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他是台湾流行乐教父,74岁的传奇歌者,用一生演绎“真正的摇滚” |【经纬低调分享】

经纬创投 2019-04-02

在前不久的音乐节目《经典咏流传》上,一位鬓发斑白的74岁高龄老人背着吉他踏上了舞台,弹唱了自己谱曲编曲自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前奏一响,失真吉他划破空气,炸裂的鼓点瞬间点燃热血。

 

74岁的老人,琴弦一弹,开口一瞬,迸发的巨大力量让人惊叹。评委评价说:“刚刚听你演唱的时候,我心里就看到那一团火汹涌地向我们观众席这边袭来,我就在想,如果我到了七十几岁还能有那一团火往外攻,那是多么美又多么棒的一件事。”

 

这段视频传到网上后,震撼了很多人。

 

其实,这位年迈而热血的老人是台湾流行乐坛教父——陈彼得。在他红极一时的巅峰时刻,却选择回到内地,开了一间名叫“喜鹊棚”的录音棚,为热爱摇滚的年轻人提供帮助,这里也成为了中国摇滚乐最早的根据地之一。

 

如今,他在广州开了一家小餐馆,亲自采购、掌勺、招待客人,每天系着围裙忙得不亦乐乎。许多人认为他的少年心气已经不再,过上了彻底归隐的生活。

 

但他的摇滚精神并没有随着年龄消逝。他公开批评当下流行乐坛:“严重缺乏灵魂,简直是僵尸之作”。为了以身作则,皱纹丛生、满头白发的他登上了舞台,将摇滚与古诗结合,演绎了真正的音乐。

 

虽然已经进入古稀之年,但陈彼得依旧和年轻人一样戴着炫酷的墨镜,穿着潮流的服装,和自己无法割舍的音乐在一起。这样的精神,我们觉得很酷。以下,Enjoy:




来源 / 摇滚客(ID:Rockerfm)


是什么样的力量,让一个鬓发斑白的74岁老人,一边放声吟诵诗歌,一边哽咽恸哭?


几天前,一段来自《经典咏流传》的视频,震撼了无数人。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q0026p30xtl&width=500&height=375&auto=0


视频主角是一位74岁高龄的老人,他身穿银灰色西装,一把吉他背在身后,犹如仗剑行走江湖的大侠。


虽然身材削瘦,白发稀落,但他脊梁挺拔,眼神坚定,头颅高昂,隐隐透出一股淡然的霸气。



他亲自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谱曲编曲,这是第一次登上舞台亮相。


一位是千古流芳的豪迈诗人,另一位是神秘隐忍的老翁,这首歌究竟会碰撞出什么火花?


前奏一响,失真吉他划破空气,炸裂的鼓点瞬间点燃热血,连评委都震惊地捂住嘴巴。


他的声音高亢中带着沙哑,极具穿透力,犹如一头盘踞在草原的苍老雄狮,发出低沉的怒吼。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他抱着吉他畅快淋漓地扫弦,一边跟着节奏摇晃身体,沉醉不已。历经沧桑的声音里充满故事,寥寥几句营造出诗词中的画面感。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诗词的点睛之处,歌曲也推向高潮,老人挥舞手臂,直指苍天,满腔热血激情迸发,豪气冲天!



观众也坐不住了,纷纷站起来挥舞拳头,那一瞬间,录制现场仿佛变成最躁动的Live house!



一曲唱罢,他还吟诵起诗人艾青的《我爱这土地》。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p0608wkv6fa&width=500&height=375&auto=0


声音沙哑,皱纹颤抖,拳头紧握,这不是朗诵,更像是发自肺腑的呐喊。


呐喊出几十年的颠沛流离,和对这片热土的深切热爱。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声嘶力竭地喊完最后一句,老人佝偻着腰,缓缓弯曲膝盖,捂住泪水盈满的眼睛,仿佛要亲吻这片土地。



这个年迈而热血的老人,究竟是什么来头?发生过什么故事?


也许提起他的名字,许多人并不熟悉,但提起他创作的歌曲《一剪梅》、《迟到》、《阿里巴巴》,毫无疑问象征着一代人的青春记忆。


他就是台湾流行乐坛教父——陈彼得。

在广州市郊僻静处的一栋居民楼里,老头儿租下12平米的门面,开了一家餐馆。


餐馆里卖台式快餐和奶茶,也卖成都担担面。他亲自采购、亲自掌勺、亲自招待客人,每天系着围裙忙得不亦乐乎。


今年74岁高龄的老头儿,台湾口音混合着北京儿化音,身板清瘦,白发寸头,纵然脸上皱纹从生,眼神却闪烁着精锐的光。



周围的居民只认他是餐馆老板,路过时会打趣,“什么时候再做哨子面啊?”老头儿乐呵呵附和着。


几乎没有人知道,这个一身油烟味儿、貌不惊人的老头儿,竟然是台湾乐坛教父级别的人物。


他演绎过金曲无数,曾经伴随了几代人的成长。


严冬:听陈大师的时候还是个懵懂少年,那时候大街小巷到处都是他的“阿里,阿里巴巴,阿里巴巴是个快乐的青年”。当时一些音乐团演出,主打歌也是翻唱他的《迟到》。也算是听着陈大师的歌声长大的。


