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初冬时节,北大“春色如许”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 2022-03-23

衣袂飘飞,云手翻转

水目盈盈,素指纤纤

长袖而屡舞,翩跹以裔裔

她是“百戏之祖”

是中国最古老的传统剧种之一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

“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她是昆曲

她起源于烟雨江南

细腻婉转,儒雅华丽

她与北大结缘

在跌宕流转中笳吹弦诵,不绝如缕

她在燕园生根发芽抽枝开花,葳蕤生光

 点击下方视频 

 感受北京大学戏曲文化的魅力 

北京大学首届校园戏曲节晚会预热视频

北京大学2020年戏曲晚会《牡丹亭》昆曲片段

“我朱买臣,娶妻崔氏,自幼苦读经文……”昆曲表演艺术家、昆曲老生代表人物计镇华甫一开口就博得一片掌声。这是北京大学“经典昆曲欣赏”课堂上的一幕——在教室前后站着的、座位上坐着的、地上坐着的师生们期盼的目光下,计镇华在课上表演他的代表作《烂柯山》。时隔百余年,这样的热闹场景终于再次出现在了北大昆曲课堂上。

北大京昆社社员演出《牡丹亭》北大京昆社社员演出《临川梦》如今的北大,不仅有定期开展昆曲教学和演出的京昆社等明星社团,开设了备受欢迎的“经典昆曲欣赏”等“爆款”课程,还组织开展了校园戏曲文化节、戏曲晚会和训练班、工作坊等形式多样的昆曲活动,更建设了昆曲传承与研究中心等一批专业的理论研究机构。

北大昆曲爱好者的沉醉表演

漫步在幽亭曲榭、湖光塔影的燕园,尽管冬风微寒、草木凋零,仍能感受到昆曲——这一古老的传统戏剧文化形式,在北大师生中传播、传习、传承的勃勃生机,感受到满园扑面而来的“春色如许”。

01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其时,你若是穿过群情激昂的学生队伍

走入北大二院,便能听到悠扬婉转的笛声间或有咿咿呀呀的唱曲声传来若是赶巧,走近第五教室从围观的拥挤人群中挤出一席之地你便能一睹吴梅教授昆曲时长衫马褂执笛而立的风采了这或许就是昆曲与北大缘起时分的样子吧


从戏曲家吴梅应蔡元培之聘,至北京大学教授“古乐曲”算起,昆曲与北大已经并肩走过百余年的风雨沧桑。

1918年,蔡元培推行美育之实验,改“北京大学音乐会”为“北京大学乐理研究会”,后改为“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下设“昆曲组”,并聘请曲家赵子敬为导师,校医陈万里和上文提到的吴梅授曲。

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昆曲组成员合影 1920年

音乐研究会每周皆有固定拍曲场所和拍曲时间,吹笛、订谱、唱曲……典雅的曲词、婉转的唱腔不仅吸引了一大批青年学子的关注和参与,也为昆曲这一传统艺术在如火如荼的新文化运动中谋得了一席容身之地。

1920年,昆曲组成员达到32名,远超西乐部的提琴组和歌唱组。此前的争议被教学效果平息,昆曲在北京大学站稳了脚跟。

据艺术学院副教授、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昆曲)传承基地常务副主任陈均考证,其时北京有“昆曲复兴”之说,北京大学师生于提倡昆曲,其功尤大,譬如蔡元培曾组织赴法勤工俭学义演,邀请京昆名角演出昆曲;又如“北大韩党六君子”,为北京大学六位学生支持昆旦韩世昌,为其延请吴梅授曲,并出版刊物。韩世昌因之走红,后被称作“昆曲大王”,成为北方昆曲之代表人物。

“纪念吴梅逝世八十周年:吴梅与近代以来的中国戏曲文化”学术论坛与会学者合影(2019年11月)

时间来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尽管时局动荡、连年战乱,北大校内昆曲传习活动仍有延续。1933年12月,国文系刘半农组织成立了昆弋学会,研究昆曲弋腔艺术,整理编演昆弋剧目,介绍昆弋剧团到国内外演出。此后,校内还有艺文研究会昆曲组研习昆曲,不仅聘请曲家许雨香教授昆曲,还请来著名昆曲艺人韩世昌、王益友教授身段。王益友去世后,昆曲组搭台演出义务戏,给王益友筹款办理后事。

