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故事 | 国庆庆典上的粉色方阵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 2019-12-05

编者按

1984年的阅兵仪式上,北大学子参与的方阵通过观礼台时举起了“小平您好”的横幅,那个时刻、那个镜头被历史铭记。事实上除了1984年,在更近一点的2009年,08级北大学子也参与过建国60周年庆典。而08级的他们,现在有的还在学校求学,有的刚刚走上工作岗位两三年。又值国庆,北大官微联系到了当时的部分师生代表,想让他们给你讲讲国庆庆典上的故事。

从一八九八到今天,北京大学与祖国的命运一直紧密相连。



2009年10月1日凌晨,朦胧的夜色里,2300余名北大学子在低语和笑声中乘上了开往天安门的接送车辆。他们即将参加的,是建国60周年庆典


8年后,刘天舒谈到那一夜的经历仍带有笑意:“当时担心下雨,学校备了雨衣提前派给我们,我们就把雨衣铺到马路上,大家坐在上面或者躺在上面,这是很奇妙的经历——半夜睡在大马路上”。 等待集合的时间里,学生、老师纷纷围坐成一圈,轮流讲笑话、唱歌,有些同学用校园卡玩起了卡牌游戏。

典礼开始前在长安街等待集结

集训的生活,忆苦思甜


多数人是在军训前得知消息的:2008级同学将要参与首都国庆60周年群众游行


随后便是紧张而密集的训练。


和普通军训相异,参与庆典的同学训练项目十分单一:标齐排面。每分钟116步,每步速度0.6米,精确的数字强调着集体的纪律和统一性。


“每天的主要训练科目是齐步走和集合疏散”,学生对当时的印象如是。最开始,学生的情绪不尽是高涨,每人对加训和参加游行的感受不同——有被选择的庄严感,也有假期缩减的失落;有对天安门前行进的期待,也有对个人安排泡汤的遗憾。“但是随着训练的深入,就发现真的想把一行队列走整齐是很难做到的”,王艳超回忆道:“那时候也开始意识到,很多事情靠一个人是完不成的,集体的概念也在无形之中养成了。”

集结完毕

当时,参训的两千多名同学以身高为标准分成数个中队,这成了素不相识的两人变得熟络的契机。“周围的同学来自北大各个院系,但和自己身高都是相同的,这个可能是其他年级军训没有的一个体验”,刘天舒想起当年站在她旁边的姑娘,“我们当时关系很好,训练休息的间隙就一起上台,唱《一个像夏天一个像秋天》。”


王艳超也提起按身高分队的故事:“会跟不同的人交换很多新鲜的知识和观点。印象最深的是跟各个小语种专业的同学学会了8种语言的‘我爱你’,每天见面时、分手前都要用新学会的语言说一遍。”

在怀柔军训基地军训


后来一体的围栏被拆了用以校内训练,图为发放正式版道具时的合照

从良乡到沙河,我们打了翻身仗


集体荣誉感源于许多细微的瞬间,比如夜幕霓虹下一起踏入长安街,又如集体彩排时的挫败。


游行方阵的第一次集体彩排在良乡机场,轮到北大学子组成的33方阵“我的中国心”上场时,正值密密细雨。在“没有扩音器,只能靠喊”“伴奏音乐放错了”的种种因素下,33方阵在评比中仅获倒数第一,“我们走得就像一个大‘S’型”。


当天的意外接踵而来。回校的路上,一辆轿车在高速公路上倏忽插入了载着北大师生的车队,三辆大巴连环接尾。其中一辆大巴发动机不断冒烟,情急之下,一名同学将车窗玻璃敲碎并破窗而出。随后的外出训练便换了别家巴士公司,“学校还给我们三辆事故车上的孩子们发了好多吃的表示慰问”。


回校以后,北大师生开始了反省与总结,学校把军训时候的参谋长请到了学校。博雅塔下绿茵的草地见证了一次又一次的思想动员和加练,大家如同憋了一口劲儿一样不言放弃。在沙河机场的第二次合练中,北大打了翻身仗——这次的评分成绩是正数第一

行进方阵经过人民大会堂


当时每位学生的服装都由裁缝度身定做,男生最初为藏青色中山装,后改为白色衬衫

提子饼干、热水澡和纪念饭卡


协调学生的活动并非易事,当年的参训同学提到时也纷纷感慨起来。


“伙食还挺好的”,每次同学们上大巴,学校会派发一些食物,刘天舒说:“学校当时会发一种提子饼干,按照当时的物价来讲一包饼干八九块钱还是蛮贵的,(就会)觉得‘哇,学校好慷慨啊’。这种饼干从那之后也变成了我个人的喜好,很好吃。”


为了让同学免受风雨浇淋之苦,每每集训出发前,负责后勤的老师总是再三检查有否带上雨衣。当合练结束得比较晚时,老师便会和学校动力中心打招呼,延迟浴室提供热水的时间。久而久之,同学们和老师之间变得亲近许多,不时会以昵称相称。

凌晨时分,忙碌地筹备物资

关于当时师生之间的互相关切,王逸鸣老师曾这样回答:当老师真挚的情感倾注到同学们身上的时候,同学们也会予以回报。


刘天舒对此也有些感触,这八年中,她从一名生命科学学院的学生转换为学院的老师:“其实(老师)他们……也就是我们,对学生的那种爱是传承下来的”。作为学生时,得到过无微不至的照顾;当身份转换时,不自主地便以同样的耐心和温暖对待学生。这大概也是刘天舒表达过对祖国发展的祝福后,自然而然添地了一句“也祝同学们国庆快乐,出行时注意安全”的原因吧。


临近阅兵仪式,学校举办了学生代表座谈会。会上讨论到定制的纪念饭卡里30元的充值金额,有一个声音说:“既然是建国60周年,充60元吧!”时任校党委副书记的张彦老师思忖了一会儿,拍板道:“60就60!” 

