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不寒而栗”的北大包丽事件中,三个目前未被舆论深思的问题

咖啡侍应生 一杯咖啡 2021-12-06

用生命影响生命 · 一杯咖啡活动组织和社群管理团队招新

公益心理科普自媒体团队招募:编辑|翻译|校对|美编


自我成长专刊

AC专栏

适合大众的心理书单(2019-2020版)

给专业人士的心理书单(2019-2020版)



作者 | Arthur Chen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简介:心理圈稀有性别男颜值高咨询师,长相年轻、内心成熟的代表人物。座右铭:惜时惜人。咨询小时数:3000小时,研究方向:职场心理、婚恋两性、身心疾病、朋辈心理辅导。近期关注:要事第一、正念减压、网络时代人际沟通。

编辑 | 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编辑    禾沐

联系 | 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邮箱 coffeepr@qq.com


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


——鲁迅 《伤逝》



与弗洛伊德同时代的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在自己的咨询室内放过一根三面柱,柱子的每一面刻着这些话:


第一面“我很可怜”,第二面“别人很可恶”,第三面“我该怎么办”。


每次有人来找他诉苦,他都会拿出来,问对方:


你想跟我谈哪一面呢?


这些天,因为北大自杀女学生包丽的悲剧,在互联网上喧嚣着一股批斗PUA男、撩妹达人,进而科普、指责所谓“精神操纵”、“煤气灯效应”的气氛。


在为包丽感到不幸的同时,我也有些担心:


如果舆论停留在“某人很可怜”,“某人很可恶”、“别人该怎么办”的阶段,而不是真正反思,去思考“我该怎么办”,恐怕还会继续出现下一个包丽。


回顾这一不幸事件后的种种评论,不管是针对男方牟林翰的种种指责,还是对女方的种种规劝和点评,有三个目前尚未被认真加以讨论的问题:


1、“不寒而栗”的聊天记录真的就能推论出精神控制吗?

2、包丽之死真的就是精神控制的结果吗?

3、假如真的“精神控制”,那么对这一实施“精神控制”的人一味谴责有用吗?


我会重点谈谈第二个问题,但是第一和第三个问题也是谈论第二个问题绕不过去或者必然会触及的问题,我会用简短的篇幅简要谈及。


一、“不寒而栗”的聊天记录真的就能推论出精神控制吗?


在媒体上特别受到关注的,是包丽手机里截取的部分聊天记录。看着这些被节选的对话,特别是媒体用了令人“不寒而栗”这样的情绪词汇,确实很容易让人产生不适的情绪。当把这些聊天记录和“精神控制”联系在一起,并且得出包丽就是因为这些聊天记录的内容,承受不住,选择离开,更容易引发群情激愤。



然而,这是不是就是事实的真相呢?


我却有些不敢肯定。


我们处于一个“后真相时代”。这个时代的特征是,一件事的事实是很多面的,而且每个事实孤立的看都是真实的。


包丽和牟林翰确实有这样的短信联系,是真实的。

包丽确实自杀脑死亡,是真实的。

包丽和牟林翰的关系确实有很多问题,是真实的。


特别是媒体重点强调,包丽把自己的社交媒体的名字改成是男方的狗,进而推演出包丽被男方“精神控制”,控制得都要做对方的狗了。当然,这个名称的修改,也是真实的。




如果把上述总总组合一起,人们很容易得出一个结论:包丽就是被“精神控制”了,并且这导致了她的死亡。


然而,这并不是全部的事实。


在媒体的报道中,有一则信息,被明显地忽略了:


牟林翰对包丽的称呼是:妈妈。这也是真实的。


如果说包丽把自己称为牟林翰的狗是“精神控制”,那么牟林翰叫包丽“妈妈”,是不是包丽也“精神控制”了牟林翰?


那么,他们两个到底谁“精神控制”了谁?


亦或者他们相互对彼此实施“精神控制”?


当然,也有一种可能,这可能就是这对情侣因为某种缘故,给彼此取的“昵称”、“爱称”,就像“死老太婆”并不是真的叫对方去“死”。


至于到底哪种才是真相,不能仅仅凭聊天记录和自己“脑补”得出,还需要还原全部事实才行。


可惜的是,现在有很多的媒体并不关注全部事实,哪个看起来更加“精彩”、更加吸引眼球,就报道哪方面的事实,并不关切整个事情完全的真相。因为,很有可能完全的真相并不那么精彩,也不具备强有力的传播力。试想,一个男生“精神控制”女生导致其自杀,和一个女生因为情感不顺要自杀,哪个更有“吸引力”呢?


