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Vetements 玩过的,他也早玩过…

2017-03-24 时尚 NOWRE


在开始之前,可以先告诉各位,今天的主角并不是 Margiela 。



好吧,在“以丑作美”的今天,你或许都分不清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奇葩”。我甚至会想,像下面这个时装屋的季度展会,都是很“正常的”:



来自维也纳时装屋 WENDY JIM 不久前在巴黎时装周上展出的 2017 秋冬季度,这么看造型照,真的好像没什么,但是,预览会上是这样的:



真人喷泉(黑人?可能在模仿维也纳街头常见的那种雕塑喷泉?);


(以上图片来源:ashadedviewonfashion)


而且部分动作也好像不太优雅;


(图片来源:chantaltv@instagram / manyofthem@instagram)


正面看也没啥,但侧背面看就挺狂的;



角落那两位从头到尾就一直看着对方,如果不是杠上的话,还有点像 Marina Abramovic 的“对视”行为艺术...



左边那位身上的图案也有点吓人...


(以上图片来源:ashadedviewonfashion)


不单止衣服,她的耳环款式也是蛮别致的,这么看着看着,是不是跟 Vetements 的打火机高跟鞋有种不相伯仲的感觉?那你的直觉还挺准的,因为这场秀的造型师...


(图片来源:manyofthem@instagram)


就是 Lotta Volkova ,即 Vetements 的御用造型师。




不过,千万别以为他们在步 Vetements 的后尘…

左为 Hermann Funkhauses,右为 Helga Ruthner


毕竟来自维也纳的这个前卫时装品牌,从 1999 年就已经开始了,由创意人 Hermann Funkhauses 及 Helga Ruthner 共同创立。 


两人在维也纳应用艺术大学就读时尚设计系,正好,那段时期的授课教授,就是同样来自维也纳的 Helmut Lang 。你知道的,虽然现在的 Helmut Lang(品牌)几经转手,但在 90 年代的时候,他的名字确实是享誉时尚界的。


1999 年第一个季度系列 -- I Wish I Was Belinda


1999 年,是 Hermann 与 Helga 以 WENDY JIM 的名字第一次踏足巴黎时装周。看到这里你可能会想,以一般时尚设计师的习惯,像 WENDY JIM 这种以姓名为品牌命名的套路,大概就是品牌背后的设计师名字,可刚刚你也看到了,设计师明明不叫这名字… 


没用自己姓名的原因,首先是因为他们不想人们把焦点落在设计师个人之上;而启用 WENDY & JIM 这个名字(后来 & 去掉了),则是因为在他们心里这是一个能够男女共用的名字。因此,在 WENDY & JIM 甫出之际,便一同带着男女装系列而来。


官网上的介绍(图片来源:WENDY JIM)


实际上,有关 WENDY JIM 的介绍,你都能在他们的官网(wendyjim.com)上一览无遗,甚至连两位的教育及展览经历都逐一罗列了,这里先不多说了。毕竟真正有趣的,是他们的设计系列:


皮带扣鞋子(图片来源:wendyjim_official@instagram)


刚也看到的,如果对你来说这要是个陌生名字的话,这样的套路难免会让你觉得,他们在步 Vetements 的后尘...




但是,一切正好相反

在之前 2017 秋冬走秀上穿起 IKEA 员工服的 Demna Gvasalia(图片来源:ellieoxley@instagram)


在你的印象里,对 Demna Gvasalia 拿 DHL 、 IKEA “开刀”之事,或许是异常深刻的,毕竟在常人的时尚价值观之下,这可是颠覆观念的手段。 


事实是, Demna Gvasalia 的成功在于商业上的操作,毕竟怎么算,他也不是第一位颠覆时尚的始祖,暂且不说那位殿堂级别的大师 Margiela ,就连今天这位 WENDY JIM ,也在 Vetements 之前...


WENDY JIM 的第二个系列 -- Protector(图片来源:WENDY JIM)


1999 年,早在 WENDY JIM 的第二个季度系列上,就已经出现了拿 IKEA “开刀”的构思,他们把 IKEA 原本那些再普通不过的黑色衣物保护套做成雨衣了(又是雨衣)…而这个系列的命名也十分直接 -- Protector (保护者)。


2005 - 2006 走秀(图片来源:wendyjim_official@instagram)


与 Vetements 相近的那些超大轮廓的设计, 10 年之前就已经出现在 WENDY JIM 的走秀上面;


留意鞋子


在打火机高跟鞋之前,水瓶皮鞋已经在世界的另一端诞生了…


(以上图片来源:WENDY JIM)


在 2005 年的 Human Furniture 系列展会上,这姿势、这桌子,是不是越看就觉得越眼熟,好像在哪见过?


图里就有他的名字(图片来源:Highsnobiety)


是这位吗?设计灵感同样源自英国艺术家 Allen Jones 的作品,但前后相差了 10 年。


WENDY JIM 2017 春夏系列 -- NO ONE LIKES US(图片来源:kaltblut-magazine)


诸如此类的造型、概念,在 WENDY JIM 过往的每个系列上都能看到,有趣的是,每一个系列的主题名字都相当特别,例如本季的 “NO ONE LIKES US” ,用那些脱离现实的小把戏,讽刺如今社交网络上的虚假及不真实现象。




WENDY JIM 2008 春夏系列 -- SOUND(图片来源:WENDY JIM)


从整体上看, WENDY JIM 或许更偏向于先锋及艺术时尚,跟现在的 Vetements 还是有着一定差异,但当视线归落在某些局部之时,实际上也能看到两者一些十分相似的概念。 


这样的概念或许并不好理解(甚至不需要具象理解),衣服更是一辈子都无法驾驭,不过凭着多看无害的想法,说不定,你的想法就比别人领先一步了,而今天看到的那些,也很有可能出现在日后的某个 “Vetements” 身上。


编辑:DntSay.LeeD.WthMe


其他精彩内容

点击以下图片查看

Supreme 官网用上了 CAPTCHA ,作弊机器人的末日真的来了吗?


Supreme 官网用上了 CAPTCHA ,作弊机器人的末日真的来了吗?


少了它,你住的只是房子,不叫家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