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上海时装周街拍真的被妖魔化了吗?

2018-04-02 NOWRE TV NOWRE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n0620b9ah2r&width=500&height=375&auto=0

▲ NOWRE TV独家原创视频


因为上海时装周,从上周末开始,上海汇集了来自国内外的设计师、独立品牌、时尚买手、时尚媒体以及时装爱好者。



参照成熟的四大(时装周),我们这个土生土长的时装周本该也以最新的设计或者新奇的秀场展示而引人注目,但遗憾的是,它最为大众所熟知的却是被某时尚博主戏称为 “史诗级恐怖大片” 的时装周街拍。因为会场设在新天地太平湖公园,所以也有了 “太平湖戏精大会” 的名声在外,那些奇装异服的出位着装者喧宾夺主,成了社交网络上大家 “喜闻乐见” 的热议对象。



作为一个从未亲身感受过的局外人,虽然这几年也在网络上有幸一睹了 “戏精” 们的风采,但讲真上海那么国际化,品味好的人也不少,同样是在上海举行的 YOHOOD、INNERSECT 水准就高很多,我不太相信时装周上都是这些辣眼睛的人,也有些为我们自己的时装周能博取版面的只有这些而遗憾。于是 NOWRE 小分队带着质疑的心态,来到太平湖亲自感受了一波现场氛围,也和到访时装周的朋友聊了聊——上海时装周街拍真的被妖魔化了吗?



 有幸见到风靡网络的出位着装者真身 



3 月 28 日,也就是上海时装周的第一天,注定是个难忘的日子,不仅因为这是我第一次零距离感受时装周,之前走红网络的时装周红人们被我一次见了个遍,他们也都很大方地接受了访问。 


对于网络上的负面评论,他们的心胸丝毫不比自己身上的搭配尺度小,已经基本修炼到面对负面评论一笑置之的境界,或许也是从各种嘲笑、甚至谩骂中摸爬滚打过来内心变得更强大吧。“以前被叫鸡毛姐我很生气,这个名字特别难听,但后来就慢慢习惯了,甚至我现在都会跟别人这么介绍自己。” 鸡毛姐不仅分享了自己的心路历程,还告诉我这次帽子上装饰的就是野鸡毛,跟名字完美呼应。



色彩女魔头 Kitty 姐分享了这次的着装灵感,“浴帽、橡胶手套都是家庭妇女的常用配件,我这样搭就是想告诉大家,即使是家庭妇女也能很时尚,时尚来自我们的日常生活。” Kitty 姐因为出位的撞色和大胆的搭配,也作为话题人物先后参加了 《拜托了衣橱》、《奇葩大会》等综艺节目,算是小有名气。



面对是否因为自己这种打扮而让上海时装周街拍被网友认为妖魔化的疑问,这几位都表达了只是想穿出自我的乐观态度,“我觉得大家平时生活都太紧绷,时装周才能好好疯一下,那些在网上看到我照片的人也很紧绷,可能是想发泄一下,如果在国外,外国人一点都不觉得我穿得奇怪,甚至会觉得这些夸张的配饰都是艺术品。” 鸡毛姐自信地说。 


“穿得和普通人不一样不代表奇怪,只是大家的认知范围、对服装的理解不太一样罢了,看不懂才能成长,成长以后就能看懂了。” Kitty 姐的思想和自己身上的颜色一样,很积极、很正面。



这位来自甘肃兰州的造型师说:“我觉得我的搭配没有问题,我很帅。怎么穿是我的事,怎么说是别人的事,穿衣服最重要的是让自己开心。



实际上除了上面这种吸睛的打扮,我还是能在新天地秀场外看到一些打扮精致的人,也就是所谓的“上流社会” 名媛风,这种平日在高档商场、餐厅一抓一大把的风格,来到时装周就显得非常平庸了。真正懂时装、又能穿出自己风格的人——凤毛麟角。



上海时装周新天地会场基本被打扮出位的和各界名媛霸占,直到…


 LABELHOOD 开幕,才看到真正水准之上的穿搭 



LABELHOOD 时尚艺术先锋节,是上海时装周旗下的独立时装发布平台,结合音乐、影像、装置等多种艺术形式,是动静结合的 Presentation 集合体。简单来说,LABELHOOD 介于 T 台发布和静态展示之间,展现一种反精英主义的时装态度,更有个性,也更契合年轻一代的处世方式



光是听到这里,一股年轻、个性、亚文化的气息立刻扑面而来,现场观感也和太平湖主会场的出位耀眼结合成熟名媛画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再看看参与的独立设计师品牌名单:Angel Chen、SHUSHU/TONG、Percy Lau、YIRANTIAN、JUN JIE、Babyghost…这些就算你没穿过,热爱时装并关注中国独立设计师的话也会有所耳闻。它们大都是由 90 后设计新生代主导,毕业于享誉国际的时装设计学院,并有着相对完整、专属于自己的设计语言。说白了,和国际水准更加接近,也富有个性色彩。



当然,什么样的秀、什么风格的品牌自然会吸引气味相投的人,参加 LABELHOOD 的朋友相对更个性、时髦、敢穿(区别于乱穿),街拍质量坐火箭上升。本以为上海时装周真的像网上宣传的一样,但到了只有一条马路之隔的 LABELHOOD,丢掉的信心才重新被捡起。



另外值得一提的还有同期在上海展览中心举办的时堂 SHOWROOM 以及西岸艺术中心的 ONTIMESHOW,画风也和新天地主会场不太一样。所以…


 到底为什么形成几乎一面倒的妖魔化印象? 