然而,我觉得搞清楚事情的事实,比简单地推理一个结论重要得多。


特别是对于当事人和当事人的家庭。


我相信,对包丽的母亲来说,是最想搞清楚自己的女儿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也最不想被舆论所诱导、被情绪影响判断。还原真相,而不是以悲情诉诸舆论,让这个事情以更真实、更符合逻辑的角度呈现,其实也是对当事人包丽最大的尊重。




二、包丽之死真的就是精神控制的结果吗?


这大概是目前大多数舆论得出的结论。


我恰恰觉得,这种把包丽的死等同于精神控制结果的做法,实际上是在为精神控制背书。


因为,这在告诉人们,也试图让人们相信:


精神控制,能够强大到左右一个人的生死。


你一定要小心精神控制哦,千万别被控制了,因为你是玩不过他的!


我也不赞同,这种把精神控制和PUA男批斗一番的做法,好像就可以让人不被所谓“精神控制”影响了,其实并非如此。


这里我想借用一个医学上关于“健康”的定义和大家做个澄清:


著名的医学科学传播者薄世宁曾经说过,真正的健康是暴露于病毒、细菌的危险之下,依然能保持健康。


套用到这里来,也就是说,我们要的不是身边没有“精神控制”,也不是对“精神控制”担惊受怕,而是不管别人有没有对你“精神控制”,你都可以不被控制,这才是可以追求的一个现实目标。


不管怎么强调这点,其实都不过分,因为这是摆脱“精神控制”真正有效的办法,其他都不是。



为何这么说?


就拿包丽事件中,被人拿来说道的“处女说”举例。


我问身边一些女生,如果你的男友因为你不是处女,贬损你,你会觉得自己很糟糕、配不上他吗?


不少人回答,根本不会,我会一脚把他踢开!


那就是了。


如果说“处女说”是一种“精神控制”,可见并不是每个女生都会被“精神控制”所影响。


会被“精神控制”所影响,可能主要还是自身的一些缺失。


就像一个人,之所以有的人“暴露于病毒、细菌的危险”没事,有的人就有事,是因为自己的免疫系统出了一些问题,而在心理的世界中,我觉得主要是三种心理“免疫系统”出了问题:


01没有办法区分想法和事实,也就是不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什么是想法?

你不是处女,所以你就不值得被爱,这是想法。


什么是事实?

你不是处女。


对于有些人来说,事实和想法这两件事情是能够分得很清楚的。他们能够很清楚地看到,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和别人对问题的看法,存在一些差异,也能够很清楚地分辨,别人对问题的看法和事实真相之间有差异。他们不会用别人的想法去定义自己的想法,更不会用别人的想法去代替自己的是非判断。


然而对另外一部分人来说,要区分两者,殊为不易。这往往和他早年的生活经历有关,一个长期生活在评判环境中的人,经常用别人对于问题思考的方式来等价自己对问题的思考。



如果一定要和“精神操纵”联系起来,其实是主动把自己的思考能力上交他人,让别人来代替自己运转大脑。当然,他们自然会因为别人对自己的负面看法,就负面看待自己。


如果包丽的悲剧是因为这种原因导致,如有“如果男友抛弃我,我就活不下去的想法”等,想要打破悲剧,绝不是期望男友不抛弃或者有人不对她说这样的话,而是她自己能够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不会把他人的想法和自己的想法、事实划等号。


02不安全的依恋关系,也就是说它不具有独立的情感系统和安全感保障。


这里要讲一个心理学原理——依恋理论,是最近这20年用于两性关系解读全球最红火的理论之一。源自于心理学家对于婴幼儿与父母关系的考察,特别是针对母子(女)关系的考察。


研究发现,婴幼儿大致可以分为三种:


第1种叫安全型,父母亲在和不在,基本上都能有安全的情绪感受和安全感。


后面两种,都属于不安全的类型:


一种是完全不能让父母亲离开,一离开就要大吵大闹,另一种是父母在和不在,都会很冷漠,好像无所谓。这两种实质上都是对于关系感到不安全所致。前者因为他感到不安全,所以完全就不能让别人离开自己,如果用“精神控制”来审视,你会觉得看上去好像他就被另一个人控制了,所以不能离开。另一种,看上去是完全不受掌控,实际上,是非常害怕被别人掌控,所以宁愿不进入任何一种关系。


