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刊 | 陈恒:当代史学家眼中的世界历史知识谱系
编者按
传统百科全书一般追求大而全,希望面面俱到,尽可能把相关领域辞条一网打尽,而威廉•麦克尼尔主编的六卷本《世界历史百科全书》与以往的写法并不一样,它是以编者认为重要的方面为纲,详细叙述,突出叙述新知识、新观念、新方法。所以,全书六大卷只有三十五个主题、五百七十七个辞条。这样的百科全书别开一面,给读者提供了选择的可能。
当代史学家眼中的世界历史知识谱系
文 | 陈 恒
(《读书》2017年8期新刊)一 历史学的专业化
大卫 ·休谟在一七四八年曾说:“无论何时何地,人类本性都是相同的,就此而言,历史并没有告诉我新鲜或奇特的事情。”就十八世纪以来史学的发展来看,这句话是不太符合实际情况的。
一七一九年爱丁堡大学设置了 “普世史和古希腊罗马研究 ”教授职位,一七二四年牛津大学、剑桥大学设立皇室任命的现代史教授。一七三四年建立的哥廷根大学也于一七五七年设立历史讲座教授,并很快成为德国启蒙运动的思想中心与历史研究的重镇,这所大学的伽特勒(Johann Christian Gatterer,1727-1799)、施洛塞尔(August Schl.zer,1735-1809)、斯毕特勒(Ludwig Spittler,1752-1810)、赫伦(Arnold Heeren,1760-1842)等人第一次组成了一个知识共同体,借用马比荣(Jean Mabillon,1632-1707)的史料批判方法,辅以伏尔泰、吉本的历史观念撰写世界史,制定了历史写作的基本方法——强调文献整理,提倡批判精神,倡导主题研究,重视辅助学科,从而使历史写作有别于其他写作形式,奠定了历史作为 “科学 ”的地位,因此可以说哥廷根大学是现代历史科学的发源地。
这些历史学家雄心勃勃,著述甚广,涉及区域史、社会史、经济史等领域,涌现出一批著名学者,如圣经学家米凯利斯(Johann Michaelis,1717-1791)、法律史家皮特(Johann Pütter,1725-1807)、古典学家海恩(C. G. Heyne,1729-1812)、历史学家迈纳斯(Christoph Meiners,1747-1810)、东方学家艾科恩(Johann Eichhorn,1752-1827)、语文学家布卢门巴赫(Johann Blumenbach,1752-1840)、中世纪史家博默(Johann B.hmer,1795-1863)等,这批人被称为哥廷根学派,他们给这所大学带来世界性声望,也为日后的历史研究科学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民族主义的兴起打断了这一进程。
十九世纪的民族主义既决定了欧洲的政治走向,也决定了未来两个世纪欧洲文化的发展趋势。民族主义的寄托一般都是通过历史主义的手段来达到其目的的,两者相互依存,成为十九世纪欧洲学术界的两根重要支柱。伴随一八一〇年柏林大学的建立,学术也变得越来越职业化、专业化、机构化了,兰克强调 “如实直书 ”,则使得史学发生彻底转型,历史主义成为学术研究的指南,职业化的历史主义与政治化的民族主义结合在一起。积极备战的民族主义情绪无处不在,甚至在课堂里也是如此,柏林大学的特赖奇克(Heinrich Treitschke,1834-1896)认为,支持祖国就是他写作和教学的动力,他美化德国战争行为的演讲得到学生和军官的欢呼:没有战争就没有国家。我们所知的一切都出自战争,由武装力量来保护国家公民仍是其首要的和基本的任务。因此,只要存在多个国家,战争就会持续到历史的终结。
特赖奇克(Heinrich Treitschke,1834-1896)
