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读书》新刊 | 梁雪:见微知著——颐和园中几处建筑的变异与兴废

梁雪 读书杂志 2021-03-26


编者按

须弥灵境的石经幢、谐趣园的“云窦”、涵虚堂前的平台以及赅春园的石壁,梁雪在对颐和园的测绘中尤为关注几处常为游客所忽略的地方,并试图在建筑与环境的微小变化中见证历史



见微知著

——颐和园中几处建筑的变异与兴废

文 | 梁雪

(《读书》2019年7期新刊)



在咸丰十年(一八六〇)的英法联军入侵中,清漪园(颐和园前身)与圆明园同样遭受大火的侵袭,前山和后山的建筑群几乎被全部破坏,现在我们看到的颐和园是光绪十四年(一八八八)和光绪二十九年(一九〇三)修复以后的结果。当时的圆明园为清朝皇室的办公和休闲场所,而清漪园仅仅是一处供皇室成员“游憩”的园林,政治地位相差巨大。


被销毁之前的清漪园昙花阁(来源:aitupian.com)


民国三年(一九一四)以前,颐和园作为清朝皇室的皇家御苑,一直属于游览禁地,除了少数王公近臣可以在上朝时于仁寿殿一带活动外,一般臣僚和普通百姓根本没有机会进入并看到这座名园的真实面貌。在日本学者宇野哲人所著的《中国文明记》中,有一段他在一九〇七年游览万寿山的记述,称其曾感到“拜观颐和园之殊荣”。

 

从一九一四至一九二八年,颐和园归清室内务府管理,随着中外人士要求参观颐和园的呼声日益高涨,民国政府曾规定参观者须经外交部审批,发给门照,并通知清室内务府。后来改为外国人参观由外交部审批,国人参观由内务府或步军统领衙门办理。

 

一九二八年七月一日南京国民政府内政部正式派员接收颐和园,八月十五日移交北平市政府管理。从园林的管理性质看,一九二八年以后颐和园正式改为公园。这以后留存下来的照片等史料才渐渐多了起来。

 

对颐和园的历史研究,除了现在保留下来的清室皇家档案和部分图纸,乾隆皇帝所写的御制诗成为了解清漪园的重要史料。此外,近年陆续见到的、早期外国摄影家在十九世纪以后所拍的摄影作品,也成为研究和分析那段历史时期的可信史料。由于影像资料的真实性和纪实性,甚至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一些影像作品也是我们了解颐和园内景观变化和重要历史事件的珍贵资料。佛经上说:若不阐释源流,将成不信之因。我们可以试着从几处建筑的细节与流变中见证历史。

 

颐和园(图片出自美国摄影师唐纳德.曼尼 [Donald Mennie] 的《北京美观》[The Pageant of Peking ] 摄影集,大致拍摄于1915年-1920年间。来源:shuge.org)


从颐和园北宫门进园,顺着一条小路从北向南走,过了长桥和一道牌楼门就来到一个十字路口,也是一块相对平坦的小广场;游人一般从这里分流,往东是去琉璃塔和谐趣园方向的,往西是去赅春园和大船坞方向的,而继续往南走则开始爬坡,是去往山上智慧海的。

 

要去智慧海需经过许多台阶和几个主要的台地,距离十字路口较近的一块台地因为其间没有建筑而显得很空旷。这块台地在乾隆清漪园时期建有一栋规模很大的佛寺建筑,被称作“须弥灵境”,毁于一八六〇年的那场大火,现在台地上仅有一块标注地名的木牌和几栋小品性石雕件,以及近几年在台地的东西两侧搭建起来的临时性建筑,其功能是向游人供应饮品和小吃。


须弥灵境遗址内的经幢写生(与实景略有出入)


在成对摆放的石质雕件中有两只像多层宝塔样的立件,每只有七八米高的样子,外形由基座、塔身和多层塔顶所组成。这种塔式建筑在古建专业上被称作“四层三重檐五层八角形塔”,实际上是八角形经幢的一种。仔细看,在西侧经幢的主体上还可以发现佛教经咒“陀罗尼经”,落款为“大清乾隆十七年八月十三日建立”字样。查阅颐和园的园林史料可知,这一对石质经幢原来并不设置在这里,而是在万寿山以南,原来“大报恩延寿寺”的院里;光绪十二年(一八八六)慈禧太后在重修颐和园时,并没有恢复大报恩延寿寺,而是在原址上新修了一组供臣僚给她祝寿用的排云殿等建筑,也就是在那时才把这组清漪园时的经幢搬移到这片遗址中,来陪伴已经消失的“须弥灵境”建筑群。

 

 清漪园时报恩寺照片


苏格兰人约翰·汤姆逊于一八六八至一八七二年之间拍摄的一张黑白老照片,真实地记录了清漪园被烧毁后的万寿山景象:顺着昆明湖的方向由北向南看,近景是位于原来寺庙前面的石狮子,在中景中可以看到一只塔式经幢和一段矮墙,当年的大报恩延寿寺和佛香阁的位置已是一片空白。在万寿山的主轴线上只能分辨出智慧海的屋顶轮廓和两段“朝天蹬”台阶,以及主轴线右侧的转轮藏建筑群。这一影像可以清晰地说明原来这对石经幢所在的位置。