包军:时光倒流,三十多年前,几个坏小子,坐在夏日的台阶上,抱着一把红棉吉他,合唱:“阿里,阿里巴巴,阿里巴巴是个快乐的青年”“我可爱的她呀在哪里,为什么没有她的消息”……青春,岁月,一去不回头!


他是台湾流行音乐第一推手,一手捧红众多明星,称霸70、80年代的台湾乐坛。


无论你是无名小卒,还是歌厅驻唱,只要唱一首他写的歌,第二天准能红遍大江南北。


但是,他厌恶娱乐圈的种种虚伪和潜规则,在名气极盛时选择归隐,在北京给窦唯、何勇等内地第一批摇滚人录音,在广州开餐馆乐得逍遥……


大师为何能成为大师?又为何从台湾回到大陆?这30年来,陈彼得的坎坷经历足以书写一部传记。

1947年,陈彼得出生于成都。他的父亲是广东潮汕人,母亲是成都人。


3岁时的他尚还懵懂,便随父母举家迁到台湾。从此故乡隔着一湾浅浅的海峡,只剩稀薄的记忆。


大学时期,陈彼得考入成功大学“机械工程”专业,地位相当于清华大学的土木工程,可谓是人人艳羡。



但是骨子里的叛逆,让陈彼得无法忍受枯燥刻板的知识。怀着对音乐的狂热,他开始到各大歌舞厅驻唱。还自制一把电吉他,和陶大伟组建乐队,成为台湾最早一批流行歌手。


“大学时代,有俱乐部办舞会,我和乐队就去伴奏,一晚上能挣50块钱。”


他不爱唱当时台湾流行的音乐,而是沉迷于披头士、猫王等摇滚歌曲,抱着吉他反反复复练习。



1972年,陈彼得刚刚28岁,赶场时和当红小生余天同坐一辆轿车。陈彼得无意间吹起口哨,余天听到眼前一亮,问这是什么歌?


陈彼得回答,这是我随口吹的。


余天激动地说,快,快记下来!


这首歌就是后来《含泪的微笑》,成为余天经典专辑《男人青春梦》的主打曲,至今仍是脍炙人口的经典。



自此,陈彼得抱着一把吉他,开始疯狂创作。他十分反感当时大行其道的情歌,在邓丽君当道的年代,他发誓要改变台湾歌坛软绵无力的现状。


随后,他一气呵成地创作出许多经典,奠定了台湾音乐教父的地位。


他为费玉清写下《一剪梅》、《几度夕阳红》,费玉清立刻大红大紫;



他为刘文正写下《迟到》、《一段情》,原本不温不火的刘文正马上声名远扬;


自此人们戏称陈彼得为“救火员”,那些不红的歌星,只要唱一首他写的歌,百分之百会火遍大江南北。



陈彼得创作的先锋性在于,他第一次引进西方流行乐,融合了R&B、摇滚、迪斯科舞曲等时髦的元素,引领全国两岸流行乐的风潮。


“创作《阿里巴巴》的时候,台湾流行《小城故事》这类歌曲,虽然好听,但没有朝气和活力。当时,我想走出这种情歌模式,所以选择了迪斯科舞曲。”


最后的结果是,“阿里,阿里巴巴,阿里巴巴是个快乐的青年”这首动感十足的歌曲在80年代的大街小巷肆意流传,妇孺皆知。


除此之外,在陈彼得1982年发表的专辑里,滚君发现一首有趣的歌,叫《司机摇滚》。



布鲁斯调皮的调调,忽高忽低的唱腔,夹杂着司机师傅和乘客对话的采样,肆意爽快。


这样的歌曲在悲伤情歌当道的年代,无疑是“小流氓”一样的存在。


毫无疑问,陈彼得是台湾乐坛的反叛者,也是当之无愧的台湾流行乐教父。

长期和明星歌手们打交道的陈老,并没有染上娱乐圈的坏风气。相反,也许是见惯了尔虞我诈、虚情假意,他无比厌恶这趟浑水。



他受邀参加欧阳菲菲的演唱会,欧阳菲菲在舞台上说着“我爱观众”一类重复过一万次的客套话,而他身着奇装异服,违心应和着女主角的虚情假意。


突然间,他觉得眼前一切都十分荒谬可笑,扔下话筒,不顾台上台下的错愕,转身走人。


后来他回忆说,“假如我再在舞台上多呆一秒钟,肯定就会马上休克。我真的再也呆不下去了,不知为什么,我当时只想马上离开那个舞台,准确说不是离开,而是逃离那个舞台!”


