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归来 | 北大心理又一男神:“Dr昕理学”的幕后人
上个世纪末至今,一批优秀的北大学子走出国门赴海外学习深造,他们立志学成报国,并最终回到燕园教书育人。
为了迎接北京大学120周年校庆,新闻中心推出“燕归来”系列报道,聚焦这批“两度”选择北大的北大人,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感受到北大人所独具的追求卓越、报效家国的情怀。
最近,在北大同学们的微信朋友圈中,一批“画风清奇”的文章在疯转:“为什么我不能像王思聪那样为贵圈操碎了心”、“为人父母,我很抱歉”、“比起凶手,人们为何更不放过刘鑫”……
这些乍一看“画风清奇”,读罢却令人拍案叫绝的文章,都出自一个神秘的公众号——“Dr昕理学”,而文章的作者、公众号的创办人,就是人称“北京大学心理学院最帅副教授”的张昕老师。
学术与风趣并重、智商共颜值齐高的男神,也曾是燕园莘莘学子中的一员,本科毕业远赴香港深造又归来,他依旧是翩翩少年。
2002年张昕考上北大时,“心理学”在中国还是一个新鲜事物,虽然之前对心理学并不怎么了解,他还是选报了北大的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当时为心理学系),原因是“觉得名字挺好听的”。
与大多数首次接触心理学的人一样,张昕一开始也以为,学心理学就能知道别人在想什么;但是很快他就发现,其实并不是这样的。
尽管心理学与张昕预期的完全不同,北大心理学系的老师们仍然成功地启发了他对心理学的兴趣,吸引他去寻找、探索心理学领域的未知事物。他渐渐地明白了,心理学是在关注并描述人的行为,然后去解释、预测它们,心理学的神奇和奥妙,就在于它可以解释社会上很多常见的现象。
随着心理学的学习渐入佳境,大二的张昕和当时心理学系的同学发起了一个爱心热线的活动,提供心理咨询方面的帮助。
那时校园的心理咨询中心还未完善,他们建立的这个热线属于学生心理咨询的民间试水。
热线有一套固定的运行制度:每晚七点到九点,都有两个同学到艺园二楼的办公室值班,接听同学的电话,解决同学的心理困惑,或对抑郁倾向做出前期干预,严重的情况帮助联系校医院,充当校医院和同学之间的媒介。
“也不是每天都有人打进来,但我们自我感觉还是能帮助一些人的。”张昕笑着回忆道。
张昕还曾是心理学系足球队的一员。当时心理学系的学生人数不多,踢球的男生则更少,有时连上场的11个人可能都没有凑齐。但这丝毫不影响他对足球的热爱,那段和同学驰骋在五四操场的绿茵上的岁月,是他绚烂多彩的大学生涯中不可或缺的一笔。
现在心理学院的学生规模已扩大了不少,又和艺术、哲学组成足球联队,看到他们踢球战绩不错,张昕也很开心。
张昕老师和朋友们
本科毕业后,了解到当时港中文的心理学在国际上颇有声誉,张昕选择去香港中文大学继续学习心理学。
但张昕也坦言:“你在燕园呆惯了之后,如果去其他地方会不习惯的。”令他欣慰的是,港中大与北大竟有许多相似之处:依山而建的港中大同样风景秀丽,而且同样具有浓郁的人文氛围。
在香港学习的这段时间,在导师的督促和训练下,张昕逐渐学会如何做学术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果。这些成果又不断激励着他继续探索,如此构成正向反馈循环,做学术的自信心得到增长。
现在,张昕也通过这种模式激励自己的学生做学术,希望他们能尽快适应并热爱学术。在香港学习的这几年中,张昕最终明晰了做学术的人生方向。
张昕老师在香港
2011年,张昕从香港负笈归来,这一次,他再次选择了北大心理学院。
说起和北大的再次结缘,张昕说是“机缘巧合”。
当时他给不同的学校投了简历,北大心理学系负责招聘的是吴艳红老师,本科时吴老师教授过张昕实验心理学,在这个课上二人已有很多交流。
这次招聘时,吴老师主动以个人的名义写邮件给张昕,询问他是否愿意回北大工作,他顿时有了一种回家的感觉,“很温暖”。他也收到其他学校的面试通知,但最终还是下定决心:回北大。
这次回来,北大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学楼变新变大了,球场更加正规了,图书馆的建设更完善,要获取最新的心理学期刊不再是问题,北大的学术地位更高……
