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LA专题 | 穆钧 常竹青 蒋蔚 录维维 | 协作陪伴式乡村公共空间更新——以马岔村十二年建设为例

穆钧 常竹青等 风景园林杂志
2024-09-02

全文刊登于《风景园林》2023年第8期 P27-35


穆钧,常竹青,蒋蔚,录维维.协作陪伴式乡村公共空间更新:以马岔村十二年建设为例[J].风景园林,2023,30(8):27-35.

协作陪伴式乡村公共空间更新——以马岔村十二年建设为例

穆钧

男 / 博士 / 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 绿色建筑与节能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研究方向负责人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生土建筑、文化与可持续发展”教席讲席教授 / 土上工作室主持建筑师 / 研究方向为乡土建筑与传统村落、现代生土建筑设计与营建

常竹青

男 / 学士 / 无止桥慈善基金北京代表处办公室主任 / 研究方向为乡村可持续发展与乡村社区治理


蒋蔚

男 / 硕士 / 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讲师 / 土上工作室主持建筑师 / 研究方向为公共建筑设计、现代生土建筑设计与营建


录维维

男 / 学士 / 无止桥慈善基金北京代表处项目官员 / 研究方向为社会学


摘要:【目的】伴随着快速城镇化的冲击和乡村经济、社会以及生活方式的重构剧变,传统的自上而下、以政府或设计师为主导的项目运行模式难以应对乡村公共空间多要素交叉关联与可持续更新发展的现实挑战。【方法】从乡村公共空间的本质和演化分析出发,以在马岔村及其村民活动中心项目开展的12年工作为例,对项目调研筹备、设计施工以及运营扶助全过程的经验与成效,以及多学科交叉和多元主体参与的组织模式进行了梳理和阶段总结。【结果】1)作为所有村民可共享共荣的物质载体,乡村公共空间的更新建设是重新激发和培养乡村社会自组织能力和动力的重要抓手与“催化剂”;2)建设的工作重心不能局限于物质空间的设计与施工,还应贯穿从研究筹备到运营使用的全过程,其中在专业力量支持下进行社区动员、适度引导和跟踪扶助尤为关键;3)如何突破专业和学科壁垒,在乡村建设过程中真正形成互补、互信、互助与互相成就的可持续协同机制和工作模式,依然是当前亟待多元探索的问题和应对的核心挑战。【结论】对马岔村12年建设历程的总结,为乡村公共空间更新建设提出了可供借鉴的经验与案例。同时针对中国乡村量大面广,其发展现状的多元差异性以及乡村公共空间多要素交叉作用的复杂性等问题,提出如何开展以点带面且因地、因人、因时而异的多元探索路径,建构乡村公共空间更新以及乡村可持续发展的方法论体系,仍是多学科深度融合协作的长期课题。

关键词:乡村建设;公共空间更新;乡村社区;村民活动中心;乡村社区治理


2011年,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支持,以及法国国际生土建筑中心的技术支援和无止桥慈善基金(以下简称“无止桥”)的资助统筹下,笔者团队以甘肃省会宁县丁家沟乡马岔村为基地,启动了“现代夯土建造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在开展农房建设示范与技术培训的过程中,结合马岔村长期缺乏公共服务与活动设施的现状需求,于2013年进一步启动了马岔村民活动中心建设项目。基于对过往同类项目的总结和反思,团队采用了多专业交叉、多元主体参与的组织模式,历经3年的调研策划与建设,以及7年的社区陪伴扶持,如今该中心已融入村民的日常生活,进入良性的运行状态。正值马岔村项目开展12年之际,团队借由此文总结经验与得失,以期为乡村公共空间更新建设提出新的思考与启发。


1 乡村公共空间的变迁与更新建设挑战

回归“第一性原理”,从乡村公共空间的本质属性和演化规律出发,是认知和应对当前乡村公共空间现状挑战的重要切入点,也是团队开展总结反思的起点。

乡村公共空间是乡村居民可以自由进出、组织公共活动、日常交往和信息交流的场所,其内涵兼顾“公共”与“空间”的双重属性:一方面是社会的“公共性”,主要体现于村民日常生活交往、各类社团组织活动、传统文化活动以及公共的社会舆论;另一方面是物质的“空间性”,涉及室内外空间的尺度、形态和相关环境要素。二者互为依托,相互作用,一同经历着不断的演变和发展,其实质上是人文社会多要素变迁的“合力”在物质空间上直接或间接的反映和投射。

