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LA | 王向荣 林箐 | 国土景观视野下的中国传统山-水-田-城体系

《风景园林》 风景园林杂志
2024-08-31


全文刊登于《风景园林》2018年第9期 P10-20



王向荣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教授、院长/本刊主编/研究方向为国土景观、现代景观设计理论

林箐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多义景观规划设计事务所设计总监/本刊编委/研究方向为园林历史、现代景观设计理论、区域景观、乡村景观等


摘要:几千年来,中国人不断开发农业以满足生存需要。为适应农业、定居和交通发展的需求,人们针对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和自然特征修筑各种水利设施,形成了由天然水体与人工水系相结合的覆盖国土的水的网络。人们在区域的自然山水与人工农田水利系统中择址建设城市,并对城市内外已形成的大地肌理进行改造和点缀,实现山水环境的风景化。这种独特的土地整理和土地利用方式造就了人工与自然融合的中国传统国土景观,并形成了山、水、田、城一体的景观系统。今天,我们需要从新的视角去认识历史,汲取古代经验,保护国土上遗留下来的古代水利、农业、村落和城市遗产,并寻求与古代经验兼容并蓄的新的山水人居建设方式。


中国人对土地的开发利用是从农业开始的。而农业区域的每一步扩展都意味着天然植被的退却和消失,意味着原始自然的环境逐步被人工改造过的环境所取代,带来的是国土景观的不断演变。


1 农业发展与中国国土景观的演变

1.1 农业发展的时空变化 

在中国,早在9 000-10 000年前人们就开始定居,而定居的基础是农业。黄河和长江是横贯东部季风区的两条大河,也孕育了众多河谷盆地和冲积平原,并在历史上形成了黄河、长江两大农耕区。 

中国的农业最早在河洛地区、关中平原、汾河平原和成都平原得到发展,及汉代,黄河下游、汉水和淮河流域亦成为重要的农业区。隋唐以后,农业的中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了长江流域,这时,江南水网低地和沿海三角洲得到开发。宋朝尤其南宋时期,大量北方移民南迁,不仅巩固了江南的经济地位,还促进了南方河谷盆地和丘陵梯田的开发。宋元时期,江汉平原的农业得到发展,东南沿海地区海塘的建设创造了更多可以耕种的土地。明清时期,珠江三角洲由于基塘农业的采用大大提高了效益。

从总的趋势来看,中国国土的大规模农业开发是从位于二级阶地上的河谷盆地发源,逐渐向低海拔的一级阶地上的冲积平原发展,最后扩展到滨海地区,与此同时还伴随着偏远边疆地区的局部开发。从流域来看,是从大河的主要支流流域,发展到河流的主流周边,然后迫于人口的压力,又深入到各细小支流的上游地区,进行山地农业的开发。这样的开发顺序与生产力水平、开发的难易程度、土地的质量有关。


1.2农业发展中水利的作用

中国的降水自然过程与农作物生长需水周期不合拍,依靠自然降水不能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此外,水分的管理是水稻种植最重要的环节。因此,农业生产必须要在控制水文的前提下才能发展。中国地势的变化和江河的广泛分布为大力发展灌溉工程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和充分的保障。

现今已知的中国最早的水利工程位于良渚。考古发掘证明,在距今已5 000年的良渚文化遗址中有大规模的古城和塘坝系统,以及相当进步的稻作农业,表明中国人很早就掌握了较高的水利技术来发展农业和保障生产生活安全。春秋战国时期,水利建设已成为国家繁荣和发展的基础,出于防洪、军事、运输、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等多重目的,各国都大力发展水利工程。

伴随着不同地区的农业开发,人们修筑堤坝,蓄水引流,垦荒耕种,改变了大地上水流的方向、水面的大小和地表的植被,不同的自然环境由此被改造成半自然半人工的环境,以适应农业发展和人类定居的需要,国土景观随之演变。


2 中国国土景观演变中的水利因素

2.1 农业开发与水利建设

中国的主要农业区域,按照其自然特征大致可概括为几种地理单元类型:河谷盆地、山前平原、滨海冲积平原、沼泽低地。针对不同的地理环境,几千年来,中国人运用智慧,因地制宜,通过人工改造,尤其是修建各种水利设施,将其建设为富饶的土地,创造了不同的国土景观。