而张昕,也由讲台下孜孜以学的学生,变成了讲台上传道授业的老师。
在张昕看来,心理学是虽然是一门理科,但却是所有理科中与社会关系最明显的,这种联系“不用拐弯就能知道”。
他也不断尝试将常见的社会现象引入课堂,以平易近人的方式引导学生对司空见惯的问题背后的深层原因进行思考;在他灵活生动的教授下,“心理学”不再是枯燥乏味的“象牙塔之学”,而成为认识社会、理解不同群体的一把钥匙。
医学部15级本科生,心理学双学位的郭心卉去年修了张昕老师的“老年心理学”这门选修课。最初选这门课,只是因为它和医学部的课程时间不冲突。
作为只学了“心理学概论”的初学者,她还担心过自己学不好。但是郭心卉很快打消了自己的顾虑,甚至“庆幸”自己选了这门课:她发现,老师讲课条理特别清楚,讲每个部分之前都会先把基础知识梳理一遍,再糅入到后面更深的东西里去;每次作业都会认真批阅写上反馈,还会举很多生活中的例子,“特别接地气”。最后,她惊讶地意识到自己不但都听懂了,而且记得非常牢。
比如在“被扶老人反咬帮助者”这一社会热点话题上,网上最常见的论调就是“坏人变老了”或者就是“老人变坏了”,但是事实真的如此吗?张昕把问题抛出,鼓励同学们思考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在一番讨论中他慢慢引导同学运用心理学的知识看透问题的本质。
原来,这与老年人的心理特点有关。一方面,老年人记忆力下降,可能真的不记得是谁撞他或者自己为什么跌倒。另一方面,老年人存在“归因偏差”的问题,在外归和内归之间,他们倾向作出外归,即认为是一些外部因素导致自己摔倒,而非是自己不小心所致。
此外,诸如“为什么老年人容易上当受骗”、“为什么丧偶老人中女性存活率比男性高”、“什么因素影响了年轻人对老年人的态度”等贴近生活又具有重要意义的问题也在课堂上得到充分讨论。
经过这一课程的学习,郭心卉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我们要学着接纳多样性、独特性,用对方的思维去思考”——可以说,张昕老师的这门课为她的心理学打下了基础,也让她体会到心理学的魅力。
张昕一直希望让同学们在笑声中接受知识,也始终保持着严谨的教学态度,十分强调方法论和思维的训练。
在他开设的另外两门基础方法论性质的课程“心理测量”和“心理统计”中,他教给学生相关方法,然后让他们举一反三,最后能自如地运用课上所学的方法论解决现实问题。
对于张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学模式,同学们其实颇有感悟。
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17级本科生小南认为,“心理统计”课程为学生提供了一种“判断事物的眼光和标准”:首先把事物变成数字,然后通过先前大量的已知调查,得到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线”,最后分析得到的数字比标准高还是低,就能判断事物是否相互关联。
在这之前,她遇到一件事可能更倾向从感性角度去下判断,而现在,她会想到用更具体科学的方式去衡量。
张昕老师在上心理统计课
在同学眼中,张昕是“上课严谨”、“超级温柔”、“特别可爱”的男神级老师,但张昕对自己的期待其实更加朴素而诚挚:教书育人,做好科研,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做到世界一流,然后为社会做出一些有益的贡献。这是一位老师的心声,也是一个学者的真诚深厚的责任感。
某一次小南在朋友圈看到大家都在转一条推送,点进去发现,作者竟然是自己的心理学老师!而推送的内容正是用一些生活实例科普心理学知识,她惊喜地关注了这个公众号——“Dr昕理学”。
“Dr昕理学”文章截图
在开设公众号之初,张昕就有自己的考量:在“专家”这个词污名化严重的今天,他希望公众能了解到“靠谱”的心理学知识。正如他教导学生要有科学素养、学会分辨,他也希望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面前,人们能更多地进行理性分析,而不是报之以纯粹的情感宣泄。
看过张昕老师文章的人恐怕都忍不住会心一笑,“你怕是没挨过科学家的打”的表情包,“让人不禁开始担忧老师的头发”的赶papers的图,生动诙谐的语言……有趣的形式承载的是极具意义的内容,对心理学知识深入浅出的传播很快在北大学子之间获得了好评。