在昆曲衰微的时代,北大师生给昆曲艺术以虽微弱但温暖的支撑。建国之后,还流传有浦江清在教学楼唱《长生殿·闻铃》以致拖堂、俞平伯偕夫人在学校的迎新晚会表演昆曲名段《活捉》的佳话。

这段时期,北京大学的师生和校友中,先后涌现了许之衡、俞平伯、钱南扬、任中敏、陆宗达、陈古虞、李啸仓、吴晓铃等多位在戏曲、昆曲领域深有研究的重要学者与曲家。

陆宗达与学生

任中敏

新中国成立后,稳定的社会环境和“百花齐放”的文艺方针让昆曲有了新的发展空间,北京大学里喜爱昆曲的教员聚到了一起,林焘、杜荣、朱德熙等先生参加北京昆曲研习社,定期在一起拍曲。

到70年代末,当改革的春风吹到燕园,热爱昆曲艺术的师生们又聚在一起。据北大中文系教授王洪君回忆,她当年受林焘邀请,每周参与拍曲活动。起初活动没有固定场所,还曾在临湖轩拍曲。活动时,一边是北大的各位老先生,拿着线装的曲谱,跟着北昆名家王大元的笛子唱各自拿手的唱段;一边是学生们,一句一句地跟随拍曲。

那个时候的王洪君恐怕不会想到,昆曲中兴的日子快来了。

02

人间天上,无限风光凡是热爱戏曲、热爱昆曲的师生票友都来喊嗓拍曲甭管能不能唱都先穿上行头,抖袖整冠去舞台走上那么一遭!

1991年3月29日,时逢小雪初化,未名湖边桃树孕苞。

未名湖南岸的第一教学楼215教室,见证了北大校史上最悠久的社团之一——京昆社的诞生。从此,爱好昆曲、京剧的北大师生终于有了一个固定的活动组织,可以以戏会友,交流曲艺。京昆社甫一成立,便备受欢迎。其火爆甚至一度带来了“排戏的疯狂”。

据中文系1997级校友徐德亮回忆,三个月里整个社团共排了大小七出戏,每一天都离不开排戏,让他感慨“专业剧团也不过如此了吧”。更令他感动的是当时有的老师在不拿一分钱的情况下,仅仅凭借着对于昆曲的执着热爱,经常天不亮就起床来教大家如何喊嗓子、如何用气、如何练腰腿。

《牡丹亭·游园》《天官赐福》《长生殿·弹词》《西游记·认子》《孽海记·思凡》等名曲名段先后上演。陈均对2005年左右在校长办公楼看的一场京昆社演出印象深刻。“开场《加官》,演者醉态可鞠。后张卫东先生告诉我,这位同学一句不会唱,但又想在去美国前演一次,故而给他排了这出不用开口的吉祥戏。”

凭着一代又一代京昆人对昆曲传承的赤子之心,北京大学京昆社成为学校的“明星社团”,多次荣获北京大学十佳社团称号。京昆社与CCTV空中剧场、各大京昆院团、戏曲院校、百年纪念讲堂、各大高校戏曲爱好者团体等单位有着密切联系和良好的合作,在很多京剧昆曲名家、票友等的关心帮助下,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京剧、昆曲活动。

北大京昆社社员演出《临川梦》

京昆社的成立,以及昆曲在校园的广泛流行,现在回头看就能发现其必然性。一方面,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市场经济浪潮给专业戏曲剧团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昆曲人才大量流失,造成了一个国人对民族传统文化需求的“空窗期”;另一方面,自蔡公以降,美育理念在北大校园深入人心、群众基础深厚,昆曲融合了水磨调的优美动听、文辞隽永,以其高雅的文学性、音乐的艺术性,配合戏剧人生的生活性,自然受到燕园师生的追捧和欢迎,找到了生根发芽的肥沃土壤。