在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战争余波中,在知识界对启蒙理性所做出的浪漫回应中,形成了民族浪漫主义,这种思潮有一种自我意识,那就是从历史记忆中挖掘出民族认同乃至政治认同。因此学术研究也成为一种爱国行为,十九世纪的欧洲各国政府通过资助学者,让他们整理历史文献,从历史中寻找合法性,从而表达政治独立的渴望,在此背景下,出版了诸如《日耳曼历史文献》《希腊铭文集成》《拉丁铭文集成》《匈牙利历史文献》《主簿丛书》等大型文献丛书。毫无疑问,这些行为规范了历史研究的基本原则,更直接促进了历史研究的职业化。
职业化的一个重要表现是欧洲各国纷纷建立研究机构、创办刊物、出版丛书与百科全书,大学开始设立院系等。十九世纪后期,欧洲学术研究出现了高速制度化的历程,出现了地方的、区域的、国家的,乃至国际层面的研究机构、协会等,如一八五四年匈牙利科学院历史委员会建立,一八六六年成立的帝俄历史学会,一八六八年英国建立皇家历史协会,一九〇〇年成立了影响至今的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等。
这些机构创办高水平的专业期刊,发行单一学科的专业杂志,积极推进史学的职业化,丹麦的《历史杂志》创办于一八四〇年,是最早的民族史学杂志。德国在历史研究的欧洲化方面更是先驱,于一八五九年创办了《历史杂志》,被誉为 “第一本具有普遍意义和普遍性的史学刊物 ”。各国都在创办自己的史学杂志,芬兰一八六六年创办《历史档案》,法国一八七六年创办《历史杂志》,意大利一八八四年创办《意大利历史杂志》,英国一八八六年创办《英国历史评论》,美国也于一八九二年创办《威廉玛丽季刊》,一八九五年创办《美国历史评论》。史学的职业化通过创办杂志初步完成了自身的话语平台系统,成为培养人才的一个重要纽带。
一系列官方出版物问世了,奠定了以后专业史学著作出版的基本模式。法国出版了十二卷本的《世界通史》。英国出版了十四卷本的《剑桥近代史》、八卷本的《剑桥中世纪史》、十二卷的《剑桥古代史》,形成了所谓的 “剑桥三史 ”,开创了自身品牌,成为当代史学写作的一种重要模式。
普及历史教育的书籍以指南为形式呈现在公众面前。这其中获得巨大成功的当属于《历史研究导论》(一八九七),该书基于索邦大学的一整套课程,由研究中世纪的专家,后来成为国家档案馆馆长的朗格卢瓦(Charles Victor Langlois,1863-1929)和研究十九世纪政治史的历史学家瑟诺博斯(Charles Seignobos,1854-1942)编辑出版,不久便被译成其他多种语言,对中国也产生了巨大影响。
朗格卢瓦、瑟诺博斯编:《历史研究导论》(CreateSpace Independent Publishing Platform,2015)
近代百科全书性质的世界史也出现于十九世纪。德国学者普洛兹(Karl Julius Ploetz,1819-1881)深信按照年代、地理编排的历史著作便于学生、读者使用,他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出版了《德国和中欧史参考手册》,一八八三年该书由提林哈斯特(William Tillinghast, 1854-1913)翻译为英文。钱宁(Edward Channing,1856-1931)编辑扩充了英国、美国内容的《古代、中世纪、现代史摘要》。一九一五年提林哈斯特又出版了修订版《通史手册》,一九二五年,巴恩斯(Harry Elmer Barnes,1889-1968)、提林哈斯特等人又再次修订《通史手册》。著名的《世界历史百科全书》(Encyclopedia of World History,1940)就是在此基础上不断演进的,该书第一至五版的主编是哈佛大学教授兰格(William L. Langer,1896-1977)。三联书店在一九七八年出版了兰格主编、高望之翻译的《世界史编年手册》“现代部分 ”,一九八一年又出版刘绪贻翻译的 “古代和中世纪部分 ”。第六版起由斯特恩(Peter Stearns,1936-)教授担任,可以说该书是数字化时代之前英语世界影响最大的一部世界历史百科全书。
二 我们时代的历史精神