进入快速城镇化时期,纵观乡村公共生活与空间的演化及其作用要素,乡村公共生活的变迁理应催生出相应的乡村公共空间。但与传统乡村时期不同的是,如今乡村社会的离散化和集体共有资源的匮乏,使乡村普遍缺乏公共空间更新的自组织动力和能力,外界力量的扶持和干预往往成为唯一路径。然而,不论是自上而下的政府力量推动,还是外界社会力量的扶助,当乡村公共空间的创造者不再是空间场所的使用者时,对当地乡村社会和村民生活现状及其相关要素作用机制的认知局限,往往成为在以设计师或政府为主导的乡村公共空间更新设计中难以克服的挑战。

 

2 项目组织与建设定位研究

2.1  项目组织模式

基于以上思考,马岔村村民活动中心项目(以下简称中心)摈弃了建筑师—乡政府—村民的常规工作模式,而是采用高校师生团队、无止桥、志愿者、村民骨干、村委会、住建局、乡政府等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的组织模式,为项目的全过程工作奠定了必要的组织基础。其中,由建筑学、建筑结构、社会学专业构成的高校师生团队,是项目运行的组织核心,负责项目全过程的综合研究、项目管理、落地执行;无止桥作为慈善机构,负责资金筹措、地方协调、活动组织以及相关资源的导入;村委会以及在项目推进过程中挖掘出的村民骨干,是项目全过程中社区动员与村民参与的自组织主体;县住建局与乡政府为用地审批、建材供应等关键环节提供必要的行政支持和协调。由无止桥根据项目各阶段工作的需要,以联合调研、工作营等短期驻村的形式,招募并组织来自内地、香港以及海外高校的跨专业志愿者,利用其所学所长参与项目工作,实现慈善公益与实践学习的双重目标。

2.2  村民公共服务与活动需求

马岔村由10个分布分散的自然村组构成,常住人口1700余人,以老人、妇女和留守儿童为主。中心项目启动前,团队已在当地带领村民工匠开展了为期2年的夯土农房建设示范和推广工作,与村委会及村民之间建立了初步的互信,也由此了解到村民存在的公共服务和活动需求:1)既有卫生所位置偏僻且条件简陋,村民更信任中医,但乡域内无中医诊所;2)村小学未设学前班,在教育精神全国闻名的会宁地区,学龄前儿童的教育与活动让诸多留守家庭尤其焦虑;3)由于距乡镇较远,日常物资采买和农产品出售对于留守老人和妇女十分不便;4)农闲时的公共文娱需求迫切,活动场所极度匮乏;5)村委会有限的办公空间无法满足村民集会、议事的需要……

2.3  村民活动中心的潜在价值挖掘与建设定位研究

起初,村民对中心的建设普遍持口头欢迎、实际观望的态度,对于未来谁能管理好中心并不抱希望,其中隐含着多道“心墙”:村民之间、村组之间、干群之间的不信任、猜疑甚至不合作,是中心未来正常运营所面临的核心挑战。

为此,在项目初期,团队采用半结构深度访谈、社区漫步等社会学调查方法,对马岔村社区现状进行了系统深入的调查研究,涉及社区关系建立、历史脉络梳理、参与式文化评估、社区文化系统建构等方面。访谈对象涉及村干部、村小学校长及老师、村医、外出打工村民、留守老人、务农妇女、老艺人等人群,并以“滚雪球”的方式发现关键人物,通过交叉验证获得可信度较高的调研结论。调查发现马岔村的社会离散化现象比周边村落更为突出。而可喜的是,该地区仍很好地保持着庙会、跳秧歌、剪窗花、秦腔皮影戏等多种形式的民俗文化传统,尽管因公共活动场所的匮乏,这些传统民俗文化日渐式微,但在马岔村仍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使得传统文化习俗及其相关公共活动的复兴可以成为化解“心墙”、凝聚社区人心、发挥活动中心更大价值的抓手。

有鉴于此,团队明确了中心功能建设的双重定位:对外——面向区域的现代生土建造技术培训和示范基地,面向内地和香港高校志愿者的服务型学习中心;对内——满足村民日常公共服务、促进民生改善等功能,以多元传统公共文化活动为核心,形成促进文化传承、社区治理、民生改善、凝聚人心的社区中心。


3 设计与施工建设

中心选址在马岔村村域中心交叉路口的一块面东的山坡荒地,毗邻村小学、村委会和2个村组,并可在步行半小时内抵达其他所有村组。其设计以可持续运营为导向,基于团队研发的现代夯土技术,充分借鉴当地民居传统合院的形式,将一系列功能有机整合成4座“土房子”,并利用地形分布于3层不同标高,共同围合成一个面向东侧山谷的三合院,以满足村民多种公共服务和活动需求(图1~5)。



