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北大院士挑战极限,把论文写在珠峰上!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 2022-05-27

他不是登山家

却在5000多米的珠峰负重拉练

他不是旅行者

却在500公里×600公里的跨省域范围布下监测网

联结环境科学与医学

诠释新工科服务人民的意义

中科院院士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朱彤教授

身体力行,不改初心

始终奋战在科学研究的一线



01

把论文写在珠峰之上



初夏时节,年近花甲的朱彤来到海拔5200米的珠峰登山大本营,参加“巅峰使命—珠峰极高海拔地区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以自己的身体作为实验对象,探寻高原反应对人体产生的影响。

朱彤院士在展示用于科考的穿戴式血氧及心率测量仪

为获取一手数据,朱彤和部分科研团队成员,佩戴传感器,肩负登山包,拄着登山杖,在5000多米的海拔负重前行。这种近乎“自虐”的拉练过程中,科考队员要收集自身血样、尿样、唾液等标本,还要测量血压、监测脉搏波传导速度,为后续研究提供样本支撑。“沿途随着海拔升高,自己身体会相应发生变化,这种直观感受得出来的数据对我更有启发意义。”朱彤说。

朱彤院士(右一)率领队伍在绒布冰川附近进行拉练

朱彤院士(左三)率领队伍在绒布冰川附近进行拉练

“极高海拔的高寒缺氧和环境污染,会对人体产生叠加的伤害效应”。此次研究,团队聚焦极高海拔区域的人体变化,以及这种剧烈变化中人体受到的污染伤害。通过实地考察,科学家们或许能总结出规律,进而对高海拔区域的生产生活或短期来访的人群健康提供预防和保护措施。此外,由朱彤带领的珠峰大气与人体健康科考分队,还将围绕冰雪表面氮氧化物通量、臭氧等污染物垂直交换过程展开深入研究。

朱彤院士(左一)正在和科研人员交谈

其实,朱彤的“珠峰科研”并非首次。2001年和2002年,以及2005年和2006年他作为“珠峰环境监测”项目的负责人之一,先后带队对珠峰进行科考。团队在珠峰上发现了国内早已禁用的DDT等有机氯农药,这是两个代表性地区——太湖地区、珠峰地区大气DDT等有机氯农药的首个实测证据,让人类更深刻地认识到污染对环境所造成的巨大危害。

谈起2001年的珠峰之行,朱彤提到了一个个惊心动魄的场景:“这场科考真可谓是一场探险。当时到珠峰的路况非常差,曾经发生过车开到半路,前面横亘一条河,桥面却早已被洪水冲毁,我们只能小心翼翼地沿着河滩开过去,卡车有时甚至会深陷在河滩里,情况十分危急。类似这样的困难经常遇到”。

2001年6月12日,《青藏高原及珠穆郎玛峰大气化学研究》团队成员在珠峰绒布河谷合影(左八为朱彤院士)

除了世界屋脊上的探险外,朱彤还曾经远赴北极科考。在他看来,做科学研究是一项“极限运动”,包含了知识极限、技术极限、身体和意志极限的不断突破。

跨越第一道知识极限,推动科学认识的发展进步甚至范式更迭,这是科学研究的终极目的。在研究过程中,实现更多物质、更精准灵敏的测量,这是我们需要克服的技术极限。而在珠峰、在北极这样的极端环境下,我们还将面临身体和意志的极限。

几十年的科研之路上,朱彤老师始终心系祖国的大地和蓝天。对他而言,这项“极限运动”充满了无限的吸引力,他渴望打破极限,实现一次又一次跨越。

2004年8月22日,七一冰川科考,跨越冰川上一道障碍


02

“奥运蓝”背后的科学家


近年来,首都空气质量的不断改观,人们可能已渐渐忘却了曾有一种病症叫“北京咳”,但一定还对2008年奥运会时惊鸿一瞥的“奥运蓝”记忆犹新。台前,政府和公民通力合作绘出“奥运蓝”;幕后,这抹蓝色有一个重要科学支撑,那就是朱彤团队的研究成果。

“随着奥运的临近,国际社会开始疑虑,北京到底能否把空气污染治理好?”2005年,为了助力国家兑现“绿色奥运”的郑重承诺,朱彤勇担重任,任《北京与周边地区大气污染物输送、转化及北京市空气质量目标研究》项目技术协调组组长。他发起和组织了华北区域大气环境综合观测国际合作实验CAREBEIJING,构建覆盖500公里×600公里的跨省域大气污染立体监测研究体系。此时距离奥运会仅有不到三年,面对如此大规模的检测项目,朱彤带领团队成员披星戴月,废寝忘食地投入到工作中。