二十世纪注定是一个伟大的时代,史学发展也深受其惠,无论战争岁月还是和平年代都促进了这一时期实践知识、理论知识的迅速增长,分支学科成倍增加,科技已成为现代工业文明的一根支柱,人文则始终屹立为人们的精神支柱。科技是 “立世之基 ”,人文为 “处世之本 ”,两者互动互补,相协相生,共同推动着人类文明的发展。科技在实证的基础上,通过计算、测量来研究整个自然界。它揭示一切现象与过程的实质及规律,为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包括人的自然生命)提供工具理性。人文则立足于 “人”的视角,思考人无法被工具理性所规范的生命体验和精神超越。它引导人在面对无孔不入的科技时审视内心,保持自身的主体地位,防止科技被滥用,确保精神世界不被侵蚀与物化。在过去半个世纪里,历史研究领域发展出许多令人欣喜的分支学科,诸如性别史、情感史、种族史、环境史、城市史、医疗社会史等,都得益于这个时代的快速发展,但无论如何,这些分支学科所研究的对象依然是我们理解社会的核心主题:经济、权力、宗教、思想、人口、医学等。这一切都需要史学界不断回顾,时常反思,进行总结。
宝库山的六卷本《世界历史百科全书》在“序言 ”里开宗明义地指出,世界历史古老而常新。这句话不仅从历史的意义上而且从历史学的意义上,精辟地概括了 “世界历史 ”的发展和演进历程。谓之古老是因为自人类文明在世界各地开始萌发成长,世界历史的进程便已开启;历史学家们也很早便开始记录他们所知的世界的历史。而谓之常新是因为,世界历史在人类文明进程中一直处于发展变动当中,从孤立分散逐渐走向彼此交往联系;文人学者们对世界历史概念的理解和书写世界历史的方法路径也在不断地调整更新。
今天,整个世界已经进入一个交往联系空前频密、相互依存不断深化的全球化时代,“世界历史 ”研究亦随之成为史学研究中新兴的重要潮流之一。这股新潮流的显著特征是强调从立体的 “全球 ”视角,俯瞰世界各个区域和各种文明之间联系互动的过程。“文明互动”是它的核心理念,也即全球视角下的世界历史,考察的是 “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人群通过接触,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多重领域实现的互动 ”,并说明这些交往机制对人类发展的推动作用(刘新成:《互动:全球史观的核心理念》,载《全球史评论》第二辑)。
这种新兴的史学观念,始现于二十世纪中期之后。一九五五年,英国历史学家巴勒克拉夫在《处于变动世界中的历史学》中首提 “全球史观 ”的概念,一九六三年美国学者麦克尼尔的《西方世界的兴起》面世,标志着全球史作为一个学术领域正式兴起。在二十世纪最后二十年里,从全球的视角观察世界历史,在当时的世界超级大国美国率先兴起进而影响到其他国家。一九八二年成立的专门性学术组织“世界历史协会 ”(WHA) 40 37965 40 15535 0 0 3643 0 0:00:10 0:00:04 0:00:06 3643其宗旨就是致力于跨越地区、文化和政治界线的人类共同体历史的研究,促进世界历史教学课程在中学和大学的发展。一九九五年的 “国际历史科学大会 ”以“全球史是否可能 ”作为大会主题,就全球史研究的对象、方法和路径展开讨论。至此,全球联系互动的视角逐渐为各国各领域的史学家们所重视,全球史遂成为国际史学研究中一股新兴的潮流。中国以全球史为视野的世界史研究也正是在这个时间里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以首都师范大学为重镇的全球史研究近十年来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
威廉·麦克尼尔:《西方世界的兴起》(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2)
