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凤翔脱贫攻坚 |“菇”舞人心 致富有道
风雨过后,天蓝彩云飘。
略显湿润的黄土之上,146座大棚、20个中棚上覆盖着黑色的防晒网,显得异常厚重。从凤翔县虢王镇九家庄村路过的人总是要寻思下,这里面到底是什么?
微胖、发际线后移的谢卫东站在这些大棚中间,领口敞开着、脚上沾着泥。他随手揭开了离他最近的一座大棚的门帘,里面的场景让密集症患者可能有点难以接受。从大棚的上方,密密麻麻、整齐有序的垂下来几十行的类似于纺锤的东西,上面长满了黑色的木耳。“这是吊袋木耳,把空间资源用到最大化了”谢卫东介绍说。
在行与行之间的空隙处,几名工人正在忙碌的采摘木耳。不一会儿,一名女工就摘了一盆的木耳,端出去晾晒。“这些木耳长得快的很,现在摘了,三天以后就能长出来重新摘了”一名女工手不停头不抬的说。
大棚里的工人大都是附近的村民,还有不少是周边的贫困户。在这里务工,他们每天都可以获得50—70元不等的收入。在采摘的高峰期,谢卫东要在附近村子里找来80人左右。去年的时候,谢卫东光工资一项就支付了17万6千元。“给好几个工人按每月3500--4000元结算过”谢卫东说到。
种木耳只是谢卫东食用菌种植当中的一项。160余座棚里种植着平菇、香菇、灵芝等种类的食用菌。谢卫东种植的灵芝有两种,一种是椴木灵芝,上面有一层黄色的粉末状物质;另一种是袋料灵芝,呈现淡黄色像花一样,浮着的露水让它的显得娇嫩。
除了种植木耳等食用菌以外,谢卫东自己开始培育菌种并出售。“我这人文化程度低,学东西慢。但是这几年跟着县上组织的农业技能培训学了很多东西。”谢卫东继续说到:“前几年,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听杜双田教授讲课,他讲的PM是啥我都不知道。”
知道自己的不足还能奋力弥补短板的谢卫东沉下心,积极参与县上组织的职业农民技术培训,对食用菌边种植边研究培养。功夫不负有心学,谢卫东不仅仅种的食用菌质量好,而且培养的菌种成活率高,在周边市县种植食用菌的行业里已经小有名气。现在,他的华伟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生产的食用菌销售相当的顺利,去年产值达到了800万元,净利润则达到150万元左右。而他本人由于在菌种培养方面的研究逐渐深入,被咸阳、陕南,以及甘肃等地的食用菌种植者邀请去讲学授课,进行技术指导。
谢卫东说:“要想发展,还得强强联手。”基于这种思考,他以技术和土地入股的方式,与陕西秦沐事业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后,获得了将近300万元的资金支持。而这些资金被他用来修建了一座将近3000多平方米的厂房,厂房里附设着目前本地区较为先进的菌种培养室。
发展属于有追求的人。谢卫东的脚步并没有在停歇,下一步目标是扩大种植范围,大棚种植区西边百余亩的土地进入了他的视野。
“我就是个土生土长的农民,种地还是有前途的。”回望走过的路程,谢卫东对自己的坚持有感而发。26年前,年轻的谢卫东从父亲的手里要了500元,在家里的闲房里开始尝试种植木耳。现在,他的食用菌种植已经累积投资了近1000万元,也解决了周边大量闲散和贫困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完
【转载请注明出处】
投稿请发至县委宣传部信息与传媒组邮箱
fxscbjb@126.com
点击查看往期文章精选
打一场变灰为绿的生态保卫战——凤翔县推进露天采石矿山综合整治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