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优秀!他获得了北大最高荣誉奖学金
编者按
在五四运动百年之际北京大学调整了“五四奖学金”的奖励金额和定位确立为校设年度最高荣誉奖学金
工学院博士生陈怡华
是2018-2019学年
五四奖学金的获得者之一
从本科到博士
面对科研难题
陈怡华总是不放弃,挖得够深
平平淡淡做科研是他的本心
博士期间
陈怡华坚持在材料科学与工程方向
躬耕不辍、矢志不渝
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
做出更有意义的事情
未来
他将一直前进
去迎接新的机遇和挑战
“钝感力”
与通常对科学的宏大想象不同,“平淡”可能恰恰构成科研工作者的关键词。陈怡华把自己归为最普通的那一类理工科学生——“我们理工科学生其实非常单调和无聊”。对他来说,日常生活像一潭平静的湖水,几乎没什么涟漪。
但平静的湖面之下,未尝没有暗涌的水流。其实,科研生活比陈怡华轻描淡写的要辛苦得多:作为一名博士生,几年平均下来,陈怡华每天的工作时间大约超过十个小时。在实验的密集期,早上六七点开始做实验,最晚会做到半夜。实验需要站着,一天实验下来,要站若干个小时。这当然比一般的工作要辛苦,但陈怡华对身体上的“苦”有种钝感——谈起每天站若干小时,他很平淡:“当然比一般的工作要辛苦,但是也没有那么辛苦;我们也不是一直都站着,中午吃饭时间就是坐着休息”。
科研生活当然不止是体力工作,体力仅仅是一个前提。对于科学研究而言,很重要的一个部分是试错——对于材料科学与工程方向的研究来讲,这一点尤其重要和普遍:材料科学的进步很大程度上是高端材料的性能改进,这种改进落实到行动上,就是在一次次的实验中调整参数、慢慢达到材料和应用器件的性能最佳值的过程。材料科学的这种性质,造成表面看来实验的“失败”比率比别的科学分支要高。即便是按照既有的原理进行试验,大部分材料试验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从这个意义上讲,可能有一半的实验结果只能称之为“正常”,真正“成功”的实验只占到一小部分。
尽管材料学的实验“结果不那么好”只能证明参数仍有改进空间,并不代表“失败”,但是长期在这种未知与不确定中工作,其实也需要某种心态上的钝感——这要求科研工作者以一种纯粹的科学精神投身于研究,而不是基于“荣誉”、“成功”等等外在因素。
始终如一的韧劲儿
陈怡华有股韧劲儿。从本科到博士,他直言自己改变了很多,但是有一点没有变,就是“没有那么容易放弃一个东西”的心态。这种心态其实是做科研的基础,就像陈怡华的导师周欢萍老师曾经对他们说的,“挖东西要挖的够深才能有结果,浅尝辄止的话,一直在蜻蜓点水、飘着,什么结果也没办法做出来”。
材料科学对实验流程和工艺的最优化,是一个精益求精的过程。做实验的日常,就是每次分析上一次的实验结果,根据分析展开新一轮的实验。在这种工作中能够坚持做下来,需要非常大的耐心和韧性。陈怡华说,“做科研大概最重要的就是坚持,从这个角度讲,我比较有耐心,可能确实适合做科研一些。”
陈怡华(右六)和课题组的同学们在一起
陈怡华的韧劲儿,得益于他对科研的兴趣。说起兴趣,陈怡华从本科开始就有一种朴素的、从生活指向科学的问题意识。本科期间,他曾经申请过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研究的题目是吸波材料。吸波材料是一种隐形战机的表面涂层材料,陈怡华选择这个题目的原因就是觉得这个研究方向很好玩且很重要。
现在,博士阶段的陈怡华的研究方向是钙钛矿材料,是为了研发一种新型太阳能电池。选择这个研究方向,也是肇始于陈怡华本科时候的经历——“我12年的时候本科入学,12年到16年,恰好是北京冬天雾霾非常严重的几年,我甚至于见过漫天的沙尘暴。当时,人们考虑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火力发电和烧暖气的影响。所以我毕业的时候选择直博方向,就比较想做太阳能电池。”
研究的开始往往起于一个小小的发端,但是随着工作的深入,问题会经历先复杂、再清晰的过程。对陈怡华来讲也是这样。本科时做科研,他最后其实并没有像本来期望的一样“见到隐形飞机”;随着博士阶段研究的深入,他也逐渐更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研究在整个领域的发展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也就是说,距离太阳能电池真正走入千家万户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现在,陈怡华形容自己逐渐找到某种纯粹的科学兴趣,“就是想要发现未知领域的科学问题,并尝试去搞清楚一个科学问题”。他非常喜欢科研生活的收放自如:基本上每一年,他会有一篇文章的发表。一年中有一段时间是攻坚期,会比较辛苦;另一段时间则补充数据,相对放松。陈怡华喜欢自己把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喜欢自由一点的感觉”。
