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大博士到汤兰兰,到底谁才是受害者?
自我成长专刊
AC专栏
澎湃新闻的记者王乐最近写了一篇新闻,要找出在她看来能在14岁的年华阴谋诬陷父母及一众亲人“强奸”他人的汤兰兰。文章甫一面世,便引来热议。而当地政府则表示,犯罪分子确实做了这些骇人听闻的事情,出狱后的他们现在试图通过媒体煽动舆论,为自己翻案。
这件事目前还在持续发酵中。
在这一出罗生门中,汤兰兰的父母和亲友,汤兰兰,到底谁才是受害者?
人们似乎更倾向于后者。
所以更多网民的炮火冲向了帮着坏人揪出汤兰兰的记者王乐。在这篇极富戏剧性的新闻中,可能是因为实在太年轻,对人性的丑陋还没有多大体会,90后的王乐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
那就是轻信了一开始向她“诉苦”的人,把他们的陈述一股脑地承接下来,变成“现实”,再加上自己本来就有这样的先占观念,如:
“父母不至于害女儿”,
“这么多亲人都要害自己,这不会是真的”
……
写下这篇文章的时候,她大概把自己对父母的良好印象也套在了汤兰兰的父母身上,得出了很有倾向性的结论:
汤兰兰在说谎。
人总是很容易相信自己一开始看到的,然后就“信以为真”。这种“先入为主”,是比较常见的心理现象。
心理学中更准确的表达是“首因效应”,也叫第一印象。心理学研究表明,最先输入大脑的信息作用最大,这是形成第一印象的内在原因,也是人们普遍会“先入为主”的根本原因。
当不同的信息结合在一起时,人们总是倾向于重视前面的信息。即使后面的信息与前面的信息不一致,也会认为后面的信息是非本质的、偶然的,所以仍然习惯于根据前面的信息解释后面的信息,已形成整体一致的印象。
在人际关系经营中,特别需要注意“首因效应”,第一次约会,第一次见老板,都要好好准备,就是这个道理。但是,“首因效应”的影响力却不仅仅只是在人际关系中。
在2017年的重大社会热点新闻中,“先入为主”也扮演过许多重要角色。北京红黄蓝事件中,政府后来说的话没什么人相信,有人抬出了“塔西佗陷阱”做解释,然而有很多社会事件没有政府参与,后发声音的人也少有人相信,可见“塔西佗陷阱”的解释力有限,主要的因素还是“首因效应”作祟。
前面说的是当事人主动造假,我们信以为真这种情况。更为普遍是,当事人自己也是“信以为真”,我们也“信以为真”。
我从事心理咨询工作,我的来访者经常“控诉”自己身边的人怎么对他们不好。在职业生涯的早期,对他们说的话我基本上是全盘接受的,也就是把他们所认定的“真相”也当做了真相来处理。所以有些老公就是冷暴力的,有些父母就是不通人情的,有些上司就是暴君……当发现这些是“真相”的时候,是很无力的,因为这些都无法改变。
直到后来才发现,我上当了!
他们所认为的“真相”往往是经过了多种“认知偏差”的“结论”,与真正的“真相”有着不少差别,有时候甚至是相反的!而他们正是依据着这样的“结论”,形成对他人、对自己、对社会的认知,进而产生愤怒、抑郁等情绪,进而做出各种选择,有些人甚至作出了疯狂的举动!当然,他们从来不曾怀疑过他们坚信的“结论”的真实性。
因为他们的内心无比坚信自己的“结论”是正确的,这种确信影响到我们,对得出“结论”的依据不曾过问、不曾一探究竟,也被带偏了。
一个真正想帮助他的人,可以理解他的情绪,但不能完全认同他的“遭遇”,而是帮助他发现自己没有看到的“真相”,让真正的“真相”显露、完整。
当然,我并不是说要怀疑一切,质疑他人的可信度,而是要为这种信任寻找到可靠的线索,这不仅是帮助我们,也是在帮助他们。特别要指出的是,当一个人在被强烈情绪包裹的时候,往往看到的“真相”不会是真的。
事实上,对大多数人来说,只要当他们发现“真相”并非如此,他们自己就能重新作出判断,校正生活的方向。
最近,知乎上一篇“北大博士控诉父母”的文章成为网络热点,引起了多方讨论。有人希望我也发表一下评论,谈下对这件事怎么看。说实话,我不知道怎么看,因为这篇文章属于什么性质我都没有搞清楚。新闻?肯定不是,不具备新闻的基本要素。是当事人自己的陈述?很多地方又语焉不详。网络文学?那就没有就着这个事情谈的必要了。
然而,我看到的是几乎所有的自媒体一致默认当事人的经历都是真实的,不曾质疑这篇文章所指到底有几分是真几分是假?也不曾去找这位“北大博士”本人核实文字表述的细节,不曾去询问他的父母了解详情,不曾去询问他的同学、师友了解内情,非常轻易地就相信这一切都是“真”的,接下来就根据这个“真实”的情况,发表自己的高见了。
在这场控诉中,北大博士,被他拉黑的父母,到底谁才是受害者?
我不知道。
也许都是,也许都不是。
在目前的情况下,无从得出结论......
怎么判断一件事情的真假?我这里提供三个建议:
不管对方说的让你有多相信,这都只是他自己的“看法”、“结论”,还不是板上钉钉的“事实”。事实需要经得起验证,经得起核实。
从这个角度看,往往被指责的一方一直不发声未见得是好的做法。两边都有声音,都有资料提供,最有利于核实。当然,不发声是一方的权力,不能强迫他人帮你履行“核实”的义务。
“事实”一定是经得起“具体化”的,也就是可以讲出细节,而且具有前后逻辑性。很多人所认定的真相,往往是自己的臆测和空想,是“我认为就是这样”,而不是“亲眼所见”、“亲身经历”,你让他“具体化”描述诸如“那个时候是指什么时候啊”、“那个地点是在什么地点啊”、“那个人大概是什么样的啊”这样的问题,他多数是回答不上,或者明显就是现场在编造、补充。
人往往是倾向于对自己有利的一面来叙述,所以要学会找他叙述过程中的“漏洞”。对他谈的兴致高昂、面面俱到的问题,往往不必过于细究,反倒是要关注他可能在言谈中躲避的那些问题,那些细节,往往这里就是叙述中的“漏洞”,也是能够帮助我们厘清真相的地方。
我一直认为,自媒体是不能当做真正意义上的媒体来看待的,这只是个人发表言论的一个渠道。一篇合格的媒体新闻,首先是要核实,而不是揣测,要存疑,而不是偏信。可悲的是,本应作为信息传播表率的澎湃新闻王记者做了一回“自媒体”,犯了一个跟人性有关的错误,而这个错误我们经常会犯。
北大博士和汤兰兰,到底谁才是受害者,看来一时半会是搞不清的,但是有一个人注定是受害者:
那就是偏听偏信的人。
延伸阅读
作者 | Arthur Chen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简介:心理圈稀有性别男颜值高咨询师,长相年轻、内心成熟的代表人物。座右铭:惜时惜人。咨询小时数:2000小时,研究方向:职场心理、婚恋两性、身心疾病、朋辈心理辅导。近期关注:要事第一、正念减压、网络时代人际沟通。
编辑 | 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 企鹅
转载&投稿 | QQ:2833628802 或 直接在留言处申请
投稿邮箱:coffeepr@qq.com
近期活动:
关注本公众号,回复【会员】,加入一杯咖啡会员社群
点击阅读原文,可了解:一杯咖啡会员5大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