2.1.1 河谷盆地

河谷盆地群山环抱,绿水穿流,人们通常采用引水灌溉的方式,从河流上游引出人工渠道,利用自然高差,流经整个河谷,灌溉农田,也为人们提供生活用水。

最著名的灌溉盆地是成都平原。都江堰工程经历代建设,从干渠不断分支,灌溉面积不断扩大,最终形成从渠首放射出去的密集的扇形水系。与此相似的还有南朝时期修建的浙江丽水通济堰,引江水分为48支渠和321毛渠灌溉碧湖平原,并在支渠渠尾设塘储水,形成引灌为主,储泄兼顾的水网。在一些地下水资源丰富的地区,还形成了以泉水为中心的放射状灌溉网络。如山西的汾河谷地有很悠久的引泉灌溉历史,并形成了一些独特的灌区。


 成都平原水系变迁示意图(含都江堰水利)

a古蜀时期,b秦汉时期,c唐宋时期,d明清时期


2.1.2 山前平原

由于山地汇水面积较大,位于山前的平原在雨季容易遭受洪水的袭击,而在旱季往往只有溪流和小河,流量少且流域小,不足以灌溉较多的土地。因此人们往往在山脚利用自然地形局部筑塘蓄水,调蓄水资源并抵御洪水,再以若干水渠向低处引水,灌溉更广的范围,并且可以确保全年用水。

绍兴鉴湖创建于东汉,六朝时进一步得到完善,促进了山会平原的开发。杭州西湖、湘湖,宁波东钱湖也为著名的陂塘,历史上都为当地的农业灌溉和人民生活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陂塘水浅易淤,湖底土质肥沃,非常容易被围垦,导致历代湖田争地不断。在人口压力逐渐增大的情况下,许多历史上著名的陂湖都消失了。鉴湖也在南宋后期被垦废,今日只留下了一些零星分布的小湖。


 鉴湖水域变化示意图

汉永和至北宋(140—1010年)(左),明嘉靖之后(1357年)—(右)


2.1.3 低地沼泽

低地沼泽,是雨水丰沛、地势低洼、容易洪水泛滥的地区,农业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排水。人们发明了圩田的方式,一方面开挖沟渠排水,另一方面用挖渠之土在田地周围修筑堤坝,以免水患。堤上有闸,可调蓄内部水位,圩田内部有排水沟渠,最低处留有水塘。圩田与沟渠构成岛状耕地与网状运河的大地肌理。

最有代表性的是太湖的塘浦圩田系统。人们创建圩田,形成对洪水可挡可蓄、对农田可排可灌的水环境,圩田中水面的深度可以控制,成为旱涝保收的良田。圩田内部可以种植多种作物,水塘可以养鱼,圩堤上还可以种植桑树等经济植物。此外,江汉平原,古丹阳湖地区采用的是大型圩田,分别称为垸和联圩。

2.1.4 滨海冲积平原

滨海冲积平原位于丘陵向大海过渡的区域,山地的汇水为它带来了丰富的淡水资源,而海潮又将咸水和盐卤带到河流和低洼地带。农业发展一方面要保证灌溉用水不受咸潮的影响,另一方面又要保护滨海土地免受大海的侵袭并开发盐碱地。因此,拒咸蓄淡的闸坝与灌渠,抵御海潮并保护沿海土地的海塘共同构成了滨海冲积平原农业发展的基本保障。

莆田兴化平原的开发和景观形成非常具有代表性。兴化平原三面环山,东朝大海,早期因海潮侵蚀是一片泽国。盆地中淡水资源最丰富的木兰溪,因溪水与咸潮混合,无法利用。至宋元丰六年(公元1083年),木兰陂水利工程建成,成功地拒咸蓄淡,使兴化平原的生产生活有了保证。该工程于溪中筑溢流坝,蓄积溪水的同时阻挡了海潮上袭;凿渠引水,将蓄积的淡水通过渠系网络输送到两岸平原,最后通过斗门又排入木兰溪;于溪流下游感潮段修筑堤防,防止海潮侵蚀。此后,人们在木兰溪各细小支流上又陆续建造了一系列的筑坝引水工程,彼此沟通联系,在兴化平原上形成了密集的灌溉网络。充足的淡水资源也推动了与海争地的围垦活动,随着不同历史时期的围海造田,兴化平原的海岸线不断地向外扩展 。