当然,这种模式会延续到成年,并且在两性关系中继续发挥重要影响。



如果包丽的悲剧是因为这种原因导致,我们可以大胆假设,她其实属于第二种,学术上称为焦虑矛盾型依恋。这类人,其实不管对方是什么类型的人,她都很有可能把关系经营成“我很需要你,我完全就离不开你”的关系模式,她也很容易吸引那些“你很需要我,我就是要掌控”你的人。


而一个具有足够安全感的安全型依恋的人,其实是根本不会进入到这种可能有些扭曲的人际关系中的。当然习惯于回避的那类不安全型依恋的人,也不会,因为他们不屑于“我需要你”。


因此,要打破类似包丽的悲剧,还是得从打破这种关系模式做起。




03别人掌握自我价值的定义权,也就是说不具有独立的自我意识。


这是一个很古老的哲学命题,“我是谁”、“我要到哪里去”,对于很多人而言,这个问题其实是值得自己终生探索的命题。对有些人而言,他可能早早地就把这个问题直接抛给了别人,由别人来定义“他是谁”、“他往何处去”。简单说,就是这个人丧失了独立的自我意识,自己不知道自己是谁。


这和家庭养育环境有很大的关系。我们现在讲要培养独立女性,由于包丽的事情,也有人提出,要培养不容易被别人所操控的女性,道理上都对,但是我相信对很多父母来说,从道理上能够理解、情感上却未必一定能够接受。因为当孩子能够真正具有独立的自我意识,能够拒绝被别人所操控,其实也等同于他们也会拒绝被父母所掌控:翅膀硬了,自己飞了,不听话了……


特别对于我们中国传统模式的家庭来说,很多父母亲跟子女之间的关系,其实是高度紧密联合在一起的。某种程度上说,父母亲和子女可能是相互“情感控制”的,在这种谁都离不开谁的情况下,你要求子女不受别人的影响,却要受到父母的影响,是不切实际的。



因此,要让子女有独立的自我意识,父母亲可能会很不舒服,但是也只有这样做,才能从根本意义上杜绝包丽事件再次发生。聪明的父母,从现在开始,就要培养孩子不那么听自己的话,开始能够做自己了。


这里我顺便要强调一下,在这起事件中,“控制”一词在很大程度上被污名化了。


事实上,所有的人际关系都一定有控制的成分。让一个人完全不受他人的掌控,本质上是违反人际社会基本准则的。我们所有的制度规范、人际相处的基本原理,本质上就是一种控制。一个人,怎么可能能够逃离这样的控制?我们对一个人的关心、爱护、甚至普遍的关注,从根本上看,也有控制的成分,一个正常的人际关系,怎么可能舍弃掉这些?


更不用说,更为紧密的两性关系、亲子关系等等,控制与服从,一定是高度出现的议题,我们要追求的,是健康的控制与健康的服从,要摒弃的是完全不健康、带有恶意目的的控制,而不是完全摆脱控制,走向关系的对抗。



但是,要做到区分何为善意何为恶意,做到掌握好控制和服从的尺度,并非易事。对于一个没有办法做到独立思考能力、没有独立的情感体验和安全感、没有独立自我意识的人来说,让他去分辨什么是健康的控制、什么是不健康的控制,我觉得难度系数太高了。恐怕,很多时候,容易把一些健康的控制当做是不健康的来对待,甚至把所有自己的问题转嫁为“因为你控制了我,所以导致的这样一个结果”的归因——当然,这种归因本身,就是默认了控制。比如说,因为你,所以我受不了,所以我要去死……


在包丽事件的舆论中,这样的论断并不鲜见,也是让我感到非常难过的一点。当然,我更担心的是,如果这样的论断成为一种舆论的公断,是很危险的一件事,因为这意味着有许多人打着反对“控制”的旗号,实际上默认了自己的生活确实就是被人“控制”的荒谬结论,在这种结论之下,哪怕别人并没有意图控制你,你也会双手把自己对生活的自主权拱手相让。


在包丽事件中的舆论中,我认为需要非常警惕这种论断——因为情感操控者多么的恶毒,以至于导致这样的结果,这个论断就把“精神操纵”与结果直接地形成了因果关系,这种做法,看起来找到了一个“罪魁祸首”,然而其实会让很多人陷入无力。因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要想不发生这样的结果,除非你够强大与“精神操纵”对抗,否则你就只能指望别人对你手下留情、对你良心发现了。


这怎么会比转而认清,其实当我们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独立的情感体验和安全感和独立的自我意识,就可以所向无敌,来得更有效、更彻底呢?


