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拯救企业最有效的办法,是把它变成一家银行

金融看客 任博宏观论道 2020-09-05


【解决企业问题的办法有很多】

当一家企业出现比较严重的问题时,解决的办法有很多,如让它破产(彻底退出历史舞台)、兼并重组(召唤新的生命)、信贷发债等债权融资支持(续命补血)、推动它借壳或被借壳上市(全民营救)、最不济债转股(金融资本强力介入)等等。但这些办法均不是长久之计,其目的也只是延续继续衰亡,或寄希望于它能够在外界的支持下重振雄风。

【将企业变成一家银行的好处更多】

然衡量所有,没有比将企业变成一家银行更有效的办法了。由企业变成一家银行,虽然面临的监管会更严,但相比之下好处却是无法比拟的,能够想到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银行和企业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前者是杠杆率最高的经营实体,资产负债率通常达到93-95%,而一般的企业如果资产负债率超过70%以上往往就很难再继续融资了,这之间超过20%的资产负债率缺口能够得到的融资量是惊人的。假设一家企业的股本是3个亿,则其负债差不多最多只能有7个亿,而如果按照95%的资产负债率,则负债可以达到57个亿,整整多出50个亿。

第二,企业变成银行后,就可以吸引很多民营资本、国民营资本进来,毕竟银行牌照的价值要比企业高出很多,民营资本也希望背靠银行这棵大树好乘凉。

第三,在吸引足够多的民营资本、国营资本进来后,变成银行后的企业也可以拓展存款了,或者更加随心所欲地拓展存款、增加同业负债、发行金融债券,因此在弥补资本的同时,事实上也不断丰富了负债来源。

第四,一般企业的盈利空间往往较窄,但在政策保护下,银行的利差空间却至少在1.50%以上,这是固定的利差空间,如果你资产质量没那么差,盈利是不成问题的,这是一类吃得不是很饱但却绝不会饿死的市场主体。

第五,当企业变成银行后,你在地方政府的战略地位中也更重要了,地方政府会想方设法把你纳入整个地方金融的战略体系中,你能够得到的地方资源支持力度也就更大了,这是资产端的最重要保障,也是负债端的强力纽带。

第六,当企业变成银行后,它将从一个真正的弱势群体变成伪弱势群体,虽然会受到社会的各种指责,但其市场地位却在逐步上升,吸引的人才、掌握信息也才会越来越高端、越来越有价值,毕竟只有市场地位高、盈利空间大的市场主体才会被别人关注、指责甚至嫉骂。

因此当一家企业变为银行,或者说离银行越来越近,那么它的很多问题也便可以解决了。

【将农信社变为银行、各路资本介入银行业便是这样的实践】

上面的表述并非只是想像,实际上一直以来也的确在践行着,但却常常不为你所觉察。从概念上看,国内的商业银行仅包括国有大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民营银行和外资银行,而所谓的村镇银行、农信社、农合社、小额贷款公司等等均不是真正的银行,而只能称为银行业金融机构。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内,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便是将农信社、农合社等不断地演变为商业银行,地方政府也在极力推动,里面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除此之外,一些民营企业或国有企业挤破头颅介入银行业,其目的也是希望通过借此达到变相提高资产负债率的目的。但这里我们仅有邮储银行和重庆农商行为案例进行说明。

【把劣势变为优势的邮储银行和重庆农商行的实践不应该成为同业学习的榜样】

今天我们要讲的两个例子便非常明显,即邮储银行和重庆农商行,这是两家真正从农村金融机构演变而来的商业银行,它们的总资产规模分别刚刚跨过10万亿元和1万亿元,其成功之处也颇为业界推崇。但是笔者认为它们并不值得同业学习,甚至同业根本无法学习,因为正是真正转型为银行之后,才使得之前成为它们严重负担的网点和员工劣势转为优势。

