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宇宙探索编辑部》:致每个困在自己“宇宙”却未曾走出内心的人

咖啡侍应生 一杯咖啡
2024-11-28

适合大众的心理书单(2022-2023版)
给专业人士的心理书单(2022-2023版)
2023一杯咖啡编辑部志愿者招募


自我成长专刊

影视作品心理分析

AC专栏

我很喜欢的一个电影解说博主,最近出了一期节目,认为这是她心中今年最佳影片,也就是本文提到的这部,《宇宙探索编辑部》。

早就耳闻这部“神作”大名,但是一直没赶上影院观赏,最近趁着博主推荐之际看了网络播出的版本,着实有些“后悔”,遗憾当时没有贡献一下票房。

那么,作为一个心理成长主题博主,我也用这篇文,以示支持,因为这是今年我看过对自我成长最有启发意义的国产电影。

如果把一个人的内心比作宇宙,丰富多彩,却又神秘莫测,深不见底,那么这部电影很适合每个困在自己内心的宇宙,却出不去的人。

主人公老唐,是五十开外的中年男人,胡子拉碴,穿着过时,蓬头垢面,一看就是一个脾气性格古怪,也没有人好好照顾的样子。

就这么一个怪人,其实是杂志《宇宙探索》编辑部的负责人。

在电影设定中,这是一本当年和《知音》、《故事会》齐名的杂志,有非常多的粉丝,但是随着纸媒江河如下,网络时代到来,时过境迁,和其他纸媒一样,也陷入生存危机,老唐这些人也犹如旧时代的遗存,被人遗忘在角落。

然而,老唐还在坚守他的编辑部,还在坚持他探索宇宙,坚信这个世界上存在外星人的信念。

不过,他一个人清高可以,编辑部其他人还要生存。于是,“资本”投放广告的接洽自然逃不掉,但是在业务洽谈现场,老唐依然忘我地介绍他痴痴念念的宇宙知识,甚至试图纠正企业家在宇宙知识方面的错误。

为了展示杂志社的“家底”,他把一套已经过时的宇航服套在身上,结果因为头套太旧,卡住了拿不下来。

最后是消防、警察等各方的介入下,破门而入,把这个“宇航员”用吊车从破旧的老房子里抬出来,才挽救了老唐的生命。

这是电影一出场的桥段,用黑色幽默的方式呈现老唐和他所处世界的互动:

世界早已变样,而他还在自己的世界里,就像套上一个过时的头套,还卡在里面了。

这是一个非常具有象征意义的意象。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卡”住的“老唐”。

他们似乎与这个世界有点格格不入,好像钻在一个自己可以自圆其说、自成一体的世界中,并坚定地、固执地认为,这就是他选定的生活方式,也是他理解的世界的全部模样。

你们只是不懂他们,不理解他们而已。

然而,他们并不是精神病患者,他们还有正常工作、生活的能力,在许多事情上,他们有非常正常的判断力。

但是把他们归类到“正常人”范畴,你又会觉得勉为其难。

心理学上给了这群人一个更加贴切的名词:

“边缘”

意思是指,介于正常和完全不正常之间。

这个比较模糊的词,可以囊括现实宇宙中的万千人物,不太好归类的这群人就都在这个“边缘”里徘徊。

当然,他们当然不会觉得自己是不正常、是“边缘”。

事实上,我们也很难知道自己是不是就一定不是“边缘”。

或许,别人眼中的你,也是一个固执地活在自己世界里的“老唐”。

因为,当世界越是纷乱,我们越是想要给自己的内心找个支点,用这个支点给自己一点安全感和确定感,以及寄托对明天和后天的盼望。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老唐的杂志事业,他心心念念、非常确信的地外文明,就是这个支点,在支撑他活下去罢了。

只是站在局外人的角度,这些执着,实在有点不着边际,而且看不出有什么意义。

生活的悖论就在这里:

你以为的,和别人以为的,可能大不相同。但是,至少在一开始的时候,往往会变成“他人笑你太疯癫,你笑他人看不穿”,谁都说服不了谁。谁能知道,到底是疯,还是掌握了“终极密码”?