1 中心功能构成与布局

2 总平面图

3 首层平面图

4 剖面图

5 中心建成后效果


中心建设通过派驻专业师生团队,发动和指导村民工匠共同实施完成,村民既是中心的建设者也是使用者(图6)。施工前后历时长达1年半,尽管效率较低,但这一多元主体参与的建设模式,成为团队进一步开展社会调查、与村民建立互知互信、提升村民关注度和拥有感的重要过程,为建成后的可持续运营奠定了基础。此外,在无止桥的统筹下,近百位来自内地、香港及海外的大学生志愿者也以暑期工作营的形式,分批参与了施工建设。所有村民工匠以受雇的形式参与建设,使其在获得进一步技术培训的同时,也可补贴家用。建成后中心显现出的现代建筑面貌,也让他们重拾对夯土建造传统的信心。



6 中心的建设以村民工匠为主力,在 80 多位大学生志愿者的共同参与下实施完成


4  运营扶助与动态发展

马岔村民活动中心于2016年夏季落成后,在无止桥的资助及统筹下,团队采用远程协助和社工、志愿者驻场协调相结合的方式,与村委会和村民一同探索中心运营模式,以及以中心促社区建设的发展模式。

起初,对这样的新生事物,多数村民是望而却步的。为此,在运营初期,团队联合村民骨干,针对典型人群进行了动员,其目标在于:1)有人气——动员村民关注和参与中心活动;2)有人管——动员社区骨干参与中心管理;3)有组织——动员不同类型村民群体恢复或成立新的社区小组;4)有制度——初步形成中心管理运营和协商机制。

经过初期的磨合运行,中心初步形成了商店店主常驻负责日常维护、村委会—兴趣小组—社工志愿者三方协同的运营管理模式和协商决策机制。以此为基础,利用中心空间,团队以全年主要节日活动为主线,通过协助村民兴趣小组,面向全体村民组织的系列主题活动,进一步增强村民文化自信、自我认同感和社区凝聚力,推动社区自组织能力建设和社区治理的改善(图7)。



7 中心运营活动


如今,老年戏曲小组的秦腔皮影戏已入选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老人们也成为十里八乡红白喜事和各类民俗活动争相出资邀请的“明星团队”。在中心人气的带动下,周边陆续开设了快餐、面粉加工、农产品收购以及节假日临时市场,逐渐成为邻近乡村的“商贸中心”。结合中心持续开展的工匠技术培训、志愿者暑期工作营,中心逐步增加了厨房、宿舍、餐厅、健身器械、垃圾站等功能空间或设施,以满足村民日益旺盛和多元的使用需求。中心运营也从初期的外部扶持为主、村民参与为辅,转变为村民自组织为主、外部辅助支持的良性发展状态。依托中心建设和运营发展形成的妇女小组、老年戏曲小组和夯土技术合作社,也已成为马岔村自组织建设和发展的中坚力量。


5  结论

随着中国城镇化进入日益趋缓的高质量发展阶段,乡村建设也在继城市之后逐步从增量进入存量时代,既有建筑空间的存废、乡村人口的老龄化、劳动力回流等现象,也为乡村公共空间更新乃至乡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正因中国乡村处于动态多元且复杂的特定历史发展阶段,在马岔村的12年(图8),并非旨在研发出可被整体复制乃至推广的乡建模式,而是笔者团队认识乡村、开展基础研究与探索实践的历程。受益于此,近年团队也与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等机构合作,基于空废化民居的活化利用,先后开展了门等村村民活动中心、万涧村儿童书屋等项目。这些项目中有经验也有更多教训,这也是团队自我纠错、自我探索提升的过程。针对中国乡村量大面广,其发展现状的多元差异性,以及乡村公共空间多要素交叉作用的复杂性,如何开展以点带面且因地、因人、因时而异的多元探索,建构乡村公共空间更新以及乡村可持续发展的方法论体系,仍是多学科深度融合协作的长期课题。


8 马岔村项目构成类型与开展时间轴




图片来源:

图 1~8 由作者团队绘制和拍摄。



为了微信阅读体验,文中参考文献标注进行了删减,详见杂志。

参考文献

[1] 穆钧,周铁钢,万丽,等.授之以渔,本土营造:四川凉山马鞍桥村震后重建研究[J].建筑学报,2013,544(12):10-15.

MU J, ZHOU T G, WAN L, et al. Best Way Is to Improve Local Construction: Study on Ma’anqiao Village’s Reconstruction After Earthquake in Liangshan of Sichuan[J]. Architectural Journal, 2013, 544 (12): 10-15.

[2] 陈怡.新农村建设中公共空间现状与重构研究:以宁波走马塘为例[J].科技信息,2011(11):433-434.

CHEN Y. Study on the Status and Reconstruction of Public Spac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Countryside: Taking Zoumatang, Ningbo as an Example[J].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2011 (11): 433-434.

[3] 曹海林.乡村社会变迁中的村落公共空间:以苏北窑村为例考察村庄秩序重构的一项经验研究[J].中国农村观察,2005(6):61-73.