 莆田兴化平原地区主要水利设施分布


2.2 运河开凿与水系重构

农业的开发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带来商品流通和物资运输的需求。古代远距离的大宗运输主要依靠水运,不过中国大多数天然河流都是自西向东的,东西向水运交通较为便利,但南北水运非常困难。同时,有些河流部分河段水势凶险,航运存在不安全因素。在军事、政治和经济目的的驱使下,古代中国开挖了大量人工运河。这些运河以南北方向为主,沟通了不同水系,以减少航程,提供更安全的航道。除了交通功能,这些运河普遍也具有灌溉的作用。运河的开凿改变了国土上自然河流系统,形成一个水运网络。同时,运河沿途的闸坝、管理机构、转运仓库的设置也催生出了大量新的城镇。

春秋战国时往往通过运河运送军队和粮草,所以从那时起,建设这类大型水利工程就是国家的行为。吴王夫差建造了沟通长江和淮河的邗沟,以便向北方用兵。而秦国为了进军南越腹地,建造了沟通湘江和漓江的灵渠,连接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到两汉时,东起沿海地区,西到关中,南起湘桂,北到幽燕,都有运河可通。

在古代,都城所需物资的充分供给是国家安全稳定的重要保障,所以都城区域都会有完整的运输水网,并有联系都城和国家主要粮食产区的漕运水道。特别是到了隋唐以后,中国的主要粮仓已由北方转移到江南,而都城仍多在北方,建立和维护从都城到产粮中心的水运路线成为关乎国家命运的重要任务。北宋都城汴梁靠近黄河,有汴河、蔡河、五丈河和金水河共4条人工运河穿城而过,向南沟通了淮水、杨楚运河、长江、江南河等,向北沟通了济水、黄河、卫河,形成了以汴梁为中心的国家运河体系。


 北宋以都城东京为中心的水运系统


运河有不同的补水渠道。从附近的自然河流或湖泊调水入运河是一种手段,还有就是修建运河水柜。水柜是用于调节运河用水、以解决运河水量不均问题的蓄水库 。北宋在整理汴河时,曾在今荥阳、汜水一带,修建36座小型水库,在平日蓄水,当汴渠水量不足时供给汴渠水量。元以后形成的京杭大运河是南北水陆运输的命脉,运河流经区域的许多湖泊,如微山湖、洪泽湖和骆马湖,都曾是大运河的水柜。在山东济宁周围曾有南四湖与北五湖,作为对运河地势最高、水量最为匮乏的济宁段的补水水源,以保证运河的通航。今天在济宁周围仍保留着当初这些水柜的部分水面。


 明代山东济宁周围的大运河水柜


历史上,运河的修建也促进了一些城市的发展。扬州就是因运河而生。《左传》记载:“秋,吴城邗,沟通江淮”,吴王夫差开邗沟并建扬州城的前身-邗城。至隋炀帝,邗沟得到大规模的疏浚和整修并成为隋大运河的一部分,而扬州作为运河与长江交汇之处而地位重要。唐代,运河成为扬州城市内河的一部分,带动了城市的繁荣。历朝对运河及济运工程的修建和维护使扬州一直是南北漕运的重镇。


2.3 水利与国土景观

通过建设水利工程,我们的祖先把人工开挖的运河陂塘和自然的河流湖泊联系起来,使两者共同构成了覆盖国土的水系网络。这些点、线、面一体的系统在国土的尺度上形成了在一定程度上蓄泄可控的水网系统。

这一系统是中国农业生产的支持系统。它使得许多原本并不适合农业生产的土地成为了膏腴之地,保证中国在有限的耕地上养活了越来越多的人口。这一网络也是中国国土的环境支撑系统。每条人工运河都能起到为天然河流分洪和调配洪峰的作用,而各种陂湖、水塘也具有拦截、储蓄和分流雨洪的作用,并承担着滞洪区的功能。以今天的角度看,这一系统使得整个国土更加具有弹性。这一系统也改变了中国人口密集地带的天然水文状况,通过复杂的人工系统构筑了人与自然互相融合、互相影响的土地的基础结构,重新塑造了国土景观。


3 国土景观系统中的城市

除了少数军事城市以外,大多数城市都位于农业发达的河谷、平原和浅丘陵地区。这些地区原有的山水环境、农业格局和水利系统就成为城市建立的基础。


3.1 自然环境与城市

中国多山地和丘陵,也多大江大河,山水是中国人对国土自然环境的基本认知,也因传统文化中的山岳崇拜、封禅制度和神仙思想而得到进一步强化。

除了都城外,大多数中国古代城市的尺度并不大,然而中国古人的营城实践却是在更广阔的区域视野下进行的。风景的尺度远远大于城市的尺度。古代方志多详细记载了城内外空间的发展和变迁,而舆图则通过图式描述了古人对于城市与环境之间关系的认知。许多舆图将画面的大部分都留给了山水,城市只占画面很小的范围,这说明古人始终将山水环境视为城市营造的基础,而城市营建的核心在于寻求城市与山水的呼应关系上。