北京奥运蓝天保卫战——《北京与周边地区大气污染物输送、转化及北京市空气质量目标研究》项目研讨会于2006年2月20日在北京召开

艰辛探索终于换来了“奥运蓝”的关键理论和技术支撑。最终,朱彤带领北大团队编制了《第29届奥运会北京空气质量保障方案》和《第29届奥运会北京空气质量保障方案北京周边省区市措施》,得到国务院批准采纳,并在华北六省市实施,为保障北京奥运空气质量做出了重要贡献,团队也因此被评为“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环境质量保障工作先进集体”。此后,以“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区域联合控制”为核心的“北京经验”并未随着奥运会的暂时落幕而退出舞台。在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等重大赛会活动的空气质量保障工作中,这一理念同样发挥着关键性作用。

2014年CAREBEIJING观测实验,与河北省气象局合作开展飞机航测

北大环境学科深厚的学术积淀和服务于国家需求的不变初心,造就了团队的这一非凡成就。北大率先在国内开展有关空气污染来源和形成机制的研究,“20世纪70年代,唐孝炎院士在兰州西固牵头开展光化学烟雾大规模现场研究。自那时起,我们就一直关注大气污染的形成原因。” 

大气污染研究贯穿了朱彤的学术生涯,他因“对大气化学基础研究及对超大城市空气污染的人体健康及气候影响评估的卓越贡献”当选2019年度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AGU)会士。

2019年12月12日,当选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会士(AGU Fellow


03

交叉学科中的未知疆域


科研中遇到的最大难题是什么?朱彤回答说:“每个课题都是难关。”有一个难关,可谓难中之难,让科学家不得不踏出自己既有的知识疆域去面对无知——这就是交叉学科。

环境问题的多学科交叉特点尤为突出:“空气污染的治理实际上与社会各个方面都密切相关,包括能源、交通、工业、医学和健康等。例如要制定空气质量标准,或者是政府要发出黄色、红色预警,所参比的浓度阈值就是通过医学健康的研究成果得到的。” 

从2000年起,朱彤在国内率先开始关注与人民健康息息相关的环境与医学交叉学科。这一交叉学科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回应了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的现实需要。但要开展相关研究,困难远比想象得多出数倍。

起初我们对医学一窍不通,医学领域的合作研究者对环境问题也知之甚少。这中间需要花很长时间、付出百般辛苦去沟通交流,去学习全新的知识。

纵有千难万难,以朱彤为代表的科学家还是走出了舒适区,克服难题、迎接挑战。功夫不负有心人,环境健康交叉学科逐渐发展壮大。



2007年


北京大学环境与健康研究中心成立



2015年


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下完整的环境健康二级学科建成



2021年1月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正式成立了中国高校环境学院首个环境健康系,北大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的“科学-工程-健康-管理”全链条创新机制得以进一步强化


2019年11月12日,主办国家自然基金委“大气复合污染的成因与应对机制的基础研究”重大研究计划化学过程专题研讨会暨第五届气溶胶非均相化学反应国际研讨会,并做大会报告

环境健康学科的发展历程,也成为北大新工科的一个样本:“现在社会发展愈加复杂,我们所面临的问题也都是环环相扣的,许多问题都需要以全面系统的思路去解决。”北大新工科注重以科学促工程,蕴含人文精神、学科交叉融合等内涵,让多学科底蕴深厚的“北大优势”切实落地。

2021年4月12日,参与第二次青藏科考。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青藏科考队在鲁朗、林芝两地分别开展“@Tibet青藏高原大气环境变化联合综合观测试验”和“高山地方病与高原生理适应研究”。(前排左二为朱彤院士)

朱彤院士和课题组同学们合影

2021年11月18日

朱彤正式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院士意味着学术上的荣誉

也意味着更大的责任”

他还将踏遍高山峡谷

为了心中所牵系的祖国蓝天和人民健


来源:北京大学融媒体中心、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新华社、《北京大学校报》第1596期头版

文字:乃勇、崔嘉楠

编辑:吕可欣

排版:韦杨珂

责编:戴璐瑶

18年,他在北大的“传奇”从每天凌晨4点开启


惊喜不断!北大学生户外挑战赛来啦!



神奇生物在北大!




北大原创,版权所有若需转载,敬请联络期待投稿,欢迎合作邮箱:gbdgw@pku.edu.cn


 不忘初心,让祖国的蓝天更蓝!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