 岁,还在学习。每期读书的文章,分为必读,粗读。必读,就反复学。粗读,略观大意。




Q

  再来看看读者们的精彩点评: 

杨燕迪

一篇妙文,对钢琴这件乐器做了尖锐的文化批判。尽管其中对钢琴演化史的叙述有些误导一一钢琴的样态和演化并非文中所谈那般铁板一块。18和19世纪中钢琴所具的多样性,远非今人想象。我觉得,钢琴在全球的前进步伐大概不会停息,毕竟这件看似笨重冷酷的机器,其深厚的艺术积淀中不仅有巴赫的深䆳,贝多芬的雄浑,更有肖邦的灵动和德彪西的飘逸。甚至,这个铁傢伙来到中国,也被贺绿汀等人染上华夏色韵,后经汪立三,王建中等诸多高手的调教,它已被赋予了中国的灵魂。

张振涛:钢琴与铁律 ——一件乐器的人类学镜像

Aletheia

本文所描绘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人类前途虽然有些危言耸听,但在技术迅猛发展并日趋控制化的今天,我们对技术却依然处在普遍无知的状态,不仅大众对技术发展抱有盲目的乐观主义推崇,就连学院知识生产阶层也对技术变革的深刻影响缺乏足够的重视,我们对技术的哲学、伦理及文化层面的反思太滞后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我们现在也向科技大国迈进了,科普我们国家也搞了好多年,然而科技哲学却几乎无人问津,这种反差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本文为我们重新思考人与科技之关系提供了一个契机。同时,我们也欣慰地看到国内还有人在做这方面的努力,北大的吴国盛老师,至少在我看来,为我们如何处身技术时代而能防止技术遮蔽并克服海德格尔所谓的“世界之夜”做出了个人智识上的努力,推荐他的《技术哲学演讲录》,另外,海德格尔关于技术本质的思考在21世纪依然没有过时。总之,如何回应技术变革离不开对人自身的理解,倘若技术是人展开生存的方式,最后,希望国内能有更多的人从事技术哲学和技术伦理的思考,因为无论从学术到媒体还是到科技生产一线,我们都不能听到且仅听到技术进步主义的一种声音。

陈彩虹:在无知中迎来第四次工业革命

臣民公敵

仅凭一句“法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我就知道这本书是值得一读的。这句朴素的话语背后潜藏了深刻的道理,现代司法体制的最大弊病就是由国家来垄断法律制定权,法律是由那一些专家确定一些抽象原则进而逻辑推演制定的,譬如婚姻法,由一个婚姻自由原则来规定婚姻制度进而到继承制度,而不顾一国之历史状况,以国家强力将一套独立于社会系统之外的秩序强加给社会,这是当代法学最为致命的地方。但是不同意苏力所谓对西方普世价值的批判,笼统称西方是具有严重弊端的,中世纪自己英美国家仍然在相当程度上恪守“法律是被发现的而非被制定的”这一古老原则,法律的价值是解决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智慧存在于社会自然形成的冲突解决方案(所谓实体法)中,法律在社会自发形成、变革,这正是苏格兰启蒙学派所在极力强调的一个问题:文明是行动出来的,不是设计出来的。人类根本不该妄图僭越神的地位,以为自己绝对理性、全知全能,继而抽象出一个原则推演形成法律,这样的法律只能依靠强大的检察院、公安机构去执行,而非由社会去自发运转。今天我们称之为西方的东西实在来说有两套,一套是具有古老悠久历史的,一套是启蒙运动造就的,中国人习惯性亲近于启蒙运动造就的这一套理念,本身恰恰就说明问题的源头还不在西方,而在于我们自己的文化、历史中有深刻契合其生长的东西,这恰恰是值得我们反思的。

冯象:秋菊的困惑

云起时

从现代人的角度讲,对于一条河流只能感叹它地理意义上的美丽辽阔,九曲百折。可是把这条水脉放到历史的河流当中,我们却才能体会在她身上所发生的国家之间,部族之间,民族之间有关战争与文化,宗教与信仰的犬齿交错的争夺与融合的历史进程。 突然想起《就是那一只蟋蟀》,不由揣测作者流沙河这个名字的由来,也许是故园的黄叶,野塘的残荷,唐风里的华夏,烽台的烟火,在中年的寂寞里,是地理,是文化,更是思念的弱水三千竟漫过那么宽的台湾海峡,流淌在每一个乡愁者的心窝。

段志强:三千弱水入流沙

元来

从本质上说,人工智能只是一门科学,而非人文艺术。它所遭遇到的道德伦理困境,更多发生在应用层面,而非主体反思层面,所以它才会叫“人工智能”,而非“人工智慧”。在智能之外,智慧还涉及到情感、价值、意义和追求,人类不仅拥有智商,还具备情商、逆商、甚至魅商。对人工智能的近期担忧主要涉及其异化,即作为工具的人工智能反而让人类忘却初心而难以自拔,不过,这仍是人类同种之内的问题。要是人工智能在未来突破“科学”定位的阈限,那么远期关于主体性的担忧就可能成为现实,即人工智能因自主产生自我意识与自由意志而形成独立主体,进而与人类争夺生存空间与主导权,这就演化成人机异种之间的对垒。对于以上两种奴役的可能,人类都应该保持高度警醒!

李喆:“数”拓新土 道不远人 ——围棋人机大战的意义

龚觅

自由的人对自由的心灵,乃至对自由的政制的追求,未必尽是凌空蹈虚的义理之辨,它可以,或者不妨说,应该落实到对自由的身体和一己尊严的看护。柏拉图三赴西西里,孜孜以求“哲学王”的身位,最终让他留名千古的却只是那片小小的学园;一辈子追亡逐北居无定所的卢梭至死也瞧不起间接民主,无怪他总是会和现实而又拘谨的英国人闹翻,比如休谟。相比之下,幼蒙祖荫的孟德斯鸠男爵显然更懂得理解和享受英国式的闲适与从容,还有那自由生活的清冽与甘美……本文作者在心驰波尔多的葡萄园时,肯定想到了很多很多,但也许,他想说的其实很简单:多一些智慧,也要多一些快乐。

黄晞耘:波尔多的佳酿与源自英格兰的宪治思想

atusecond

这应该是人文艺术方面的知识分子的一声叹息。个人觉得数码时代的诸多便利大可看作是工具的进步,应该与思想的创造并行不悖,运用的恰当反而更有利。当然,数码时代带来的浅薄和浮燥的问题是有的。但这不正是思想引领者需要探索和耕耘的领域吗,数码时代的人性温暖需要人文大师们努力。

 (严锋:数码复制时代的知识分子命运




 我与《读书》 




点击阅读原文搜寻过刊

关注新刊上架




2

1

7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