 永嘉县城与周围环境


中国古代的风水学说深刻地影响了古代城市的建设发展。风水为山水建立起一定的秩序,以山水秩序统领人工与自然的关系,直接影响了城邑选址、城市结构和建筑方位。风水范式中背山面水、山凹护卫、状若簸箕、形如座椅的地势,体现的是优良的小气候、安全的水文环境、内敛的空间形态和适宜的空间尺度。风水理论要求古人必须全面、详实地寻察山水特征,更清晰准确地认知整体环境的山形水系,高度概括山水空间的总体面貌,推论城市发展的总体结构和趋势,使得城市的人工建造融入区域环境的“势”中,形成浑然一体的城市与山川的总体构图。而都城的建设出于对皇权和礼制象征的考虑,更是以大范围的区域环境为基础,构建城市与山水之间的轴线关系,如汉长安城子午谷—城市—长陵轴线的对位关系、隋唐洛阳与龙门伊阙的对位关系。


 汉长安、隋唐洛阳区域轴线示意图


3.2 农业与城市

城市位于一定的农业单元中,城市周围足够面积的农业是其物资来源。除了京城和军事重镇可以从所属经济区划之外调粮,其他大多数城市的物资供给主要都是依赖于周围的农业。古代城市面积大小,人口规模与周围的农业是密切相关的。历史上的城市始终与周边农业地区保持着紧密的经济往来:城市是农业地区的中心,也是税收与水利管理的中介。

水利和农业系统是区域景观结构的基底,而区域的山-水-田网络结构也是城市结构的基础。各地依据不同的自然条件创造出的农业生产的支撑系统,如陂塘、运河、灌渠、海塘等,实际上也是城市的环境支撑系统。比如位于水网地带的城市,城市水网与城外塘浦系统相连相通,由此分割的城市地块与城外的圩田具有相似的尺度和形态,成为广阔水乡中的一个节点。位于太湖南岸的湖州,处于天目山发源的苕溪水系、杭嘉湖平原的运河水系以及环太湖溇港塘浦水系交会融合之处,密集的水网和大大小小的岛状圩田构成了典型的江南水乡农业景观。从地图上看,清代湖州府城就是坐落于一系列岛屿之上的水城。


 1750年法国地理学家Jacques Nicolas Bellin所作湖州府城古地图


3.3 水利与城市

中国古代城市多临近自然江河,同时也保持一定距离以避免水害威胁。但几乎每座城市都会建设沟渠、运河、陂塘等水利工程,引水绕城或者引水穿城,并与城外农田水利和自然江河连接,形成安全和可控的水系统,满足为城市供水、蓄水、排水、提供水运等功能。这一系统不仅有效地调节了城市和区域的水文条件,更深刻地影响了城市的结构和景观格局。

宁波城市自古以来的发展便与区域水系有着密切的关系。作为唐以后内河航运与海运的中转港口,城市选址在宁波平原底部的三江口地带。因地势较低并靠近入海口,城市一方面受来自东、南、西三面山体洪水的威胁,另一方面易受海潮侵袭的影响,饮用水和周边农田的灌溉用水得不到保障。为此,唐代分别在平原的东、西部建了东钱湖和广德湖,汇集来自山区的汇水,并通过河渠向海拔相对较低的农田区域进行灌溉,然后引入城市。此外,还修筑了拒咸蓄淡工程它山堰,将鄞江上游来水引入南塘河,既灌溉农田,也将淡水输送到城市,并在城内的日湖、月湖存储,作为饮用水。北宋广德湖被废后,又从湖南北两侧的中塘和西塘开挖了运河作为平原灌溉的水源,一路向东进入城内的湖泊。各级塘河上设置完善的斗门水闸,适时开闭,倾泻洪水或者防止海水倒灌。从整个区域看,水利建设形成了从丘陵地区向城市中心日、月二湖汇聚的水网 。