3、假如真的有“精神控制”,对实施“精神控制”的人一味谴责有用吗?



当发生不幸事件的时候,要找出一个人犯错,并且让他承担不幸事件发生的责任,是通常的做法,也很容易宣泄掉大众不满的情绪。


然而,这么做,是否就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甚至,一味地谴责这个犯错的人,是否就有用?


我悲观地预测,除了让男方牟林翰及其家庭也陷入情绪黑洞,可能并没有什么积极意义。


我这么说,并不是要替牟林翰开脱他的责任,他自然要为他们关系中的问题负担他应当负担的责任。然而不是他能负担的责任,硬是要他负担,也无济于事。


这件事发,不能说没有“北大”光环的作用,没有北大的影响力,这件事恐怕不会被舆论如此密集关注。我相信,类似的事情,当然不会只发生在北大。


有人说,为何这些学历高、知识水平很高的人,竟然也会如此不堪一击,甚至如此依赖于人?



其实,恰恰很可能这两者就有一定关联。还是文头提及的心理学家阿德勒就曾指出,一个人追求优越感,也就是让自己变得特别好,往往是源自内心的自卑。言下之意,一个非常优秀的人,推动他优秀的动力,是来自于深深的自卑。所以,也许那些并不追求优越的普通人,反倒是不太容易关心别人对自己的负面评价,相反可以坦然接受自己并不是那么好,当然也就不太容易因此被他人的评价“情感操纵”,而正是因为太过关注内心“深深的自卑”,才容易不堪一击。因此,对这些高学历人才的心理健康要比一般人更为关注,恐怕也是当务之急。


这件事发,不能说没有这些年被热议的PUA、撩妹争议之故。虽然被媒体连篇累牍的报道,但事实上要知道,参加PUA、撩妹、撩汉学习的人并不少。最近一个因为发表不当言论被合作公司解约的PUA网红,虽然名不见经传,但也能拥有100万粉丝之众,由此可见,这样的需求并不在少数。


包丽和牟林翰的关系中,有没有PUA的成分,各有其说,但是显而易见的是,这并不是一段健康的两性关系。然而,又有谁来教育这一代的年轻人,何为健康的两性关系呢?恐怕上一代的中年人、老年人,自己也挺困惑两性关系这回事吧。



如此庞大的人群对于如何经营两性关系有困惑也有需求,如果没有健康两性关系的引导和支持,那么势必那些并不太健康的两性关系引导就容易取而代之。假设我们要让更多年轻人不再选择PUA、撩妹、撩汉术,光靠谴责是不够的,还是要正视这部分的需要。


当然,这是另一篇文章会提及的问题。感兴趣的伙伴可以继续关注本号,在不久之后,会和大家谈谈如何看待这些选择PUA、撩妹、撩汉学习的人,以及如何帮助他们回归到健康的两性关系之中。


这些实施所谓“精神控制”的人,其实也是高度缺乏安全感,因此才需要用“精神控制”的方式,让别人不要离自己而去罢了,当然这是一种病态的人际关系。他们断然也不会有独立思考的能力、独立的情感体验和安全感以及独立的自我意识。


如果我们不帮助他们学习什么是正常的状态,他们还是会用病态的方式与人相处。所以,光谴责,又有什么用呢?

END


再推荐你几篇好文章

情感自我勒索:当妥协演变成自我毁灭

情绪的变化三角:回到真实自我的一张地图

邱泽和阿里P8程序员式“求爱”,真的错了吗?

44种换位思考方法:同理心表达清单

通过“疏离”克服“焦虑依附”

张云雷道歉后,我要帮他说句话


几个很可能适合你参加的活动

用生命影响生命 · 一杯咖啡活动组织和社群管理团队招新

倾诉和聆听:跨越十年的感悟|2019-2020跨年特别聚会

跨越十年:告别201?,迎接202?|会员集体生活月开启!

12月21日|咨询师讲师能力评估,观摩名额申请中!(第四期)

公益专业学习,2020年仅此1次|心理动力学:理论+实操

公益心理科普自媒体团队招募:编辑|翻译|校对|美编


一杯咖啡会员社群加入攻略(2020最新版)

关注本公众号,回复【会员】,加入一杯咖啡会员社群


点击阅读原文,可了解:一杯咖啡会员5大社群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