何况,只要支点可以给自己提供继续下去的力量,成为前行的动力亦或者是希望之时,大概就不会理会这种“不着边际”的说法。

当然,去想是不是“不着边际”,本身是一种危险的思考。这在威胁自己生活下去的主要支点,所以这种想法从意识层面上往往就被排除了。

老唐也是如此,当大家告诉他,投稿给杂志社的那些存在地外文明的情报都是假的,是来骗钱的,他不会信。

他也不能信。

否则他该怎么活下去?

于是,他毅然决然出发,去实地考察,以继续探索他所谓的地外文明之旅——这也是一条自我验证之旅,自己要证明自己是正确的,人是不能在知道是错误的情况下继续活下去的——即便知道,也会假装不知道,这就是自我欺骗,也是另一种“卡”住了。


只是,自我验证之旅,可以有明确的预设,但结果如何从来不是自己可以决定的。

旅程,一定会碰到各色人等。

对老唐这类人来说,过去的人生是孤独的,因为身边人大概不会认同自己这套,这才是他们需要出发的缘由,出发就是去找同伴,去找所谓证据。

而一个人踏上自我验证之旅,首先就会发现,这个世界上确实有一些与自己相似,能够支持和相信自己的人。

这没有什么神奇的。

这既是吸引力法则使然,也是因为越是孤独寂寞,越是想要找同伴的冲动所致。

老唐出发前往情报来源地进行探寻的过程中,便出现了两个同行的旅伴。

他们也相信老唐认为的地外文明确实存在,也和他一起走上了这条看似有些疯狂的道路。

然而,老唐不会想到的是,这个世界上并不是只有他一个人处在“边缘”状态。

在茫茫宇宙,许多人也都卡在自己的“头套”里,只是恰好和你的“头套”类似,于是成为了“同款”,让你觉得这漫漫长路并没有那么孤单而已。

所以,要收获一些“同路”人并不是很难的事情,也不要因为有“同路”人就觉得自己的做法就是“对的”。

这可能是彼此救赎,更可能是彼此耽误,大家都在一条错误的道路上,愈行愈远。

总有一天,随着“旅行”的深入,终究会发现,只是在一些方面有些类似而已,彼此的心意并不真正相通。

这个时候,也会有另一类“同路”人,他们并不真的认为你的道路有道理,只是出于种种利己的目的,让你看起来他们跟你是“同路”的。

比如老唐在探寻外星文明的路上,碰到了不少“热心”村民,他们一一拿出证明,向老唐一行人宣称,自己亲眼见过地外文明,甚至还和他们做了朋友。

当然,这些也不是白证明的,白花花的银子也是需要掏的。


观众有上帝视角,我们一看就明白,这些人其实都是“骗子”,是摸清了老唐的心理,所以想要老唐为购买情报掏出银子,才编造了一些“实物”亦或者证据来佐证这些的存在。

然而,现实中的老唐们——也可能是我们,能那么容易分清这些人只不过是顺着自己心意的骗子吗?

恐怕没有那么简单。

除非撞得头破血流,大概老唐们会认为这些人是“好人”,因为他们在帮助自己证明,自己选的这条路没有错,甚至希望就在前方。

只要这些“同路”人还在继续“同路”,老唐们就不会寂寞,也不会那么容易质疑自己,可以继续在自己的“头套”中待好一阵子。

当然,只要甘心被骗的话,说不定能够待很久很久。说不定,他们内心还期盼,最好骗自己一辈子,让自己永远不知道这只是一场骗局而已。


当然,这一路也不会都是自己也有种种困惑,亦或者不怀好意的人。

要相信这个世界上,总有那么一些人,即便不相信我们,也会坚定地在你身边支持你、照顾你。

老唐的编辑部里就有这么一号人物。

女编辑是电影中的“人间清醒”,她犀利地指出老唐的很多想法不切实际,但是,她还是克服困难陪伴在老唐的身边。

在老唐出发的一路上,她充当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即老唐的保护者,让老唐不至于被自己的“妄想”带得太偏,为此她也付出良多。