 今日宁波城与区域水系


福州古城是随着滨海冲积平原的成陆过程而逐渐发展的。城址位于山、河、海之间,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山岭三侧环绕,闽江从南侧流淌入海。城市营建的关键在于以相互连通的河渠系统及时疏泄北方山洪来水,同时以蓄水陂湖拒咸蓄淡以利农业灌溉,保古城民生。发源于北侧诸山的山溪一路南流经平原上迂回的港汊水道缓冲,在城东北角、西北角、和西南角的东湖(今废)、西湖和南湖(今废)3个蓄水陂湖汇集,三湖之间以水网相通,作为区域的调蓄水库;陂塘经水关闸口弹性控制城中城濠与各水道的水位,旱则引水、泛则排涝;同时以相对独立的泄洪渠道排水入江,对冲闽江江潮,使福州在北来山溪和南来江潮之间依旧能够保障城市水系的稳定与弹性。


 民国时期的福州城及周边水系


在区域尺度上,水利工程直接影响了区域的水文脉络,水网结构,水上交通路线以及市镇体系的布局及发展。在城市尺度上,水利设施几乎影响了古代每一座城市的格局。穿城而过的运河和塘河为城市提供了便捷的水运通道,也维系着城市的繁荣和发展。城市中运河和塘河的水岸往往是城市的商贸走廊,而重要的桥头和码头地带更是人流集散和商业活动的中心。水利设施的建设不仅保障了城市的安全与可持续性发展,还在一定程度上构建了贯穿城市内外的完整的自然系统,塑造了山、水、城一体的空间结构,并提供了可供游憩的风景资源,在此基础上的城市景观体系营建,进一步塑造了每个城市的鲜明个性。


3.4 城市山水环境的风景化

山水格局的完善。有些时候,自然山水的空间关系、山体的方位及高度不能完全满足风水、礼制及人的心理和审美需求,因此,经过综合评估自然环境,古人也会通过人工处理,譬如挖湖和堆山,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城市山水结构,密切城市与山水之间的联系。

结合山水的特色建筑营建。古人还常常通过在自然山水环境的关键地段营建标志性构筑物,对城市山水格局进行培护和补救,强化山水形势。在这些构筑中,塔的作用最大,往往用于加强山川之势,强化城市与区域山水的对应关系,突出城市天际线、视景线或轴线。还有一些依山傍水巧妙营造的寺庙、书院、别业等,也都对山水起到了点缀和增色的作用。

水利设施的风景化。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杭州西湖。西湖原是杭嘉湖地区最重要的陂塘水利工程之一,因山峦环抱,自然条件优越。历史上西湖是城市居民饮用和下游广阔农田灌溉的水源,也具有济漕利运,为大运河补水的功能。西湖湖浅易淤,历朝历代在疏浚湖泊的同时将湖泥堆积于湖中,筑成三岛两堤,又经帝王贵胄、文人墨客和僧侣等的不断经营,陆续修建了宫殿、园林、寺庙、庄园等点缀于青山绿水之间,终使西湖成为天下闻名的胜景。


 西湖与杭州城及钱塘江


3.5 城市山水环境的诗化

城市山水环境的营建也离不开文人墨客的人文点染。自隋唐以来,科举考试成为古代官员选拔和任用的主要依据,大量文人担任地方官职。这些饱览古代经典著作的官员具有很高的文学艺术修养,他们的思想和行为深深地影响到城市的建设和城市的文化品质,促进了城市山水和人文教化的交融,更赋予城市山水以诗意。中国古代的山水风景不是文化精英在各自辖地的自由发挥,而是历朝历代文人官吏对于风景范式的在地重构。如柳宗元对柳州的经营,白居易对杭州的治理,苏东坡对杭州、惠州、儋州和徐州的影响。

中国城市山水的诗情画意,还体现在城市八景文化的普遍性上。城市中的八景十景表达了人们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于精神情感的追求。“八景文化”也代表了每一座城市的鲜明个性,代表了古人对城市建设与自然山水紧密融合的不懈追求。

官员的城市经营与管理,文人墨客的山水诗画创作、以及城市八景文化等,都是以文人为主体对山水风景的整理与再创造。这赋予了山川地势特殊的文化内涵,使得许多中国古代的城市都充满自然气息、富有诗情画意。


4 结语

自清末民初以来,伴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以及科技与观念的革新,中国从以农业文明为本的传统社会逐步向以工业文明为本的现代社会转型。历经几千年积累形成的中国特有的土地利用方式开始被忽视,尤其在近40年现代化和城镇化的猛烈冲击下,这一传统几乎被彻底抛弃。这导致了曾经在中国大地上连绵不断的山水相依的景观变得支离破碎,而还能保持传统的山、水、田、城一体之格局的城市也已屈指可数。