几年前,他灵光乍现,想到可不可以用一种新型添加剂来改进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性能,发现实验结果非常好。经过半年的进一步实验、探究,以及半年的投稿,他作为第一作者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碱性对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缺陷性质和结晶动力学的影响”的文章。
“一般我们做实验的时候大概会有一个对材料性能的预判,但有时候做出来你想不到他的性能可以这么好,这时候会有一种惊喜的感觉。”在陈怡华眼中,这也是绝大多数理工科学生的“简简单单的快乐”。过年时,他放了两周假,很快又投入到实验中;当时,经常做实验从早上到凌晨,他笑说自己“都胖不起来”。
一步一个脚印
科研生活不是每天都有灵光乍现,也不是总要“仰望星空”,更多地日子其实是在脚踏实地的努力和积累,是“做实验、做总结、看文献、与人交流,再看文献、再做实验”的循环往复。
这其中,时间安排、效率提升是非常重要的实际因素。陈怡华把自己博士期间要修的所有学分安排在博士第一学年,不仅为之后的科学研究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也更早达到了毕业的学分要求。另一方面,在导师的建议下,他在读博之初便开始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参与实验室的科研工作。“开始的时候确实会比较累,压力也很大,但是等到自己的实验或者课题上手,很多实验操作越来越熟悉后,就会慢慢发现其实这些都在自己可以承受的范围内。”
对于科研学习实践,陈怡华觉得最重要的是在有限时间和精力内作出更多更有意义的事情。做实验时碎片化时间如果太多,大部分时间会被浪费在手机微信、微博、知乎等上面,这对实验的效率和进度会有非常大的影响。
为了减少碎片化时间,他通常会在前一天晚上花一段时间来提前计划好第二天的实验,尽量减少实验过程中空闲的时间,或者同时进行多个实验。这样可以大大推进实验进度,压缩实验所需的时间,提升效率。这些挤出来的整块时间,他用来专心致志地干其他事情,比如:看书、看文献、想idea、进行一个人的头脑风暴等等。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科研中,陈怡华逐渐地更加擅长发现和解决问题;同时,他也养成了良好的习惯。他的努力由一系列获奖记录和论文发表见证着:在北大学习期间,他已经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学术论文六篇,其余多篇;曾获北京大学三好学生、五四奖学金、优秀科研奖等诸多奖项,是2016-2017学年、2017-2018学年、2018-2019学年以及2019-2020学年连续四年博士研究生校长奖学金的获得者。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2016年,在陈怡华拿到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准备报到的前一天晚上,他的家人鼓励他“只要一直上进,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
博士科研生涯中,陈怡华始终把这句话放在心里,也始终在践行:“虽然我还没有到博士毕业的时候,没有完全迈过这个坎,但是我相信这句话是对的,只要一直在上进,就没有过不去的坎。这句话也将伴随我走过余下的博士科研路,直到我迈过人生中这重要的一道‘坎’,去迎接新的机遇和挑战。”
陈怡华(右二)
相关链接
在北大获得“最高荣誉奖学金”,他入选“国家创新训练项目”……
来源:北京大学学生工作部
文字:来星凡
图片来源:受访者
排版:赵雅楠
责编:以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