坠机时,他用生命捍卫国家机密
有一位北大人
冲破重重阻挠
返回祖国怀抱
在遭罹空难的生死关头
将国家核机密文件死死抱在怀中
他就是郭永怀
以烈士身份
被追授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科学家
他是唯一一位
在核弹、导弹、地球卫星三个领域
均作出重大贡献的
“两弹一星”元勋
点击视频
回顾郭永怀鞠躬尽瘁的一生1909年出生于山东荣成
1933年进入北京大学学习
师从光学大师饶毓泰先生
1937年,被日军炮声中断了学业
郭永怀不得不回到家乡威海谋生
1938年,威海被日军侵占
他又被迫辗转来到西南联大
在艰辛求学的过程中
郭永怀不仅打下坚实的数学、物理学基础
更确立了自己
科学救国的理想
1939年,历经波折
郭永怀考取中英庚子赔款留学生
1940年,郭永怀远赴加拿大
在多伦多大学应用数学系学习1941年
取得多伦多大学硕士学位后
郭永怀赴美国加州理工学院
师从冯·卡门,攻读博士学位
投身空气动力学研究1946年起,郭永怀任教于
美国康奈尔大学航空工程研究院
同钱学森一起
提出“上临界马赫数”概念
为人类突破“声障”难题
即跨声速飞行
奠定了理论基础他还尝试运用并发展了奇异摄动理论
形成国际公认的
PLK(庞家勒-赖特希尔-郭永怀)方法
并在多个学科广泛应用
创建美国康奈尔大学航空系的五位科学家(左一为郭永怀)
1949年,新中国成立
郭永怀科学救国的初心被再次点燃
但新中国和美国关系十分紧张在苦等6年之后
中国代表在日内瓦会议期间据理力争
美国政府终于在1955年正式宣布
撤销禁止中国留学生回国的命令
但即便如此
回家的路依然困难重重
郭永怀
1956年
郭永怀已是享誉国际的知名科学家
为了回到祖国
他两次烧毁自己视若珍宝的
积累多年的科研资料和讲义文稿
这让美国同事惋惜不已
也让夫人李佩倍感不解郭永怀与夫人李佩
直到夫妇二人登上回国的邮轮
美国移民局和联邦调查局翻查他们的行李
李佩才恍然大悟——
此前,郭永怀的师兄钱学森回国时
就因携带科研资料
被迫滞留美国多年
为给尽快回国扫清障碍
郭永怀才烧掉了自己珍贵的研究成果
毅然决然
郭永怀夫妇在回国的游轮上
1957年,郭永怀曾撰文写道:
我作为一个中国人
有责任回到祖国
和人民一道
共同建设我们美丽的山河
回国后
郭永怀参与规划我国力学发展蓝图
在力学学科建设及培育力学人才方面
作出杰出贡献
先后领导、参与
“两弹一星”研制和试验工作
郭永怀与钱学森等科学家一起研究教育工作(左一为钱学森,左二为郭永怀)
郭永怀给力学研究班学员讲课
1960年
在钱学森的大力推荐下
郭永怀被任命为二机部九院副院长
(后改名为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专门从事我国核武器研制
郭永怀同王淦昌、彭桓武一起
组成了中国核武器研究最初的三大支柱
1963年
为了加快核武器研制步伐
中央决定在青海建立核试验基地
郭永怀从此隐姓埋名、扎根大漠
坚守在爆炸试验现场
为我国核武器事业的长远发展
作出了重要贡献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6年10月27日
我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
飞行爆炸成功
1967年6月17日
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
……
为了这些时刻的来临
郭永怀倾注了自己的全部心血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研制工作启动
郭永怀负责 “东方红”卫星本体
及返回卫星回地研究的组织领导工作
为我国航天事业初期的发展
也作出了突出贡献
郭永怀(左)在实验室
1963年
我国青海建成核试验基地后
郭永怀出于工作需要
经常往返于北京和青海之间
郭永怀(左三)在核实验场区
1968年10月
郭永怀再次来到青海核试验基地
为我国第一颗热核导弹发射试验做准备
12月4日
他在试验中发现了一个重要线索
便赶紧联系飞机
连夜赶回北京
12月5日凌晨
飞机即将降落时出现了严重故障
机身失去平衡最终不幸坠毁郭永怀在事故中遇难搜救人员在飞机残骸中找到他时
发现他跟警卫员紧紧抱在一起
两人怀中有一个公文包
里面是保护完好的核武器绝密资料郭永怀牺牲时佩戴的手表
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郭永怀首先想到的不是个人安危
而是誓死保护好
事关国家安全的绝密资料1968年12月25日
在郭永怀牺牲后的第20天
我国第一颗热核导弹试验成功郭永怀被追认为烈士1999年
郭永怀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2018年7月
国际小行星中心将编号为212796号的小行星
永久命名为“郭永怀星”
郭永怀以赤子之心报国
为中国的力学事业
国防科技事业
航空航天事业
贡献了毕生精力
斯人已去,风范永存
铭记先辈
吾辈自强
来源:新华社、荣成郭永怀事迹陈列馆、北京大学物理学院
图片:新华社、北京大学物理学院
视频:《央视国家记忆》栏目
编辑:李霁
排版:李霁
责编:李霁
他是汶川逆行者,如今成为北大杰出青年医师
北大“学术锦鲤”为你加油!
侯仁之:城与守城人
请注意!全国近半人口患有这种疾病
北大深圳研究生院20岁了!
嗨!闪闪发光的北大保安小哥!
百年初心
不一样的科学家
北大印象
学者书房
北大学科
北大体验
<<< 滑动查看更多 >>>
北大原创,版权所有
若需转载,敬请联络
期待投稿,欢迎合作
邮箱:gbdgw@pk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