这种新史观之所以在二十世纪末兴起并流行开来,与战后世界现实的急剧变动有着直接而紧密的关系: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技术变革和经济发展支撑之下的全球化急剧发展,无疑是最重要的动力之源;伴随着西方殖民帝国的瓦解,曾经压抑在帝国体系下的世界突然以独立的面貌出现在人们的眼前;而它自九十年代之后呈日益盛行之势,并成为根本助推力量,同样是因为世界格局的新的演化,也就是冷战的结束与全球一体化向纵深发展。然而,促成这种史学观念形成和发展的动力并非仅止于此,自古至今人类漫长的史学撰述和思考累积下来的成果,以及平等主义思想在近代世界的稳固进步和深入人心——从关注一国一民之平等扩展到对整个人类共同体平等的认同,都为西方学者思考当今世界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文化底蕴,为当代全球史视野兴起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智识资源。
三 麦克尼尔们的百科全书
二〇〇六年出版的宝库山《世界历史百科全书》无疑是这种新兴史学潮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编者在 “读者指南 ”里明确地指出了编纂这部大部头工具书的目的和意图所在,也即要呈现 “那些塑造世界的运动、互动和变化 ”,“持续关注那些已逝岁月和跨越时空的联系与运动 ”。该书刚一出版就被誉为 “大师之作 ……未来的历史百科全书(应该要)以此为参考标准 ”(《书单》杂志)。为进一步完善全书知识体系,第一主编威廉 ·麦克尼尔马上组织人马进行全面修订,于二〇一一年出版该书第二版。以联系的观念看待世界历史的发展;注重宏大主题与传统主题之综合的、跨学科的解释;既注重文献资料,也注重视觉材料的使用;图片由第一版的四百九十九张增加到一千二百张左右。这一系列举措使这套百科全书不仅可供查阅,而且便于教学、阅读。
威廉·麦克尼尔等主编:《世界历史百科全书》(Berkshire Publishing Group,2010)
首先,该书是当代西方史学界对人类历史认知的最新反映,突破了以往百科全书大而全、面面俱到、蜻蜓点水式的写作方式,而是摘其要者,突出叙述新知识、新观念、新方法。皇皇六大卷近三百万字的著作,所选词条只有五百七十七条。乡土建筑、制图学、词典与百科全书、边疆与边境、书信与通信、音乐与政治抗议、书写系统和材料等都成为入选条目。反映学术界前沿理论的概念也没有被忽略,出现了诸如盖亚理论(认为地球的物理和生物演进过程与其维持可居住性的自我调节系统息息相关)、大历史(是指将人类和地球的历史置于宇宙之内尽可能大的环境下进行研究)、人类世(地球如今已脱离了纯粹自然地理的阶段,并正在快速进入一个更少生物多样化、更少植被覆盖、更加温暖,可能也更为湿润和更多风暴的气候状态)等词条。
其次,把世界各种文化放在一个交流系统中进行观察,系统梳理了各自对人类文明做出的贡献,民族不分大小都有其存在的价值。人类自有自我意识以来,人类的认知观念也不断处于变化之中,对自我的,对他者的,对社会的,对自然的,对信仰的,莫不如此。生活在古代希腊、罗马世界的人并没有西方集体人这类观念,不过到公元一世纪、七世纪随着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传播,不同文明的观念在希腊、罗马以及伴随罗马帝国扩张后的那些土地上悄然产生微妙变化。人们开始认识到他们自身不只是某一城邦的公民或帝国的臣民,更是共同信仰群体中的一员。伴随地理大发现、殖民扩张而来的是 “他者 ”的发现,逐渐形成了今天 “地球村 ”的概念。因此宇宙起源、生物交换、环境承载力、草原同盟国等词条就入选了,成为读者了解过往历史的内在意义。
再次,该书更新了我们的世界史教学内容与体系,不仅有利于一般读者查询,而且便于专家研读。世界历史不再仅仅是对各文明、各民族、地区史、编年史、政治史、经济史和 “伟人 ”的孤立研究,它还成了交流、碰撞、联系和交换——人类、其他生物、观念和货物的交流、联系和交换——的超越时空的重要性的动态学术领域,研究各文化之间的相互激活,这种激活正是人类不断进步的动力。我们相信,今日的世界史家会采取一种日益具有比较性的研究方法,并由此而帮助我们理解生活为什么在所有地方、各个时候并不总是一样的,也因此体会到这种文化差异性所带来的魅力。因此,贸易、艺术、革命、战争等都成为编者特别关注的内容,读者会在此类条目下发现人类历史上与此相关的大量内容。