网络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便利生活的同时,当然也有比较负能量的一面,尤其是社交媒体的传播,它能轻而易举地团结众人之力,放大那些搞笑、出位甚至是丑陋的东西。 


猎奇是人类的共同特点,伴随着发达的社交网络,以往只能小范围传播的东西现在可能只需要零点几秒就能快速抵达、带来更多的关注。仔细观察能瞬间爆红的新闻,负面的、奇葩的绝对能占压倒性优势。而网络又是马太效应的极速助推器,所以见到那些妖魔化街拍,大部分人都会多看几眼,不管出于哪种立场,还忍不住分享个人见解,并随手把这个 “有意思” 的东西转给身边人…由于缺乏其他更多亮点,久而久之这种出位另类街拍就成了上海时装周的标志,深圳时装周同理可得。



另外在亲身感受的三天里,新天地太平湖不仅能看到穿着奇异的人的身影,蹲守的 “老法师” 和大部分媒体也都集中在这里。老法师们追求什么相信大家也都略知一二,而另一些不管是自媒体还是公共媒体平台,免不了为了博取关注以及流量而更多地把镜头对准 “奇葩”,或者单纯觉得这个现象有意思而进行专门报道,总之这都给想出镜露脸、宣传自己的人一个很好的机会进行展示。相较之下 LABELHOOD 的关注度就小了很多,如果 “精心” 装扮一番却来到镜头不多的 LABELHOOD,那岂不是白白浪费了一身行头?!



其实上面这几点都只是表象,出现妖魔化印象的根本还是源自我国时尚文化发展时间短,远没有形成专属自己的标签。 


因为缺乏时尚文化的奠基,我们本土时装周在很多方面都表现得形而上,实际上不管是穿衣审美、礼仪素质、生活方式等等这些多元的个人因素,在时尚产业发达的国家都跟时尚沾边。而到了我国,大部分人往往只抓住了一个点——“我穿我喜欢的,然后把它表达出来,这就是我的时尚”。虽说穿成什么样都是个人的自由,但只凭这点就标榜自己是时尚其实很盲目,没有其它的内在作为支撑。不知道这些说法到底是给自己一个台阶下,还是给自己一个硬着头皮穿的理由?



国外的时尚产业发展到今天,其实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根植于历史文化的发展,无论是上流社会还是草根阶级,他们中间的流行现象都有可能被时尚领域选中,然后进行发扬光大,并反哺到各自的文化圈子去,再进行更复杂的交流。可惜的是,在国内还是缺乏这样的互动。 


这并不是说中国就没有青年文化、没有圈子,只是目前还没有出现一个像 Gosha Rubchinskiy 这样标志性的设计师来和世界搭出桥梁。Gosha 的作用并不只有将俄罗斯青年文化混入时尚语言里,实际上他为早已进入疲倦状态的西方时尚带来了一种新鲜感,让全球目光聚焦在这些神秘的东欧青年文化里。青年文化在时尚里的转换整合,需要的是你必须成为这些文化的经历者、过来人,才能彻底地反映你所代表的文化圈子。当然,也少不了一个像 川久保玲和 DOVER STREET MARKET 这样的伯乐角色。


现在,国内的年轻一代接触到像摇滚、朋克、嘻哈、Skinhead 等舶来文化反而更多了,造成大家都喜欢朝外看的原因,还是因为这是个 “无时差” 的年代,而且国外的都是发展得相当成熟的时尚体系及文化,毕竟现代服饰的起源就是来自大洋彼岸。说白了,有机会接触到更成熟的东西时,就很难再往回看了,所以这时候一旦再看向国内,落差感就特别大



经常朝外看的一群人就像是 LABELHOOD 吸引到的那批人,而新天地 “出位” 的那些,应该是断层的那一群。其实在采访中我可以感受到大家对国外时装周都有所了解,看到了别人时尚的多姿多彩,但却看不透内在,也不太想得到要去深入学习。别人经历了多少年的发展和积累才形成现在的模样,单凭 “拿来主义” 是行不通的,会造成有点畸形的状态。 


这和前几年杀马特在国内的发展是一个道理。原本来自日本视觉系和哥特的亚文化形式,因为盲目模仿而发生了低端变异式野蛮生长,随后在网络上变成 “山寨”、“脑残” 的代名词,活生生的 “黑化” 过程,其实就是源于对外在的盲目追求的同时却对深层次文化一概不知,只学了皮囊却没有学到内在。就像生活在偏远地区,从来没有经历过小范围之外别样的生活方式,某天一夜之间通了网,大量新鲜资讯、文化迅速涌入,但这些人不管从经历、感受还是文化上显然都无法立刻跟上节奏,所以被他们表现出来的东西肯定就是不完整的,甚至容易走偏。




虽然上海时装周已经有了十多年的发展,但和真正成熟的时装周相比较还很年轻,无论是规模、形式、设计水平甚至是参与者水准都无法相提并论。真正走出来的中国设计师也大都选择了四大(时装周)这种更广阔的舞台,上海时装周还有很大的学习和进步空间。 


有学习和进步空间的还有国人对于时尚文化的学习和积累,其实穿衣服这件事不只是表现在肉眼可见的外观,它早已脱离了仅仅遮身蔽体的作用,这里面也是蕴含了历史、文化等深层次的东西,值得大家去学习。学习的目的不仅为了更好地穿衣服,也能同时启发专属于我们自己的个性化时尚文化形成。 


也许当专属于我们的特色时尚文化形成的时候,那些奇装异服就失去了舞台,不再能引起大家的关注了。



作者: 0033 

摄影师: Xue、0033 

摄像: 奕清 

后期: 方小华


热门内容

点击以下图片查看


请!人!


讲真,你可以试着把这个用来背的包款系列“穿”在身上…


专访 Rae Sremmurd:我们想要和 Reebok 出一双鞋子




Advertising:ad@nowre.com

Marketing:info@nowre.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