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嗯你也不是“基本款”

2017-06-14 Mia Liu 大Mia的时尚账号


#自我认知#


在上一篇文章对不起我不是"基本款"女孩 👨‍🌾‍ 之后,微博/微信都有不少议论,又开启了那种以一"敌"百的状态。当然不是真的敌,但你知道众口难调,有很多女孩跟我后台留言说很喜欢有启发,也有一些女孩认为我的论调过于主观,根本不存在"基本款"女孩,也有人说字太多了,看起来很辛苦哈哈哈哈哈哈哈。


我喜欢把自己生活中的感想化成文字,喜欢分享也喜欢讨论,总觉得在90后的声音中我们需要更多的声音,尤其是作为90后(末班车/老姐姐)自媒体,我除了发穿搭/推荐买什么之外,还能做什么,毕竟前者是很容易被复制的工作,我更想要做的是在审美差异化和如何做更满意的自己,这两个论题上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努力。


从小到大就语文好,高中时候就写过一本神神鬼鬼的几十万字小说,现在完全找不到了,也是人生遗憾,丢掉了一个可以取笑曾经的自己的机会。虽然本科研究生都是商科,但是不妨碍我喜欢写作。我经常和朋友在讨论的时候提到,很想写更多的东西,但是总觉得很多年轻文学都是为赋新词强说愁,不够深厚。害怕自己浅显的想法写出来,过很多年再去看的时候,觉得羞耻。


但在一次次写文章和大家讨论,被质疑,被喜欢的过程中,我坚定了一定要继续写下去的信心,因为即使轻薄即使敏感疼痛,但在我所在的年纪对于生活/社会/时尚等的理解才是具有实践性的。有人说所有的成功论都是马后炮,也有人说听过那么多道理,还是过不好自己的一生。马后炮难度不大,经历过再点评也不困难,但是在当下进退维谷,困惑迷茫的时候做出的思考,也许是更珍贵的青春回忆。被讨论/被喜欢/被质疑就是我写东西的意义,而被讨论可能是最有价值的部分。


质疑即是帮助打掉弱点的过程。


“语言无对错,都是因人而异的阅读理解”

"被误解是表达者的宿命,我们没有什么可抱怨的"这是马东老师在"奇葩说"说过的话。感同身受,被误会并不妨碍继续表达,被误解也是一种伟大和光荣。何况我也相信语言并没有所谓的正确,任何一次更深入的错误理解都有可能是对其的又一次正确理解。当然表达的东西如果能被喜欢和共鸣,那我想要请你吃火锅。


很有多次在强调上面的论调,语言就好像是高考的阅读理解,只有参考答案也并没有所谓的ABC正确选项,甚至你侧重读了哪个部分,漏读了哪个部分,都有可能造成本质上的偏差。甚至有时候,我们只理解了自己想要理解的部分。


我有时候也写类似鸡汤的文章,因为我觉得鸡汤并没有错,毒性因人而异,有时候是对鸡汤的阅读理解没有做好,以为有捷径,以为所有的成功论调都可以被套用,所以有了毒鸡汤这么一说。我说自己的是魔幻汤或者是黑鸡汤,类比于乌鸡汤,能给女孩子们补一补最好。


如今公众号太多,阅读速度越来越快,甚至很多人开始讨论其中是否这些人都具备资质。每个人都可以是自媒体,都有自己的发声途径并不是坏事。然而在阅读质量和速度这两个问题上,我也开始highlight某些词句,就是为了强调主旨,怕是在快速阅读中被重点弱读,造成理解偏差,背上妖言惑众的锅。


写这篇文章不是为了讨好谁,而是我对自己上一篇文章没有表述的足够清楚,心中有愧,所以需要来自己解一遍题目,让思想表达的更清楚。刚开始很容易对自己写的东西有满足感,然而写的多了,现在每次写完总是觉得不够好,觉得语言太乏力渺小,不足以表达所有心中所想。所以我开始读更多社会/心理学的书籍,只有理解更充分才能更好表达。