再加上演艺工会事务繁重,他不幸患上抑郁症,并且有恶化的趋势。



他心中无法抑制对故乡的思念,回到了大陆。


他直奔出生地成都,去寻找母亲念叨过一万遍的担担面。他一口接着一口、狼吞虎咽地吃面,豆大的泪水止不住地掉进碗里。


也许现在你能明白,他吟诵《我爱这土地》时,为何满眼热泪。


回归大陆怀抱的陈老,抛开过去“台湾流行乐教父”的辉煌,开始过上半归隐的生活。


他四处游走,回归大自然,吃天然食物,清空体内和心灵上的污浊,抑郁症渐渐自愈。


2000年,《同一首歌》邀请陈彼得在首都工体唱《一条路》,借此机会结识了不少北京的音乐人,萌生出定居北京的想法。



他搬到北京三元桥附近,开了一间名叫“喜鹊棚”的录音棚,为当时热爱摇滚的年轻人提供帮助。


有一次,春秋乐队的主唱杨猛没钱了,陈彼得看他“很有才、很努力,也太辛苦”,自掏腰包支持他搞音乐。


“我个人对乐队来说有一份特殊的感情,因为我就是做摇滚乐队出身的。如果只是因为没钱的原因让他们不能完成专辑的话,我会很心疼。”


当时窦唯、何勇、谢天笑、窒息乐队、鲍家街43号等知名乐队都曾经在他的录音棚里录歌,这里成为中国摇滚乐的根据地之一。



看着这些长发飘飘、瘦骨嶙峋的年轻人,陈老心疼不已。他知道这些孩子们都穷,没钱填饱肚子。


他在录音室里开辟出一个小酒吧,亲自下厨给摇滚歌手们做饭吃。“窦唯总夸我做得好!”提起这段时光,陈老像父亲提起自己争气的儿子一样自豪。


当然,在中国第一代摇滚人眼里,陈老更是值得敬重的前辈。


陈老过生日时,崔健、梁和平为他忙前忙后张罗生日宴,崔健还特意为他弹琴唱歌祝寿,足以见陈老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如今,陈老在广州开了一家小餐馆,许多人以为他没钱了,落魄至此,或者曾经的少年心气已经不再,过上彻底归隐的生活。


但是,真正的摇滚心气岂是随年龄而消逝的?即使是古稀之年的老头儿,陈老也依旧敢于直言、敢于抗争!


他一针见血地批评当下流行乐坛:“目前华人音乐的主要问题是太多浅薄和虚伪,但要写出不浅薄和不虚伪的音乐和歌曲却不容易。正在流行的许多华语歌严重缺乏灵魂,简直是僵尸之作。”



去年11月,电影《九层妖塔》未经授权,使用陈老做词曲的《迟到》作为插曲,还用做宣传。


面对这样明目张胆的侵权,他一纸诉状把对方告上法庭,要求道歉并赔偿音乐版权侵权费100万元。


华语乐坛的抄袭、侵权事件层出不穷,眼睁睁看着创作者的心血被践踏,他不能放任不管!



陈彼得这一生,辗转于海峡两岸,经历过众星捧月的辉煌,也经历过被抛弃的低谷。


但即便是皱纹丛生、满头白发,他的脊梁也始终坚挺刚硬,因为他始终没放弃对音乐的一腔热爱,也没放下肩膀上的重任。


再登舞台,他把一腔豪情倾注于中国古诗词,延续经典的生命力,也让后辈们看看,什么是真正的音乐,什么是真正的风骨!


如今的陈彼得,已经进入古稀之年。但他人老心不老,和年轻人一样戴着炫酷的墨镜,穿着潮流的服装,和自己无法割舍的音乐在一起。



有台湾网友评价,陈彼得是台湾乐坛的不灭之星。陈彼得听后笑着说:


“我要做中国乐坛的常青树!”


注:本文授权自摇滚客,略有删减



 也许你还想看:

90后“造字师”辞掉高薪工作,只为创造最美汉字

那些改变世界的人,只是把喜欢的事情做到了极致

他是上海滩身价最高的摄影师,把女明星拍成了中国画

10个好友,8个微商——月入五十万是门怎样的生意? 

便利店越开越多,为什么二线城市还是小卖部的天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