北大京昆社社员在社团文化节上至此,昆曲俨然走上了北大校园戏曲舞台的巅峰。03不到“燕园”,怎知春色如许一桌二椅,四功五法有声皆歌,无动不舞



“美不自美,因人而彰。”谈到昆曲的传承时,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名誉院长叶朗教授引用了柳宗元的这句话。昆曲浸润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诸多精粹,融合文学、音乐、舞台表演的审美追求,是表演艺术的巅峰与模范。

昆曲之美需要有人来欣赏,更需要传承。

如何让青年一代懂得欣赏昆曲的雅致风韵,乐于传承昆曲这一中华优秀传统艺术文化形式,北京大学走到了时代的前列。

2005年,白先勇先生制作的 “青春版《牡丹亭》”,与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合作,在百周年纪念讲堂相继举办了三轮九场演出, “场面宏大,据云虽寒冬天气,排队者仍络绎不绝。”青春版《牡丹亭》继续名校巡演之旅,也拉动了面向全国的“青春版《牡丹亭》热”“昆曲热”,更使青春版《牡丹亭》成为新世纪中国最有影响的文化现象之一。

北大京昆社社员参演校园传承版《牡丹亭》

后来京昆社成员积极参与演出的校园传承版《牡丹亭》,汇集了16所北京高校的大学生,不仅在全国进行巡演,并且还到港台地区与香港中文大学、台湾大学的大学生共同演出,再一次掀起了当代青年人对于中国国粹传统艺术的“追捧”热潮。

2021年,昆曲传承基地在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的支持下,更是到昆曲源头巴城镇举办了第一届全国高校昆曲社团汇演,来自天南海北的大学生们既演又唱,热闹非凡,可称是校园昆曲的“盛宴”。

北大京昆社社员参演校园传承版《牡丹亭》

2009年,白先勇先生和叶朗先生开启“北京大学昆曲传承计划”,再次举办青春版《牡丹亭》演出,还组织了昆曲文化周。一时之间,北大校园内皆是青春版《牡丹亭》之靓丽剧照。其后,又在北大开设“经典昆曲欣赏”公选课,后升为通选课。此课延请海内外顶级昆曲艺术家及著名学者,以讲座之形式,使学生近距离感受昆曲之美,很快成为北京大学通选课里的“网红课程”。

白先勇在北京大学 “经典昆曲欣赏”课堂上

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侯少奎课上为学生勾画脸谱

2013年,北京大学校级科研机构昆曲传承与研究中心成立,聘请白先勇先生担任中心主任。围绕着“经典昆曲欣赏”通选课,进一步丰富昆曲课程,使之更加全面、立体化,探索构建具有实践意义的昆曲教育与传承模式。2018年,北京大学被教育部确定为昆曲传承基地。

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张洵澎在课上示范表演《游园惊梦》

多年来,北京大学昆曲理论研究成果颇丰,先后出版了《昆曲欣赏读本》《白先勇与青春版<牡丹亭>》《牡丹情缘——白先勇的昆曲之旅》《京都聆曲录》《昆曲的声与色》《在北大听汤显祖》《俞平伯说昆曲》,并筹备出版《二十世纪昆曲艺术家个案研究丛刊》《在北大听昆曲》《侯少奎艺术画册》《吴梅研究新集》等多部专著。昆曲传承基地正在从事昆曲口述史、昆曲脸谱、昆曲艺术教材等项目,并与相关院团合作开展昆曲院团史研究,大大扩展了北大昆曲文化的辐射范围。

浓郁的文化氛围不仅为昆曲深植燕园提供了深厚肥沃的土壤,更吸引了青年一代的关注和参与。

哲学系2018级硕士研究生张云起九岁开始学习昆曲,上大学时加入了京昆社。2019年5月,北京大学第一届校园戏曲文化节中,张云起以一位组织者和表演者的身份参与了全程。在北京大学2020年国庆联欢晚会上,张云起化身杜丽娘,演绎了那段凄美缠绵的《牡丹亭·寻梦》。