特别感谢:微博上两位女孩在评论区的讨论,让我重新思考自己的表达,从而滋生出这篇文章,你们对我写的东西的讨论,就是我存在的意义,也是灵感来源。



#一遍主观的阅读理解#


论题1:关于"基本款"是否存在


有人觉得喝Rosé是很”基本“的,有人觉得用深度磨皮美化自拍是"基本的",还有人认为侧身45度角双腿一前一后摆拍是很"基本的"。其实自行脑补这些行为是看起来比较套路的,但是如果你听信这些论调,那就是陷入了一个更深的套路,凭什么你觉得很basic的东西就是事实basic的呢?贴标签某种程度上就是一种沉默的暴力,是一种无形的伤害,所以这篇文章里面提到的"基本款"女孩没有任何的标签性,简单来说就是按照别人/社会的意愿,去定义自己是谁和人生走向的行为,都可以称之为"基本款",绝对不是通过喝什么酒/背什么包/看什么电影,就可以对一个人的品位和人生下结论,这么浮于表面的论调。


有些女孩认为:每个女孩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没有哪个女孩可以称之为"基本款"。认为所有的主观论证都不能成为一个具有普识价值的理论体系。我觉得有道理,在文中我也没有指出任何一类女孩即是"基本款"女孩,没有给任何人贴标签。


相反我在反驳一种贴标签的行为即:

做A这种行为=B

这样的逻辑真的太霸道武断。


我认为"基本款"存在于不同个体的主观意识中,但若说出口的即构成了另一种basic的存在,因为她也陷入了某种思维定式中。有人很机智的指出,其实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可能已经被动陷入一种给别人贴标签的状态,因为这其中有一个矛盾的逻辑死循环,指责/拒绝别人贴标签的行为也与贴标签行为同质,但没关系,既然要表达要引发讨论,那这个嫌疑我可以抗。我一直在讨论的"基本款"女孩,是对于自身的界定而非对别人,自处的状态/满意程度,才是我关心的议题,而非定义他人。


所以我想要给"基本款"的定义是:

过于从众,让这个社会/他人来过度define你是谁/应该做什么。

时代背景下的标准化产物。


每个时代都存在一种主流意识可以为人诟病,因为总有一些年轻人可以在其中看到疼痛和不公,这种反抗和拉扯的力量就是社会进步的动力,也是年轻人之所以可以称之为年轻人的原因,因为新锐因为敏感。理智的思考社会压力/问题之后,我们修正的途径,难道不应该是发声和从自己开始改变么?在其中挣扎和思考,达到个体到整体的过程,沉默形同于共犯。就像我父母小时候教导我,如果跟别人发生不愉快,先思考自己哪里没有做好,而不要只想到别人哪里做错。这样我们进步的更快。


非标生产,即独立思考,

然后从容选择做基本/非基本款的自己。


每个人心中可能都有一类"基本款"女孩,但是别人是什么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自己的状态。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写过当然如果你硬要说从众但平凡快乐的一生就是我的选择啊,谁也无权干涉你的选择,我也只希望你乐得其所,就当这些牢骚是有选择性的发送给那些需要勇气来为自己做主的女孩。


所以"基本款"女孩到底存在么?

首先看看我们可以类推"不基本款"的定义就是:

过于从众,不让这个社会/他人来过度define你是谁/应该做什么。

时代背景下的非标准化产物。


只要你对自己的状态满意,并且能由衷的感到快乐,不管是所谓的成功女孩还是小确幸女孩,你都不能给自己贴上"基本款"的标签。你不是"基本款",别人怎么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怎么定义自己。如果能拥有"别人说什么无所谓,我自己舒服就好"的心态,谁也不"基本",看似不叛逆但这种无视周遭杂音的心理才是真的叛逆和勇敢。


综上所述:你就是你,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只要你满意于自己的状态,尽力遵从自己的独立意志勇敢做自己,那你一定是与众不同的非标准化产物。



论题2:关于关雎尔是否"基本款"


"基本款"女孩可能缺乏自主意识,可能是循规蹈矩的。说一个有趣的观察,难以免俗的举例《欢乐颂》,你看关雎尔有个强势的妈,她爸说句话怎么拿捏都要听她妈的,而关关就是偏弱的性格,在第一部里面她的类型就可以归为比较"基本款"……妈妈如果个人意志太强,往往会造成女儿的性格怯弱,至少是表面上。而一个性格怯弱的人大抵是很难拥有鲜明个性的,多数是比较标准化,因为她没有自信和勇气成为独特的自己,鲜明的个体存在,不敢承担与众不同的后果。