弹幕里很多人用男女之情理解女编辑的所为,我不否认这种可能性的存在,但是只是用这个角度去诠释,多少有点庸俗和肤浅。

我更想从另一个维度诠释这种关系:

照顾者和被照顾者

人是很难在没有别人照顾的时候独活的物种。

我们和他人的关系,总是在这两个维度之间,不是有一段时间你成为照顾者,就是有时候你变成被照顾者。只是大多数的时候,我们相互照顾,很少会“一边倒”,在一段关系中,只扮演一个角色。

表面看,老唐作为负责人,应该是编辑部的照顾者角色,但是他连自己都照顾不好,何谈照顾他人?

所以女编辑站了出来,替老唐补位,也让老唐有机会可以继续他的“自我验证”之路。

然而,这样的关系,也让老唐可以沉溺于此,不会在更早的时候发现自己其实早就是连自己都照顾不好的人,哪里还是那个以为自己没问题可以带着他人,到处探索的人?

有人照顾是幸福的,但是“一边倒”的照顾关系,会让照顾者心累到心冷,更会让被照顾者以为自己可以“继续前行”。

所以,当女编辑实在承受不住,选择退出之后(或许对她来说,也是从自困住自己的那个“宇宙”中走出来之际),老唐的转机也就到来。


这一对关系或许对很多身边也有人“卡”在其中的人会有启发。我知道,大家是出于同情、好心,甚至是因为亲属关系觉得不忍心,所以义无反顾地承接起了照顾这个人的责任。

短期的照顾和应急的照顾,是情理之中,也不会让另一个人养成依赖。怕就怕,这种照顾变成一种习惯,变成一种对方可以借助你的照顾,在自己幻想的世界中继续撒野的基础。

看似你在帮他,但是可能这种行为恰恰拖长了他们发现自己不对,并最终把“头套”拿下来的时间。


最终需要老唐自己发现,自己其实在一条弯路上走。

也不知道是幸还是不幸,在这次旅行中,他碰到了一个好像可以接近地外文明的年轻人,一个整天把一口大锅顶在头上的孙一通。

这个年轻人身世凄惨,行为神秘,是一个看起来比老唐更“边缘”,甚至可能有精神病症状,动不动就胡言乱语。

与这个人相比,老唐也“正常”了许多。

而这个人竟然成了老唐此行的希望,成为验证自己这一路探寻没有错的“根据”。

事情到了这一地步,身边的人也觉得有点荒唐,老唐自己难道一点都不会没感觉?

我不相信,只是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也只能硬着头皮走下去。

就在这个时候,孙一通还失踪了。

大家都无心继续寻找他,只有老唐还要坚持。

于是,这条自我验证之路,终于到了高潮时刻:成败在此一举。

告别众人,老唐像塞万提斯小说里的堂吉诃德一般,骑着毛驴,踏上了他的终极之路。

影片结尾,这个孙一通出现了,但是犹如神幻一般,在山洞口好像外星人一样,又飞走了,消失得无影无踪。

这个场景,可以有很多解读,甚至到底存在不存在孙一通这个人物,还是这一切都是老唐精神病性质的幻想,都值得一问。

我的看法是,孙一通是否存在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出现”和“消失”,宣告了老唐的自我验证之路,以及之前一直守护的东西,有了一次比较完整的“闭环”:

这条路终究是从头至尾走了一遍,不走是不会死心的。

只有走了之后,才发现原来是这样的啊(和自己想象中可能不一样,甚至大不一样)。

而这一点对老唐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因为只有这样,他才会回头看看来时的道路,只有这样,他才会开始不再那么坚定相信自己原来只是躲在了一个“精神避难所”,看起来是在探索宇宙的浩渺,实际上从未真正走出过自己的内心。

是的,老唐这些“边缘”的种种“怪行径”,只是说明他们躲在了自己的“精神避难所”里。

心理学家波斯纳在他的名著《精神退缩》中提出了一个概念,当一个来访者发现自己和咨询师接触到一些非常重要的内容,但自己对此心存畏惧,便会退缩到一个自己的世界中,假装好像和咨询师在沟通,但其实并不是,他们只是要躲起来,回避接触那些更重要的东西。

当我们把这个概念泛化,会发现现代人的生活中充斥着“精神退缩”

孩子不去学校,只想待在家里,其实是“精神退缩”,家里是他的精神避难所。

加班狂不想回家,只想埋头工作,其实是“精神退缩”,把工作当做他的精神避难所。

疯狂的追星族不想其他,只想自己的明星,其实是“精神退缩”,把追星当做他的精神避难所。

还有些人沉溺于短视频、直播间刷礼物,这些也是一种精神避难所。

……

生活越是艰难,精神越是疲惫,这样的精神避难所就越多,也越隐蔽。

就像老唐,他之所以一门心思去探索宇宙,看似是一个疯狂的科学爱好者,其实是他因为意外失去了女儿,从此失去了生活的重心,也不知道活着有什么意义,于是埋头宇宙,想把宇宙当做自己的精神避难所。

谁知道偌大的宇宙,依然无法安抚他的心。

因为,精神避难所只能有一时偷安,却无法保障内心永远的宁静。

而且,在精神避难所呆得太久了,精神避难所这个本来用于解决问题的办法,本身就成为了另一个严重的问题。

《宇宙探索编辑部》说是探索宇宙,其实一个人的内心其实也像一个宇宙,神秘莫测,又深不见底。

同时,也有很多人,就困在自己的“宇宙”中,他们出不去,或者不想出去。

在这个“宇宙”避难所里,他们看似努力,却徒劳地生活着。

所以我更倾向于这部作品并非科幻题材,其实是借科幻的外壳反映现代人的心理困境,并尝试给出一些自己的见解。

从这个意义上,视角很“毒”也很准。


老唐的这条自我验证之旅,出了种种洋相,最终也幡然醒悟,从他的精神避难所走了出来。这终究是电影艺术的美好期盼。

回归现实,从看客做回自己生活的主角,我们或许也要审视一下自己是不是也陷在自己的“精神避难所”之中,亦或者正在自我验证的泥淖中苦苦挣扎?

祝你好运。

End

作者 | Arthur Chen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简介:心理圈稀有性别男颜值高咨询师,长相年轻、内心成熟的代表人物。座右铭:惜时惜人。咨询小时数:4000小时,研究方向:职场心理、婚恋两性、身心疾病、朋辈心理辅导。近期关注:要事第一、正念减压、网络时代人际沟通。

编辑 | 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  

联系 | 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邮箱 coffeepr@qq.com



再推荐你几篇好文章
“知道为什么而活的人,便能生存”|《活出生命的意义》精华摘录
看完《消失的她》,更佩服阿婆《尼罗河上惨案》对“恋爱脑”的读解
为什么大家难以接受,好人也会遭遇不幸?|责怪受害者的5个原因

几个很可能适合你参加的活动

重启人生:第一届心灵cos聚会开启|11月线下心灵聚会报名

『谈谈精神病人的世界』常见精神疾病普及线上心理研修课招募

早鸟倒计时!11月打卡报名:漫步苏河华政步道,放慢生活脚步



一杯咖啡会员社群加入攻略(2023年度目标版)

关注本公众号,回复【会员】,加入一杯咖啡会员社群


点击阅读原文,可了解:一杯咖啡会员5大社群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一杯咖啡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