CAO H L. Village Public Space with the Rural Society Changing: 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Reconstruction of Village Order in Yao Village, Northern Jiangsu as an Example[J], China Rural Survey, 2005(6): 61-73.

[4] 李嘉妍,阎瑾,王京.我国乡村社区公共空间研究现状与思考[J].城市规划,2019,43(11):128-134.

LI J Y, YAN J, WANG J. Research Status of Rural Community Public Space in China and Related Reflections[J]. City Planning Review, 2019, 43 (11): 128-134.

[5] 张健.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更新与重构:以番禺大岭村为例[J].华中建筑,2012(7):144-148.

ZHANG J. Renovating and Reconstructing the Public Space of Traditional Rural Clustering: Taking Daling Village in Panyu as a Typical Case[J]. Huazhong Architecture, 2012 (7): 144-148.

[6] 王春程,孔燕,李广斌.乡村公共空间演变特征及驱动机制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14(4):5-9.

WANG C C, KONG Y, LI G B. The Research of the Rural Public Space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Driving Mechanism[J], Modern Urban Research, 2014(4): 5-9.

[7] 温铁军.新农村建设实践展示[M].北京:文津出版社,2006:95-97.

WEN T J. The Practical Exploration of Rural Reconstruction[M]. Beijing: Wenjin Press, 2006: 95-97.

[8] 王东,王勇,李广斌.功能与形式视角下的乡村公共空间演变及其特征研究[J].国际城市规划,2013,28(2):57-63.

WANG D, WANG Y, LI G B. The Research of the Rural Public Space Evolu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Under the Function and Form Perspectives[J]. Urban Planning International, 2013, 28 (2): 57-63.

[9] 支文军,王斌,王轶群.建筑师陪伴式介入乡村建设:傅山村30年乡村实践的思考[J].时代建筑,2019,165(1):34-44.

ZHI W J, WANG B, WANG Y Q. Architects Involvement in Rural Construction with Companion-Approach: Thoughts on 30 Years Rural Practice in Fushan Village[J]. Time + Architecture, 2019, 165 (1): 34-44.

[10] 夏青,罗彦,张兵.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传统村落保护的治理路径研究[J].规划师,2021,37(10):26-33.

XIA Q, LUO Y, ZHANG B. Rural Construction for Farmers: The Preservation of Traditional Villages[J]. Planners, 2021, 37 (10): 26-33.

[11] 蒋雪峰,杨大禹.“上下协同”的云南传统村落更新路径探析[J].南方建筑,2021(1):121-127.

JIANG X F, YANG D Y. A Discussion on the “Up-Down Coordinated” Updating Path for Traditional Villages in Yunnan Province[J]. South Architecture, 2021 (1): 121-127.

[12] 潘斌,陈天好,黄晓雯,等.陪伴式乡村规划建设模式与路径研究[J].规划师,2022(4):121-126.

PAN B, CHEN T H, HUANG X W, et al. The Mode and Path of Accompanied Rural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J]. Planners, 2022 (4): 121-126.

[13] 穆钧,张弛,蒋蔚等.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恭城瑶族自治县莲花镇门等村村民活动中心改造[J].小城镇建设,2017(10):66.

MU J, ZHANG C, JIANG W, et al.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Renovation of Mendeng Village Community Center[J]. Development of Small Cities & Towns, 2017 (10): 66.

[14] 穆钧,蒋蔚.潜山市万涧村儿童公益书屋改造[J].建筑学报,2020(7):63-67.

MU J, JIANG W. Renovating the Non-Profitable Children’s Bookstore at Wanjian Village[J]. Architectural Journal, 2020 (7): 63-67.


版面预览



相关阅读:

《风景园林》2023-08刊首语 | 郑曦:公共空间更新设计

《风景园林》2023-08目录 | 公共空间更新设计

新刊速览 | 《风景园林》2023-08 公共空间更新设计

学术主持人与您聊新刊 | 《风景园林 》2023-08 公共空间更新设计

《风景园林》2023-08专题导读 | 公共空间更新设计

LA专题 | 刘悦来 谢宛芸 毛键源 | 治理共同体形成难,且看社区花园如何破题

LA研究 | 邹尚恩 刘开鑫 孙晓辰 胡一可 | 智慧景观背景下物联网技术研究综述

LA作品 | 沙井古墟新生

LA专集 | 多元共融,城市焕新——公共空间更新设计



完整深度阅读请参看《风景园林》2023年8期

扫描下方小程序码或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店铺购买

文章编辑 项曦

微信编辑 刘芝若

微信校对 项曦

审核 曹娟


声明

本文版权归本文作者所有

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如需转载请与后台联系

欢迎转发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风景园林杂志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