纪念饭卡

国庆庆典上的粉色方阵


终于到了10月1日这一天。


天安门广场上响起《红旗颂》大合唱,拉开了群众游行的序幕。女生穿着量体裁衣的粉色西服,男生穿着雪白的衬衫,北大学子组成的33方阵在相关领导、老师的指挥下迅速包夹“我的中国心”彩车。队员们一边踩着背景音乐的节拍行进,一边小声喊着“前后对正,左右对齐”,以最短的时间调整好队形。回忆起当时的场景,一位领队老师说,“没有任何杂念,就是想着要走齐”

现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刘宇摄)

军乐团的乐声响在耳畔,午时的阳光毫无遮掩地倾洒下来。国旗、风车、气球,大家卖力地挥舞着。


“心里想了很多,我的几位老师就是当年在阅兵时打出‘小平,您好’的横幅的当事人,而今我们也是一个新的历史节点的见证者,也会在想未来的祖国,希望祖国更加繁荣富强,心中对祖国是浓浓的深情和期待。”


“很自豪,感觉中国真是了不起,真的发展了,富强了。想到北大和新中国的发展是紧密相连的,很激动。”


 “我爹挺兴奋,他作为转业军人没有参加过北京的阅兵,至少我在群众方阵里算是替他走了一趟。”


“听说有同学走到半途鞋掉了,是赤脚走完的。”

现场照片

走过主席台,到达疏散线,每人怀揣着几分激动,又有几分释然。王艳超看着手中的小风车被一阵急风哗地吹散落了,心里想“虽然失去了一份日后可以留作念想的纪念之物,但这或许就如呼啸的青春、飞逝的这个夏天的时光,就这样被风吹散,散落在记忆里珍藏。”刘天舒之后把自己的心形气球放置在家里,“气球质量特别好,放着8年了,样子也没怎么变”。


一位北京的同学谈到这里,思绪飘到了很远:“1999年50周年的时候我记得北京在下雨,我家那里也在下雨,我们家就坐在电视机前面看了一上午阅兵。当时的我确实想不到,怎么十年后我就成为了电视转播里参与庆祝活动的一分子了呢?”


“合唱团没发展成网红,

可惜了!”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除了游行方阵,还有87名北大师生参加了首都国庆60周年天安门广场合唱方阵。队里的男低音张昕扬介绍合唱中队的组成时说:“因为是国关08级大一时拿了129合唱冠军,因此有幸和学校里的学生合唱团组成了合唱方阵的部分。当然同学们是自愿报名的,其他不报名的可参加军训。”


天安门广场合唱是国庆60周年游行活动的一大创新,是全部国庆游行队伍中唯一一个静态方阵,也是唯一一个参加全部国庆群众游行活动的方阵。担任男高音的何鼎鼎笑言:“(我们)与游行方阵训练一静一动,但我想他们应该很羡慕我们,我们在室内‘吃着火锅唱着歌’,他们则需要接受暴晒。”


玩笑归玩笑,合唱方阵的任务也并不轻松。张昕扬回忆起来:“训练基本一天三练吧,地点大多安排在国关c307教室。” 当时为了达到“国庆标准”,广场合唱中队的老师和同学们进行了近两个月的校内训练以及4次中国音乐学院分部合练、2次吉利大学方阵合练、6次阅兵村与军乐团的合练以及3次天安门整体合练。

9月27日赴阅兵村进行第六次与军乐团合练出发前合影

“侯锡瑾老师(合唱团指导老师)亲自指导我们,歌唱技巧至今受用。现在觉得当时合唱团没有发展成彩虹团一样的网红,可惜了”,何鼎鼎戏谑而不失真诚。


在国庆当天,合唱方阵是群众游行方阵中第一个进入、最后一个离开天安门广场的游行方阵。10月1日凌晨1点,参与的师生在校内集合统一化妆,于凌晨4:30准时到达所在42方阵西线第一集结地点莲花桥西。在国庆游行活动中,他们又持续站立近3小时,共唱响了16首爱国经典歌曲。张昕扬说:“唱起了第一首曲目《红旗颂》的第一个音阶时,很多同学都抑制不住流泪了,心情太激动了,当时大家都觉得这2个多月的苦值得了。”

国庆演出结束天安门合影

荏苒8年,“当时学会的很多歌,因为唱了很多次总是会不自觉哼起。最期待建国一百年,那时候应该有更多属于新中国的更美的歌。


“很多当时参与活动的领导老师和同学也都天南海北,各自有着不同的发展和过着不同的生活。心里祝福他们都能一切安好。更祝祖国能够繁荣昌盛,祝祖国的人民能够团结奋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受访名单:

(按照文中出现次序排先后)

刘天舒:生命科学学院2008级本科生,参与“我的中国心”方阵

陈威:时任城市与环境学院团委副书记,参与“我的中国心”方阵,时为方阵中队长之一

王艳超:外国语学院2008级本科生,参与“我的中国心”方阵

王逸鸣:时任元培学院团委书记,参与“我的中国心”方阵,时为方阵中队长之一

任翔: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2008级本科生,参与“我的中国心”方阵

张昕扬:国际关系学院2008级本科生,参与合唱方阵

何鼎鼎:国际关系学院2008级本科生,参与合唱方阵




文字:谭诗颖、郑方圆

图片:张炎、吴定峰、任翔、北京大学新闻网、新华社

排版:筱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