一、邮储银行的案例不具有可比性

邮储银行(在成为真正的银行之前人们常称其为邮电局)是一个最为典型的例子,但和同业之间也最不具有可比性,曾经将其变革为真正银行的背景便是其拥有繁重的营业网点数量和吸纳就业负担。其2019年6月底全部营业网点数和员工数分别达到39680个和168315人,其中城市网点、县域网点以及农村网点分别有11935个、8742个和19003个,占比分别为30.08%、22.03%和47.89%,可见其县及以下网点数目占比达到70%左右。特别是邮储银行以10万亿的总资产规模,拥有接近17万的员工数,其中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分别拥有员工数达到4.43万、3.87万和2.04万,占全部员工数的60%以上,这是任何同业均无法比拟的,相信同业也不会去这样做。

不过这种优势并不是邮储银行的管理层刻意推动实现的,是被动执行国家战略留下的负担,只不过在目前零售业务的战略地位越来越突出、利差空间逐步收窄的背景下,邮储银行这一沉重负担突然变成了优势,密集的网点为其拓展县及以下的低成本存款和客户积累奠定了最为基础的条件,但是它的这种网点布局其它银行如何学习?

为更好理解,我们可以看看规模差不多的交通银行(2019年6月总资产为98866.08亿元),其2019年6月底的境内机构人工营业网点数量达到3176家,员工数也仅有86425人(境内银行机构从业人员为83959人),可见其网点数只有邮储银行的8%、员工数也只有邮储银行的51.35%。

二、重庆农商行的案例同样不值得借鉴

可能是因为邮储银行更为优秀,因此重庆农商行受到关注并不多。但殊途同归,二者由农村金融机构变为真正银行的背景却是相同的,如资产质量趋于恶化、资本匮乏、网点分布过于密集、员工负担压力较大等等。但是两家银行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变为银行后之前的负担均变成了优势。

重庆农商行总资产规模在纠结了一年有余之后,刚刚突破万亿大关。截至2019年6月,重庆农商行各类分支机构数达到1775个,其中在重庆县域设有1462个分销网点。同时重庆农商行还拥有在岗员工数15594人,另有退休员工6049人。

同样为便于对比,我们选择总资产规模逼近0.95万亿的杭州银行,2019年6月底其各类分支机构数目达到209家,在职员工数则达到7509人,可以看出虽然总资产规模较农商行仅差500亿元左右,但杭州银行的网点数和员工数却只有重庆农商行的11.77%和48.15%。

可能有人会说杭州银的可比性较差。没关系,我们拿徽商银行作为比较对象(这是一家由安徽省各级城信社重组成的城商行),2019年6月底徽商银行总资产达到10982.06亿元,营业网点和员工数分别达到442个和9443人,分别只有重庆农商行的24.90%和60.56%。

三、邮储银行和重庆农商行的优势是历史形成的

两家银行的转型并非主动,而是国家和地方政府强力推动,其最初的原因也仅是为了解决它们所面临的困境。正是因为基于由企业变成银行的种种好处,邮储银行和重庆农商行在成为真正的银行之后,先前的网点劣势才开始成为其优势。但是,我们应该要清晰地认识到,这两家银行的零售业务优势是历史形成的,而非后天慢慢努力达到,因此同业根本无法也不应该学习和借鉴,更不应该痴迷于网络上的一些表面分析。

有一个数据也许能够更好地说明我们的结论。2019年6月底,邮储银行和重庆农商行的零售存款占全部存款的比例分别为87.02%和74.33%,两家银行的零售存贷比分别也仅为32.20%和28.15%,存款占总资产的比例分别为90.40%和66.97%,你说你怎么学?


现在,我们依然在目堵一批又一批农信社正在向真正的商业银行转型,而这些转型成功后的农商行,民营资本的比例预计将达到70%以上。同时很多民营企业和国有资本也在不断涉足银行业。可以说这些涉足银行的市场主体在所谓战略性投资的外衣下,其真正目的均是在扩大自身的融资空间或发掘融资潜力,也为将来自己陷入困境时提供一个备选解决方案或称留足后路。

毕竟,离银行太远的企业不是好银行

【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