最后,该书条目编排独具匠心,自成体系,交互检索,便于阅读。编者说他们的 “目标一直是呈现出这样一套知识体——其核心是那些塑造了世界的运动、互动和变化。我们持续关注的是那些已逝岁月和跨越时空的联系与运动,在此基础上我们设计了这份读者指南 ”。“读者指南 ”有三十五个主题,如冲突与战争、文化交流和关系、日常生活、外交与和平、学科和研究领域、环境和生态、健康和病害、国际和地区组织、模式和进程、宗教和信仰制度、研究方法、社会和政治运动、技术和科学、妇女和性别等,每个主题下面列举了所有相关内容,特别突出的是同一个词条可以在不同的主题下出现。比如 Textiles(纺织品)这个词,既可以表明一个民族的审美情趣和审美发展,也可以提供对于一个民族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方面的洞见。因此,“Textiles”这个标题,在“文学与艺术 ”“商业——货物和产品 ”和“日常生活 ”这些类别下面均有出现。
《世界历史百科全书》内页
中国近代意义上的百科全书始于语文性的《辞源》,完善于综合性的《辞海》,解放后《辞海》的单行本《世界史、考古学》曾多次印刷,十分畅销。新编的《大辞海》也有《世界历史》单行本。靳文翰、郭圣铭、孙道天三位教授主编的《世界历史词典》由上海辞书出版社于一九八五年出版,在当时产生很大影响。《中国大百科全书》的《世界历史》卷出了第一版、第二版。上述诸书反映了当时中国大陆世界历史研究的状况,在普及世界历史知识方面功不可没。相信《世界历史百科全书》对于当下正在编撰的《中国大百科全书 ·世界历史》第三版会有一定借鉴意义。
2010年,美国总统奥巴马为威廉·麦克尼尔(1917-2016)颁授国家人文勋章,以表彰其在人文科学研究方面所做出的卓越贡献。2016年7月8日,威廉·麦克尼尔逝世,享年98岁。(来源:腾讯)
该书主编麦克尼尔(William McNeill,1917-2016)被称为 “二十世纪美国学院派领袖 ”,出生于加拿大温哥华,在芝加哥大学和康奈尔大学学习,一九四七年于康奈尔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毕业后一直在芝加哥大学任教。麦克尼尔是一位多产作家,认为研究人类过往经验的目的在于提升实践智慧,把主题研究与宏大叙事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作品涉及面非常广泛。因其杰出贡献,二〇一〇年二月二十五日,美国总统奥巴马授予其 “国家人文科学奖章 ”,奖章上镌刻的文字是 “扩展了我们对于世界的理解 ”。麦克尼尔所著《西方的兴起:人类共同体史》《世界史:从史前到二十一世纪全球文明的互动》《人类之网:鸟瞰世界历史》《瘟疫与人》《追求真理:威廉 ·麦克尼尔回忆录》《竞逐富强:公元 1000年以来的技术、军事与社会》等著作已有中文译本。
(William H. McNeill、Jerry Bentley、David Christian等主编:Berkshire Encyclopedia of World History,第二版,六卷,Berkshire Publishing Group 2010。中文版即将由北京三联书店出版,陈恒、俞金尧、刘健、郭子林、黄艳红、刘文明等翻译)
*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文章版权由《读书》杂志所有,转载授权请联系后台
近期精彩文章
点击阅读原文购买新刊
长按二维码关注《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