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求学北大 | 听老师讲讲他们的老师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 2020-02-08

编者按


厉以宁教授楼宇烈教授袁明教授段晴教授孙庆伟教授周飞舟教授……

这些北大教授著书立说、言传身教,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学子的成长。

曾几何时,他们也曾是学子,也曾求学于北大。从学子到师者的转变,正是北大学人的治学传统与人文精神的代代传承。

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推出“传承:我们的北大学缘——北大学者讲坛”。邀请老师们讲述他们老师的故事。


视频:传承 我们的北大学缘






厉以宁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名誉院长、教授


1951年进入北大,1955年毕业后留校工作、任教至今,现为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厉以宁教授在经济学理论方面著述等身,是我国最早提出股份制改革理论的学者之一。他提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非均衡理论,并对“转型”进行理论探讨,主持了《证券法》和《证券投资基金法》的起草工作




厉以宁教授回顾了自己的求学时光——


陈岱孙先生经济学史课堂评述先人功过的互动,周炳林先生谈资本主义和农奴制,罗志如先生在市场、计划经济之外的“第三种思维”以及陈振汉、赵迺抟、张友仁先生的讲述指导对于他的经济学研究和思想都曾产生重大影响。


面向年轻一辈,厉以宁先生指导青年教师在写作著书时要锤炼课程观点融入新思想,亦勉励年轻学子多读书,勤逛书店,积极寻宝,孜孜以求。






楼宇烈

北京大学哲学系

教授


1955年进入北大哲学系,1960年毕业留校后任教至今,现为哲学系宗教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楼宇烈教授对中国文化,特别是中国哲学和佛教有精深的研究,长期从事于中国哲学史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发表了《中国的品格》《玄学与中国传统哲学》《中国佛教与人文精神》等多部论著。




楼宇烈教授在北大生活了整整六十三载,见证了人文学科于北大的传承、变迁与发展。


学生时期,他与老师们在课堂内外积极互动,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些影响对他后来的教学工作发挥了巨大作用。


学术大家成熟而严谨的学风,激励着他在治学著述上深入浅出,沉潜飞动


哲学思想的交锋同样激发着彼时年轻的哲学学生深入思考,怀有质疑,勇于批判。






袁明

北京大学燕京学堂院长

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1962年进入北大西语系,1982年获法学硕士学位后留校任教。现为燕京学堂院长、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袁明教授主持编纂了《国际关系史》《中美关系史上沉重的一页:1945-1955年的中美关系》等著作。


袁明教授曾在多个国际组织担任职务,为中外交流特别是人文交流以及全球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重新启封过往求学的故事,袁明教授回忆起大雪之后于未名湖畔读袁行霈先生著作时的通透与畅快,惦念着袁先生为学生亲手刻板制作的讲义。


袁明教授对师者们的合力托举格外感激和珍视。


这一“合力托举”是跨学科、跨地域的,它是李赋宁先生从北大遥寄到黄土高原的英语教材;是陶洁先生在恢复研究生考试之际的耐心指导;


是王铁崖先生毫无保留的学术引荐;是罗荣渠先生面授的大历史观;


是张广达先生笔笔改出的“大事年表”;是吴其玉先生和李元明先生开设的“中国对外关系史”“近代国际关系史”……


师者如斯的劝勉为她打开了一扇扇崭新的窗口,逐步养成跨文化的意识和能力,更让她感悟到前辈学人以“学”为本、以“学”奉己、以“学”乐群、以“学”育人的情怀与魅力。






段晴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教授


1971年进入北大西语系,1978年考入南亚研究所,学习梵语以及印度历史文化,1982年获硕士学位。同年赴德国汉堡大学留学,1987年博士毕业后回到北大任教,现为外国语学院南亚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段晴老师致力于古代印度伊朗语语言文献研究、梵文贝叶经研究、基于梵汉对勘的佛教汉语词汇研究及佛教史与古典佛教文献研究,发表《于阗语无量寿经》《波你尼语法入门》等著作。




面向师者这本书,外国语学院段晴教授亦读出注入生命的两种脉络:自省自立的良好习惯,与博采众长、深入坚守的学识发展


读《大唐西域记》,关注梵语贝叶经,在对梵巴语言的求索中,季先生那句“没有新东西,就不要写”的警言时常像“紧箍咒”一样萦绕在她耳畔。


在北大求学时养成的良好习惯使她学有所成,不仅解决了于阗语的一系列问题,还纠正了前辈学者的一系列错误。


她在幽默风趣的叙事中以一句“我真的做到了”回应彼时师者的期待,也是对台下年轻一辈的劝诫。






孙庆伟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院长、教授


1988年进入北大考古系,1996毕业后留校,现任考古文博学院院长、教授、人文学部学术委员会委员。研究领域为中国青铜时代考古、考古学史、中国古代玉器与玉文化


孙庆伟教授的代表作有《追迹三代》《最雅的中国——春秋时代的社会与文化》《周代用玉制度研究》《鼏宅禹迹:夏代信史的考古学重建》等。




留在北大考古专业终身求索的决心,源于孙庆伟教授本科期间在天马曲村遗址进行的田野考古实习经历。


那时的他,在与老师相处时如沐春风,并习得言传身教、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不甘二流,才会争创一流”,邹衡先生于赛克勒博物馆整理间和曲村工作站身体力行,也为学生做了最好的表率。






周飞舟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副系主任、教授


1986年进入北大社会学系,2001获香港科技大学社会科学博士学位,2002年回到北大社会学系任教。现任社会学系副系主任、教授、中国传统社会研究中心主任。


周飞舟教授的研究领域为城镇化和城乡发展、地方政府行为和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及社会思想等。代表作有《制度变迁与农村工业化》《以利为利:财政关系与地方政府行为》等。






 “行行重行行,碌碌未敢休”,社会学系周飞舟教授也有一位难忘的引路人。


他进入社会学系学习时印象最深的,便是本科赴江苏昆山做社会田野调查时与恩师王汉生老师的邂逅。


“王老师是我的第一位老师,我也是她的第一个学生”。两个“第一个”背后,是老师对学生的关切期待以及学生对于老师期待的回应。


“不让她感到失望,教学生教得更好一点,做研究做得更好一点”


从师弟子到同事,王老师的眼眸中一直饱含关爱。而望着王老师,周飞舟老师也在长路探索中满怀朴素的爱与敬。


在王先生去世之后,周老师回到她曾经的田野地,脚踏大地面对窑洞,依然感觉师生二人在对话——这份感情不曾因阴阳两隔而断开。







百廿春秋,历史的车轮仍在向前行进。老师们尽着他们的责任,继续往前走,并将接力棒交给年轻人们。


这次,老师们讲述着师者的故事;台下,老师的学生们也在认真聆听着,有所获、有所得。


涵育学术、激活思想,学问扎根于学术史的土壤,先人的精神资源滋养后学。


北大学缘如流动的月光,洒在时代走过的足迹上,映于燕园土地与广袤万川,融入更多的个体故事与生命体验,在传承中谱写新篇。






来源: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

视频: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

编辑、制图:谭诗颖

排版:文婧

责编:园中葵、以栖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