有人说关关是"基本款",但是美好的"基本款"。在上一篇文章中我说"而关关就是偏弱的性格,在第一部里面她的类型就可以归为比较"基本款"",重点解读我在其中加了一个修饰词"比较",我认为关关在一开始的时候确实比较缺乏主观意识,从众又时常畏手畏脚。而这就是编剧希望达到的效果,因为需要和后来的关关形成对比,这是人设需要,看到这样一个女孩的成长,从而也鼓励更多女孩,别着急你会看到自己闪光的哪一天,你会等到欣赏自己的那个谢童。


我本能的不想提到《欢乐颂》是因为已经被写了太多,但是确实它受众群体大,用来举例效果是最能被理解的。主要是为了要引出家庭教育的话题,还有"原生家庭创伤"。很多女孩在评论中说道,母亲总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自己,也困惑也迷茫。我们似乎不能过于诟病自己的母亲,一句"我是你妈"就已经压的我们透不过气。不能改变她,是不是能试着改变自己不再受她完全掌控,试着找到距离感,试着找到自己能有话语权的根基,比如经济独立,比如事业成功,比如过得幸福快乐,试着找到自己和她的差异,而不是成为复制品。爱她,但做自己。


以人为鉴,可以正其身。


论题3:写这篇文章的目的


当然如果你硬要说从众但平凡快乐的一生就是我的选择啊,谁也无权干涉你的选择,我也只希望你乐得其所,就当这些牢骚是有选择性的发送给那些需要勇气来为自己做主的女孩。如果说主动型多来自于家庭环境,那后者可能多是因为同辈压力(Peer Pressure),如果不做"基本款"该做的事情可能就会显得过于清高。


过多的解释其实显得很不自信,但是有机会说清楚的时候也许还是应该表达。在美国的时候,不管和中国人或者是外国人在一起聊天,我们经常用一种调侃的口吻来形容某一类行为/某一类女孩"too basic",听起来是戏谑,实则也是一种贴标签的行为。我敏感我反思,所以才有了上一篇文章。在其中我说自己不是"基本款"女孩,希望别人别这样想我,我也不这样去定义别人。


Being judgemental同质于label他人,其中的危害有可能就似冰川,伤在平静的水面之下,深处地方,寒冷而黑暗。所以在第一篇文章中我就说:做A这种行为=B,这样的逻辑真的太霸道武断,我们都应该避免这样的惯性思维,可能评价别人很畅快,还可以拉帮结伙让小圈子因为某种吐槽更团结,甚至让你更有优越感,但是我们不要做乌贼,靠着吐黑别人来保护自己。共勉。


这篇文章是写给自己,想要写给每一个女孩,每一个需要思考,每一个还没意识到自己经被周遭/社会影响太多,而慢慢忘记了自己是谁和想要做什么。


当然不喜欢就不看,众口难调何必勉强。

但只要有人裨益,我就继续写。



#维护好自己内心的秩序#


其实没有谁是"基本款",然而就算是"基本款"又如何,我也喜欢偶尔做那些愚蠢又没有品位很基本的事情,因为那样的我感觉很单纯快乐。然而"基本款"存在的地方即有贴标签的嫌疑,"基本款"至少它不应该被理解为贬义词。但我还是要说在这篇文章的定义中,我们都不是"基本款"女孩,因为你拒绝让别人/社会多度定义你是谁。


点到为止,收笔。下一篇文章一定不是这种看似有点深度其实都是我多度自嗨的很烦人的文章,我写的真爽哈哈哈哈哈哈。


这里没有你想要的答案

也并不存在所谓的答案


只希望你

维护好自己内心的秩序


Sorry, I Am Not Sorry


图片来源于网络,文字原创

………………………… M ………………………


近期 文章 回顾

9个女孩自述为什么找不到男朋友

那个暧昧的故事很美,但不是每个人都适合

已经到了必须要推荐夏天拖鞋的关键时刻(11双)

北京十日不见霾

我们应不应该向直男审美低头?!

2016年最受欢迎球鞋报告+2017年初更新(xoxo)


🍑




“Girls compete with each other. 

  Women empower one another.”


🍑


微博@大Mia的时尚账号
Instagram@mialiuuu

长按图片读码关注

 We Are Not Basic Girls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