中国这片土地为人们提供食物、供人繁衍生息已经将近一万年。如果我们祖先的土地利用方式是违背自然规律的和不可持续的,那么这块土地早已被破坏殆尽,而我们也不可能继续生活在这里。传统的土地利用方式具有综合性和多功能性,这使得它在一部分功能弱化甚至消失的情况下仍然能为区域的生态环境发挥重要的作用。例如,历史上贯穿城市内外的陂塘河渠网络,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在今天大多已不再具备灌溉和航运的功能;但是在现代城市中,它们在城市防洪、改善小气候、提供生态走廊和游憩空间等方面却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城市内外的山、水、田的系统,现在仍是区域最重要的绿色基础设施,也在承载城市历史文化、丰富市民休闲生活、维护城市山水结构等方面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

今天,我们需要充分认识脚下的这片土地,寻求适应现代社会的更优化的土地利用方式。我们不仅需要学习现代科学技术和他人经验,还要从这片国土的条件出发,从新的视角认识历史,汲取古人水土整治、营城实践、风景塑造中的理念和经验,珍视并保护仍然留存在土地上的水利、农业、村落和城镇建设的遗产,并寻求与古代经验兼容并蓄的新的山水人居建设方式。



参考文献

[1] 李根蟠.中国古代农业[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2.

[2] 韩茂莉.中国历史地理十五讲[M].北京:中国大学出版社,2017. 

[3] 滨川荣.汉唐期间河灾的减少及其原因:围绕谭其骧说的最近议论[M]//钞晓鸿,编.海外中国水利史研究:日本学者论集.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4] 冀朝鼎.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

[5] 邱志荣,张卫东,茹静文.良渚文化遗址水利工程的考证与研究[J].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16,28(3):1-9.

[6] 朱学西.中国古代著名水利工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7] 李恒.成都平原地域景观体系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8.

[8] 李恒,王向荣.城水互动:唐宋成都城市水系与自然系统嬗变[J].风景园林,2018(1):83-89.

[9] 王长悦.太原盆地传统地域景观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8. 

[10] 张诗阳,王向荣.宁绍平原河网水系的形成、演变与当代风景园林实践[J].风景园林,2017(7):89-99.

[11] 郭涛.中国古代水利科学技术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12] 郑晓莹.莆田兴化平原地域景观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8.

[13] 吴庆洲.中国古城防洪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14] 陈诗越,吴金甲.运河水柜:南四湖与北五湖的历史与变迁[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15-19. 

[15] 张芳.扬州五塘[J].中国农史,1987(1):59-64;106-107.

[16] 罗宗真.扬州唐代古河道等的发现和有关问题的探讨[J].文物,1980(3):21-27;33.

[17] 詹姆斯·菲尔格里夫.地理与世界霸权[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 

[18] 吴良镛.中国人居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 

[19] 段智钧.古都南京[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20] 任维.温州滨海丘陵平原地区地域景观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7.

[21] 薛凤旋.中国城市及其文明的演变[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10.

[22] 李璇.湖州地区城市发展与自然系统演变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7.

[23] 张诗阳,王向荣.区域水系影响下的宁波州城空间特征研究[J].中国园林,2017,33(11):47-52.

[24] 张雪葳.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8.

[25] 张杰.城市传统文化景观空间结构保护[J].现代城市研究,2006(11):13-21.

[26] 陈薇.“留得”和“拾得”:两个西湖之中国古典智慧[J].中国园林,2018,34(6):5-13.

[27] 耿欣,李雄.从中国“八景”看中国园林的文化意识[J].中国园林,2009(5):34-39.


相关阅读:

风景园林》2018-09 刊首语 | 王向荣:山水与人居

《风景园林》2018-09目录 | 城市山水风景体系

《风景园林》2018-09专题导读 |城市山水风景体系

《风景园林》2018-09专题导读 |亚洲风景园林

LA | Studio on site事务所 | 虎溪用水广场

完整深度阅读请参看《风景园林》2018年9期

扫描下方小程序码或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店铺购买


文章编辑 王一兰

微信编辑 祖笑艳

校对 王一兰


声明

本文版权归本文作者所有

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如需转载请与后台联系

欢迎转发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风景园林杂志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