 点击视频 

 看北大学子张云起为传统文化注入青春活力 

“它里面有一种所谓 ‘将心比心’ 的东西,我可以将自己的情感浸润其中,并在艺术里面找到属于自己的东西。”对张云起来说,经典不是一堆故纸,不是死去先祖的游魂,而是常新的省思与智慧,是活泼泼的、乾健而有生机的生活。

目前,北京大学校内的昆曲活动,除“北京大学昆曲传承计划”外,较为常规的,还有京昆社的昆曲教学、昆曲传承基地的昆曲课程工作坊、《拾画》工作坊、容妆工作坊、北大教工昆曲古琴协会的昆曲身段训练班和工作坊等。

2019年12月,北京大学教工昆曲古琴协会经批准成立,组织举办了多次茶聚雅集和昆曲、古琴工作坊。北京大学附属中学也在昆曲传承基地的扶持下,创办昆曲研习社,开设昆曲课程,进行专门的昆曲训练,并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舞台上进行演出,今年还入围了“国戏杯”,获得北京市海淀区学生艺术节金奖。由北京大学艺术学院与智慧树联合开设的慕课“‘非遗’之首:昆曲经典艺术欣赏”吸引了一百多所高校的四万余名学生选修,在北大校内也是最受欢迎的公选课之一。

京昆社学生参加第一届全国高校昆曲社团汇演

2020年11月15日晚,一场校园戏曲的盛大集会——“燕园游韵”北京大学2020年戏曲晚会在百周年纪念讲堂举行。众多戏曲名家、青年学生粉墨登场,戏扇折,水袖落,唱念做打,梨园荟萃。京剧、昆曲、黄梅戏、晋剧、越剧、水磨新调……好一场传统戏曲的饕餮盛宴!正是在“兼收并蓄”“守正创新”的北大,昆曲和其他传统戏曲文化才能绽放的如此华美绚丽!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昆曲研习社同学在“燕园游韵——北京大学2020年戏曲晚会”中演出《孽海记·思凡》

北大教工昆曲古琴协会2020年身段学习组结业合影

北大教工昆曲古琴协会2020年昆曲“校歌”工作坊合影,中为90岁的昆曲非遗传承人丛兆桓先生

北大昆曲传承基地与北大附中昆曲社联合开设昆曲妆容工作坊,邀请北昆著名容妆师李学敏老师传授。图为学员正在互相试妆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牡丹亭·游园》里的这句唱词让多少北大昆曲人魂牵梦绕。尽管初冬已至,春芳尚远,但不到燕园,又怎知昆曲艺术的蓬勃生机!

参考材料:

郑培凯,昆曲与江南精致文化的复兴,书城,2021年11月号

陈均,吴梅与北京大学昆曲教育,文史知识,2020年第3期

郭晓璇,京韵流香,昆腔柔情——记北京大学京昆社,北京大学校报,第1505期第4版

陈均,“北大与昆曲”谈片,北京大学校报,第1410期第3版

梁梓琳、陈琬睿,北大有昆曲,北大青年,2018

陈均、韩芳,昆曲之美 美美与共,第四届“礼敬中华”传统文化展示示范项目材料,2018

刘楠枫、崔嘉伟等,视界|北大昆曲课:戏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北大青年,2017


来源:北京大学融媒体中心,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昆曲)传承基地

图片: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昆曲)传承基地、北京大学京昆社

视频:北京大学学生工作部、北京大学校团委

封面图片:许培鸿

文字:高雷

排版:李芮迪

责编:高雷、李霁

五分钟,再次爱上北大




“拔尖计划2.0”,北大入选总数全国第一!


走!北大教授带你去细胞里逛一逛


追光逐电!北大颠覆相机概念
李政道先生,95岁生日快乐!"北大杰出青年医师",来了!10位北大专家学者当“村长”!
崴脚、关节疼、运动伤?北医三院专家来帮您!
解封!芙蓉里,翻越秋冬14天






百年初心



不一样的科学家




北大印象



学者书房



北大学科



北大体验

<<<  滑动查看更多  >>>

北大原创,版权所有

若需转载,敬请联络

期待投稿,欢迎合作

邮箱:gbdgw@pku.edu.c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