 

据史学家的考证,石质经幢主要盛行于唐宋年间,明清以后逐渐式微,像这种保存完好的、有清式皇家做工的并不多见。但游客对这种相对孤单的小品式建筑并不太感兴趣,它们不属于被众人围观的“景点”。也正是这个原因,使得我每次去后山都可以安静地、仔细地端详一下这对经幢的造型,甚至可以与唐宋时期保留下来的经幢造型加以比对,发现它们之间在造型上的“变异”。

 

类似被“移位”的景点还有谐趣园里的“云窦”和涵虚堂前的一块平台。

 

在知春堂的北侧,圆亭附近有一块假山,与后面的大片假山一起构成了一片东北角的清幽之地。在相对孤立的假山中部有一个石洞,洞口以木门封闭,在门洞上方有慈禧太后题写的“云窦”两字,在两字之间盖有“慈禧皇太后之宝”的图章。

 

谐趣园中云窦外观


翻看乾隆在惠山园时所写的诗文,那时就有“云窦”这个地方,只是位置在现在的墨妙轩附近。当时那里有一眼山泉井,有天然的云气可以从井中升起,很像有“云烟”从这里出没,故有此名。《清代御苑撷英》一书中提及:“当年轩(墨妙轩)前小池的角上,曾有股山泉名云窦。现泉已无水,空余云窦两字。当年乾隆有诗赞曰:‘佳处敞轩名墨妙,导之泉注顿山安。’‘钗脚漏痕犹刻画,请看立石与流泉。’就是对当时实景的描述。”

 

后来这口天然水井不在,“云窦”也在慈禧太后重修谐趣园时从西向东移动了几十米,并以一个假山石洞对这两个字做了简化说明,不过,这已经是光绪十二年以后的事了。

 

现在涵虚堂的南侧有一块伸向湖面的石质平台,平台的面积在十平方米左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政府经常要举办大型的政治活动和群众集会,因那时大型的室内场馆十分有限,只能将这些活动改在首都的一些公园里举行,如城内的北海公园、中山公园、天坛公园,当时郊外的颐和园也是举办这类活动的重点区域之一。从现在能够看到的老照片里,可以发现一些搭建在颐和园里的临时性舞台,谐趣园涵虚堂前面就曾经有一个临时搭建的木质舞台,范围远远超出现在所能看到的平台。从发表于一九七二年第十二期的《中国画报》所刊登的、近距离的照片上看,这个临时性舞台上同时可以容纳十几个演员表演舞蹈;据此推测当年的舞台面积应该不会太小,应该是为了配合小型演出而搭建的。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涵虚堂外平台搞文艺演出


后来为验证这个照片的真实性,我又到谐趣园现场详细考察了一番,发现当年肯定是以这块石质平台为基础改扩建成了一个临时性的“大舞台”,看看涵虚堂南面的水位和地质情况,这里的水并不深,搭建一个木质基础和舞台并不难。

 

类似的临时搭建的舞台在排云门前、云辉玉宇牌楼的南侧还有一个,范围也更大些。由于要把舞台伸进昆明湖里,估计那里搭建的难度还要更大些。

 

后山西侧的赅春园是清漪园时期的一处园中园,因一八六〇年被焚毁后再未恢复,现在仅存部分遗址。位于山路南端的三开间大门现在是一个小卖部,里面展示有在遗址中出土的各种建筑残件和当时的官窑残片,还有一个木质的、主题为赅春园建筑群的复原模型。

 

赅春园内的遗址写生


清漪园时期,赅春园以及山坡上的清可轩是乾隆皇帝极为喜欢的去处,几乎每次游园都到这里小憩,留有三十几首题诗。为了寻找这些题诗,我曾多次到遗址中寻找这些石刻,“清可轩”除了题在崖壁高处的“留云”等大字外,石壁上的诗文石刻多已不在或漶漫不清,风化十分严重,很像斜倚在一片乱石里的一句石刻诗句“苍崖半入云涛堆”。

 

历史上,写在竹简、丝绵和纸上的文字易于损毁。想不到刻在石头上的文字也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风化、磨损,最后变成一片含混不清的石壁。

 

赅春园遗址中保留下来的乾隆皇帝题刻


见微知著,记下多年来测绘与研究的一些观感心得,但愿那些与清漪园和颐和园相关的历史,以及影响过历史进程的某段史实不会随着相关文字和影像的缺失,或人为的回避而变得模糊不清,成为一段后人无法了解、难以解读的“过眼云烟”。


*文中图片未注明来源者均由作者提供





文章版权由《读书》杂志所有,转载授权请联系后台


相关精彩文章






July


长按二维码

购买杂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