尽管公众号文章活泼欢脱的风格与他做学术时的风格有所不同,张昕秉持的仍然是严谨的态度,在看似随意的现象实例背后,一定要有严格的心理学实验的支撑,这是他的“学者包袱”。
比如对于“网瘾”问题,他并不对表面现象作出定义,而是根据专业的科学组织、全球最大的心理学家协会APA(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的界定,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网络成瘾的现象在大部分的孩子20岁之后就会缓解,因为其前额叶功能已经完善了。
“我看你是没挨过科学家的打”表情包
看了张昕老师的公众号,同时学习了医学和心理学的郭心卉很有感触,她觉得这是一个很棒的科普公众号:“身处‘象牙塔’的同学乃至师生之间打交道往往是轻松的,共同具有的知识背景决定了交流内容和方式的专业性,但是在‘象牙塔’之外、不具有专业知识的人,也许更需要了解这些知识,比如医学和心理学方面的知识。”
关于如何去普及这些知识,张昕老师就作出了一个很好的示范。
“Dr昕理学”取得成功的原因还在于,张昕背后的“军师”——他的妻子的协助。张昕的妻子学的是传播学,因此她往往能从传播的角度考虑,如何使文章中的理论知识更容易被大众理解、接受。在“心理学专业知识+传播学经验方法”模式的运作下,“Dr昕理学”出产了一批在朋友圈刷屏的高质量文章。
通过写公众号,张昕也有意外的收获,公众号中举的例子和大家的踊跃的留言给他的教学提供了一些灵感,让他更好地把握当前人们在心理学上的困惑,也许在将来,这些问题也会成为他研究的方向。
与未名湖、博雅塔暌违六载后再度归来,张昕对燕园的热爱一如初见,并且在时间的积淀下愈益深沉。
正是在这里,他遇见了一生的学术兴趣,也是在这里,他把知识传递给新一代燕园学子。
他严谨求实,也风趣幽默,对科学、社会永远保持着好奇和探索的热情,并为之不懈努力,归来的他,永远是我们心中的翩翩少年。
张昕老师生活照
下面分享一下来自于张昕老师的tips和书单哦~
1、 一定不要心不在焉,有效的沟通最重要的就是让人感受到你是很认真的在和他沟通。
2、 表现出对老年人的尊敬。
3、 在沟通时就做一个倾听者,不要试图与老年人辩论。这是老年人自身的特点决定的,他的记忆系统,或者叫做信念系统,是颠扑不破的。如果你觉得不同意,自己在心里不同意就可以了,不要说出来,否则可能引起老年人对你的态度的恶化。你可以“虚心接受,坚决不改”,大部分老年人关注的不是你以后是不是改变了,而是你当时有没有一个口头表示,有了这样一个口头表示的话,老年人就已经心满意足了。
《对伪心理学说不》【加拿大】基思•斯坦诺维奇 译者:窦东徽 刘肖岑
《自私的基因》【英国】理查德·道金斯
《沐猿而冠:文化如何塑造人性》辉格
张昕简介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毕生发展心理学。
学士 2002 -2006 北京大学心理系。
硕士 2006 -2008 香港中文大学心理系。
博士 2008 -2011 香港中文大学心理系。
获奖记录:
2008 Paper of Merit,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International Psychology Division
2011 Emerging Scholar and Professional Organization (ESPO) Poster Award, Geront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受访者:
北大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副教授 张昕
北大医学部15级本科生(心理学双学位) 郭心卉
北大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17级本科生 小南(化名)
采访:刘文欣、来星凡
撰稿:刘文欣、来星凡
图片:来源于受访者
排版:筱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